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急升翻红,盛科通信领涨超17%,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持续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20 06:01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上涨0.37% 成分股盛科通信上涨17.14% 艾为电子上涨14.07% 成都华微上涨12.04% 南芯科技上涨7.96% 天奈科技上涨6.45% [1] - 科创100指数ETF上涨0.17% 最新价报1.21元 近1周累计上涨5.21%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3/12 [1] - 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净值上涨76.70% 排名指数股票型基金236/2965 居前7.96% [4]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7.67%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37.87%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48% 持有1年盈利概率64.63% [4] - 近6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0.27% [4]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20% 回撤后修复天数108天 [5] - 近1年夏普比率1.63 [5] 流动性指标 - 科创100指数ETF盘中换手率3.27% 成交额2.34亿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额4.33亿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近5个交易日有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净流入3.10亿元 日均净流入6207.94万元 [4] - 本月融资净买额176.22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1.99亿元 [4] 规模与份额 - 近1周规模增长4.69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12 [3] - 近1周份额增长2.10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12 [4] 半导体行业动态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1171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2]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计达1255亿美元 [2] - 2023年中国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规模113亿元 国产化率35% [2] - AI大模型驱动算力需求提升 液冷服务器替代风冷趋势加速 [2] - 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23.7亿美元 同比增长67.0% [2] - 预计2024-2029年液冷服务器市场CAGR达46.8% [2] 产品特性 -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为可比基金最低 [6] - 今年以来跟踪误差0.020% 跟踪精度较高 [6] - 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 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科创板证券 [6]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3.52% 包括博瑞医药 百济神州 华虹公司等 [6] 产品信息 - 科创100指数ETF代码588030 场外联接代码019857 019858 023990 [7]
中科飞测: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1: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7.02亿元,同比增长51.39%,主要受益于核心技术突破、产品种类丰富及国产替代需求增长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5万元,亏损同比收窄,主要因营收规模增长及研发投入占比下降 [3] - 研发投入达2.85亿元,同比增长37.79%,占营业收入比例40.65%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42亿元,主要因原材料采购支出增长及高水平研发投入 [3]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2024年市场规模达143.5亿美元,占半导体制造设备约13% [5] - 中国大陆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市场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73% [5] -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质量控制领域领军企业,产品覆盖集成电路前道制程、先进封装、化合物半导体等全产业链客户 [6][7] - 累计交付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超300台,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超400台,三维形貌量测设备超200台 [10][11][1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第三代产品已通过头部客户验证,第四代产品进入客户产线验证 [10] - 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在HBM等先进封装领域实现批量应用 [11] - 明场/暗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完成样机研发,正在多家头部客户产线进行工艺验证 [13] - 套刻精度量测设备实现批量销售,新一代产品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13] - 三大软件产品(良率管理系统、缺陷自动分类系统、光刻套刻分析反馈系统)已在头部客户量产应用 [14][15] 研发与创新能力 - 截至2025年6月末,研发团队达577人,占员工总数45.47%,其中博士83人、硕士242人 [22] - 累计获得专利642项(发明专利214项),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研发专项 [17][21] - 牵头制定《智能制造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系统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及IEEE国际标准 [18] 产能与供应链布局 - 在深圳、上海建立两大综合生产基地,具备规模化净化间生产能力 [20] - 积极推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替代,与国内供应商协同发展 [16] - 在建工程余额3.86亿元,同比增长30.11%,主要因广州、深圳、上海建筑工程投入增加 [31]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客户覆盖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功率半导体、MEMS、化合物半导体、先进封装等全领域 [7][19] - 通过直销模式获取订单,包括商务谈判、招投标及代理商推广 [9] - 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新增多家新客户并持续获得重复订单 [16]
国产首台电子束光刻机!0.6nm!
国芯网· 2025-08-14 12:32
国产电子束光刻机突破 - 全国首台国产商业化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在杭州正式亮相,由浙江大学余杭量子研究院自主研发,已完成研发并进入应用测试阶段 [2] - "羲之"是新一代100kV电子束光刻机,专攻量子芯片和新型半导体研发,精度达0.6纳米,线宽仅8纳米,比肩国际主流设备 [4] - 该设备无需掩模版,可多次修改设计,在原型设计、快速迭代和小批量试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极大提升芯片研发初期反复调试效率 [4] - 此前先进电子束光刻机受国际出口管制,国内无法采购,"羲之"的落地打破了这一困局,已与国内企业及多家科研机构展开接洽 [4] 技术特点与优势 - 设备外观酷似大型钢柜,通过高能电子束在硅基上"手写"电路 [4] - 相比传统光刻机,电子束光刻机在精度和"书写"便捷性方面表现突出,特别适合芯片研发初期的多版型设计和图案修改 [4] - 该设备解决了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长期无法获得先进电子束光刻机的难题 [4]
中微公司股价微跌0.15%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受关注
金融界· 2025-08-08 17:31
股价与交易数据 - 公司股价报195 9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30元 跌幅0 15% [1] - 当日成交量为65144手 成交金额达12 84亿元 [1]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属于半导体设备行业 主要从事高端半导体设备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产品包括刻蚀设备和薄膜沉积设备等 在半导体制造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1]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在AI驱动与国产化率提高双重驱动下 国内晶圆厂 存储厂有望实现快速扩充 [1] - 半导体设备行业面临地缘政治 关税波动 出口管制等不确定性 有望加速自主可控进程 [1] 资金流向 - 8月8日公司主力资金净流入3550 27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17621 70万元 [1]
国力股份: 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部分募投项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7 16:24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将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风光储及柔直输配电用交流接触器生产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从20,000万元调减至5,750万元 调减的14,250万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新项目"高端电子真空器件及集成系统智能制造扩建项目" 新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 预计2027年建成达产 [1][4][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480,000,000元 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13,025,471.69元后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66,974,528.31元 [2] - 由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原计划总投资额480,000,000元 公司调整了"新能源用直流接触器扩建项目"的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为81,275,100元 [3] 募投项目变更具体情况 - "风光储及柔直输配电用交流接触器生产项目"原计划投资总额20,000万元 募集资金投入20,000万元 变更后投资总额5,750万元 募集资金投入5,750万元 调减14,250万元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原项目实际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290.83万元 尚未投入募集资金17,709.17万元 [4] - 调减的募集资金14,250万元将用于新项目"高端电子真空器件及集成系统智能制造扩建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4,780万元 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4,250万元 自有资金530万元 [9] 项目变更原因 - 原项目规划时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 但近年来全球光伏行业产能快速扩张 产业链供需格局变化 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降 终端装机增速放缓 [5] - 上游配套设备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交流接触器产品价格及毛利率持续承压 [5] - 继续按原计划推进投资可能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的风险 [5] - 调减后交流接触器的新增产能由165万只/年变更为15万只/年 [6] 新项目基本情况 - 新项目"高端电子真空器件及集成系统智能制造扩建项目"实施地点在江苏省昆山市 使用公司现有建筑3,000平方米和租用建筑3,800平方米 [9] - 项目将购置真空电容器生产配套设备、真空继电器及集成系统生产配套设备、真空有源器件生产配套设备等 [9] - 达产年将形成真空电容器6万只、真空继电器6万只、真空有源器件0.005万只的生产规模 [9] - 项目预计达产可实现正常年不含税营业收入29,210万元 年利润总额5,158.48万元 净利润4,691.41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28.03% 税后投资回收期6.02年(含建设期2年) [9] 新项目技术基础与市场前景 - 公司拥有电子真空技术相关的核心工艺和自有知识产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累计拥有授权专利 [10] - 真空电容器产品已为Adtec plasma Technology、北方华创等客户配套 真空继电器客户包括行业领先者及国防军工领域重要客户 [11] - 速调管产品客户包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等 公司已中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购项目 [11] - 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从2019年968.4亿元增长到2023年2,190.24亿元 未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12] - 真空继电器产品可应用于航天航空电源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 世界航空航天市场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 [13] - 真空继电器产品可用于5G通信设备行业 到2025年全球5G用户数将达到28亿 渗透率达到47% [14] - 速调管产品可用于医用直线加速器 2024年我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市场规模达到76.61亿元 每百万人口加速器数量约2.2台 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14] 审议程序与专项意见 - 公司于2025年8月7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 审议通过变更议案 [2][4] - 保荐机构招商证券出具了明确的核查意见 对该事项无异议 [2][17] - 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 [2][4][17]
国力股份: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部分募投项目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07 16:2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8亿元,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人民币1302.55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67亿元 [1] - 募集资金净额低于原计划总投资额4.8亿元,因此公司调整了募投项目的资金分配 [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为8127.51万元,占计划总投资金额4.67亿元的17.4% [2] 募投项目变更的具体情况 - 公司将"风光储及柔直输配电用交流接触器生产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从2亿元调减至5750万元,调减资金用于新项目"高端电子真空器件及集成系统智能制造扩建项目" [2][6] - 原交流接触器项目截至2024年底实际投入募集资金2290.83万元,未投入金额为1.77亿元 [6] - 变更后,交流接触器的新增产能从原计划165万只/年调整为15万只/年 [7] 变更原因分析 - 全球光伏行业产能扩张导致供需格局变化,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降,终端装机增速放缓 [6] - 行业竞争加剧使交流接触器产品价格及毛利率承压,原项目继续推进可能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的风险 [6] 新增募投项目详情 - 新项目"高端电子真空器件及集成系统智能制造扩建项目"总投资额为1.478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425亿元,自有资金530万元 [8][9] - 项目达产后预计形成年产真空电容器6万只、真空继电器6万只、真空有源器件0.005万只的规模 [9] - 预计达产年可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2.921亿元,年利润总额5158.48万元,净利润4691.4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8.03%,税后投资回收期6.02年(含建设期2年) [9] 公司技术及市场基础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265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专利179项,外观设计专利24项 [11] - 真空电容器产品已为Adtec plasma Technology、北方华创等客户配套;真空继电器核心客户包括国防军工领域重要客户;速调管产品客户包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 [11][12] 新增项目市场前景 - 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968.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190.24亿元,未来预计持续增长 [13] - 真空电容器和继电器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设备制造领域(如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受益于国产化进程推进 [14] - 真空继电器在航天航空领域需求显著,全球航空航天市场以每年10%左右速度增长 [14] - 真空继电器在5G通信设备领域前景广阔,预计到2025年全球5G用户数达28亿,渗透率47% [15] - 速调管可应用于医用直线加速器(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76.61亿元)、安检、辐照加速器等领域 [15] 项目审议程序 - 变更事项已通过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议,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及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 [6][17] - 保荐人招商证券对变更事项无异议,认为程序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17][18]
上海地区CFO薪酬榜:中微公司CFO陈伟文701万元位列第一,是澜起科技成富婆苏琳的2.2倍
新浪证券· 2025-08-06 12:14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上海地区318家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薪酬总额达到3.33亿元,人均年薪约为104.79万元,薪酬中位数约为83.69万元 [1] 上海地区CFO薪酬排名 - 中微公司CFO陈伟文以701.05万元年薪位居上海地区上市公司CFO薪酬榜首 [2] - 薪酬前十名包括网宿科技CFO蒋薇407.08万元、紫江企业CFO秦正余401万元、金龙鱼CFO陆玫好400万元 [2] - 前十名CFO所属行业覆盖电子、计算机、轻工制造、农林牧渔、非银金融、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医药生物及公用事业 [2] 中微公司CFO个案分析 - 陈伟文2024年薪酬较2023年增长122.76万元,涨幅达21.23%,日均薪酬高达2.8万元 [3] - 其职业履历涵盖普华永道、可口可乐、霍尼韦尔、耶路全球、海王星辰、盛大科技及阿特斯太阳能等全球知名企业 [3] - 近二十年国际企业与本土龙头企业的复合财务领导经验为其执掌中微公司财务体系奠定基础 [4] 公司业绩与行业地位 - 中微公司2024年总营收同比飙升44.73%至90.65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53%至16.16亿元 [4]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一级分类为电子,二级、三级分别为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 [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市值高达1177.26亿元,当年股价涨幅达23.15% [5] 行业人才竞争与区域特征 - 上海作为金融与产业高地展现出对顶尖财务人才的强吸引力 [5]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浪潮中领军企业对具备全球化视野与实战经验的资深财务管理者价值认可度提升 [5] - 标杆性薪酬水平为中国硬科技企业参与全球人才竞争提供重要参考 [5]
拓荆科技股价下跌1.31% 半导体设备领域获资本青睐
金融界· 2025-07-30 18:38
股价表现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174.6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32元 跌幅1.31% [1] - 当日成交量25388手 成交金额4.46亿元 [1] 融资情况 - 7月29日融资余额环比增加1.24亿元 增幅18.83% [1] - 在科创板个股中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三 [1] 公司业务 - 国内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领域领先企业 [1] - 主要从事高端半导体设备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 先进封装等领域 [1] 公司发展 - 科创板上市公司 受益于资本市场支持 [1] - 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 [1] - 董事长表示科创板上市为企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持 助力突破发展瓶颈 [1]
1.02亿并购铠欣!珂玛科技抢占CVD-SiC高地,29家企业全景图与投资逻辑
材料汇· 2025-07-23 15:47
并购交易 - 珂玛科技拟以现金1.02亿元收购苏州铠欣半导体73%股权,对应整体估值约1.4亿元人民币 [2][12] - 收购将帮助珂玛科技丰富碳化硅陶瓷材料和零部件领域产品布局,形成更完整的产品体系 [5] - 铠欣半导体2025年Q1营收1103.26万元,净亏损448.46万元;2024年营收3311.92万元,净亏损2188.31万元 [6][11] 公司概况 苏州铠欣半导体 - 成立于2019年,总部苏州,制造基地位于湖南益阳 [5][9] - 专注于半导体设备用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涂层和块体陶瓷零部件 [5] - 主要产品包括硅外延/第三代半导体/MOCVD设备用碳化硅石墨基座等 [9] - 已完成B轮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欣柯资本等 [12] 志橙半导体 - 成立于2017年,主营半导体设备碳化硅涂层石墨零部件 [14] - 2023年H1营收2.52亿元,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占比74.28% [21] - 东莞基地5500平米,7条CVD沉积炉生产线;广州基地拟新增22条产线 [23] - 2024年7月IPO终止,此前完成多轮融资包括中微公司等战略投资 [28] 湖南德智新材料 - 成立于2017年,专注碳化硅纳米镜面涂层及基复合材料 [29] - 主要产品包括CVD SiC涂层、Solid SiC等系列 [30][32] - 2023年生产线从6条扩至16条,二期项目在建 [37] - 获哈勃投资、国风投基金等投资,累计融资数亿元 [39] 行业分析 技术特点 - CVD碳化硅涂层具有耐腐蚀、高导热、化学稳定性等优势 [108][109][110] - 主要应用于刻蚀设备、MOCVD设备、外延设备等 [124] - 全球市场规模2022年8.13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14.32亿美元 [141] - 中国市场2021年2亿美元,预计2028年4.26亿美元 [143]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高度垄断,前五大厂商份额超60% [146] - 东海碳素、崇德昱博、西格里碳素等外资主导 [98][99][100] - 志橙半导体2022年全球市场份额3.57%,排名第八 [150] - 中国市场外资份额近80%,志橙半导体以9.05%排名第五 [153] 发展趋势 - 下游晶圆厂扩产带动设备及零部件需求增长 [156] -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本土企业技术持续突破 [155] - 行业存在技术迭代快、认证周期长等挑战 [136][139]
爱集微:2024年前道设备上市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37% 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
搜狐财经· 2025-07-22 12:1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前道设备行业上市公司总收入650.73亿元 同比增长37.05% 毛利率40.52% 研发占比14.95% [1] - 2024年全球集成电路装备销售额达116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大陆销售额491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 [2] - 先进封装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378亿美元增至2029年69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2][3] 技术发展驱动因素 - AI/高性能计算/5G/6G技术推动算力密度需求 数据中心/自动驾驶领域要求低功耗高可靠性封装 [3] - 先进封装向多元化发展:2.5D/3D封装成为AI芯片核心方案 SiP在可穿戴/AR/VR领域占优 FOPLP满足5G与消费电子需求 混合键合技术推动高密度集成 [3] - 3nm/2nm先进制程扩产推动晶圆制造设备市场2027年预计突破12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4.2% [3] 细分设备市场增长 - 刻蚀设备市场从2022年230亿美元增至2027年350亿美元 CAGR 8.7% Lam Research导体刻蚀设备收入2025年较2022年增长60% [4] - 薄膜沉积设备从2022年195亿美元增至2027年290亿美元 CAGR 8.3% ALD设备占比从25%升至35% [4] - 过程控制与检测设备从2022年78亿美元增至2027年130亿美元 CAGR 10.8% KLA晶圆缺陷检测市占率超50% [4] - 清洗设备从2022年65亿美元增至2027年95亿美元 CAGR 7.9% 单片清洗设备份额从45%升至60% [4] - CMP设备从2022年42亿美元增至2027年68亿美元 CAGR 10.1% Applied Materials占据超70%份额 [5] - 离子注入设备从2022年22亿美元增至2027年30亿美元 CAGR 6.4% 低能离子注入机需求加速渗透 [5] - 封装设备从2022年78亿美元增至2027年150亿美元 CAGR 14% 先进封装设备占比从30%升至55% [5] - 测试设备从2022年85亿美元增至2027年130亿美元 CAGR 8.8% AI芯片测试时间延长3-5倍 Teradyne高端测试机收入CAGR达22% [6] - 硅片制造设备从2022年25亿美元增至2027年40亿美元 CAGR 9.8% 中国厂商新增产能占全球35% [6] 国产化进展 - 去胶设备国产化率突出 屹唐股份/盛美上海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7] - 清洗设备国产化率约20% 盛美上海设备中标量国内第二 至纯科技/北方华创/芯源微推动替代 [7] - 氧化扩散/热处理设备国产化率约28% 北方华创/屹唐股份/盛美上海中标量靠前 [7] - 刻蚀设备国产化率约23% 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屹唐股份国内排名前三 [7] - 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拓荆科技/北方华创/盛美上海中标量领先 [7] - 离子注入设备国产化率约3.1% 烁科中科/凯世通半导体推动国产化 [7] - 光刻设备国产化率仅约1% 主要由上海微电子承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