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式联运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国际机场推动“家门口启程”多式联运服务
中国民航网· 2025-07-22 06:28
香港国际机场推广活动 - 公司在深圳K11 ECOAST购物艺术中心举办"家门口启程 经港飞更轻松"夏季推广活动 通过现场展览 嘉宾互动 表演及抽奖环节展示跨境交通服务和暑期出行优惠 [1] - 活动送出总值35000元的机票代金券及超过18000元的跨境船票与车票 反响热烈 [1] 香港国际机场航空枢纽优势 - 公司是亚洲航空枢纽 有超过140家航空公司营运 连接全球约220个航点 每天营运逾1100班国际航班 [3] - 公司在大湾区设立超过30个城市候机楼与7个客运港口服务 实现海陆空无缝接驳 [3] - 深圳布局7个城市候机楼和2个港口码头 第8个城市候机楼将于下月在前海Jen酒店启用 配备自助值机和贵宾候机区 [3] - 皇岗口岸城市候机楼已投入营运 服务时间为每日4:45至23:00 满足跨境旅客全天候出行需求 [3] 香港离境税退税政策及优惠活动 - 10月1日起 48小时内经任何跨境方式抵港并从香港机场搭乘国际航班离境的旅客可申请退200港元离境税 [5] - 即日起至12月 每月6日至10日 旅客通过携程App购买香港出发的国际机票可享多式联运专属折扣 [5] - 即日起至8月27日 通过同程旅行小程序或APP购买包含海天快船或海天中转大楼客车服务的联程机票可获赠价值30元的打车券 [5]
我国交通运输取得历史性成就 17项主要指标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经济日报· 2025-07-21 22:18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成就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连接全国80%县级行政区和90%经济人口总量[1][2] - "十四五"规划17项指标中6项已提前完成(包括高速公路里程、城市轨交运营里程等),11项指标将在2024年底完成[1]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1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增29万公里),高速公路增3万公里[2] 交通基础设施数据 - 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占全球70%,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81.5%[3] - 高速公路里程19.1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33条国家高速主线基本贯通[3] - 高等级航道1.76万公里(增1600公里),港口万吨级泊位2971个(增379个),民航运输机场263个(增22个)[2] 农村交通建设 - 农村公路总里程464万公里,实现所有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等级路比例97.3%,优良路率94.8%[5] - "农村公路+"模式带动产业路、旅游路发展,山西三大旅游公路连接5630个村庄[6] - "十四五"前4年农村公路养护投入1.2万亿元,开发管护岗位促进农民就业[5][6] 交通技术创新与试点 - 交通强国建设开展819项试点,覆盖1200多家单位,100多项已完成验收[7][8] - 数字化改造6万公里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7] - 多式联运试点实现"一单制",交旅融合试点培育低空观光等新消费场景[7]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 80%新建客运枢纽换乘距离≤200米,37个城市开展货运枢纽补链强链[4] - 重点枢纽货物换装次数缩至1-2次,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85%[4]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完善 六项主要指标已于去年提前完成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正加快实现(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7-21 22:11
设施网络建设进展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连接超80%县级行政区并服务90%经济人口总量 [2] - 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全球70%以上 高速公路里程19.1万公里 国家高等级航道达标率70.4% [2] - 新建客运枢纽80%换乘距离不超过200米 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85% 37个城市开展货运枢纽补链强链 [3] 运输服务能力提升 - 日均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 货物运输1.6亿吨 快递揽收4.78亿件 [4] - 动车组发送旅客32.72亿人次占铁路客运量75.9% 民航日均服务超200万人次 40个机场年吞吐量超千万 [4] - 快递业务量从2020年830亿件增至2024年1750亿件 年均增长20% 日均超5亿件支撑网上零售额13万亿元 [7] 交通投资与枢纽建设 - "十四五"前四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2万亿元 同比增长23.3% [3] - 航空货邮运输量898.2万吨较2020年增长32.8% 国际货邮上半年203.7万吨同比增长23.4% [7] - 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达81% 空铁联运覆盖80多城市2000多条线路 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 [4]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超6万公里通道 通行效率提升约20% 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 [8] - 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快速发展 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加速应用 [8] - CR450动车组发布 国产大型邮轮运营 C919常态化商业运行 [8] 民生服务改善 -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98.4% 定制客运线路超9000条 [5][6] - 完成1.3万个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 5000余座地铁站实现无障碍进出 [5] - 电子售票/刷脸出行广泛应用 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4]
厦门国际枢纽港临港片区
搜狐财经· 2025-07-18 09:58
总体概况 - 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集聚全市力量优化临港空间布局和集疏运体系,重点发展海沧港区、东渡港区、翔安港区、前场片区 [1] - 厦门港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和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225万标箱,连续八年超1000万标箱 [1] - 总体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对标新加坡等顶级港口,服务新发展格局 [3] 海沧港区 - 已建成40个泊位(29个万吨级以上),年设计通过能力3344万吨货物、800万标箱集装箱 [4] - 定位为国际集装箱干线港核心港区,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将提升至1400万标箱,依托海沧保税港区形成物流产业集聚区 [4] - 重点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保税物流、航运服务,拓展国际多式联运、跨境电商物流、国际采购分拨等业务 [6] 东渡港区 - 已建成2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257.4万标箱集装箱 [7] - 定位为"丝路海运"核心港区,包含现代物流园区和航空港工业与物流园区 [7] - 产业方向包括集装箱运输、国际邮轮、对台客滚,重点发展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保税展等高端业务 [7] 翔安港区 - 已建成5个泊位(3个万吨级以上),年设计通过能力330万吨货物 [9] - 依托深水岸线和翔安国际机场,未来将构建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 [9] - 产业方向包括临空临港采购分拨中心、多式联运、跨境电商物流,联动两岸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 [10] 前场片区 - 定位为厦门五大物流产业聚集区核心园区,建设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枢纽 [12] - 未来将发挥陆向物流枢纽优势,打造链接台湾、东南亚与欧亚大陆的"东南陆海桥头堡" [13] - 重点发展高铁快运、铁路口岸集运、大宗商品仓储交易等涉铁物流业务 [13]
四川绘出物流降成本“施工图”
四川日报· 2025-07-14 07:38
四川省物流成本现状分析 - 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达14.1% 明显高于全球发达经济体10%的平均水平[3] - 四川省2024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为14.2%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4] - 存在单一环节成本低但全链条运行成本高的结构性矛盾 公路运输车公里成本比美国低24%比日本低49%但整体效率偏低[3][4] 物流成本高企的核心原因 - 铁路水路运输不畅 长距离运输过度依赖公路导致成本高企[7] - 多式联运衔接转换不畅 存在枢纽功能不强 换装环节过多等问题[7] - 货运主体散小弱 个体运输从业者占比超过80%导致层层转包[7] - 缺乏信息集成平台 现有平台以信息撮合为主对运输组织帮助有限[7] - 营商环境存在障碍 物流企业在用地融资通行等方面面临制约[7] 降本核心目标与路径 - 目标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3.7%左右[10] - 重点优化运输结构 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至3.5% 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提高至32%[10] -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不低于15%[1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保持年均7%增速[10] 具体实施举措 - 发展多式联运 预计多式联运量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物流总费用1000亿元[13] - 推动物流数智化 建设全省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和多式联运数智化平台[14] - 聚焦产业特色 开展动力锂电池安全高效物流通道强国试点[14] - 培育物流新质生产力 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13][14] 物流行业经济贡献 - 2023年四川物流业总收入达6527.8亿元 同比增长4.3%[12] - 运输环节收入占比78.1% 为物流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12] - 通过降低全链条系统性成本提升物流资源配置效率[6][11]
全国首例!燃料油驮背车试验运输在东营港疏港铁路成功启动
齐鲁晚报网· 2025-07-11 09:03
行业动态 - 全国首例燃料油驮背车试验运输在东营港站启动,标志着"油罐车驮背运输"进入试验阶段 [1] - 驮背运输是公路与铁路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模式,实现"门到门"运输,具体流程包括公路集货、铁路长途运输和公路末端配送 [3] - 东营市积极贯彻国家"公转铁"战略,推进"公铁海空"多式联运工程,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 试验细节 - 试验在东营港疏港铁路管内进行,运行区间为东营港站至明集站,运输里程74公里 [3] - 试验列车编组38辆,运输油罐汽车6辆、罐式集装箱64辆 [3] - 采用的国家能源驮背车全国仅两列,由STX1型、2型、3型和4型组成,分别对应整车、甩挂和吊装运输 [3] 战略意义 - 试验有望为多式联运带来全新模式,为运输市场增添新活力 [4] - 助力运输企业降本增效,推动疏港铁路与公路货运深度连接 [4] - 目标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多式联运生态体系 [4]
三羊马(001317) - 001317三羊马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0
2025-07-10 08:46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 001317,证券简称三羊马,债券代码 127097,债券简称三羊转债 [1] - 2025 年 7 月 10 日在公司办公室接待调研人员,财务总监祝竞鹏回复问题 [1] 业务优势 运输模式 - 专注汽车物流服务,是较早通过多式联运从事商品车物流运输的企业,以公铁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是整车运输优势 [1] - 是少数拥有公铁联运全物流链条的企业,因生产网点布局完整成为铁路运输整车节点作业优秀企业 [1] - 多式联运能精准匹配用户需求,为客户降本增效 [2] 竞争优势 - 多式联运组合优势:以多式联运业务模式为核心,为客户和自身实现降本增效与竞争力提升 [2] - 完善的物流网络和高效率的管理运营优势:构建以铁路为核心的全国性物流网络,建立并完善自有作业队伍,减少沟通成本,缩短运输转换时间,提升作业效率;积累多种装载方案,提升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搭建专业化作业队伍,统一管理,灵活调拨,降低管理成本 [2] - 客户资源优势:客户资源是行业壁垒和核心竞争优势,主要客户有中铁特货、长安民生物流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财务相关 - 下游主机厂账期通常为 1 - 3 个月 [2]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原因是新拓展业务、业务量增加使营业收入增长,期末应收款项增加 [3] 新业务布局 - 2025 年 7 月,孙公司三羊马智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引入新股东冰零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等 [3] - 三羊马智人科技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元器件制造等,定位区别于主营业务,冰零科技主要从事电流传感器研发、生产,合作是布局新赛道开始,但业务推进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3]
山西首列跨里海国际班列开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9:05
山西首列跨里海国际班列开通 - 山西首列满载本土制造光伏组件的跨里海国际班列于7月9日9时50分从中鼎物流园启程,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标志着该省跨里海国际班列线路成功开通运行 [1] - 本次班列共搭载50个标准集装箱的光伏组件产品,货重1159吨,由华远国际陆港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完成物流运输 [1] - 跨里海线路以"中国—哈萨克斯坦—里海(船运)—阿塞拜疆"为核心路径,较传统运输路径缩短时间,实现"海、铁、陆"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 物流通道与市场拓展 - 依托阿塞拜疆巴库作为物流枢纽,山西光伏组件可高效分拨至高加索、土耳其及东欧国家,覆盖新兴能源市场 [1] - 该线路有助于山西绿色技术产品抢占国际市场区域先机,增强当地对外开放能级 [1] - 华远国际陆港集团作为山西最大综合型现代流通企业,正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1] 华远国际陆港集团的班列运营 - 华远国际陆港集团作为山西中欧(亚)班列组织运营主体,已开辟常态化中欧(亚)班列线路23条,通达16个国家48个主要城市 [2] - 该公司将常态化开行跨里海国际班列,构建更具韧性、更高效的国际物流体系 [2]
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7万标箱
人民网· 2025-07-09 11:04
武汉港发展现状 - 2024年武汉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7 63万标箱 占湖北省总量的76 7% 长江中上游港口总量的33 7% 稳居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3] - 武汉港拥有生产性泊位150个 形成以阳逻港为核心 多港协同的集装箱港口群 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超400万标箱 年吞吐能力达1 5亿吨 [3] - 武汉建成内陆最大铁水联运枢纽 累计开辟通道超50条 2024年完成铁水联运量23 16万标箱 同比增长44% 总量与增幅均列全国内河首位 [3] 长江新区规划 - 长江新区被定位为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 阳逻港临港片区已集聚企业2000余家 其中80%为工业企业 涵盖钢材深加工 装备制造 大健康等产业 [3] - 新区将实施港口+通道+网络+平台+产业发展路径 壮大临港产业 稳定运行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直航航线 打造华中钢铁贸易基地 构建进口肉品冷链供应链 [4] - 发展钢铁深加工 新材料 绿色建材 船舶制造及维修产业 推动港口枢纽向经济枢纽升级 [3][4] 多式联运与通关效率 - 武汉港花山 汉南港区获临时开放 开放区域扩至3港区7个泊位 车谷造汽车实现本地直办海关手续 单车出海成本降1000元 [4] - 通过联合登临检查 直装直提 先查验后装运等创新模式 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单船检查时间压缩至3小时 提速50%以上 待港时间缩短35% [4] - 2025年上半年武汉港国际直航船舶达84艘次 货运量13 2万吨 超2024年全年总量 稳居中上游首位 [4] 综保区与产业链建设 - 扩大氢氧化镍 农产品 整车进出口 拓展大宗商品分拨 壮大保税加工 打造原料—仓储—加工—销售产业链生态 [4] - 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器 培育集群 织密多式联运网络 完善水铁公现代化集疏运体系 推进上游全中转 下游全分流模式 [4] - 支持研发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型 构建全球江海联运网 [4]
航运巨头反垄断调查风暴:一场正在重塑国际货代市场的底层革命
搜狐财经· 2025-07-07 07:06
在蒙巴萨港的集装箱堆场,肯尼亚卡车司机穆罕默德盯着手机上突然跳涨的滞期费通知,屏幕上 "100 美元 / 天" 的数字像针一样刺痛双眼 —— 这个价格 是邻国坦桑尼亚的 5 倍。与此同时,内罗毕海关大楼里,国际货代商安吉拉正反复核对马士基最新的提单条款,那些密密麻麻的附加条款像一张无形的 网,将本地物流企业挤出了原本熟悉的市场航道。这并非偶然的行业波动,而是一场由肯尼亚竞争管理局(CAK)掀起的反垄断调查所引发的连锁反 应,正在从东非港口向全球货代市场传导着深刻的变革冲击波。 物流路径重构:从单一依赖到多式联运的被迫进化 当马士基与达飞控制着蒙巴萨港 90% 的集装箱吞吐量时,国际货代企业的物流路径选择实际上被压缩成了单行道。这种垄断在 CAK 调查启动后开始出现 裂缝 ——2025 年 6 月,肯尼亚本土物流企业首次获得蒙巴萨港新集装箱码头 15% 的操作份额,这个看似微小的变化却引发了蝴蝶效应。数据显示,当月 通过内罗毕 - 马拉巴铁路转运至乌干达的货物量同比激增 210%,原本依赖海运的电子配件开始转向铁路 + 公路的多式联运模式。 在跨境电商领域,这种路径重构更为显著。Lazada 非洲站的物流数据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