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

搜索文档
中国化学多业务协同发展营收净利7连增 聚焦自主研发累获授权专利5730件
长江商报· 2025-05-26 01:16
经营业绩 - 2024年1-4月新签合同1404份,合同额1230.17亿元,其中建筑工程承包业务占比96.36%(1185.45亿元)[1][3] - 按业务细分:化学工程合同735份(942.23亿元)、基础设施140份(226.61亿元)、环境治理10份(16.61亿元)[3] - 2024年全年新签合同额3669.40亿元,同比增长12.30%,其中境外合同占比30.88%(1133.13亿元)[3] - 2024年一季度合同负债284.70亿元,货币资金超300亿元,有息负债约103亿元[1][4] 财务表现 - 2018-2024年连续七年营收净利双增:营收从814.45亿元增至1866.13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9.32亿元增至56.88亿元[6]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4.45亿元(同比+18.7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四年为正(2021-2024年累计215.98亿元)[7] 国际化布局 - 业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2023-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约20%[1] -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完成合同额超1000亿美元,2024年新进入匈牙利等4个国别市场[9] - 埃及、哈萨克斯坦等十大国别市场贡献超70%海外合同额[9] 研发创新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268.97亿元,近三年达183.56亿元[10] - 截至2024年底拥有授权专利5730件(含发明专利253件),研发人员占比11.42%(5824人)[11] - 突破己二腈、POE弹性体等"卡脖子"技术,在煤化工、氢能等领域形成自主技术体系[9] 行业地位 - 国内化学工程领域"国家队",油气服务领域全球第一,主导建设多国重大工程[8] - 采用全球先进交付技术,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装备出海[8]
外需波动叠加国内政策利好、港股市场震荡向上
银河证券· 2025-05-25 14:04
核心观点 外需波动叠加国内政策利好,港股市场震荡向上,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建议关注科技板块、外贸板块、受益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的板块[1][2][39]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本周(5月19日至5月23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36%、恒生指数涨1.10%表现居前,恒生指数连涨七周,恒生科技指数跌0.65%表现居中[2][4] - 港股一级行业9个上涨、2个下跌,医疗保健、工业、材料涨幅居前,分别涨9.54%、6.09%、6.02%;日常消费、房地产分别跌1.44%、1.01% [2][7] - 二级行业中,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等涨幅居前,日常消费零售、家庭用品等跌幅居前 [2][7] - 医药生物方面,5月20日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 - 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 - 707签独家许可协议,辉瑞获全球(除中国内地)开发等权利,三生制药获12.5亿美元首付及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等 [7] - 科技方面,5月22日小米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是中国内地3nm芯片设计突破 [2][8] - 金融方面,5月20日我国1年期LPR降至3%、5年期以上降至3.5%,均降10个基点,国有六大行等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9] - 消费方面,4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5.1%,增幅较前值缩小0.8个百分点;1 - 4月总额161845亿元,增长4.7%,增速较前值升0.1个百分点;4月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大增 [9] - 房地产板块受开发投资数据拖累本周跌幅居前,1 - 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0.3%,跌幅扩大0.4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2.8%,降幅缩小0.2个百分点;销售额同比降3.2%,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 [10] 资金流动 - 情绪指标上,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2017.94亿港元,较上周降294.8亿港元;日均沽空金额233.24亿港元,较上周升2.74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日均值11.57%,较上周升1.58个百分点 [2][13] - 流动性指标上,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89.59亿港元,较上周升276.44亿港元;近7天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建设银行、美团 - W等,大幅净卖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 - W等 [2][14]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本周港股估值总体上升,截至5月23日,恒生指数PE、PB分别为10.54倍、1.1倍,较上周五涨1.19%、1.18%,分别处2019年以来71%、71%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PE、PB分别为21.16倍、2.96倍,分别处2019年以来15%、61%分位数水平 [2][19] - 5月23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上行8BP至4.51%,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4.97%,为3年滚动均值 - 2.1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10%分位 [21] - 截至5月23日,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上行4.15BP至1.7208%,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7.76%,为均值(3年滚动) - 0.86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74%分位 [28] - 行业估值方面,截至5月23日,医疗保健业等六个行业PE估值处2019年以来40%分位数以下;截至5月16日,能源业等六个行业股息率高于5%,金融业等股息率处2019年以来60%分位数水平以上 [30] - 本周港股市场表现整体好于A股市场,截至5月23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较上周五下行2.23点至131.88,处2014年以来48%分位数水平 [30]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外需方面关税前景不明,短期内抢出口需求高,市场情绪随贸易局势波动;国内降准降息利好落地,财政政策发力,政策效果将显现 [2][39] - 建议关注我国自主研发进度加快且成果多的科技板块、受益于中美关系缓和的外贸板块、受益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的板块 [2][39]
商务部立下三条规矩,暗示特朗普想要访华,得按中方要求办事
搜狐财经· 2025-05-23 14:17
刚刚强行对华"卡脖子",特朗普又透露访华意愿,先别管我们是否同意,把商务部立下的规矩做到实处 才是真的。 最近,美国商务部对AI芯片出口管制的态度,来了个戏剧性的反转,把"全球禁用"华为相关芯片的强 硬态度,变成了温和的"警告业界"的风险提醒。不过虽然表面上看似态度缓和,但其对中国科技行业的 压制政策并未松动。 (美国商务部调整对华芯片表述) 首先,从霸道禁令到措辞柔化,这种变化表面上看似友好,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换汤不换药"。美国 仍旧想通过贸易和技术手段来牵制中国的发展,试图以更灵活的姿态达到其战略目的。 对此,我商务部也作出回应称,已经注意到美方调整了相关表述,但是本质却没有改变。首先,敦促美 方停止错误做法和对中国的歧视性措施。其次,美方应该和我们一同维护中美日内瓦高层会谈共识。第 三,管控分歧,解决各自的关切问题。 最后我方还给特朗普政府送上了一句警告,如果美方一意孤行,那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措施。 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奥尔森就曾指出,中美谈判的成果让一些国家意识到,他们手中的牌要比预想中 多。这种新的态度正在全球蔓延,给美国的外交策略带来了压力。或许也正因如此,特朗普开始表达访 华的意愿,希望在又打又 ...
科创板航空航天企业积极拓展新应用场景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21:02
行业概况 - 航空航天行业上市公司展现出强劲的自主研发实力,推动技术成果密集落地 [1] - 通过技术自主创新与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展,相关上市公司以高质量产品巩固行业地位 [1] - 行业公司强调将通过业绩增长与分红规划实现长期价值回报 [1] 长盈通 - 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光纤陀螺核心器件光纤环及其综合解决方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2024年研发投入3387.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0.24% [2] - 在空芯反谐振光纤、超细径保偏光子晶体光纤环等产品研发中取得系列进展 [2] - 完成飞秒激光光纤刻栅装置及空芯光纤耦合输出模块的开发与应用 [2] - 制定三大增长曲线规划:传感产业、传能产业、热管理与下一代光通信产业 [4] - 计划推进并购项目整改落地,切入光通信行业并提升第三代光纤陀螺光子芯片竞争力 [5] 铂力特 - 2024年研发投入2.11亿元,同比增长15.17% [3] - 实现钛合金粉末材料大批量生产及销售,多项装备及工艺技术研发成果直接应用 [3] - 金属增材技术从航空航天扩展到医疗、模具、汽车、新能源等8个领域 [3] - 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应用领域获得多项进展 [4] - 与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合作开发机器人增材制造应用场景 [4] 震有科技 - 2024年末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负值,未进行现金分红 [6] - 已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计划提升经营业绩并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 [6] 航亚科技 - 重点把握国产民用飞机发动机发展机遇,加强海外客户合作 [7] - 通过组织转型、精益管理、数字化工具等实现经济效益新突破 [7]
雷军无法回头
搜狐财经· 2025-05-22 15:47
公司战略与领导层动态 - 创始人雷军将工作重心从手机业务转向汽车业务,目前投入汽车业务的精力占比50%,手机业务仅占1/3 [2] - 自2023年初小米14 Ultra发布会起,手机业务主讲人由卢伟冰接替雷军,雷军仅在关键环节亮相 [2] - 公司15周年战略发布会是遭遇严重信任危机后的首次重磅亮相,旨在向市场传递战略决心并凝聚内部士气 [3] 营销策略与舆论应对 - 雷军个人形象与公司深度绑定,已成为全产品线的代言人,这种个人化营销策略难以逆转 [3] - 在安徽高速事故后,雷军减少社交媒体互动长达一个多月,期间公司整体曝光度显著下降 [5] - 针对碳纤维前舱盖争议,公司承认信息表达不清晰并提供补偿方案(2万积分/约2000元)[7] - 法务部门披露破获网络黑公关案件,涉及利用自动化工具捏造虚假信息及操纵社交媒体账号 [8] 产品与技术进展 - 自研3nm制程手机SoC芯片玄戒O1实现量产,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该技术的企业 [10] - 未来5年研发投入计划达2000亿元(年均400亿元),较过去5年1020亿元大幅提升 [12] - 第二款车型YU7定位中大型SUV,对标特斯拉Model Y,市场空间较首款轿车SU7更大 [15] 发布会与市场反应 - 15周年发布会采用"预发布"形式,不公布正式售价也不开启预订 [12] - YU7因设计相似度被调侃为"法拉米",发布会同期法拉利中国发布针对性内容引发关注 [15] - 针对车辆性能争议,公司推出包含基础驾驶训练的高阶驾驶培训课程作为回应 [19]
华为首款鸿蒙折叠电脑 采用业界最大尺寸折叠屏水滴铰链
新浪财经· 2025-05-19 17:26
华为nova 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 - 公司推出三款笔记本新品:华为MateBook Pro、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和首款鸿蒙商用笔记本电脑擎云HM940,展示硬件设计和软件服务的强大实力 [1] - 此次发布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里程碑式飞跃 [1] 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 - 全球首款鸿蒙折叠电脑,18英寸折叠屏,折叠状态下提供双屏独立运作,展开后为18英寸沉浸式显示屏 [1] - 采用双层OLED技术,92%屏占比、3.3K分辨率、1600nits峰值亮度、3倍屏幕寿命提升,支持200,0000:1对比度、1440Hz PWM调光、LTPO、HDR Vivid [3] - 锆基液态金属主轴与三段式榫卯阻尼转轴设计,机身重量1.16kg、厚度7.3mm,比MacBook Air 13英寸(M4)轻6.5%,合上后面积小17% [5] - 鸿蒙系统支持智能交互,如三指抛甩窗口流转、五指张开切换窗口、八指轻点调起虚拟键盘 [7] - 运行HarmonyOS 5,可智能预加载应用提升响应速度 [9] - 鸿蒙生态应用超1000个,预计年底突破2000个,并有定制应用适配 [11] 华为MateBook Pro - 重量减轻至970g,比上一代X Pro更轻,键盘键程增至1.8mm [11] - 首次搭载OLED护眼云晰柔光屏,3.1K分辨率、120Hz刷新率 [11] - HarmonyOS 5支持分布式互联,手机、平板、电脑数据交换便捷,引入星闪连接技术保障网络稳定性 [13] 华为擎云HM940 - 首款鸿蒙商用笔记本,强化企业级安全与定制化服务,配备一键隐私保护开关 [13] - 启动"擎云星河计划",与政企用户合作探索数字化转型 [1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公司通过三款产品展示技术创新实力,巩固鸿蒙生态系统地位 [14] - 未来5-10年有望在国内与Windows、macOS形成三强并立,并逐步拓展至全球,成为第三大PC操作系统 [16]
情怀 | 让盾构机成为“争气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19 00:29
中国盾构机行业发展 - 中国盾构机经过20多年自主研发,实现从"万国牌"到"中国造",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逆袭,成为高端制造业的闪亮名片 [1] - 1997年西康铁路秦岭隧道项目首次引进国外硬岩掘进机,但维修保养受制于外方,促使中国中铁成立研发项目组立志自主创新 [1] - 2008年首台自主知识产权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诞生,填补国内复合盾构制造空白 [2] 技术突破与项目成果 - 盾构机由1万多个零部件组成,仅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研发团队从零开始攻克技术难关 [2] - 2009年"中国中铁1号"在天津地铁3号线项目首秀成功,地面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内,打破国外垄断 [2][3] - 针对重庆复杂地质研发硬岩盾构,完成9台设备设计,相关技术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填补国内空白 [3] 国际化与创新应用 - 2012年"中国中铁50号"盾构机出口马来西亚,实现国产盾构首次走向世界 [3] - 团队攻克常压换刀技术,研制出世界最大矩形盾构机、首台马蹄形盾构机等战略性产品,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4] - 盾构机应用领域从铁路扩展到水利水电、地下空间、矿山能源等行业,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行业地位与品牌影响 - 中铁工业成为盾构机龙头企业,设备被称作"争气机",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代表性品牌 [4] - 通过自主创新装备带动新工法开发,推动中国建造能力整体提升 [4]
“产业链完备,我们更有底气”(经济新方位·外贸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5-18 22:02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21年营业额约1亿元,2022年超2亿元,2024年超7亿元,客户遍及100多个国家与地区 [1] - 美国是最大海外单一市场,去年对美出口近2亿元,占总销售额近三成 [1] - 美国客户近期一次性下单足够销售半年的订单,公司准备新增生产线确保交付 [1] - 公司定下全年突破10亿元的销售目标,预计7月新厂房动工建设 [4] 产品研发与技术优势 - 公司构建200多人研发团队,将约20%销售收入投入研发 [2] - 主要产品使用寿命从3万杯提升至9万杯,质量可与国外品牌竞争 [2] - 产品在数字化、物联网应用方面超越竞品 [2] - 每月产品检测消耗5吨咖啡豆 [2] 供应链与国产化进展 - 全自动咖啡机零件数量达400-1000个,过去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 [2] - 公司带动供应商协同研发,齿轮泵等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 [2] - 99.8%零部件实现国产化,供应链自主可控 [3] 品牌与销售渠道拓展 - 公司开拓新西兰等新市场,成功获得银行50台订单 [4] - 国内电商平台去年销售额达1亿元,正为"618"促销备货 [4] - 自主品牌战略使国内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4] 行业竞争与战略定位 - 全自动咖啡机市场曾长期被欧洲品牌垄断 [1]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打破技术壁垒,形成独特产品优势 [1][2] - 产业链完备使公司具备应对贸易波动的能力 [3][4]
雷军内部会议再提爆燃事故:对SU7质量引以为傲,同时放三大信息
搜狐财经· 2025-05-17 12:35
小米SU7爆燃事故及舆论危机 - 小米SU7爆燃事故对公司造成重大打击,导致原定15周年庆典活动取消[5][6] - 事故后公司陷入舆论风波,产品质量和员工福利问题被集中曝光[5] - 雷军在此期间减少公开露面,表现出谨慎态度[5] 雷军内部会议回应 - 5月15日雷军首次线下回应SU7事故,并发布三大重磅消息[3][6] - 承认公司已过"新人保护期",需更脚踏实地[8] - 重申造车决心,目标成为行业领导者而非仅合规或行业前列[10] 研发投入披露 - 过去五年研发投入达1050亿元,超额完成1000亿目标[18] - 2024年计划研发投入300亿元,显示持续加码趋势[20] - 研发方向包括汽车和芯片领域[22] 自研芯片计划 - 2014年启动芯片研发计划,面临内外部质疑[24][26] - 即将发布自研芯片,被视为公司转型关键[22][29] - 芯片研发历时十年,投入巨大[31] 公司战略调整 - 从营销导向转向技术驱动的发展模式[16][18] - 面临"缺乏核心科技"的行业质疑[14][16] -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回应外界质疑[18][20]
骑虎难下!美国人突然发现,费了七八年的时间,中国仍旧势不可挡
搜狐财经· 2025-05-15 10:21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华"围剿战"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还把美国自身的经济越高越差,特朗普的 支持率也逐渐走低,甚至威胁到自身的政权稳固。特朗普的这一招反华牌究竟错在哪?东方大国和美国在 瑞士的谈判刚刚告一段落。从两国发表的声明来看,美国决定将对华关税降到合理区间,东方大国也表 示,对美国的反制举措将慎重考虑。相比四月初到现在,特朗普对华一路飙升的关税税率,此番与东方大 国的谈判,美国还是低头了。 事实上,从第一任任期,到第二任任期,特朗普就从各方面对东方大国形成围堵。在关税上,特朗普在第 一任任期,突然对东方大国的高科技产品加收关税。在台海问题上,特朗普大打台湾牌,向台湾输送大量 军事武器,伙同台湾当局,就台海问题向东方大国挑衅。在南海问题上,特朗普则拉拢菲律宾,持续就南 海主权问题,展开军事演习,向菲律宾输送导弹,威胁东方大国安全。在科技问题上,特朗普则把一众科 技公司纳入所谓实体清单,威胁荷兰、日本等国,以及台湾,不再向东方大国提供芯片,一度让东方大国 的科技企业出现缺芯少片的状况。 特朗普(资料图) 贝森特(资料图) 不仅如此,在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中日关系上,特朗普派出得力干将,不断开展军事演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