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
icon
搜索文档
金盘科技入选工信部第三批“工业图强”企业史志鉴优秀案例名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1 06:26
公司荣誉与认可 - 入选工信部"工业图强"企业史志鉴优秀案例名单 成为海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1] - 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 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等荣誉 [6]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构建"系统升级—数据赋能—AI融合"三位一体的智能制造生态 [4] - 以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智慧决策为核心 [4] - 将AI技术与数字化制造平台深度融合 贯穿研发、生产、销售全过程 [6] - 积极布局"智能工业机器人"业务领域 探索AI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 [6] 生产能力与基础设施 - 拥有4座零碳工厂和绿色工厂 [6] - 成功建设数座数字化工厂 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6] - 为自身及客户建设数字化工厂 [6]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积极响应国家"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 [4] - 为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金盘模式" [6] - 全球电力设备供应商 [6] - 实践"技术自立"破局、"数字赋能"提质、"绿色融合"增效的发展路径 [6]
保变电气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飙升230.76%,控股股东变更落定
证券时报· 2025-08-21 03:51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29.95亿元 同比增长60.89% 反映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和主营业务竞争力强劲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猛增230.76% 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表明卓越的成本费用管控和经营效率提升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4.40%跃升至11.80% 增幅达7.40% 基本每股收益从0.012元增至0.041元 增幅241.67% [2] 控股股东变更 - 控股股东于2025年2月7日正式变更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标志着公司治理进入新阶段 [3] - 新控股股东作为央企重组形成的电力装备巨头 将公司发展纳入国家级战略产业集群框架 [3] - 变更带来多方面协同利好 包括拓展市场渠道 获取内部订单 共享研发资源和产业链协同降本增效 [3] 主营业务发展 - 作为国内特高压变压器领域核心企业 持续聚焦高端产品研发与制造 高毛利率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 [4] - 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等重点项目招标中表现突出 成功将行业需求转化为订单并高效完成交付 [4] - 通过全流程推进精益化管理和降本增效 有效控制各项费用 将更多收入转化为净利润 [4]
昌平区科普月将依托机器人互动体验,开展“科技助老”活动
新京报· 2025-08-21 03:50
昌平区科技创新资源 - 昌平区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已入驻41所高校 64家央企研究院 88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10个工程技术中心 [1] - 清华南口国重基地 北大全重集群 未来大学科技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构成区域创新矩阵 [1] - 2025中关村论坛发布的十项科技创新重大成果中昌平独占四席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五年保持在6%以上 [1] 科普月活动规划 - 开幕式9月12日在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设置50家AI 新能源 生物医药企业机构参展的科技成果展示与互动体验区 [1] - 在"未来智谷"碳主题公园推出"碳索未来 绿动昌平"活动 将双碳目标转化为可感可及的科普体验 [2] - 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发系列实践课程 包括北斗导航应用探秘和无人机技术创新实践 [2] 专项科普行动 - 开展52场次科技助老活动 依托机器人互动体验和VR/AR技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1][2] - 联合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举办机器人产业沙龙 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话技术突破与产业前景 [2] - 组织30场健康科普活动 在20个社区推进健康科普进万家 邀请三甲医院专家开展义诊咨询 [2]
保变电气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飙升230.76%,控股股东变更落定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03:00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29.95亿元 同比增长60.89% 反映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和主营业务竞争力强劲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猛增230.76% 利润总额同比提升161.01% 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4.40%跃升至11.80% 增幅达7.40% 基本每股收益从0.012元增至0.041元 增幅241.67% [2] 控股股东变更 - 控股股东于2025年2月7日正式变更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标志着公司治理进入新阶段 [1][3] - 新控股股东作为央企重组形成的电力装备巨头 将公司发展纳入国家级战略产业集群框架 [3] - 变更带来协同利好 包括拓展市场渠道 获取内部订单 共享研发资源及产业链协同降本增效 [3] 主营业务发展 - 作为国内特高压变压器领域核心企业 聚焦高端产品研发与制造 高毛利率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 [4] - 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等重点客户项目招标中表现突出 成功将行业需求转化为订单 [4] - 通过全流程精益化管理和降本增效措施 有效控制费用 将更多收入转化为净利润 [4] 行业背景 - 公司发展响应"双碳"背景下特高压输电和新能源消纳对高端装备的需求 [4] - 旺盛的产品需求为盈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2][4]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纾困化险再发力 助力老字号企业焕发新生
金融时报· 2025-08-21 02:46
公司重整背景 - 青岛某汽轮机集团曾是中国汽轮机工业骨干企业 但2010年后因股权纠纷和管理瓶颈陷入困境 2022年合并重整时累计负债超60亿元[1] - 企业涉及1200余名职工就业问题及近千家债权人权益偿付问题 被青岛中院列为2024年度破产典型案例[1] 金融介入过程 - 中信金融资产山东分公司2022年初发现债务异动 启动破冰行动 2024年通过双线作战策略争取重整时间并加快方案报批[2] - 项目团队联合管理人沟通各方 避免企业破产清算 认为该集团掌握国内领先行业核心技术 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价值[2] 企业修复方案 - 第一维度实施输血供氧:2024年通过靶向治疗解决原材料采购问题 采用产权重组 管理重构 债务重组组合手段稳定生产经营[3] - 第二维度重构管理体系:引入管理咨询专家优化采购招标与质量管控流程 建立老技工带徒计划传承核心技术[4] - 第三维度打通产业经脉:抓住双碳机遇 定制节能改造+碳资产开发方案 协同中信证券和中信银行提供绿色信贷支持[4] 协同成效 - 中信金融资产协同中信银行 中信证券 中信信托等 按上市公司标准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6] - 通过资金注入 产业赋能 科技赋能和管理优化使企业恢复研发能力 挽救高端装备制造企业[6] - 实现1200多名职工重返岗位 保护汽轮机制造核心技术 促进地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6]
华塑股份(600935)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1 01:0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1.87亿元,同比下降6.46%,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上升15.6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1.21亿元,同比下降11.44%,归母净利润-7324.13万元,同比上升34.73% [1] - 毛利率同比增幅12.11%至9.81%,净利率同比增幅9.86%至-5.88% [1] - 三费占营收比5.28%,同比减21.5%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2元,同比增80.08%,每股收益-0.04元 [1] - 货币资金3.78亿元,同比增35.08%,应收账款8608.53万元,同比增35.76% [1] - 有息负债10.81亿元,同比增35.29% [1] 财务项目变动原因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42.22%:项目贷款进入还款期 [2] - 货币资金减42.03%: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3] - 应收款项增31.71%:战略客户应收账款增加 [3] - 财务费用增454.24%:部分项目贷款费用化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79.59%: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减少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77.53%:项目建设支付现金减少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减100.02%: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 [4] 行业现状与发展 - 我国PVC现有产能2951万吨,占全球总量47%,2024年产能净增长70万吨 [4] - 新能源领域发展带动烧碱需求增长,"碱氯平衡"问题受关注 [5] - PVC仍是实现"碱氯平衡"的压舱石,约占氯气消费总量35% [5] - 华北地区乙烯法产能已超过电石法,未来扩能以乙烯法为主 [6] - 西北地区发展"煤-电-氯碱-PVC-水泥"一体化项目,探索与绿电新能源耦合发展 [6] - 华东地区氯碱产业探索与石化、氟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结合发展模式 [6] 业务评价 - 去年净利率-8.38%,公司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7] - 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8.95%,2024年ROIC为-6.28% [7]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资本开支驱动,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合理性 [7]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23%,需关注现金流状况 [7] - 年报归母净利润为负,需关注应收账款状况 [7]
华塑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0 22: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1.87亿元 同比下降6.46% 第二季度营收11.21亿元 同比下降11.44%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29亿元 同比减亏15.69% 第二季度亏损7324.13万元 同比减亏34.73% [1] - 毛利率9.81% 同比提升12.11% 净利率-5.88% 同比改善9.86% 三费占营收比5.28% 同比下降21.5% [1] - 每股收益-0.04元 每股净资产1.66元 同比下降5.78%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2元 同比改善80.08% [1] 资产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3.78亿元 同比增长35.08% 主要因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1][3] - 应收账款8608.53万元 同比增长35.76% 主要因战略客户应收账款增加 [1][3] - 有息负债10.81亿元 同比增长35.29% 存货增长24.85% 因市场需求低迷导致产品积压 [1][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长42.22% 因项目贷款进入还款期 长期借款下降28.75% 因开始归还贷款 [3] 现金流与费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79.59% 因现金流出减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77.53% 因项目建设支付现金减少 [3] - 财务费用大幅增长454.24% 因部分项目贷款费用化 管理费用下降27.87% 因修理费同比减少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100.02% 因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 [3] 行业背景 - 氯碱行业产能扩张受控 2024年底PVC总产能2951万吨 净增70万吨 占全球总量47% [5] - 新能源产业带动烧碱需求增长 PVC作为主要耗氯产品占比约35% 是维持碱氯平衡的关键 [6] - 行业呈现区域差异化发展:华北以乙烯法为主 西北发展煤电氯碱一体化 华东依托下游需求发展精细化工 [7] 业务评价 - 公司净利率为-8.38% 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8.95% 2024年ROIC为-6.28% [4] - 商业模式依赖资本开支驱动 需关注资金压力问题 上市3年来出现1次亏损 [4] - 现金流状况需关注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23% 应收账款增长明显 [4][5]
微盟集团五年来首次扭亏,上半年AI商业化收入3400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14: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7.755亿元,同比增长7.8%,经调整净利润1690万元实现自2021年以来首次扭亏 [1] - 毛利总额5.82亿元,经调整同比增长36.1%,毛利率从66.4%上升至75.1%,同比提升8.7个百分点 [1] - 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15.74亿元,现金和财务状况健康 [1] 收入结构 - 订阅解决方案和商家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分别为56.44%和43.56% [2] - 首次公布AI相关收入3400万元,带动订阅解决方案营收企稳回升至4.38亿元 [3] - 智慧零售收入2.86亿元,同比下降6.1%,占订阅解决方案收入65.2% [4] 用户数据 - 订阅解决方案付费商户59149家,同比下降13.9%,每用户平均收入上升4.5%至7402元 [3] - 商家解决方案付费商户39281家,同比增长1.5%,每付费商户平均开支21.95万元,上升1.9% [6] - 智慧零售商户7323家,其中品牌商户1227家,品牌商户每用户平均订单收入17.9万元 [4] AI业务进展 - WAI SaaS平均月活商户数环比2024下半年增长57% [4] - 导购Agent使用次数环比增长4.5倍,商品上架商户数环比增长3.9倍 [4] - WIME累计注册用户11.6万,较2024年末增长139%,付费用户收入提升172% [4] - AI+营销节省4000万成本,平均每月生成素材量超过20万 [6] 业务调整 - 商家解决方案收入3.38亿元,同比降低11.3%,还原返点下调影响后同比增长45.3% [5] - 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减少低毛利、高垫款或长账期客户,营销毛收入86.23亿元,同比增长3.4% [6] - 商家解决方案毛利率从74.5%上升到91.3% [5] ESG进展 - MSCI ESG评级从BBB升至A级 [6] - 超低能耗总部办公大厦正式启用 [6]
微盟集团五年来首次扭亏 上半年AI商业化收入3400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14:1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7.755亿元 经调整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7.8% [2] - 经调整净利润1690万元 实现2021年以来首次扭亏 [2] - 毛利总额5.82亿元 经调整同比增长36.1% 毛利率从66.4%提升至75.1% 同比上升8.7个百分点 [2] - 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15.74亿元 现金和财务状况健康 [2] 收入结构 - 订阅解决方案占比56.44% 商家解决方案占比43.56% [3] - 首次公布AI商业化收入约3400万元 [4] - 智慧零售收入2.86亿元 同比下降6.1% 占订阅解决方案收入65.2% [5][6] 订阅解决方案表现 - 营收从2024下半年4.32亿元企稳回升至4.38亿元 [4] - 付费商户数59149家 同比下降13.9% [4] - 每用户平均收入7402元 同比上升4.5% [4] - 新增付费商户4793家 低于2024年同期的8515家 [4] - 流失率13.6% 高于2024年同期的9.2% [4] 商家解决方案表现 - 收入3.38亿元 同比降低11.3% 还原广告返点下调影响后同比增长45.3% [7] - 毛利率从74.5%上升到91.3% [7] - 付费商户39281家 同比增长1.5% [4][7] - 每用户平均收入8595元 高于2024年同期的6003元 [4] - 每付费商户平均开支21.95万元 上升1.9% [7] AI业务进展 - WAI SaaS平均月活商户数环比2024下半年增长57% [5] - 导购Agent推出智能化导购任务管理功能和导购线索运营能力 [5] - 店铺搭建Agent使用次数环比增长4.5倍 使用商品上架的商户数环比增长3.9倍 [5] - WAI Pro为多个大客户实施AI定制服务 [5] - WIME累计注册用户11.6万 较2024年末增长139% 付费用户持续增加 收入提升172% [5] 运营效率提升 - 营销广告毛收入86.23亿元 同比增长3.4% [7] - 主动调整客户结构 不再服务低毛利、高垫款或长账期客户 [7] - AI+营销节省4000万成本 AI作图能力平均每月生成素材量超过20万 [7] 客户结构 - 智慧零售商户数量7323家 其中品牌商户1227家 [6] - 品牌商户每用户平均订单收入17.9万元 [6] ESG表现 - MSCI ESG评级从BBB提升至A级 [8] - 超低能耗总部办公大厦正式启用 [8]
生物质发电、油气行业重大利好!CCER第三批方法学征求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1:37
政策导向与新增方法学 - 第三批CCER方法学突出"以减排促利用"政策导向 重点推动农业废弃物消纳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 [1] - 新增四个方法学覆盖纯农林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和油气甲烷回收三大领域 包括海上油田伴生气回收、陆上气田试气放喷气回收和陆上低气量伴生气回收 [1] - CCER重启后方法学总数达十个 前两批分别覆盖造林碳汇/光热发电/海上风电(首批)及公路隧道照明/煤矿瓦斯利用(第二批) [2] 生物质发电行业影响 - 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1688万千瓦 约占可再生能源总装机3% 其中2012年后新建项目200余家贡献一半装机 [3] - 纯农林生物质发电年减排量约1500万吨 项目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普遍低于电力行业基准收益率8% 存在显著财务压力 [3][8] - 燃料成本占运营成本60%以上 受季节性和地域性影响显著 且电价补贴政策调整后上网电价从0.75元/千瓦时降至0.25-0.45元/千瓦时 [9] 项目适用条件与限制 - 方法学仅适用于全电量并网发电或热电联产项目 排除绿电直连/离网运行/非电网交易及掺烧畜禽粪污项目 [6][7] - 基准线计算仅考虑所替代电力和热力方案 忽略避免生物质废弃物无控燃烧产生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7] - 生物质燃料限定为农业/林业剩余物 不包括定点种植园提供的生物质燃料 [7] 油气行业甲烷减排 - 三项甲烷方法学针对不同场景:海上油田伴生气(无处理规模限制)、陆上小气量油田(≤3万立方米/天)、气田试气放喷气回收 [13] - 中国油田伴生气年产量达2200亿立方米 每年约10亿立方米伴生气因分散油田条件被燃烧浪费 [11] - 直接受益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油企 目标2030年实现陆上油气开采零常规火炬 [11][12] 产业协同与经济效益 - 生物质热电联产具备稳定可控、可调度性强优势 特别适合工业园区供暖需求 可作为基荷电源和调峰电源 [5] - CCER收益可向上游传导 改善原料收购经济性并刺激设备厂商提升转化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10] - 油气甲烷减排意义重大 全球近2000亿立方米伴生气被直接排放或燃烧浪费 减排规模潜力巨大但单个项目量级较小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