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脑动极光(06681)涨超50%创新高 近期获纳入港股通名单 核心管线取得重大进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6:00
股价表现 - 脑动极光股价涨超50%至8.52港元 创上市新高9.47港元 [1] - 成交额达5.79亿港元 [1] 港股通纳入 - 获纳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2025年9月8日起生效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1亿元 同比增长92.82% [1] 产品研发进展 - 核心管线在科研及临床试验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 - 核心产品已实现八种认知障碍适应症商业化 覆盖四种主要类型认知障碍 [1] - 正就其他多种认知障碍适应症进行开发 [1] 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医疗大模型BrainAuGPT [1] - 基于GBR二阶知识表达的大语言模型训练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
创新药“深V”行情再上演!后市怎么走?多位医药基金经理最新解读!
天天基金网· 2025-09-12 01:55
核心观点 - 创新药板块在利空消息冲击下展现出显著韧性 日内走出深V反弹行情[3][4] - 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 多家公司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盈利拐点已现[7] - 中国创新药资产具备全球竞争力 政策扰动难改长期产业逻辑与BD合作趋势[4][6][9] - 短期情绪波动或带来布局机会 投资主线向业绩确定性强的中大型企业切换[8][9][10] 行情表现与市场韧性 - 9月10日港股创新药板块大幅低开后强势反弹 相关ETF日内反弹超5% 恒生医药板块拉升尤为明显[3][4] - 创新药ETF早盘跌超5.7% 收盘仅跌0.51% 创新药50ETF收盘微跌0.13%[4] - 港股通创新药ETF早盘跌超8% 收盘跌幅收窄至2%以内[4] 政策影响解读 - 外媒报道特朗普政府拟限制中国药品 但基金经理普遍认为政策方向已提前体现 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3][4] - 政策核心指向美国对海外药品引进审查趋严及临床试验数据要求提升[4] - 医疗器械板块受政策影响较小 因医疗设备更新政策推动招采数据高景气 且集采降价压力减小[6] 行业基本面支撑 - 2025年上半年39家港股创新药样本企业总收入1520.61亿元 同比增长7.66% 归母净利润282.66亿元 同比大增54.37%[7] - 恒瑞医药、百济神州-U等多家企业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7] - 行业跨越盈利拐点 国内医保放量及出海加速成为核心驱动因素[7][8][9] 竞争力与全球地位 - 中国创新药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显著竞争力 跨国企业引进的创新药中31%来自中国[4][8] - 大型药企通过BD合作引进中国创新药已成行业常态 政治噪声难逆转长期趋势[4][5] - 中国药企具备高效率与低成本优势 若美国限制准入或将削弱其全球制药行业领先地位[6] 投资逻辑与方向 - 创新药企盈利进入爆发阶段 AI医疗及低位细分龙头成为重点布局方向[7] - 投资需关注产品已上市贡献业绩或临床阶段居后、BD确定性高的中大型企业[3][9] - 估值消化将随业绩兑现加速 行业处于长达几年的上升周期[8] 短期风险与机会 - 外资机构对政策敏感可能导致港股资金短期流出[8] - 情绪性回调往往带来加仓机会 建议把握震荡中的配置窗口[10] - 行情仍处于估值修复第一阶段 中长期趋势未发生改变[9]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912
万和证券· 2025-09-12 01:46
核心观点 - 市场三大指数强势反弹 创业板指涨5.15% 深成指涨3.36% 上证指数涨1.65% 成交额2.44万亿元 超4200只个股上涨 [2][7] - 行情核心驱动力包括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增量资金入市 "反内卷"政策改善供需格局 科技领域突破驱动产业周期 [7] - 未来重点看好创新药 AI医疗 新周期低位细分龙头三大方向 [7] 宏观政策动态 - 国务院批准2年内开展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4] - 两部门公布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4] - 国家网信办研究制定重点行业领域数据出境合规指引政策 [4] 行业投资机会 - 特斯拉Optimus V3量产推进 机器人板块受益海内外产业共振 关注均胜电子 肇民科技等标的 [5] - OPEC+加速石油增产催生油运需求上行周期 关注招商南油 招商轮船等相关个股 [5] - 游戏板块上半年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 景气度持续提升 关注恺英网络 吉比特等企业 [5] 上市公司动态 - 京东方宣布未来三年投资5500亿元加码研发与全球供应链布局 [6] - 万润股份积极布局热塑性聚酰亚胺材料领域 PEI/TPI/PI-5218产品均已实现销售 [6] - 满坤科技向海康威视等厂商提供工业机器手领域PCB产品 [6] - 常山药业艾本那肽原料药车间和制剂车间建设完成 [6] 板块表现分析 - 算力硬件板块全天走强 工业富联2连板创历史新高 [7] - 芯片概念股集体爆发 海光信息20cm涨停 [7] - 影视院线概念股走势疲软 幸福蓝海大幅下跌 [7]
盈康生命(300143) - 300143盈康生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2 01:34
AI医疗布局与成效 - 公司AI医疗发展经历1.0(系统整合)、2.0(互联网医院平台)和3.0(AI应用平台)三阶段 [1] - 形成三层AI布局:盈康大脑+算力+数据湖、业务与技术能力组件、智能交互引擎 [1] - 人均服务量同比增长10%,医护人员常规任务投入减少 [2] - 四川友谊医院平均住院天数下降3%,苏州广慈肿瘤医院下降9% [2] - 上半年费用率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 [2] 肿瘤业务发展 - 上半年肿瘤收入达21,495.33万元,同比增长25.14% [7] - 友谊医院肿瘤门诊量24,218人次,同比增长21.59% [8] - 友谊医院肿瘤四级手术占比提升8个百分点 [8] - 广慈医院肿瘤收入同比增长20.56%,肿瘤住院人次同比增长45.51% [8] - 广慈医院肿瘤四级手术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 [8] - 收购长沙珂信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完善华中布局 [9] 医疗器械表现 - 医疗器械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5% [6] - 输注泵国内市占率超10%,排名第3 [10] - 乳腺钼靶设备国内市占率约10%,排名第3 [10] - 新增9家海外渠道商,覆盖全球六大区域 [6] - 突破国内720多家三甲医院高端市场,覆盖率超40% [11]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完成Discovery D系列CT高压注射器智能化升级 [11] - 新一代支持TCI功能的输注泵获III类注册证 [11] - 第三代三维数字乳腺机获得欧盟MDR认证,集成AI辅助诊断 [11] - 运城医院完成23例脑起搏器植入术(DBS) [5] - 引进"方向电极"技术,开展"asleep DBS"创新术式 [5] 医院服务与差异化优势 - 践行"质量放心、服务暖心、环境舒心"的三心标准 [12] - 增加减重门诊等新场景,提供全周期体重管理服务 [12] - 引进新特药100余种 [12] - 友谊医院获批区域内首家国际医疗旅游试点示范基地 [12] - 迭代解决方案100余项,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12]
创新药“深V”行情再上演!基金经理:长期投资机遇清晰,需警惕短期风险
券商中国· 2025-09-12 01:17
市场行情表现 - 9月10日港股创新药板块大幅低开 歌礼制药 基石药业 中国生物制药 百济神州 石药集团等集体重挫 A股同步走低[1] - 盘中多只个股低开高走 相关ETF日内反弹超5% 恒生医药板块拉升幅度更为明显[1] - 创新药ETF早盘跌超5.7% 收盘仅跌0.51% 创新药50ETF收盘微跌0.13% 港股通创新药ETF早盘跌超8% 收盘跌幅收窄至2%以内[2] 外媒政策影响解读 - 行情波动源于外媒报道特朗普政府拟对中国药品实施严格限制 特别针对实验室药物[2] - 基金经理认为政策核心指向美国政府对本土药企引进海外产品(BD)审查趋严及临床试验数据要求提升[2] - 此类政策方向早已在FDA持续强化监管中体现 预计不会带来新的实质性影响[2] 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 - 中国创新药资产属于全球最具竞争力标的之一 政治噪声难扭转BD授权与合作开发的长期趋势[2] - 大型药企(MNC)通过引进外部创新管线丰富研发布局已成行业常态 诸多重磅药物源于Biotech与MNC合作[2] - MNC作为BD合作主要受益方 在美国具备深厚产业与政策影响力 基于自身战略与商业利益仍将推动国际合作[3] - 中国创新药企具备高效率与低成本优势 优质资产不乏全球买家 欧洲日本等地区药企将积极寻求合作[3] - 2024年跨国企业引进的创新药中31%产品来自中国 显示国产创新药较强国际竞争力[5] 行业基本面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U等多家A股创新药企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4] - 39家港股创新药样本上半年总收入1520.61亿元 同比增长7.66% 归母净利润282.66亿元 同比大增54.37%[4] - 创新药行情核心催化因素为基本面好转 非单纯资金涌入[4] 投资逻辑与方向 - 创新药行情表层原因为BD超预期 深层原因为产业成熟后高效研发与临床属性被广泛认知[4] - 未来看好三大方向:创新药企盈利进入爆发阶段 AI医疗领域标的处于低位 非创新药赛道行业龙头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5] - 医疗器械投资逻辑与美国政策相关性不高 医疗设备更新政策下招采数据高景气 集采降价压力减小[3] 估值与周期特征 - 创新药企盈利尚未转正导致估值较高 但属于长达几年的大趋势 处于上升期 未来业绩兑现将加速估值消化[5] - 需从周期角度拉长时间看待估值 当前仍属客观范围[5] 行情阶段与标的选择 - 行情处于估值修复第一阶段 中长期趋势未改 核心驱动为行业步入长景气周期 国内医保放量及整体跨越盈利拐点[6] - 市场对中小市值企业盲目追捧情绪或将回落 资金将转向产品已上市贡献业绩 或临床阶段居后BD确定性较高的中大型创新药企业[6]
王兴兴最新发声!现在是“AI干活”大规模爆发性增长的前夜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23:43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状 - 具身智能领域仍处于大规模爆发性增长前夜 面临高质量数据采集与利用率不足的挑战 多模态数据融合及机器人控制模态对齐存在技术难点[1] - 开源模式成为AI竞争关键变量 从代码开源转向数据与计算资源开放是革命性变化[2] - AI医疗健康领域具备刚需和中高频双重特性 为AI深度服务提供发展土壤[3] 技术应用与创新突破 - 太空AI应用出现第四类"计算卫星" 之江实验室成功发射12颗卫星星座 首次将8B参数大模型部署至太空 实现星上数据处理能力[2] - 计算卫星星座被命名为"三体计算星座" 未来计划开放卫星资源给全球使用 为深空探索提供技术基础[2] 商业模式与创业机遇 - 2025年AI应用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具备颠覆性潜力的新企业可能已在2024年成立[4][5] - 中美AI企业发展路径存在差异 美国以B端创业为主 中国更擅长C端市场[5] - 企业竞争优势构建重点在于AI技术之外的差异化用户体验创新[5] 医疗AI发展方向 - AI医疗终极目标是提供类专业医生的个性化精准建议 需要持续健康管理能力[3] - 垂类专业大模型相比通用大模型更具护城河优势 通过持续使用深化用户认知[3] - 中长期发展路径为人机结合模式 AI作为医生助手提升名医效率并赋能基层医疗[3]
王兴兴,最新发声!“还处在爆发性增长前夜”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15:05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状 - 具身智能领域在高质量数据和模型算法层面仍面临挑战 数据采集和质量问题突出且利用率需提升 多模态数据融合不理想 模型与机器人控制模态对齐存在难点 [2] - 当前处于AI大规模爆发性增长前夜 真正让AI干活的领域尚属荒漠 创新创业门槛已大幅降低 年轻创新者可利用AI工具实现新创意 [1][2]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方向 - 2025年开源成为AI竞争关键变量 从代码开源转向资源开放是革命性变化 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是推动AI发展的必需环节 [3] - 太空领域将出现第四种"计算卫星" 之江实验室已将12颗卫星送入太空并搭载8B参数模型 实现太空端完整数据处理能力 为深空探索奠定技术基础 [3] 医疗健康AI应用路径 - AI医疗健康领域具备刚需和中高频双重特性 医疗属低频行为而健康管理属高频需求 两者结合为AI深度服务提供土壤 [4] - 通用大模型长期难以替代垂类专业模型 专业能力构成护城河 使用越多越了解用户 深度认知是基础通用模型难以实现的 [4] - AI医疗终极目标是提供个性化精准可信建议 现阶段应坚持人机结合路径 让名医专注科研与疑难杂症 基层医生获得AI助手支持 [4] AI创业与商业化机遇 - 2025年AI应用将出现大爆发 下一个字节跳动或小红书级企业应在2024年已成立 创业者面临大量机会 [5] - 中美AI企业存在差异化发展路径 美国以B端创业为主 中国擅长C端市场 差异化竞争关键在于AI之外构建独特用户体验 [5]
艾可蓝:目前公司的AI医疗业务尚处起步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3:26
核心业务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品及大气环保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近年来围绕绿色与智慧两大主题展开多元化产业布局 [2] AI与医疗数字化业务进展 - 公司正积极布局AI与医疗数字化领域 提供从数据洞察到AI Agent落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2] - 聚焦AI Agent技术在医疗场景的创新应用 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并助力医疗企业数字化转型 [2] - 该业务目前尚处起步阶段 对公司业绩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2]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在优势细分领域及垂直应用上展开产业布局 [2] - 智慧业务是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AI无法替代医生,更应该是医生的助手
贝壳财经· 2025-09-11 11:36
他表示,蚂蚁致力于通过AI为医生提供重要支持:帮助专科医生拓展能力边界,向"全科医生"靠近;成 立医疗健康实验室,进行AI赋能MDT多学科会诊等前沿探索,"AI医疗唯一的出路就是人机结合。" 韩歆毅也坦言,AI医疗落地仍面临三大核心难题:高质量数据、抑制幻觉和医学伦理。 "高质量的数据是基础,其投入远超想象。"他透露,医疗数据的标注和训练门槛极高,"可能一条数据 的成本不是几美元,而是上百美元甚至更贵,还需要副主任、主任医师级别的医学专家参与,才能保证 训练质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9月11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上,面对"AI会取代医生 吗?"这一行业焦点问题,蚂蚁集团CEO韩歆毅表示,"相当长的时间内,AI都无法替代医生,更应该是 医生的助手。" 抑制幻觉则是另一挑战。韩歆毅表示关键在于"抑幻而不降能"——"难的不是单纯抑制幻觉,而是在减 少错误的同时,不降低模型的服务能力,这需要反复打磨平衡。"而对于医疗伦理,蚂蚁专门成立了医 疗伦理顾问委员会,邀请医疗界顶级专家共同探索规范,"这个问题是以前没有人碰到的,我们必须一 起去摸索。" 尽管医疗健康已是一个十万亿级市场, ...
图灵奖得主、王坚、韩歆毅、王兴兴等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11:10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进入以持续学习为核心的"经验时代" 潜力远超以往 [2] - 人类数据红利正逼近极限 超级人工智能将远超人类智力水平 [2] - 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选择成为AI竞争关键变量 [3][4] - 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是推动AI发展的必需环节 [4] 产业化与基础设施 - 大模型"规模定律"仍然有效 智能体与经济结构转型将重塑社会 [6] - AI驱动基础设施大规模扩张 OpenAI的Stargate和Musk的Colossus等项目耗电量巨大 [6] - 100万个GPU耗电量相当于北京市用电量的八分之一 [6] - 2025年美国主要科技公司AI相关资本开支预计超3000亿美元 [6] - IDC产业大规模建设带动电力生态和经济发展 [6] - 模型和GPU算力将成为未来组织的核心资产 [6] 技术突破方向 - 当前AI仅具静态知识存储能力 缺乏自我验证与自我纠错能力 [8] - 需将AI从"黑箱"系统转变为基于数学原理的"白箱"模型 [8] - 具身智能发展面临高质量数据和模型算法对齐的挑战 [14] - 视频生成与机器人控制模态对齐存在技术难题 [14] 行业应用落地 - AI医疗领域坚持人机结合发展路径 致力于解决数据/幻觉/伦理三大核心问题 [10][11] - AI无法替代医生 但可帮助专科医生拓展能力边界 支持MDT多学科会诊 [10] - 让名医专注科研和疑难杂症 基层医生获得AI助手支持 [11] - 创新创业门槛大幅降低 小组织在AI时代爆发力增强 [14] 市场表现数据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10.13% 市盈率115.35倍 主力资金净流入469.6万元 [20]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6.76% 市盈率44.91倍 主力资金净流出8712.1万元 [19]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5.83% 主力资金净流入1050.9万元 [19]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上涨2.50% 市盈率21.51倍 主力资金净流出1069.6万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