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备更新
icon
搜索文档
“两新”政策如何再加力?
"两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政策支持品类及补贴范围不断扩大,带动效果持续显现,需进一步完善实施机制并加强统筹协调[1] - 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下,设备更新市场规模每年超5万亿元[2]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2个领域4600余个项目,2025年资金增至2000亿元并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等领域[2] 设备更新投资增长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2000万台(套),2025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3]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12.3%、6.3%、3.6%[3]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印刷制药日化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业6月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1%、10.5%、9.5%[3]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 - 车龄15年以上乘用车超700万辆,超1.8亿台家电超安全使用年限,潜在需求巨大[4]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支持4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2025年资金增至3000亿元并扩大至国四汽车、手机等[4] - 2024年以旧换新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5大类消费品销售额已超1.6万亿元[4]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5] 政策落地措施 - 第三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10月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完成全年计划[7] - 加快设备更新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注重资金使用的时序性和均衡性[7] - 聚焦节能降碳潜力大的重点产品设备,优化支持品类和标准,简化贷款贴息流程[7] - 构建更新换新长效机制,全链条防范风险[8]
锐财经丨“两新”政策如何再加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9 03:36
政策支持与市场规模 - "两新"政策支持品类及补贴范围不断扩大,政策带动效果持续显现 [1] - 设备更新的市场规模每年可达到5万亿元以上 [2]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12个领域4600余个项目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增加至2000亿元,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 [2] 设备更新领域投资与增长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 [3] - 2025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3]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12.3%、6.3%、3.6% [3]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印刷制药日化及日用品生产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1%、10.5%、9.5% [3] 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潜力 - 车龄15年以上的乘用车超过700万辆,至少有1.8亿台家电产品已超过安全使用年限 [4]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4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 [4] - 2025年资金规模增加至3000亿元,支持范围扩大至国四排放汽车报废更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 [4] - 2024年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合计带动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 [4] 消费品零售增长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5] 政策实施与资金安排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 [7] - 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7] - 深入开展各领域存量产品设备评估诊断,分析评估不同行业、不同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直接效益和带动效应 [7] -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 [7]
“两新”政策如何再加力?(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8 20:42
政策支持与市场规模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两新"政策支持品类及补贴范围不断扩大,政策带动效果持续显现,需进一步完善实施机制[2] - 我国设备更新市场规模每年可达5万亿元以上,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2个领域4600余个项目[3]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资金规模增至2000亿元,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等领域[3] 设备更新投资与行业表现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4] - 2025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与"两新"相关行业投资增长显著[4]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6月份同比分别增长12.1%、10.5%、9.5%[4] 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潜力 - 我国车龄15年以上乘用车超700万辆,超安全使用年限家电产品至少1.8亿台[5]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支持4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2025年资金规模增至3000亿元[6] - 2024年汽车、家电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6] 政策实施效果与行业增长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6]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7] -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要加快项目建设、资金拨付,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7] 政策优化方向 - 将深入开展存量产品设备评估诊断,优化支持品类和执行标准[7] -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7] - 构建更新换新长效机制,全链条防范项目和资金风险[8]
降准至零对金租行业有何影响?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2
货币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将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至0% [1] - 政策旨在增强两类机构面向汽车消费和设备更新投资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 [1] - 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并可能降低融资成本 但基于非存款类机构特性 整体释放资金量有限 [1] 资金释放规模 - 国银金租法定存款准备金约3.20亿元 超额准备金约2.34亿元 [2] - 江苏金租法定存款准备金约1.23亿元 超额准备金约596.75万元 [2] - 江苏金租预计释放1.3亿元增量资金 河北金租现阶段缴纳准备金6600万元 [2] - 部分金融租赁公司因资金来源结构差异未设存款准备金 不直接受益于资金释放 [2] 行业生态影响 - 新政提升市场活跃度 吸引更多企业参与金融租赁业务 [3] - 未直接受益公司可通过专业优势在特定业务领域获得发展空间 [3] - 政策导向体现国家对金融租赁支持设备更新重要性的认可 [1] 政策协同效应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 [4] - 政策加码为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供低成本可持续资金支持 [4] - 设备更新市场年规模预计超过5万亿元 [5] 市场潜力分析 - 按租赁业渗透率6.5%-7.5%推算 设备租赁规模可达3000-4000亿元 [6] - 个别细分领域租赁渗透率已超50% 发展空间可观 [6] - 金融租赁公司将重点服务石化化纤、钢铁、有色、火电、风电、光伏等传统制造业 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6] 业务模式创新 - 针对清洁能源、船舶、大型工程机械等长周期领域延长租赁期限 [6] - 根据行业淡旺季特点设计定制化还款方案 如光伏企业按发电收益调整还款节奏 [6] - 政策促进回归"融物"本源 优化资金配置效率 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和设备更新改造 [7]
两部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加大对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07:28
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1] - 专项资金将加大对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覆盖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 [1] - 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 [1] 项目优化 - 降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申报门槛,不再设置"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要求,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 [1] - 相关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投资补助等方式予以支持 [1] - 简化申报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1]
交通运输部:交通领域已淘汰更新26万辆营运类柴油货车
交通运输行业设备更新进展 - 上半年行业持续实施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等七大行动及配套措施 多渠道多领域推动设备更新 [1] - 去年以来累计淘汰更新国三及以下和国四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26万余辆 [1] 细分领域设备更新成果 - 截至6月累计淘汰更新铁路内燃机车450余辆 报废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6.85万辆(套) [1] - 推动新购新能源冷链运输车超1.5万辆 支持新建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和报废更新老旧船舶约9800艘 [1] - 机场场内作业车辆报废更新关键设备 邮政快递领域更新末端配送车辆及分拣设备超8万台(套) [1]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 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明确补贴范围标准流程 [1] - 引导设备向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转型 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补贴资金 [1] - 累计推送再贷款项目4369个 签订贷款合同633亿元 有效带动社会资金投入 [1]
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初显
快讯· 2025-08-04 03:04
标准升级政策实施效果 - 市场监管总局监测近200项标准方案实施三个月以上情况 显示依标生产产品品类达16900多种 依标检测机构超过1500家 [1] - 标准牵引消费品以旧换新催生数显淋浴器 智感温变坐便器等消费爆品 今年家装厨卫焕新超5000万单 智能坐便器新增品类3000种 [1] -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等标准加快储能产品迭代升级 今年储能全产业链产能项目达120多个 新增海外储能订单59笔 [1] 安全标准提升成效 - 《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国家标准新增D类火灾和F类火灾分类执行要求 使产品适用更复杂火灾场景 提升初起火灾扑救效率 [1] - 《手提式灭火器》国家标准月均下载量达5000余次 按新标准生产企业数量达240余家 [1] - 第一季度电商平台家用灭火器成交额增长65% 建筑场所 餐饮场所及普通家庭防火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1]
超57亿,48所高校科研院所仪器采购意向汇总(2025年7月)
仪器信息网· 2025-08-03 04:06
2025年7月高校科研院所仪器设备采购意向汇总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全国4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发布仪器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超57亿元,反映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持续推进[1][2] - 北京市6月出台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进一步刺激高校采购需求[2] 采购金额分布 - **头部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以2.6亿元居首,清华大学两次采购合计4.13亿元(2.13亿+2亿)[4] - **亿元级采购**:26所机构单笔预算超1亿元,包括上海科技大学(1.35亿+1.47亿)、云南大学(1.69亿)、辽宁中医药大学(1.68亿)等[3][4] - **细分领域**:中国科学院体系采购活跃,如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1.22亿)、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1.27亿)等[3][4] 历史采购趋势 - 2025年采购规模逐月攀升:2月13所机构23.5亿→3月30所46亿→4月32所42亿→5月34所34亿→6月37所45亿→7月48所57亿[5] - 华东地区高校采购密集,上海科技大学、苏州大学(三次采购合计3.6亿)、浙江大学(1.31亿)等表现突出[3][4] 重点采购院校 - **理工类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5亿+1.18亿)、电子科技大学(8353万)、西安交通大学(1.04亿)[3][4] - **综合类院校**:北京大学(1.09亿)、山东大学(1.01亿)、重庆大学(1.2亿)[3][4] - **专业院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未披露金额)、中科院生物物理所(8301万)聚焦细分领域设备[4]
年中经济观察|感受“以旧换新”背后的“含绿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2 07:54
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 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进入"快车道",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底色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有鲜明的"低碳导向",通过差异化国家补贴政策释放消费潜能并助力节能减排 [1] 家电行业能效提升 - 新一级能效空调从30℃降到26℃用时44分钟耗电1度,旧空调用时8小时耗电5度 [7] - "换新"空调一年将为中国消费者节省电费开支9.43亿美元(约67亿元人民币) [7] - 消费者案例显示:新空调电费节省近50%(400多元降至200多元)[9],新房面积增加但电费下降(40平600元 vs 105平不到600元)[11] - 家电企业生产重心转向一级能效产品线,长虹智慧显示工厂一级能效电视出货占比达70%[14][16] - 海尔冰箱互联工厂一级能效产品占比超90%,订单同比增幅10%[16][18] - 政策对一级能效产品补贴售价20%,二级能效补贴15%[14] 工业设备更新改造 - 兴澄特钢实施3亿元鼓风机气改电项目,改造后预计年节能12.52万吨标准煤,减排33.3万吨二氧化碳[21] - 铜山口矿投入6300万元建设"智慧矿山",铜产量增长10%,日耗电量从2.4万度降至1万度[25] -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配套2.06亿元改造三座老矿山,年节电4400万度,减排2.8万吨二氧化碳[25][27] - 湖北黄石获5.1亿元设备更新资金,撬动2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单位GDP能耗降5.9%,二氧化碳排放降5%[27]
年中经济观察 | 以发展“含绿量”降低“含碳量” 提升增长“含金量”
央视网· 2025-08-02 02:32
绿色转型与以旧换新政策 - 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进入"快车道",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底色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有鲜明"低碳导向",通过差异化国家补贴释放消费潜能并助力节能减排 [1] - 政策明确一级能效产品补贴售价20%,二级能效补贴15%,推动家电企业与消费者对节能产品的"双向奔赴" [11] 家电行业能效升级 - 新一级能效空调从30℃降至26℃耗电1度(44分钟),旧空调耗电5度(8小时),能效差异显著 [5] - "换新"空调一年可为中国消费者节省电费开支9.43亿美元(约67亿元人民币) [5] - 家电企业将生产重心转向一级能效产品线,如长虹智慧显示工厂每分钟下线1台85寸一级能效电视,日产能超2000台 [9][13] - 青岛海尔冰箱互联工厂一级能效产品占比超90%,年产能100万台(每10秒下线1台),订单同比增10% [15] 工业设备更新与节能降碳 - 2000亿元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钢铁、冶金、水泥等行业节能改造 [16] - 兴澄特钢实施鼓风机汽改电项目(改造进度75%),预计年节能12.5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3.3万吨 [18] - 铜山口矿"智慧矿山"项目投用后铜产量增10%,日耗电量从2.4万度降至1万度,配套2.06亿元用于三座矿山数智化改造 [20] - 湖北黄石获国家设备更新资金5.1亿元,撬动工业技改投资24亿元,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二氧化碳排放降5%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