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US threats of more tariffs on India may just backfire
The Economic Times· 2025-09-16 06:11
美国对中印关税政策 - 美国计划对中国和印度征收高达100%的关税 以打击俄罗斯能源收入 两国是俄罗斯能源最大买家[1][13] - 现有对印度关税已高达50% 特朗普威胁进一步上调税率[6][13] 欧盟及G7联盟立场 - 欧盟内部缺乏共识 亲克里姆林宫的匈牙利可能阻止二级制裁[1][13] - 日本和英国不愿为美国贸易战牺牲在亚洲的利益[1][13] - 部分欧元区制造商支持对华联合阵线 因中国从贸易伙伴转变为直接竞争对手[2][13] 中国产业影响与反制能力 - 中国控制稀土等关键原材料 曾于2010-2015年及近期对美有效运用此优势[5][13] - 对美出口若受关税影响 可能转向欧洲倾销汽车 办公设备 家电和家具[2][13] 印度经济结构与贸易关系 - 印度与英国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正与布鲁塞尔推进协议[5][13] - 日本车企铃木和本田长期在印投资 金融机构三井住友和瑞穗计划扩张[5][13] - 14亿人口未购买任何美国玉米 美商务部长对此表示失望[7][13] 农业贸易争端 - 美国要求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并开放农业市场[7][13] - 印度若同意进口转基因美国玉米和大豆 需先允许本地农民种植高产品种[8][13] - 农业让步可能引发政治风险 莫迪过去11年多次面临农民抗议[10][13] 劳动力市场特征 - 印度缺乏永久城市无产阶级 受制裁影响的纺织 鞋类 珠宝等行业工人来自农村[9][13] - 关税翻倍对农村工人影响有限 但农业让步将剥夺其家庭小农收入或雇农工作[10][13] 地缘政治风险 - 美国行动可能将印度推向中俄阵营 形成由中国主导制成品技术 俄罗斯供应商品的欧亚三角[11][13] - 西方若阻碍3.75亿10-24岁印度青年发展机会 可能重蹈当年对华政策失误[12][13]
中国不买了,美国人无能为力!美方警告:形势极其严峻!特朗普叫嚣联手27国对华征税?
搜狐财经· 2025-09-16 04:20
据报道,美国大豆生产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可能迎来历史性的"危机"时刻。近年来,作为全 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美国大豆产业曾依赖中国这一重要市场,但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中国的采购 量几乎断崖式下滑。对美国农民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失去市场的灾难,更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巨震。 而特朗普政府的应对策略又陷入了更深的困境,继而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联合多国对中国进行加税,寻 求一条"反制"之路。 全球大豆供应市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中国,一度是美国大豆出口的最大客户,已经不再下订单。美 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今年的订单为零",这是美国农业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景象。 美国农民的心情从期盼转为绝望:每年一到收获季节,仓库里堆积的大豆总是迎来大量订单,尤其是来 自中国的订单,通常会占到美国大豆出口的半数以上。 然而,随着中国加大对南美大豆的采购,美国的大豆销售逐渐被边缘化。可以说,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 易战中所推行的关税政策,已经让美国的最大客户中国失去了购买的动力。 美国大豆协会也在公开信中表示,今年的43亿蒲式耳大豆产量创下历史第六高,但由于缺少中国订单, 库存压力、仓储成本、资金链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让美国农民 ...
降息临近,华尔街几乎放弃了对贸易战的担忧!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2:30
市场情绪与关注点转变 -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市场情绪 贸易战担忧被彻底抛诸脑后 华尔街将注意力锁定在货币政策前景和人工智能热潮上[1] - 自特朗普4月宣布全球关税攻势以来 标普500指数已飙升32% 大多数预测师预计年底前将进一步上涨[1] - 预期波动率指标处于休眠状态 分析师对2026年上半年的盈利预期正回升至年初水平[1] 盈利预期表现 - 分析师正快速上调盈利预期 自7月触底以来 标普500的2026年盈利预期已连续九周攀升[2] - 目前每股295美元的预期与4月底水平一致 降息的高概率和强劲盈利正推动股市上涨[2] - 第二季度利润增长11% 是季前预期的三倍多 未来三个季度的盈利预期均在上升[3] 通胀与经济数据 - 8月通胀符合预期上升 核心消费价格指数较7月上涨0.3% 同比增长3.1% 使美联储保持在降息轨道上[3] -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宣布旅行需求改善 公司首席执行官对全球经济感觉更加乐观[3] 关税政策影响 - 关税政策效应目前更多体现在ISM价格数据而非消费价格指数中 贸易政策被描述为"微观问题"[4] - 彭博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指数已降至今年最低水平 较4月峰值回落 期间标普500上涨[4] - 美国有效关税税率为9% 而理论上公布的税率接近18% 主要源于商品转运或获得官方豁免[4] - 关税问题不再是投资者最关注的焦点 但下一个财报季到来时可能会再次成为关注点[4]
华尔街已将贸易战焦虑“抛在脑后”,聚焦降息与AI提振美股牛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1:09
市场情绪与预期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乐观情绪升温 全球贸易战焦虑逐渐消退 [1] - 标普500指数自4月以来累计上涨32% 多数预测人士预计年底前进一步走高 [1] - 市场对未来波动率预期持续低迷 分析师对2026年上半年企业盈利预期回升至年初水平 [1] 企业盈利与指数表现 - 自7月低点后 过去九周内标普500指数2026年盈利预期每周均上升 目前每股盈利预期达295美元 与4月末水平基本持平 [2] - 二季度企业盈利同比增长11% 远超季前预期三倍 未来三个季度盈利预期均处于上调通道 [2] - 分析师盈利预期下调速度创2020年疫情以来最快纪录 但现正迅速上调预期 [1] 驱动因素分析 - 降息高概率和强劲企业盈利是股市上涨核心动力 人工智能热潮提供额外助力 [2] - 消费者需求韧性和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投入推动盈利增长 [2] - 美联航透露旅行需求改善 首席执行官对全球经济信心明显增强 [2] 通胀与政策环境 - 8月美国通胀水平符合预期 核心CPI环比上涨0.3% 同比上涨3.1% [2] - 美联储降息进程将按计划推进 [2] - 实际关税税率约为9% 远低于18%左右理论公布税率 原因包括转口贸易和关税政策豁免 [3] 贸易政策影响 - 关税政策打压企业信心并缓慢推高消费者价格 但在ISM价格指数中体现比CPI更明显 [3] - 市场韧性部分源于关税不确定性降低 彭博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指数从4月高点回落至年内最低 [3] - 关税问题不再是投资者关注焦点 但下一个财报季可能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4] 政策前景研判 - 贸易战是否升级取决于实际关税税率较低的原因 若因转口贸易则面临针对性关税调整风险 若因政策豁免则意味温和贸易战可能是政策目标 [3] - 关税影响注定在下半年显现 10月投资者将再次关注企业表态 [4]
中国反制有多狠?欧美承担不起联合对中国大帨加征关税的代价!
搜狐财经· 2025-09-15 09:13
中国制造业全球地位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33% 产值达5.7万亿美元 超过美国3.7万亿美元和欧盟3.3万亿美元 大体相当于G7国家总和 [3] - 中国制造业规模使其他地区难以替代 美国曾对中国加征关税但发现制造业回流和军工领域仍依赖中国进口商品如稀土 [3] - 中国对等反制关税后股市大幅反弹 美国股市下跌且美债遭抛售 最终迫使美国谈判达成关税休战 [4] 欧美内部矛盾与贸易关系 - 欧盟与美国贸易协定存在不对等 美国对欧盟加征15%关税 并要求欧盟进行7500亿美元投资和6000亿美元采购 [6] - 75%欧盟民众认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出卖欧盟利益 协议落地依赖欧洲企业 实际兑现投资采购存在不确定性 [6] - 欧盟对外贸易依存度高 若同时得罪中美两大贸易伙伴将面临不可承受之重 欧洲经济压力大不敢冒险 [6] 中国贸易多元化布局 - 中国与东盟贸易增长强劲 与金砖国家 上合组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非洲在政治外交和经济贸易合作顺畅 [7] - 中国拥有更广阔贸易大后方 不像欧美在战略政治经济上高度捆绑且同质化 容易互相牵制 [7] 欧美对中国商品依赖度 - 中国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前十类商品中有7类重合 包括家电 光伏组件 汽车零部件和电子设备等工业制成品 [8] - 欧美需求高度重叠 若加征关税后对等反制 两大经济体需求无法通过第三方替代 因产能不足或成本过高 [8] - 欧美制造业回流需三五年时间重建工厂 目前仍依赖中国商品 短期内无法准备好替代供应链 [8][9] 通胀压力与政治风险 - 欧美面临40多年来最严重通货膨胀 通胀问题仍是选民最关心议题 领导人更替与高通胀压力相关 [10] - 加征关税将导致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供给成本提高 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可能引发通胀反弹和民众不满 [10] - 政治人物忌惮物价上涨影响政治前途 决策时优先考虑国内稳定和利益 [10][11]
交易已清零,中方直接不买了!特朗普愤怒也没用,叫嚣要拉上27国对中国加税100%
搜狐财经· 2025-09-15 02:31
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对美国液化天然气 原油和煤炭进口量降至近零水平 创五年新低[1][4] - 自3月起中国几乎完全停止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 6月起彻底停止原油采购[7] - 美国煤炭对华出口从每月百万吨级别骤降至微不足道数量[7] 能源供应链结构性调整 - 中国能源供应链正在进行结构性重构 沙特 俄罗斯 卡塔尔和澳大利亚成为新主力供应国[7] - 俄罗斯能源因西方制裁价格大幅下调 中国显著增加对其采购量[7] - 美国能源在中国市场价格优势丧失 经济账显示已无竞争力[7]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提出对中国加征100%关税 并试图联合27个国家实施二级制裁[1][9] - 贸易战政策加剧中国能源多元化决心 既为价格优势更为保障供应安全[7] - 欧盟国家不愿配合美国制裁 因自身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且担心中欧经济关系恶化[9] 历史对比与趋势判断 - 2019年贸易战期间中国曾将美国能源采购量降至零 但后续协议使采购量回升[7] - 当前变化被判断为结构性脱敏 属于长期且难以逆转的趋势[4] -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之一 失去最大能源需求市场的采购[4]
订单清零!特朗普是真没办法了,中方这次不买了,美国人很绝望:中国不买只能搅碎
搜狐财经· 2025-09-15 02:05
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市场 过去从美国采购量占全球市场半壁江山 现已转向巴西等南美国家实现采购多元化[3] - 2025年美国大豆面临近20年来最晚的中国采购订单延迟 尽管供应量已达预期[1] - 巴西通过改善港口设施 铁路运输和仓储能力 确保大豆能高效输送至中国市场[5] 美国大豆行业困境 - 美国大豆协会负责人表示失去中国最大买家使行业陷入严重困境 9月至次年1月出口黄金季节订单迟迟未到[5]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仅短暂上涨 市场反应体现不确定性而非实质改善[3] - 美国农民面临作物价值丧失风险 部分农民将大豆搅碎丢弃在地里[5]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美国农业界强烈不满 大豆产业链面临崩溃风险[3] - 中国采购策略转变涉及长期产业布局和外交政策 不再单纯依赖美国供应源[3][7] - 特朗普要求增加四倍大豆订单的提议得不到市场响应 暴露美国贸易地位式微[7]
中美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
环球网· 2025-09-15 01:24
中美经贸会谈背景 - 中美经贸会谈于9月1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 讨论议题包括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问题 [1][2][3] - 会谈旨在延长贸易战休战期 两国8月12日宣布关税休战再延90天至11月到期 [3] - 西班牙政府将此次会谈视为提升其国际地位和作为中美沟通桥梁的机遇 [2] 美国对华制裁措施 - 美国商务部9月12日将32个实体纳入出口管制清单 包括23个中国大陆实体 其中13家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相关实体 [1][4] - 美国对先进芯片和芯片设备对华出口实施更严格限制 针对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 [4] - 美国总统特朗普敦促北约国家对中国商品征收50%至100%关税 并曾敦促欧盟征收100%关税 [4] 中国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1][4][5] - 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1][6] - 调查涉及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 [6] 芯片行业影响分析 - 2022年至2024年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6] - 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达302.41% 栅极驱动芯片倾销幅度达458.51% [6] - 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在中国进口中占比持续上升:2022年47.81%、2023年53.06%、2024年62.14% [7] - 2022-2024年合计进口数量持续增长: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 [6] 产业损害评估 - 美国低价倾销压制中国模拟芯片产业发展 国内产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受到冲击 [7]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国 在模拟芯片领域已有长足进展 [7] - 美国采取差别化策略:对高端数字芯片实行出口封锁 对模拟芯片采用低价倾销 [1][7]
中国一单不下,美国大豆农民慌了!美国简直谷仓着火!这一次,美国大豆业大刀临头!
搜狐财经· 2025-09-14 23:08
大豆需求结构 - 大豆主要用途包括生猪饲料、豆制品加工及食用油生产 完全匹配中国以猪肉为主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 [3] - 中国14亿人口形成庞大需求基数 本土供应无法满足 长期依赖进口补给 [5] 贸易格局演变 - 历史进口结构中美国占比达90% 支撑美国农民收入及四大粮商全球市场控制力 [7] - 贸易摩擦后中国转向南美供应商 美国大豆进口份额从超80%急剧下降至不足30% [7][9] 产业影响 - 美国大豆产业链面临供需失衡 上游种植与下游出口脱节产生结构性矛盾 [10] - 美国政府和粮商试图维持中国市场 因涉及庞大产业链利益与就业保障 [12] 市场特殊性 - 全球大豆需求高度集中于中国 消费特性形成事实上的"特需商品" [3][12] - 中国需求改变全球粮食贸易流向 原产中国的豆种经海外转基因培育后反销中国市场 [12]
中美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将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问题
环球时报· 2025-09-14 23:07
中美经贸会谈 - 中美双方于9月1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经贸会谈 讨论议题包括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问题[1] - 会谈旨在延长美中两国之间的贸易战休战期 两国8月12日宣布"关税休战"再延90天 将于11月到期[3] - 西班牙政府将此次会谈视为提升其世界地位和巩固高层战略谈判中心地位的机遇[2]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与制裁 - 美国商务部9月12日将32个实体纳入出口管制清单 包括23个中国大陆实体 其中13家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相关实体[4] - 美国对先进芯片和芯片设备对华出口实施更严格限制 特别是对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4] - 美国总统特朗普敦促北约国家对中国商品征收50%至100%的关税 以迫使中国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4] 中国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6] - 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7] - 调查涉及自美进口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 2022年至2024年进口量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7] 芯片行业影响 - 美国禁止对华出口高端数字芯片 但对模拟芯片采用低价倾销方式压制中国产业发展[8] - 2022年至2024年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在中国进口中的占比分别为47.81%、53.06%和62.14%[8] - 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达302.41% 栅极驱动芯片倾销幅度达458.51%[7] 贸易数据 - 申请调查的模拟芯片2022年至2024年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7] - 美国企业大量低价倾销对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造成实质损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