房价下跌

搜索文档
一季度京沪消费均下滑,北京3月大降近10%!最有钱的人买不动了?
搜狐财经· 2025-04-27 09:57
全国消费市场概况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 [1] - 3月消费增速显著提升至5.9%,显示居民消费回暖趋势 [1] 京沪消费市场异常表现 - 上海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7亿元(全国城市最高),但同比下滑1.1% [4] - 上海3月消费额1280亿元同比降1.5%,跌幅大于季度平均水平 [4] - 北京一季度消费总额3459亿元,3月单月1049亿元同比骤降9.9% [5] - 两地3月消费降幅扩大,北京3月降幅较1-2月加深至3.3% [5] 消费结构细分 - 上海商品零售额3559亿元(占总量87.7%)同比降0.8%,餐饮收入498亿元同比降3.4% [4] - 北京商品零售额31299亿元同比降3.2%,餐饮收入329亿元同比降3.8% [5] - 两地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分化:上海下降13.8%,北京微增0.5% [5] 核心影响因素 - 高基数效应:京沪消费规模庞大,经济波动对绝对值影响显著 [7] - 汽车消费拖累:北京/上海3月汽车消费分别降20.2%/18.5%,远低于全国5.5%增速 [9] - 房产贬值冲击:京沪高总价房产20%跌幅导致居民财富缩水,抑制消费信心 [9] - 收入增速落后:北京/上海居民收入增速5%/4.6%,低于全国5.5%水平 [10] - 商务活动减弱:两地餐饮收入降幅(上海-3.4%/北京-3.8%)与全国+4.7%形成反差 [12] 市场地位与信号意义 - 京沪作为全国消费引擎,其复苏被视为内需信心恢复的关键指标 [14] - 两地消费疲软反映非必需品(高弹性商品)和高端服务领域承压明显 [7][12]
2025年,楼市传来5个“坏消息”,房价或将继续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4-21 02:49
2025年,楼市依然面临困境,房价可能持续下跌。内行人分析指出,2025年或许并非楼市复苏的时机。让我们深入探讨导致这一局面的五大"坏消息"。 四、消费保守:储蓄倾向削弱购房意愿。 根据人行2025年一季度的调查,58.3%的城镇储户倾向于更多储蓄,创下2003年以来的新高。多数居民出于对未来医疗、教育等风险的担忧,选择将资金储 蓄,而非购房。加上限购和房产税的预期,这种趋向保守的消费心态使得储蓄被视为比购房更安全的投资方式。 二、空置率警报:住房过剩已成定局。 中国房地产协会的《2025年全国住房空置率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城镇住宅的空置率已经达到15%,较2022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尤其是在东北三省和西北 一些资源型城市,空置率已突破25%。在个别城市,空置率甚至高达30%。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指出,按照国际标准,空置率超过10%便表示 市场供大于求。三四线城市中,部分房屋因无力偿还贷款而长期闲置,导致大量毛坯房空置无人问津。 三、人口结构:购房刚需持续萎缩。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楼市的需求端正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的年轻购房群体,尤其是25至39岁的主力人群,逐年减少。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降至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