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兴华芯战略融资1.95亿元;融和元储B 轮融资 3000万|每周十大股权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8-18 06:58
融资交易概览 - 新闻涵盖10家公司融资事件 总金额超过26亿人民币 涉及教育 AI 半导体 储能 航天 文娱 机器人 医药 射频滤波器和金融科技等多个行业 [1][3][4][5][6][7][8][9][10][11][12] 小鹭AI - 获优志愿100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 资金用于技术优化与本地化服务拓展 [3] - 公司定位AI+教育细分领域 提供院校推荐 录取概率测算 就业前景分析的全链路服务 解决高考家庭志愿填报痛点 [3] - 公司2021年5月成立于天津 业务涵盖人工智能和高考服务 [3] 兴华芯 - 完成战略投资1.95亿人民币 投资方为汇通能源 [3] - 公司专注光罩片自主研发 融资将加速技术迭代并缓解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卡脖子压力 [3] - 半导体设备及核心部件仍是资本重点布局方向 [3] - 公司2022年11月成立于浙江绍兴 [3] 融和元储 - 完成B轮融资3000万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中集集团和国核投资等 [4] - 在双碳目标下 储能是新能源产业链的必补环节 [4] - 公司优势在于全链条服务 涵盖储能产品研发到电站建设运营 满足新能源项目一体化需求 [4] - 公司主营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产品 绿电交通车载能源产品和数字能源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以及储能电站的开发建设 运营和售后增值服务 [4] 航天驭星 - 完成C+轮融资4.3亿人民币 长江资本 信达资本等7家机构联合注资 [5] - 地面运营服务正在成为新蓝海 公司核心业务是卫星在轨运管 通过自主建设的地面站网为卫星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5] - 此次融资标志商业航天产业从上游制造向下游运营服务延伸 赛道成熟度再上台阶 [5] - 公司2016年10月成立于北京 专注于商业卫星在轨运管服务 [5] 闪魂ShiningSoul - 获A轮融资3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凯辉基金和高瓴创投 [7] - 资金用于自有IP开发与联名合作拓展 [7] - 在文娱传媒领域 IP变现逻辑越来越清晰 卡牌是最直观的变现载体之一 [7] - 公司优势在于既有自有IP沉淀 又能与知名IP联名 降低市场风险并快速吸引粉丝 [7] - 公司2023年3月成立于上海 主营自有IP卡牌研发和联名创作 [7] 聆动通用 - 获天使轮融资3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盈科资本和讯飞创投 [8] - 公司2024年12月成立于安徽合肥 核心竞争力在于全链路自主可控 从多模态大模型到运动智能再到机器人硬件全部自研 [8] - 这解决了机器人行业算法与硬件脱节痛点 在家庭服务和工业场景的柔性操作中具身智能优势明显 [8] - 公司致力于打造高泛化性的具身大模型和通用鲁棒的机器人本体 [8] 海和药物 - 获战略投资3亿人民币 投资方为华丽家族 [9] - 资金将加速抗肿瘤创新药的临床研发 [9] - 创新药是医疗健康领域的长期主线 抗肿瘤药是其中的刚需赛道 [9] - 公司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创立 在原创药物研发上有先天优势 [9] - 公司2011年3月成立于上海 专注于抗肿瘤创新药物开发 [9] 新声半导体 - 完成战略投资2.69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泓生资本和世运电路 [10] - 声学滤波器是手机和物联网设备的关键部件 随着5G和物联网普及 滤波器需求持续增长 [10] - 融资将帮助公司抢占市场份额并推动国内射频前端产业链完善 [10] - 公司2021年3月成立于深圳 专注于声学滤波器和射频前端模组的设计与销售 [10] Mesh - 完成B轮融资1.95亿人民币 等值美元计算 投资方包括PayPal和Coinbase Ventures [11] - 在金融科技领域 加密+支付仍是海外资本关注重点 [11] - 公司核心是一站式金融管理 引导投资决策并管理金融期货 为用户提供加密版财富管理工具 [11] - 公司2020年5月成立于美国 [12] Reprieve - 完成B轮融资3.97亿人民币 等值6100万美元 投资方包括Arboretum Ventures [12] - 公司针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提供自动化利尿剂与液体管理方案 帮助医院提高治疗效率并降低患者再入院率 [12] - 公司2018年1月成立于美国 [12]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7月我国发电增速加快,全球气价回落-2025081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8 03: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用环保行业给予"看好"评级 [1] 电力行业核心观点 - 7月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增速较6月提升1.4个百分点 [7] - 火电和光伏是发电增量主力:火电同比增长4.3%至6020亿千瓦时,光伏同比增长28.7%至559亿千瓦时 [7] - 水电同比下降9.8%至1513亿千瓦时,降幅较6月扩大5.8个百分点 [7] - 1-7月累计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核电/风电/光伏分别同比增长10.8%/10.4%/22.7% [15] 天然气行业核心观点 - 全球天然气价格普遍回落:美国Henry Hub现货价格周跌1.75%至$2.98/mmBtu,荷兰TTF现货价格周跌2.64%至€30.60/MWh [19] - 美国天然气库存达31860亿立方英尺,较五年均值高6.6%,产量维持1079亿立方英尺/日的历史高位 [21] - 欧洲库存达832.59太瓦时,占库存容量的73.26%,为五年均值的91.2% [26] - 东北亚LNG现货价格周跌2.10%至$11.65/mmBtu,国内LNG出厂价周跌1.14%至4172元/吨 [19][39] 环保行业核心观点 - 农林生物质CCER方法学征求意见稿发布,预计将提升项目收益 [2] - 建议关注长青集团及光大绿色环保等受益标的 [2] 重点公司推荐 电力领域 - 水电:推荐国投电力/川投能源/长江电力 [17] - 绿电:建议关注新天绿色能源/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等 [17] - 核电:建议关注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17] - 火电:推荐华电国际/建投能源 [17] 天然气领域 - 城燃企业:推荐昆仑能源/新奥能源/华润燃气 [44] - 贸易商:推荐新奥股份/九丰能源/深圳燃气 [44] 环保领域 - 高股息标的:推荐光大环境/洪城环境/瀚蓝环境 [2] - 生物质发电:建议关注长青集团/光大绿色环保 [2] 行业动态 - 甘肃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方案,要求所有新能源项目电量进入电力市场 [52] - 广州计划2025年底建成200万千瓦虚拟电厂,2026年底扩容至400万千瓦 [54]
浙江绍兴:AI赋能纺织印染企业逐绿前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02:04
核心观点 -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通过人工智能平台"碳索CarbonSeek"为纺织印染企业提供能效诊断与节能改造服务 推动行业节能降碳转型 [1][2] 技术应用与服务模式 - 基于大模型技术的"碳索CarbonSeek"平台聚合能源双碳数据与行业碳排放标准 通过AI解析企业能效数据 [1] - 平台精准识别老旧电机设备效率问题 例如识别三相永磁变频电机升级机会 [1] - 提供能源合同管理等多元化服务模式供企业选择 [1] - 前端构建"供电+能效服务"多元服务体系 提供从能效诊断到项目实施的全链条服务 [2] 实施成效与潜力 - 截至当前已推动柯桥区21家印染企业完成节能电机改造 综合能效提升15%以上 [2] - 柯桥全区约40%纺织印染企业具备电机改造潜力 全面推广后年节电量可达0.8亿千瓦时 [2] - 预计年节约标准煤2.7万吨 减少用电高峰负荷1.3万千瓦 [2] 未来规划 - 持续深化AI大模型应用 聚焦未改造的潜力企业推进节能电机改造规模化落地 [2] - 推动全国最大纺织印染集群实现"高产值 低能耗 零碳化"转型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双碳”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1:30
双碳目标顶层设计 - 构建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 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 - 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顶层设计文件 [2] - 部门层面制定12个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及30余项支撑保障方案 31个省区市均出台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培育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 [2] -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 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2] - 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2] 能源结构转型 - 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56.8%下降至2024年53.2%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15.9%提升至19.8% [3] - 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59.2% 保持全球最大装机规模和最快发展速度 [3] 交通运输体系绿色化 - 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3]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610万个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97.08% 乡镇覆盖率80.02% [3] 城乡建设绿色转型 - 202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超97% 累计节能建筑面积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66% [4] - 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2020年降低4% 人均综合能耗降低5.1% [4] - 北方地区清洁供暖面积达209亿平方米 较2020年增长近50% [4] 生态固碳能力建设 -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以上 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 [4] - 林草年碳汇量超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居世界首位 [4] 全球气候治理贡献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过去10年分别下降超60%和80% [5] -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与42个国家签署项目文件 提供并动员资金超1770亿元人民币 [5][6]
索具行业领导者“三线”并进、国内国外齐结硕果 巨力索具25H1扣非净利同比逾4.5倍增长
全景网· 2025-08-18 01: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4,000.98万元 同比增长17.4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5.08万元 同比增长137.21% [2] - 扣非净利润559.83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450.30% 实现扭亏为盈 [2] 产品结构 - 合成纤维吊装带索具营收19,263.01万元 同比增长25.55% [3] - 工程及金属锁具营收51,590.33万元 同比增长18.26% 为营收贡献主力军 [3] - 钢丝绳及钢丝绳索具营收33,710.62万元 同比增长6.41% [3] - 链条及链条索具营收2,022.72万元 [3] 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贡献营收16,763.83万元 同比增长12.26% [5] - 国内市场实现营收97,237.15万元 同比增长18.40% [5] - 在沙特斩获1.15亿元法赫德国王体育场项目 标志高端技术获中东顶级客户认可 [5] - 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销售网络 国内设立100多家分支机构 [5]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6,086.98万元 [7] - 拥有有效专利技术366项 其中发明专利66项 实用新型专利300项 [7] - 设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7] - 重点研发方向包括海洋工程深海系泊系统、新能源风电配套及新型材料智慧索具 [7] 行业驱动因素 - 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长旺盛 风电、光伏、核电等装机量增加拉动高强度索具需求 [4] - 海外基建项目带动索具出口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企业承接海外工程增加 [4][5] - 传统领域需求平稳 新兴领域需求增长旺盛 结构分化明显 [4] - 海洋工程、海上风电、深海油气开采等新兴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7] 战略布局 - 营销战略强化国际化布局 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领域 [4] - 形成多维度业务拓展模式 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4] - 秉持为客户提供吊装技术解决方案的理念 实现2小时服务周期半径 [5] - 产品涵盖软索具、链条、钢丝绳等10大类别 为国内索具规格最齐全的生产企业 [2]
说“留白”(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8-17 22:01
城市发展与留白策略 - 北京、上海、青岛等城市通过划定留白用地并出台管理办法,为优质项目和新兴产业预留空间[1] - 雄安新区建设强调留白和生态优先,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5%,种植2000多万棵树苗形成林海[1] - 中央绿谷南北长7公里、东西跨度3.2公里,串联城市生态脉络,体现"先植绿、后建城"理念[1] 产业转型与生态保护 - 长江经济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向好[2] - 青海西宁甘河工业园区清退"小散乱"及高耗能企业,布局新材料、新能源产业[2] - 苏州通过建筑限高等措施保护古城风貌,实现经济繁荣与人文鼎盛[3] 发展理念与战略布局 - 留白体现前瞻思维,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避免发展失序和透支未来[1] - 通过"有所为"明确方向重点,"有所不为"守好底线边界,形成全局思维[2] - 对新技术、新产业落实包容审慎监管,留足发展空间同时坚守安全底线[2]
双碳研究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可再生能源已成最廉价电力来源!
搜狐财经· 2025-08-17 19:50
可再生能源成本竞争力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最廉价电力来源,新建公用事业规模项目中91%的发电成本低于化石燃料替代方案 [1][7] - 陆上风电全球加权平均平准化度电成本最低(0.034美元/千瓦时),其次为太阳能光伏(0.043美元/千瓦时)和水电(0.057美元/千瓦时) [7] - 2010-2024年太阳能光伏总安装成本下降至691美元/千瓦,陆上风电降至1041美元/千瓦,海上风电降至2852美元/千瓦 [8] 装机容量与技术发展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582吉瓦,同比增长19.8%,创历史纪录,光伏和陆上风电为主要驱动力 [4] - 电池储能成本2010-2024年下降93%(从2571美元/千瓦时至192美元/千瓦时),聚光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46%,地热能下降16% [9][10] - 部分技术成本短期上升:太阳能光伏+0.6%,陆上风电+3%,海上风电+4%,生物能源+13% [9] 区域成本差异 - 中国陆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0.029美元/千瓦时,巴西0.030美元/千瓦时,均低于全球均值 [12] - 中国太阳能光伏成本0.033美元/千瓦时,印度0.038美元/千瓦时,优于平均水平 [13] - 亚洲海上风电成本0.078美元/千瓦时,略低于欧洲(0.080美元/千瓦时) [14] 长期趋势与供应链影响 - 预计2029年太阳能光伏总安装成本将降至388美元/千瓦,陆上风电861美元/千瓦,海上风电2316美元/千瓦 [15] - 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推动成本长期下降,但地缘政治风险、供应链瓶颈或导致短期波动 [15][16] - 2024年可再生能源避免4670亿美元化石燃料支出,凸显其经济与能源安全价值 [1][6]
重点项目集中交付 同兴科技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6.07%
证券日报网· 2025-08-17 11:1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33.49% [1] - 归母净利润5248.45万元,同比增长166.07% [1] - 销售毛利率27.71%,同比上升7.33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毛利率达34.92%,同比上升12.69个百分点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7亿元,同比增长83.40% [1] 业务发展 - 新签订单4.59亿元,其中催化剂订单2.81亿元,同比增长42.22% [2] -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在150°C至180°C温度区间供货量超3800m³,南京钢铁项目投运后煤气节约率超38% [2]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三代NFPP研发成功,已完成中试放大实验,容量达110mAh/g,压实密度2.3g/cm³ [2][3] 行业前景 - 环保排放标准提升推动催化剂业务增长,公司在低温SCR脱硝领域技术优势显著 [2] - 国家"双碳"政策持续推进,环保工程及新能源材料领域布局成效显现 [3] - 钠离子电池市场逐步成熟,公司技术优势有望加速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 [3]
ESG干货十足,这场论坛藏着绿色未来的答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07:43
ESG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国"双碳"目标五周年临近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战略方向 2500家A股上市公司已主动披露ESG报告 [1] - 多部委政策密集落地 ESG强制信披进入倒计时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协同推进制度建设 [1]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指出 金融市场需提升环境气候因素定价能力 加强标准建设、信息披露、产品创新和国际合作 [7] 行业实践与技术创新 - 能源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能效 新能源企业探索应对技术路线不确定性的解决方案 晶科能源、协鑫科技等企业分享实践经验 [10] -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成为转型关键词 DeepSeek等技术革新重塑环保、消费、医疗产业格局 [10] - 消费行业重构价值链 索尼、华住、麦当劳等跨国企业探讨绿色供应链建设 推动产业链协同转型 [12] 企业ESG战略升级 - ESG深度融入公司治理框架 领军企业设立专门委员会 将ESG目标与高管绩效挂钩 构建全面风控体系 [16] - 环境友好类实践占比最高(30/56) 企业普遍确立绿色战略目标 应用绿色技术降碳并持续披露排放数据 [15][16] - 东方证券研究显示 高质量ESG可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和法律成本 提升盈利确定性和可持续性 [8] 国际协作与标准建设 -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强调 ESG实践将助推全球SDG愿景 中资企业海外ESG行动日益重要 [8] -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参与研讨 指出ESG应作为企业长期能力建设 而非短期任务 [8]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推动碳数据数字化 为ESG及"双碳"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8] 成果展示与案例征集 - 第三届"活力·ESG"创新论坛征集近200案例 覆盖金融、能源、消费等20多个行业 56个优秀案例入选报告 [15] - 环境友好/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案例比例为30:20:6 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经济成为主流路径 [15][16] - 论坛连续三年获碳中和认证 通过CCER实现100%碳抵消 绿色理念贯穿会务全流程 [3][9]
育“三新”动能 拓县域新局
新华网· 2025-08-17 01:42
新能源产业转型 - 国晟科技(安徽)乾景宇辰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产能达每分钟5片,月产能230MW以上,原材料100%本地化配套使成本降低6%[1] - 凤台县上半年技改投资、高新产业增加值、战新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8.6%、26.2%、12.5%[1] - 国晟(凤台)异质结双碳产业园一期2023年9月投产,12月升为规上企业,总投资106亿元涵盖异质结高效电池、组件、设备制造等领域[2] - 中环新能源1-4期和国晟异质结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60亿元,新增增加值81.8亿元,煤电增加值占比将降至60%左右[3]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安徽坤泰车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新增50万台套扁线油冷电机产能,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12亿元[4] - 凤台县现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8家,2024年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增长475%[5]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企业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40.4%),产值3.48亿元(同比+94.4%)[5] - 安徽泰来扁线油冷电机项目2024年10月投产,12月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实现年产50万台产能[5] 新材料产业集群 - 安徽利勤电动工具有限公司2024年外贸销售达2000多万元,产品销往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7] - 凤台县现有新材料规上企业35家,1-7月产值5.2亿元[8] - 阳光水面光伏新材料产业园等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8.1亿元),云晟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等6个项目投产(总投资12.46亿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