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江苏盐城:向绿而行 “风光”之间崛起零碳新地标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04:25
核心观点 - 盐城作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正通过海上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开发 打造零碳产业高地 形成覆盖研发制造、绿电供应、冷能利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并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合作 [1][2][3][5][6] 新能源装机规模 - 截至今年7月底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006万千瓦 成为长三角首个两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 [2] - 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565.37万千瓦 占全国12.8%和全球7% 被誉为海上风电第一城 [2] - 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实现绿电接入规模:近海风电70万千瓦 陆上风电60.73万千瓦 光伏10.8万千瓦 年发电量34亿千瓦时 [4] 风电产业链布局 - 形成覆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 [2] - 集聚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整机龙头企业 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占全国40% 叶片产能占20% [2] - 全球最大20兆瓦漂浮式风电机组、最长SR260叶片(110.5米)、首台碳中和风机相继下线 [2][6] 零碳园区建设 -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打造全国首创一对多绿电直供模式 实现绿电物理溯源 已吸引18家国际认证机构入驻 [3] - 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建成年处理200万吨LNG的冷能供给系统 制冷功率23兆瓦 实现深冷、中冷、浅冷三级梯次利用 [3] - 射阳港零碳产业园成立全国首家园区级绿电绿证服务联合体 打造长三角首个全绿电零碳示范园区 [4] 绿色技术创新 - 攻克风电全直流发电技术 以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为例每天最多可多发电800度 [5] - 金风科技牵头组建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江苏) 实现国家级科创平台零突破 [5] - 退役叶片回收利用技术突破 将破碎叶片制成环保托盘和步行栈道 [6] 新兴能源布局 - 布局一南一北绿色氢氨醇基地 推动吉电绿氢制储加运用一体化和岚泽3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3][6] - 构建绿电—绿氢—绿醇综合能源体系 前瞻抢占未来能源赛道 [3][6]
江苏盐城:向绿而行,“风光”之间崛起零碳新地标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04:06
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盐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006万千瓦 成为长三角首个两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 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565.37万千瓦 占全球7% [4] - 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占全国40% 叶片产能占20% 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基地之一 集聚金风科技 远景能源 上海电气等整机龙头企业 [4] - 形成覆盖研发设计 装备制造 资源开发 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 全球最大20兆瓦漂浮式风电机组 最长SR260叶片 首台碳中和风机相继下线 [4] 零碳园区建设进展 -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打造全国首创一对多绿电直供模式 实现绿电物理溯源 已吸引18家国际认证机构入驻 [5] - 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实现近海风电70万千瓦 陆上风电60.73万千瓦 光伏10.8万千瓦绿电接入 年发电量34亿千瓦时 打造长三角首个全绿电零碳示范园区 [8] - 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建设年处理200万吨LNG 制冷功率23兆瓦的冷能供给系统 将零下162℃LNG冷能延伸至冻干食品 冷水鱼养殖 冷链物流等产业 [8] 技术创新与研发突破 - 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正攻克风电全直流发电技术 以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为例 每天最多可多发出800度电 [9] - 金风科技牵头组建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江苏) 实现盐城国家级科创平台零的突破 已吸引41个高能级科创项目落户 [11] - 远景EN-256/16.7碳中和风机刷新全球纪录 中车20MW漂浮式风电机组进军深远海 盐城远实能源科技将退役叶片制成环保托盘破解行业难题 [11] 新兴能源产业布局 - 布局一南一北绿色氢氨醇基地 推动吉电绿氢制储加运用一体化 岚泽30万吨绿色甲醇等重大项目 构建绿电—绿氢—绿醇综合能源体系 [6][11] -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建成10座超大型LNG储罐 冷能交换中心实现深冷 中冷 浅冷三级梯次利用 [8] - 成立全国首家园区级绿电绿证服务联合体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绿电交易服务 [8]
数十家跨国公司赴盐城“零碳之约” 共建“绿电+”产业生态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03:31
9月19日下午,以"引领绿色转型、共创零碳未来"为主题的跨国公司江苏行—盐城零碳产业园国际合作 交流会举行。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副社长、中国区总裁李赫埈,美国泰森食品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刘筱 玲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世界500强企业、50家跨国公司及绿色低碳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和商协会 负责人齐聚盐城,共同"碳"索绿色未来。 巴斯夫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营运与基地管理负责人薄扬,道达尔能源中国区主席俞永坚,澳大利 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甄崇礼,通用电气医疗(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俊等代表作交流发言, 分享了各自绿色发展经验,一致认为盐城"6+1"比较优势得天独厚,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与公司发 展战略高度契合,愿意与盐城持续深入合作,共同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者。 会上推介了盐城零碳产业园发展情况和建设成果,发布了盐城市"绿电+"应用场景,15个重大项目经过 前期深入对接洽谈现场签约。(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盐城积极落实"双碳"战略,先行先试零碳园区建设,抢先布局"绿电+氢能"等多元路径,"零 碳"越来越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盐城市委书记周斌诚挚邀请更多跨国企业、行业协会参与盐 ...
绿水青山间写就精彩答卷
经济日报· 2025-09-20 01:29
在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方面,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部署开展 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组织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一批突出生态环 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原标题:绿水青山间写就精彩答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年,党中央 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标志性战役取得新成效 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我们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以更高标准打好几场标志性战役,取 得新成效。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十四 五"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聚焦重点区域开展攻坚行动,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 区、汾渭平原PM_2.5浓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了18%、10%和20%。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开展排污口的"查、测、溯、治",共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 口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 ...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9-20 00:37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 5浓度2024年下降至29 3微克/立方米 较2020年下降16 3% [2]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2024年达87 2% 较2020年上升2 4个百分点 [2]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 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0% [2] 污染防治攻坚成果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PM2 5浓度2024年较2020年分别下降18% 10%和20% [2] - 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 入海排污口6 3万余个 消除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 [2] - 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解决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突出问题 [2]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11 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 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 - 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3]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 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3]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 开展8批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3]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 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3] - 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3294项整改任务基本完成 第二轮2164项整改任务完成率超85% [6]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高排放 高污染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 风电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44 4%和31 3% [4] - 审批电子信息制造类高技术产业项目环评文件1 46万个 [4] - 建成两级三类一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划定4万多个管控单元 [4] 传统产业绿色改造 - 完成32项排放标准制修订 1 98亿吨焦化产能和1 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5] - 2000多台燃煤锅炉实施有组织排放改造 [5] - 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汇聚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 [5] 绿色金融支持 - 100多个生态环境导向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 获授信金额2164亿元 发放贷款764亿元 [6] 碳市场建设与可再生能源 - 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7 14亿吨 累计成交额489 61亿元 [7] - 建成全球最大 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提前完成2030年目标 [7] - 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7]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达87.2%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9-20 00:26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 成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覆盖全国60% 以上的碳排放量,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明显提升。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新进展。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 大工程,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组织开展8批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一步压实美丽中国建设 的政治责任。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一证 式"管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 期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作 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全国生态环境质 ...
“十四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22:22
推进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 黄润秋表示,随着污染防治攻坚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对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全面性、时效性提 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推进监测网络的数智化转 型,实现采样分析、运行维护以人工方式为主转向以运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主,建立起天 空地海一体化,"全域感知、人机协同、自主可控、智能高效"的新一代监测网络。 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涵盖要素齐全、布局科学合理、技术手段 较为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9月19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我国已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覆盖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启动温室气体自愿 减排交易市场,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同时,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数智化转型取得阶段性 成果,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持续提升。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 黄润秋表示,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1.2亿千瓦 ...
绿水青山间写就精彩答卷 2024年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
经济日报· 2025-09-19 22:16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十四五"淘汰 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聚焦重点区域开展攻坚行动,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 原PM_2.5浓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了18%、10%和20%。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开展排污口的"查、测、溯、治",共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 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93.3%;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 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 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溯 源,累计完成10余万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 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年,党中央作出 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标志性战役取得新成效 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我们坚持方向不变、力度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优良天数比例达87.2%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9 22:03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以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作出一 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 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 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 过90%。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蓝天保卫战方面,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细颗 粒物(PM2.5)浓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18%、10%和20%。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开展排污口"查、测、 溯、治",共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 消除。净土保卫战方面,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 ...
“十四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20:18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 覆盖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1] - 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1]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全国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1] - 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2] -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十四五"期间持续下降[2]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 - 北方地区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1] - "十四五"期间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1] - 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1] 绿色金融支持 - "十四五"以来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 获得授信金额2164亿元 发放贷款764亿元[2] - 2024年建立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项目推介机制 首批项目贷款合同达143亿元[2]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涵盖要素齐全布局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3] - 地表水监测通过无人机自动采样耗时节约70%以上[3] - 分析测试环节"黑灯实验室"效率相对人工提升8倍以上[3] - 监测站点运行维护频次由每周1次减少到每月1次 人工参与度降低70%以上[3]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143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开展智能化改造[3] - 运用声纹智能识别技术快速识别噪声来源类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