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国际双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走向“通江达海”的更远方——从《蜀道新歌》说开去(一)
四川日报· 2025-08-29 07:52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成渝铁路通车时速40公里提升至成渝中线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 旅行时间从13小时缩短至1小时 [1] - 新成昆铁路线核心站点与中老班列节点在攀枝花相交 形成南下东盟北上欧洲的国际铁路通道 [6] - 成都双国际机场构建11小时"亚欧空中货运走廊"和5小时"亚太空中货运圈" 上半年航空旅客吞吐量全国第3 货运吞吐量全国第5 [6] 物流与贸易网络优化 - 动力锂电池试运专列大幅降低运输周期和成本 四川时代新能源锂电池年出口量达10-20万吨 [7] - TCL科技集团在川建立国内最大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基地 持续扩大产能并加速布局研发中心 [7] - 2024年四川外贸规模稳居万亿元台阶 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8] 产业升级与投资集聚 - 海外订单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占领市场 倒逼产业提档升级 [8] -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数量、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及外国使领馆数量均居中西部第一 [8]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创造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赛事历史 推动入境游和离境退税等国际消费 [8] 区域开放战略定位 - 四川定位为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国际竞争新基地 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3][8] - 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构建西拓、南进、东接、北融的开放体系 [3][9] - 具备欧亚大陆几何中心区位优势 拥有战略腹地政策及完备产业链支撑 [4]
多领域“硬核”数据传递积极信号 印证经济韧性强、活力足
央视网· 2025-08-29 03:26
物流行业运行态势 - 前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01.9万亿元 同比增长5.2% [2][4] - 物流业总收入8.2万亿元 同比增长4.9% [13] - 中西部地区物流增长动能增强 西部业务总量指数52.3% 中部50.9% 分别高于全国水平1.8和0.4个百分点 [13][15] - 国际物流成为新增长点 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38.8万吨 同比增长21.5% [17]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2% 家电及通讯器材类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快速增长 [4] 通信基础设施发展 -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6亿户 千兆宽带用户占比达三分之一 [7] - 5G基站占移动基站总数36% 5G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六成 [7] 数据产业发展格局 - 数据产业规模超5.8万亿元 2025-2030年年均增长率预计保持15%以上 [10][8] - 东部地区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69.7% 达40819亿元 [18][20] - 中部地区规模10075.6亿元占比17.2% 西部地区7699亿元占比13.1% [20] - 长三角产业聚集效应突出 聚集数据企业超10万家 产业规模占全国22.6% [20] 消费与电商表现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 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个百分点 [15] - 县乡消费潜能持续激发 电商物流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 [15]
促成15个项目,广东·宁夏经贸对接交流活动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8-28 17:22
展会概况 -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于2025年8月28日在宁夏银川开幕 广东省商务厅组织45家企业及机构共68人组成代表团参展 [1] 广东展区亮点 - 广东展区以"粤贸全国・粤品粤靓"为主题 面积达300平米 精选32家广东企业参展 覆盖深圳 广州 东莞 佛山 茂名 清远 韶关等地市 [4] - 展品涵盖家用电器 消费电子 智能制造 特色农产品 老字号及文创产品等领域 包括积安健康智能按摩器械 子谷科技无人机 戴科科技机器狗 美的智能扫地机器人等科技产品 [4] - 老字号企业国瓷永丰源展示服务过国家外交宴会20余次的"夫人瓷・西湖蓝"等产品 潮州枫溪辉合陶瓷 化州统橘化橘红 杨航食品等通过技艺融合展现岭南文化 [4] - 东莞创美文化龙舟非遗文创曾亮相大阪世博会 恒聚德实业东方美学壶具 歌耀箱包与伯茜兰皮具等新国货品牌以设计创新诠释传统文化 [5] 经贸合作成果 - "粤贸全国—广东・宁夏经贸对接交流活动"促成15个经贸意向及合作项目 总金额达19.18亿元 [3][7] - 合作领域涵盖智能设备 电子电器 食品深加工 宁夏"六特"产业等方向 [7] - 广东宁夏总商会 广州通航 宁夏供销电商 国瓷永丰源 宁夏全通枸杞等11家企业及单位参与推介 围绕低空经济 供应链优化 非遗消费等话题开展对接 [7] 区域合作机制 - 广东省商务厅表示两地产业互补性强 合作基础好 应围绕各自优势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 [7] - 通过展会双向联动 实地调研对接 长效服务跟踪模式助力广东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外贸优品转内销 [8]
今年前7个月中国物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9%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3:02
行业整体表现 - 1-7月物流业总收入达8.2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9% [1] - 1-7月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0.5点 7月业务总量指数为50.5% 保持扩张态势 [1] - 7月物流企业新订单指数达52.5% 显示企业经营回暖 [1] 区域发展格局 - 中西部地区物流需求增长动能持续增强 [1] - 东部地区指数为50.3% 保持稳健增长 [1] -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1] 细分领域表现 - 电商快递业持续高景气运行 [1] - 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1.5% [1] - 国际铁路联运保持高速增长 [1] - 县乡消费潜能持续激发 民生消费物流保障有效 [2] 结构性特征 - 新业态与国际物流成为突出增长点 [1] - 跨境电商需求带动国际物流发展 [1] - 多元化外贸政策促进国际物流增长 [1] - 物流行业内生动力较强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1]
今年前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200万亿元 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8 08:21
物流总额与需求结构 - 1-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01.9万亿元,同比增长5.2% [1][2][4] - 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7%,35个行业物流需求实现增长,增长面超85% [4] - 高端制造业、绿色低碳领域物流需求增长强劲 [1][4] 细分领域物流表现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2%,"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通信器材类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6] - 进口物流延续改善,机床进口物流量保持18%以上高速增长,7月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品进口物流量同比增长超10% [8] - 国际物流成为新增长点,1-7月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38.8万吨,同比增长21.5% [15] 区域与业态发展格局 - 中西部地区物流增长动能增强,7月西部业务总量指数52.3%、中部50.9%,分别高于全国水平1.8和0.4个百分点 [13][15] - 电商物流持续高景气,1-7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个百分点 [15] - 跨境电商、低空物流等新业态呈现显著优于整体水平的发展势头 [15][22] 行业收入与效益改善 - 1-7月物流业总收入8.2万亿元,同比增长4.9% [11][13] - 重点调查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每百元物流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2元 [20] - 重点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为3.4%,较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维持55.6%的较高水平 [22] 价格与运力动态 - 7月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月均值1305.40点,环比上涨2.2%,公路物流运价环比回落 [20] - 邮政快递行业业务收入及单量均增长,但单票平均价格同比下降7% [20]
珠海经济特区45岁生日 不收“礼”收“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6:17
产业新赛道布局 - 珠海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新产业风口,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超200亿元,引育超40家大模型企业[2] - 低空经济领域集聚中航通飞、航宇微、南航通航等代表企业,推动出台低空交通管理条例并上线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调运营平台[2] - 海洋经济领域系统部署"海上新基建",谋划"4+3+1"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2] 区域协同发展 - 珠海肩负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使命,需深化制度型开放突破税收、通关、金融等领域壁垒[6] - 通过"澳门-珠海"强强联合形成区域增长极,需与深圳构建产学研产业链共同体[7] - 数字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25%,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跨境交付能力[8] 产业升级路径 - 产业结构呈现"新、轻、强"特征,历史包袱小且韧性好,适应科技创新变革需求[2] - 需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形成集群效应,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平台[4] - 强化都市核心区建设,集聚科创资源打造珠西科学城核心区,加快新场景应用推广[4] 创新生态构建 - 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在产业新蓝海探索中塑造竞争力[3] - 通过民间产业联盟、政府合作、协同立法三种路径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7] - 发展消费新业态,面向港澳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和会展资源对接机制[8]
创源股份2025年半年报:营收净利双增,跨境电商与IP潮玩成增长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4: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6亿元 同比增长19.81% [1] - 净利润6514.68万元 同比增长30.4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79.17万元 同比增长32.97% [1] - 跨境电商业务同比提升59.03% 带动毛利率与净利润同步增长 [1] 产能布局与战略 - 业务覆盖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全供应链 聚焦文教休闲、运动健身及生活家居三大领域 [2] - 依托宁波、安徽、越南三大生产基地及睿特菲、禾源纺织两大子公司构建协同体系 [2] - 越南创源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19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63.31% [2] - 计划通过新加坡创源强化东南亚战略布局 拟增加注资用于东南亚生产基地建设 [2] IP与潮玩业务发展 - 完成与知名IP"我是不白吃"战略合作 首款联名产品于2025年8月正式上市 [3] - 该IP为央视新闻党史内容唯一合作动画IP 公司是其首次外部授权的生产商 [3] - 2025年全球潮流玩具市场规模预计达520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877亿元 [3] - 国内现存潮玩相关企业超2.62万家 IP经济指数2025年以来上涨27.64% [3]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成立产品研究院 组建涵盖平面设计、结构工程、AI研发的专业团队 [4] - 重点围绕"IP+文创+科技"模式开发文创产品矩阵 优化产品智能模块 [4] - 聚焦语音交互、感知等核心功能升级 计划构建多元化IP矩阵 [4] - GPT-5或推动AI应用落地 游戏、国漫IP领域景气度提升 [4] 市场表现与行业趋势 - 公司股价2025年以来涨幅超140% 总市值近62亿元 [3] - "谷子经济"在悦己需求与国产IP崛起驱动下快速发展 国产IP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2] - Z世代消费群体推动潮玩行业从"小众收藏"向"大众情感消费"转型 [3]
珠海经济特区45岁生日,不收“礼”收“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4:17
产业新赛道布局 - 珠海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赛道,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超200亿元,已引育超40家大模型企业[2] - 低空经济领域集聚中航通飞、航宇微、南航通航等代表企业,推动出台全国首部低空交通管理条例并上线空域协调运营服务平台[2] - 海洋经济领域系统部署"海上新基建",规划"4+3+1"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2] - 专家建议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三大新赛道,通过探索产业新蓝海和完善成果转化全链条塑造竞争力[2][3]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珠海承担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先行区使命,需深化制度型开放突破税收、通关、金融等壁垒,并拓展文旅体产业链合作[6] - 澳珠极点成为区域重要增长极,需深化与澳门强强联合,同时通过民间产业联盟、政府合作、协同立法三种路径加强与深圳协同创新[7] - 联动港澳打造消费热点,面向港澳游客开发红色游、海岛游、中医药康养游等精品线路,建立旅游通票联票机制[8] - 发挥澳门中葡平台和香港金融中心优势,依托珠海区位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和双循环战略[6][7] 城市功能定位升级 - 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功能,综合优势转化为国内外创新网络节点功能,良治善治优势转化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新质效[1] - 产业结构具备更"新"更"轻"更"强"特点,历史包袱小且韧性好,能较好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2] - 需做强做精由高新区、香洲城区和西部中心区组成的都市核心区,把握科创资源回流趋势并加快新场景应用[4] - 数字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25%,需巩固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特色外包,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跨境交付能力[8]
两个月完成设立!昆山QFLP基金驶入“快车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2:17
启明创投QFLP基金落地昆山 - 启明创投设立的启舜QFLP基金于5月完成落地 认缴规模2亿美元 重点投向科技和医疗创新行业的早期及成长期企业 [1][3] - 该基金是昆山高新区首只QFLP基金 也是2024年上半年昆山落地的最大外资单体项目 [2] - 基金已完成首笔对苏州某生物公司的出资 并有多个项目处于投资准备阶段 [2] 昆山产业战略与金融创新 - 昆山正构建"2+3+3"新兴产业体系 聚焦核心产业、人工智能和绿色低碳领域 [1] - 通过QFLP机制促进国际资本与本土产业深度融合 为当地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1][5] - 昆山创控集团2024年新设基金数量将达2023年的2-3倍 2023年新设5只基金 2024年上半年已有8只基金过会且5只进入尽调流程 [5] 合作背景与历史渊源 - 昆山创控集团与启明创投自2021年开始合作 前者是启明创投第七期人民币基金出资人 [2] - 双方曾联合设立昆山市启明融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投资智谱AI、银河通用等科技企业 并招引此芯科技和支持昆高新芯 [3] - 2025年昆山创控集团参与启明创投专项并购基金 并持续加码投资上海启明融汇私募基金 [3] QFLP机制优势与政策支持 - QFLP具有灵活结汇、投资便利、税收简洁及减持优惠等优势 是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主要路径 [2] - 昆山于2021年12月发布QFLP试点办法 同月揭牌首家试点合伙企业昆山交港华侨数字经济股权投资企业 [2] - QFLP基金可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和可转债等品种 [2] 昆山科创生态与资本环境 - 截至2024年底昆山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3965家 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超3300家 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6] - 昆山创控集团管理总规模超700亿元基金矩阵 运营37万平方米科创产业园区 [6] - 2024年6月发行2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票面利率1.70%创江苏省科创债历史新低 [6] - 下属宝涵租赁公司发行ABS加权平均利率2.18% 创苏州大市融资租赁ABS利率最低记录 [6]
比三峡更重要!“拉直长江”的超级工程,为何冻结10年?
前瞻网· 2025-08-26 03:18
中国新一轮超级基建浪潮 - 国家近期密集推进重大基建项目 包括6月获批的三峡水运新通道可研 7月开工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8月成立主体的新藏铁路 [1] - 水运领域成为本轮基建重点 平陆运河和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旨在强化国内大循环战略 [1] 长江航运瓶颈现状 - 三峡船闸货运量2011年突破1亿吨 比预期提前19年 导致船舶待闸时间从2016年44小时增至2021年约190小时 [4] - 上游成渝地区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仅2% 远低于下游地区 [4] 三峡水运新通道工程 - 国家投资776亿元建设北侧新水道 可通航10000吨级船舶 配套改造葛洲坝三号船闸 [5] - 新船闸通过能力达1.8亿吨 较老船闸1亿吨能力提升近2倍 [5] 荆江河段航运限制 - 湖北枝江至湖南洞庭湖口339公里河段因地质和泥沙问题 仅能通航5000吨级船舶 枯水期限3000吨 [8] - 形成武汉-宜昌段需换装小船运输的瓶颈 增加物流成本和货物损耗风险 [10] 荆汉运河规划方案 - 2015年提出从荆州松滋口至武汉东荆河口新建人工航道 深8米宽90米 可通万吨巨轮 [10] - 预计缩短航程260公里 压缩运输时间十余小时 年节省物流成本300亿元 [12][22] 区域利益博弈 - 运河方案将绕过荆江段 使长江主航道北移 可能导致湖南岳阳港失去枢纽地位 [14][15] - 湖南省水路货物运输占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岳阳港承担省内约50%货物吞吐 [15] 当前航道整治进展 - 荆江河段二期整治工程预计2026年完成 但水深仅4.5米 仍无法满足万吨轮通航需求 [18] - 各方博弈持续10年 国家尚未最终批准运河项目 [19] 政策推动与战略价值 - 2024年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 [21] - 项目与平陆运河 湘桂运河等共同构建全国水运网络 服务双循环战略 [22] 荆州产业发展机遇 - 2024年GDP达3505.99亿元 化学原料 造纸 医药制造业增速均超20% [24] - 规划"23515"现代产业体系 包括2个两千亿级和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 [24] 电动船舶产业趋势 - 内河航运呈现"油改电"趋势 浙江成立电动船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6][28] - 宁德时代发布电船解决方案 比亚迪与中国船级社签署合作协议 [28] 荆州产业布局方向 - 构建港口-产业联动格局 以盐卡港为核心发展物流枢纽+产业载体 [24] - 发展电动船舶充换电基础设施 结合智能装备产业延伸产业链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