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车家全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小米集团:发布小米YU7及AI眼镜等产品,进一步完善人车家全生态
剑道电子· 2025-07-04 02:58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小米YU7、小米MIX Flip 2与小米AI眼镜等产品,进一步完善人车家全生态 [2] - 小米YU7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共三款配置(标准版、Pro版、Max版),支持车外小爱语音,九种颜色可选 [2] - 小米AI眼镜定位为下一代个人智能设备,镜架重量40g,搭载12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拍照、视频录制及第三方APP视频通话,定价1999元起 [2] - 公司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00亿研发费用,聚焦芯片、AI、OS等核心技术领域 [2] 产品发布 - 小米YU7:三款配置(标准版、Pro版、Max版),支持车外小爱语音,九种颜色,开售3分钟大定20万台 [2] - 小米AI眼镜:定义为随身AI入口,40g镜架重量,12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拍照、视频通话及直播,定价1999元起 [2] 战略布局 - 公司坚持技术为本,高端化引领,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00亿研发费用 [2] -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覆盖AI+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全场景,业务全面布局AI应用终端 [3] 行业影响 - 公司作为To C企业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产品矩阵丰富,人车家全生态进一步完善 [3] - AI应用加速发展背景下,公司有望受益于全场景覆盖优势 [3]
小米集团-W(01810.HK):发布小米YU7及AI眼镜等产品 进一步完善人车家全生态
格隆汇· 2025-07-02 10:09
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小米YU7 SUV车型,共三款配置(标准版/Pro版/Max版),定价分别为25 35/27 99/32 99万元,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大定超28 9万台,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1][2] - 小米YU7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标准版/Pro/Max续航分别为835/770/760km,配备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700TOPS)及激光雷达等全套辅助驾驶硬件[2] - 公司发布首款AI眼镜,定价1999元起,镜架重量40g,搭载12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拍照、视频通话及直播功能,内置超级小爱实现多模态交互[1][3] 技术研发与生态布局 - 公司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2000亿研发费用,重点布局芯片、AI、OS等核心技术领域[1] -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覆盖AI+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全场景,AI眼镜定位为"随身AI入口",支持支付宝扫码支付等扩展功能[1][3] - 全球AI眼镜市场快速增长,1Q25出货量60万台(同比+216%),预计2025年销量达550万台[3] 财务预测与市场表现 - 上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4967/6318/7251亿元(原值4842/6110/7220亿元),对应增速35 7%/27 2%/14 8%[3] - 归母净利润预计388/499/661亿元(原值362/464/660亿元),增速64 2%/28 4%/32 7%,当前PE为36 7/28 6/21 6倍[3]
被友商背刺的小米,要打三张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05:46
行业竞争格局 - 小米YU7上市不到一周即面临产能不足困境 被智己 蔚来 极氪 智界 阿维塔等品牌启动"截胡"策略 [2] - 2024年新能源市场曾出现乐道L60 极氪7X 智界R7 阿维塔07 智己LS6 岚图知音六款车型集体对标特斯拉Model Y 但最终特斯拉仍保持领先地位 [2] - 2025年小米YU7被视为Model Y迄今最强挑战者 发布会频繁提及对标Model Y [2] 小米汽车竞争优势 - 集团财务实力强劲 2025年Q1总营收1113亿元 连续两季度超千亿 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营收181亿元 交付7 6万台 亏损缩窄至5亿元且毛利率高 [3] - 供应链管理优势显著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99天 低于行业平均170天 通过联合研发机制 外包电商合作 直销渠道等方式优化成本 [3] - 独家布局"人车家全生态" AIoT平台连接IoT设备达9亿台 2025年Q1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23亿元 全国唯一享受手机 家电 汽车全品类国补的厂商 [4] 产品与战略定位 - YU7命名源自《逍遥游》典故 体现品牌文化内涵 公司擅长通过情感营销建立品牌认同 [4] - 智能汽车业务与集团IoT生态深度协同 可实现车辆接近自动激活家居 或通过家电预热汽车等场景创新 [4]
小米集团-W(01810):发布小米YU7及AI眼镜等产品,进一步完善人车家全生态
国信证券· 2025-07-01 07: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小米YU7、AI眼镜等产品,产品矩阵丰富,人车家全生态进一步完善 [4][10] - 长期看好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布局芯片、AI、OS等领域,作为To C企业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在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布局引领下,业务全面覆盖AI应用终端,实现AI+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全场景覆盖,有望在AI应用加速发展背景下受益 [4][10]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7%/27.2%/14.8%至4967/6318/725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2%/28.4%/32.7%至388/499/661亿元 [4][10] 各部分总结 事项 - 6月26日晚公司召开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发布小米YU7、小米MIX Flip 2与小米AI眼镜等产品,小米YU7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小米AI眼镜定价1999元起,公司预计未来五年在核心技术领域投入2000亿研发费用 [3] 评论 小米YU7 - 全系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最高转速22000rpm,功率、扭矩、转速显著提升 [5] - 推出三个版本,标准版/Pro/Max续航分别为835/770/760km,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 [5] - 全系标配高规格辅助驾驶全套硬件,包含英伟达最新Thor芯片,算力700TOPS,标配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 [5] - 标准版/Pro/Max定价分别为25.35/27.99/32.99万元,开售3分钟大定超过20万台,开售1小时大定超过28.9万台,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 [5] 小米AI眼镜 - 是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AI的入口,镜架重量40g,搭载1200万像素摄像头,可拍照、录制视频,支持第三方APP视频通话、直播 [6] - 镜片全国支持400家合作眼镜门店专业验光及配镜服务,小米商城可定制明月光学镜片 [6] - 内置超级小爱,拥有多模态智能交互能力,可通过语音指令完成拍照、录像、百科问答、翻译等,后续预计上线与支付宝合作的扫码安全支付功能 [6] - 据Wellsenn XR,1Q25全球AI智能眼镜出货量60万台,同比增长216%,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将达到550万台 [6] 投资建议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7%/27.2%/14.8%至4967/6318/725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2%/28.4%/32.7%至388/499/66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7/28.6/21.6倍 [4][10]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0970|365906|496674|631787|72511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475|23658|38839|49853|66140| |每股收益|0.67|0.91|1.50|1.92|2.55| |ROIC|10%|15%|23%|23%|27%| |ROE|11%|13%|17%|18%|19%| |毛利率|21%|21%|23%|23%|24%| |收入增长|-3%|35%|36%|27%|15%| |净利润增长率|606%|35%|64%|28%|33%| |资产负债率|49%|53%|50%|48%|46%| |P/E|81.6|60.3|36.7|28.6|21.6| |P/B|8.7|7.6|6.3|5.1|4.1| [13]
YU7再次打赢「逆风局」,小米如何打破偏见?
雷峰网· 2025-07-01 03:45
技术至上,小米凭实力突围 - 小米YU7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刷新中国汽车工业史纪录[2] - 2025年Q1小米手机重回全国销量榜首,智能大家电出货量翻倍增长,门店突破两万家[4] - 公司从手机单品扩展到"人车家全生态",以核心技术构建护城河[4] 在质疑中崛起 - 特斯拉和苹果芯片的发展证明质疑声中企业可能成长最快[6] - 小米造车初期股价单日最大跌幅13.48%,但SU7上市24小时获9万份大定订单,YU7上市3分钟大定20万辆[7] - 公司以7000万美元收购自动驾驶团队,智驾领域首期投入57.9亿元,团队规模超1800人[11] 技术突破与行业领先 - 自研电机效率达98.8%,超级电机V8s转速27200转/分钟,超越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20000转/分钟[11] - SU7上市3个月累计交付超2万辆,连续6个月销量超过Model 3,最近两月稳居20万以上轿车销量第一[11] - 3nm制程芯片"玄戒O1"量产,成为全球第四家掌握该技术的手机企业,五年芯片领域累计投入135亿元[13] 高端化战略成效 - 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起,上市三天锁单破1万辆,占中国50万元以上轿车销量的20%[14] - SU7 Ultra以7分04秒957打破纽博格林北环最速量产电动车纪录,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 GT[15] - SU7购买者中51.9%为苹果用户,BBA用户占比近3成[17] 研发与制造投入 - 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达2000亿元,汽车研发投入超130亿元,工厂建设和员工工资总投入近300亿元[21][24] - 自研电机、自研智驾、自建工厂,SU7交付周期最短压缩至5周[24] - 汽车业务亏损逐步收窄,有望2025年实现盈利,或成最快盈利的新能源车企[24]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小米汽车被外媒评价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24] - 公司缩短供应商付款账期至60天以内,响应国家供应链稳定政策[25] - 小米模式证明与其内卷不如全球竞争,技术与品牌才能建立护城河[25]
被误解的爆火:小米YU7不是科技平权,而是美学平权
36氪· 2025-07-01 02:44
小米汽车销售表现 - YU7车型创下全球汽车工业销售奇迹:3分钟20万大定,1小时28.9万订单 [2] - 订单狂潮使此前事故引发的舆论风波完全消散,市场评价从负面转为惊叹 [2] - 累计待交付量接近50万台,部分用户需等待至2026年底提车 [2][4] 产品竞争力分析 - YU7定价25.35万元,全系标配800V高压平台和激光雷达,后驱版CLTC续航835公里,四驱版零百加速3.23秒,对比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26.35万元)参数优势明显 [3] - 核心卖点为外观设计:首款车型与保时捷相似,YU7与法拉利、阿斯顿马丁设计元素相近,引发消费者追捧 [3][4] - 社交媒体争议集中在设计功能性(如长车头挤占空间)与美学价值,但订单数据表明市场接受度高 [4] 产能与交付挑战 - 一期工厂月产能极限2.5-3万台,全负荷运转仍无法满足需求,二期工厂投产后产能仍紧张,三期工厂最快2026年投产 [5] - 按当前产能计算,消化50万订单需一年半时间,供应链韧性成为关键风险点 [6] - 交付周期长达33-56周,黄牛代抢费炒至2000-10000元,用户等待焦虑加剧 [4][6] 市场竞争格局 - 对特斯拉形成直接冲击,竞品股价单日大跌,小米美股ADR涨幅超10%,市值激增500亿港元 [4] - 与华为鸿蒙智行竞争加剧,余承东暗指小米车型质量存疑,双方从手机战场延续至汽车领域 [7] - 小米通过"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联动米家200+设备)和补能网络建设(液冷超充站)构建护城河 [8] 行业影响与趋势 - 颠覆行业共识:市场反应表明颜值优先于技术参数,验证"美学平权"的商业逻辑 [3][9] - 加速行业洗牌,传统车企高管争议言论反映集体焦虑,部分车企可能提前退出竞争 [9] - 小米方法论(生态整合+高性价比设计)两次爆火验证其有效性,推动行业重新评估产品策略 [9] 资本市场与长期展望 - 订单占坑效应显著,锁定中高端纯电市场用户基本盘,对同行形成"断粮"压力 [6] - 万亿美元估值预期与交付能力的时间赛跑,三期工厂进度将决定长期胜败 [10] - 外观设计争议或随销量规模化解,类比"阿拉伯数字"案例,市场占有率将定义美学话语权 [10]
小米集团-W(01810.HK):YU7上市订单超预期 重塑中大型纯电SUV格局
格隆汇· 2025-06-30 18:09
小米集团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 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发布小米YU7、小米MIXFlip 2与小米AI眼镜,其中小米YU7订单表现超预期,有望重塑20-30万纯电SUV市场格局 [1] - 公司通过爆款思维结合新零售模式推动汽车业务增长,预计2026年汽车业务将显著增厚业绩 [2] - 人车家生态战略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短期硬件销售增长将扩大生态规模,长期通过软件和服务实现生态变现 [2]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小米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标准版/Pro版/Max版定价分别为25.35/27.99/32.99万元,起售价较特斯拉Model Y低1万元 [1] - **订单数据**: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达28.9万台,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远超预期 [1] - **竞争对比**:Model Y月销量约4万辆,小米YU7在价格和产品力上具备优势,有望改变中大型纯电SUV市场格局 [1] 业务战略与增长预期 - **爆款策略**:高端化+全球化战略结合新零售模式,推动汽车业务持续高增长 [2] - **产能规划**:二期工厂预计2025年7月投产,高订单量将维持高产能利用率 [2] - **财务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计为4786/5912/6990亿元,同比增速30.8%/23.5%/18.2%;归母净利润预计429/568/715亿元,同比增速81.3%/32.3%/26.0% [2] 生态协同与长期发展 - **短期目标**:手机×AIoT与智能电动车业务协同增长,扩大生态规模为互联网服务变现奠定基础 [2] - **长期变现**:人车家生态终端数量持续增加,通过软件、广告等服务提升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 [2]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630
交银国际· 2025-06-30 06:02
报告核心观点 - 利用拥挤度指标探析港股上涨空间,当前港股具备突破横盘行情条件,部分板块向上弹性空间充足;上调小米集团目标价和销量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看好百济神州新技术平台和管线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3][5][9] 港股策略 - 海外宏观风险收敛,海内外流动性环境边际宽松,为港股上行提供基础,当前港股具备突破横盘条件,需关键催化因素 [3] - 量能维度显示港股整体交易情绪积极,但科技板块交易活跃度不足,成交额与换手率回落至历史分位数40%左右,市场观望 [3] - 医药生物板块拥挤度偏高,上行空间受限;半导体、硬件设备等板块拥挤度显著回落,向上弹性空间充足 [3] - 港股处于多重利好窗口期,地缘局势可控,市场流动性充裕,新股上市活跃,科技股待叙事主题催化上涨 [4] 小米集团 - 2025年6月26日晚小米召开发布会,发布小米YU7等产品,上调小米汽车2025/26年销量预测至40.0/70.0万辆,上调2026/27年收入预测和2026年经调整EPS [5][8] - 小米YU7开售后一小时大定超28.9万台,超市场预期;首款AI眼镜定价略超预期,有望强化人车家生态闭环 [5] - 基于2026年手机x AIoT市盈率和汽车业务市销率,上调目标价到6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潜在涨幅+13.7% [5][8] 百济神州 - 2023/24年公司分别有5个/10个新分子进入临床,新技术快速迭代,CDAC平台和ADC平台有望成中长期核心价值驱动力 [9] - Sonrotoclax在血液瘤治疗上优于维奈克拉方案,BTK CDAC在经多线治疗的r/r CLL的I期研究中,200mg剂量下ORR达93.8% [10] - 实体瘤聚焦乳腺癌/妇科肿瘤、肺癌、胃癌三大适应症领域,多个产品有良好疗效和协同性 [10] - 维持买入评级,关注Bcl - 2 r/r MCL适应症海外NDA递交等催化剂,潜在涨幅+41.7% [9][11] 市场数据 全球主要指数 - 恒生指数收盘价24,284,跌0.16%,年初至今升17.65%;国指收盘价8,762,跌0.47%,年初至今升20.20%等 [7] 主要商品及外汇价格 - 布兰特收盘价67.72,三个月跌8.52%,年初至今跌9.20%;期金收盘价3,273.70,三个月升6.98,年初至今升24.51等 [7] 恒生指数成份股和国企指数成份股 - 展示了各成份股的收盘价、市值、股价升跌、市盈率、股息率、市账率等数据 [13][14] 经济数据 - 公布美国本周(7月1 - 3日)将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经济数据的市场预期和上次数据 [12] 交银国际研究报告 - 展示了6月以来各行业和公司的深度报告和每日报告情况 [12]
小米YU7大定超预期,人车家全生态势能向上
2025-06-30 01: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汽车、IoT、互联网、车载虚拟全景显示、激光雷达、具身智能、智能眼镜 公司:小米、宝马、Rockid、Meta、Ray - Ban、Oakley、华阳、大陆集团、京东方、德赛西威、马瑞利、速腾、禾赛、宇树、智元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小米汽车业务 - 核心观点:小米汽车订单超预期,未来产能释放和新车型规划是增长点,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 论据:小米 U7 发售一小时大定超 28.9 万台,超市场预期;原因是性价比高、品牌破圈、SU7 转单效应;预计 2025 年交付 35 - 40 万台;2025 年 Q1 毛利率 23.2%,环比提升 2.7 个百分点,但仍亏损约 5 亿元,后续交付能力提升等因素将释放盈利能力 [1][2][4][5][6] 小米公司整体业绩 - 核心观点:2025 年 Q1 业绩增长,得益于“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 论据:收入同比增长 47%,经调整净利润增长 65%;全球 MAU 超 7 亿;手机出货量重回中国市场第一,高端手机份额提升 [1][6] 小米 IoT 业务 - 核心观点:2025 年 Q1 成为毛利润贡献最大板块,靠性价比提升性能成长 - 论据:在性价比模式下提升产品性能,尤其在智能大家电领域,结合用户、品牌和营销能力快速成长 [1][7] 小米互联网业务 - 核心观点:2025 年 Q1 收入增长,符合“硬件获客,软件赚钱”逻辑 - 论据:收入同比增长约 13%,毛利率持续提升 [2][8] 车载虚拟全景显示技术 - 核心观点:小米 SU7 推动该技术发展,但量产有挑战 - 论据:宝马提出概念并计划应用,小米 SU7 率先配置,带动关注;与传统 HUD 和远端屏有区别,显示体验和信息丰富度有优势;量产面临光学设计、散热等挑战 [9][10][11][12] 激光雷达行业 - 核心观点:市场空间拓宽,成本下降,车企倾向标配 - 论据:受渐进式智驾落地、成本下探驱动;2024 年国内乘用车标配超 150 万颗,渗透率约 6%,预计随 L3 级落地攀升;单颗售价从 2020 年 2.4 万元降至 2025 年 Q1 的 2500 元以内;车企为提升智驾算法效率将其作为走量车型标配 [2][15][17][19][20] 具身智能领域激光雷达应用 - 核心观点:激光雷达应用广泛,市场有望扩容 - 论据:在视觉感知中与摄像头组合常见;因高精度和价格友好适用于复杂和低速短距场景;预计到 2028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4 亿美元,激光雷达受益 [24][25][26] 小米 AI 眼镜 - 核心观点:定价续航有优势,备货可观,软件有优化空间 - 论据:定价遵循行业趋势,续航提升;备货量相对可观;硬件有提升,软件电子防抖等有优化空间 [27][31][34] 智能眼镜行业 - 核心观点:未来发展前景好,产业链将受益 - 论据:基础功能向屈光度矫正和电致变色发展;显示功能是趋势;目前出货量小,未来有望高速增长;市场扩大后产业链多环节将受益 [29][33][41][4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4D 雷达新增纵向天线,具备测高能力,综合性能升级,市场认为远期激光雷达存在感更强,L3 级及以上车型可能两类传感器并用 [21] - Rockid Glass 已量产,闲鱼市场加价,供不应求,产品定位和产品力有吸引力 [32] - 国产 SoC 品牌在 AI 眼镜领域有望崛起,未来半年至一年内将推出更具成本效益方案 [38] - 当前 AI 眼镜应用场景有语音交互等,未来将发掘新场景 [40]
小米集团(1810.HK):小米YU7正式发布 关注产能爬坡进度
格隆汇· 2025-06-29 02:08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 - 小米正式发布小米YU7、小米MIX Flip2、小米AI眼镜等产品 [1] - 小米YU7搭载超级电机V6s Plus,零百加速3.23秒,最高时速253km/h [1] - YU7标准版续航835km,中大型纯电SUV中领先 [1] - YU7全系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10-80%充电最快12分钟,15分钟充电620km [1] - YU7智能座舱搭载高通骁龙4nm SoC芯片,辅助驾驶采用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700TOPS [1] - YU7/YU7 Pro/YU7 Max起售价分别为25.35/27.99/32.99万元,开售一小时大定超28.9万台 [1] 小米AI眼镜 - 小米首款AI眼镜重量仅40g,采用金沙江电池技术,电池容量比同类产品提升64% [1] - 搭载1,200万像素超透光学镜头和五麦克风阵列组合 [1] - 内置超级小爱AI助手并支持付款功能 [1] - 基础版/电致变色版/彩色电致变色版售价分别为1,999/2,699/2,999元 [1] 销量与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小米汽车2025/26年销量预测至40.0/70.0万辆(前值39.5/58.2万辆) [2] - 预测2026年YU7系列销量为SU7系列两倍以上 [2] - 上调2026/27年收入预测至6,462/7,785亿元(前值6,159/7,128亿元) [2] - 上调2026年经调整EPS至2.17元(前值2.14元) [2] 目标价调整 - 基于2026年手机x AIoT 26倍市盈率和汽车业务2.2倍市销率,上调目标价至67港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