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4.0
icon
搜索文档
杰克科技涨2.02%,成交额5797.6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2.0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51.94元/股 成交额5797.65万元 换手率0.24% 总市值247.4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2.0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6.77%卖出占比5.12% 大单买入占比13.36%卖出占比17.46% [1] - 年内累计涨幅73.2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83%/2.32%/45.98%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工业缝制机械研发生产销售 包括工业缝纫机/裁床/铺布机等缝中缝前设备及零部件 [1] - 收入构成:智能工业缝纫机86.87% 智能裁床及铺布机10.21% 衬衫及牛仔智能自动缝制设备2.7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纺织服装设备 概念板块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工业4.0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73亿元 同比增长4.27% 归母净利润4.77亿元 同比增长14.5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0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52亿元 [3] - 股东户数1.00万户较上期增加13.42% 人均流通股46995股较上期减少12.19% [2] 机构持仓动态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55.58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61.01万股 [3] - 广发稳健增长混合A持股555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195万股 [3]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持股500万股(第九大股东) 为新进股东 [3]
五洋自控涨2.04%,成交额8610.9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06.7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01:5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4.50元/股 成交金额8610.91万元 换手率1.74% 总市值50.2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06.73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81%(758.40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20.88%(1798.00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44.6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90%/9.22%/35.54%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9亿元 同比增长1.5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309.7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366.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790.95万元 [3] 业务构成 - 立体车库及安装服务为核心业务 占比48.43% [1] -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贡献22.02%收入 散物料搬运核心装置占17.65% [1] - 停车场运营业务占比8.93% 智能物流及仓储系统占1.26% [1]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15万户 较上期减少13.25% [2] - 人均流通股35,395股 较上期增加15.27% [2] 行业属性 - 属于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其他通用设备行业 [2] - 涵盖机械、工业4.0、充电桩、机器人概念等多重概念板块 [2]
调研速递|亿道信息接受开源证券等6家机构调研 聚焦业务模式与AI战略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7 13:01
业务模式 - 公司业务模式与传统ODM存在显著差异 以产品定义和研发设计为核心 将主要生产环节委托给外协厂商 外协厂商仅提供重资产工厂要素 公司派驻专人监督指导全生产流程并对最终产品负责 [1] - 采用轻资产运行模式 使公司能集中精力投入前端研发设计 具备强大的柔性化生产制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自有工厂主要完成NPI中试工作以解决潜在问题 [1] - 已服务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客户 柔性化生产能力契合消费电子产品小批量多批次、个性化、差异化、行业化的制造趋势 [1] AI战略布局 - 2024年5月公司将AI+战略提升为顶层战略 推动AI技术、智能硬件与垂直场景深度融合 秉持"让前沿科技更平易近人"的使命 [2] - 成立亿道数字(研究院)长期投入科技研发 专注人工智能、感知技术、空间计算等领域 发力端侧AI应用 培养研究加产品复合型人才 [2] - 加强XR及AIoT、自主可控国产化产品领域的适配研发 把握数字中国、新质生产力、工业4.0等发展机遇以打造新利润增长点 [2] 投资者关系活动 - 9月17日公司接待6家机构调研 包括开源证券、东方证券、尚颀资本等 证券事务代表和投资者关系专员参与接待 [1] - 调研内容涉及业务模式及AI战略布局交流 未使用演示文稿及相关文档附件 未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 [1][2]
亿道信息(001314) - 2025年9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7 12:06
业务模式特点 - 公司以产品定义和研发设计为核心,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将主要生产环节委托外协厂商,但派驻专人监督质控和技术指导 [2] - 公司具备柔性化生产制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服务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2] - 自有工厂主要完成NPI中试工作,确保问题早期解决 [2] 战略规划方向 - 2024年5月正式将AI+战略上升为公司顶层战略,推动AI技术与智能硬件及垂直场景深度融合 [3] - 成立亿道数字研究院,专注于人工智能、感知技术、空间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探索 [3] - 加强XR及AIoT、自主可控国产化产品领域的适配研发,把握数字中国、新质生产力等发展机遇 [3] 发展目标 - 深挖现有客户需求,丰富产品序列,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3] - 发力人工智能在端侧的应用,培养研究加产品复合型创新人才 [3] - 为公司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3]
海天精工涨2.12%,成交额1.2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66.9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6:4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上涨2.12%至22.12元/股 成交额1.22亿元 换手率1.07% 总市值115.4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66.91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401.36万元(买入728.71万元占比5.99% 卖出327.35万元占比2.69%) 大单净流出34.45万元(买入2283.84万元占比18.76% 卖出2318.29万元占比19.0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55% 近5/20/60日分别上涨4.05%/8.43%/17.53%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中机床销售占比98.29% 配件及其他占比1.4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 概念板块包括机械/工业4.0/工业母机/融资融券/中盘 [1] - 注册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成立于2002年4月10日 2016年11月7日上市 [1]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47万户 较上期增加1.67% 人均流通股21,124股 较上期减少1.64%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63亿元 同比减少0.92% 归母净利润2.37亿元 同比减少19.27%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2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11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四川再增一家“灯塔工厂”
新华财经· 2025-09-17 06:23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入选世界经济论坛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 成为光伏行业唯一入围工厂和四川首家本土企业"灯塔工厂" [1] - 全球仅12座工厂入选本次名单 中国"灯塔工厂"总数占比超40% 全球累计达201座 [1] - 公司此前打造世界首条工业4.0高效电池生产线和全球光伏行业首个5G应用基地 成为光伏智能制造标志性企业 [2] 技术应用与数字化成果 - 工厂集成50余项应用场景 需至少5个世界级领先技术应用 涵盖十亿级大数据分析驱动效率优化 深度学习模型赋能丝网印刷自调节 CNN/DNN赋能的智能镀膜闭环控制等 [1] - 通过机器学习推动工艺优化 人工智能实现维护 先进算法分析缺陷 聚焦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和质量 [2] - 数字化转型使光电转换效率提高12% 转换成本降低37% 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3% [2] 评选标准与产业意义 - "灯塔工厂"由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联合评选 表彰在生产力 供应链韧性 可持续性 人才发展及客户中心化等方面表现卓越的制造典范 [1] - 此次入选标志中国光伏产业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领域走在行业前列 [1] - 四川省此前已有3家"灯塔工厂" 分别为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 富士康成都科技园和宁德时代四川基地 [2]
弘元绿能涨2.06%,成交额2.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03.2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3: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23.24元/股 总市值157.80亿元 成交额2.05亿元 换手率1.32%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03.29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335.02万元(买入665.53万元占比3.24% 卖出330.51万元占比1.61%) 大单净买入668.27万元(买入3849.48万元占比18.74% 卖出3181.21万元占比15.4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3.02% 近5日下跌4.32% 近20日上涨11.84% 近60日大幅上涨61.73%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登榜日为7月10日 [1]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29亿元 同比减少19.52% 归母净利润亏损2.97亿元 但同比大幅收窄74.3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光伏晶硅产业链业务占比94.43%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3.64% 装备及其他业务占比1.93% [1]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81万户 较上期减少2.27% 人均流通股11686股 较上期增加2.3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48.73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290.23万股 光伏ETF(515790)持股472.54万股(第九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3.95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21.2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3.38亿元 [3]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成立于2002年9月28日 于2018年12月2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精密机床与单晶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硅料硅片 [1] - 概念板块涵盖单晶硅、光伏玻璃、太阳能、工业4.0及融资融券等 [1]
天风证券:需求扩张与智能升级共振 无人叉车行业迎来渗透加速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2:37
无人叉车技术演进 - 无人叉车融合传统叉车与AGV技术,具备自动导引、搬运与堆垛功能,已成为智能物流核心设备 [1] - 相较于传统叉车,其优势在于自动导航、避障与路径规划,降低人工成本与安全风险,更适合标准化、重复性场景 [1] - 核心组成包括车体、驱动装置、定位导航装置、车载控制系统、电源与安全装置 [1] - 从AGV到AMR技术演进,AMR凭借高感知、自主导航与AI赋能加速普及,具备快速部署、人机协作与回本周期缩短(从2年降至1年以下)的优势 [2] - 核心导航依赖SLAM技术,激光SLAM以高精度点云建图适合工业场景,视觉SLAM以低成本图像识别适合动态应用,两者逐步走向多传感器融合提升性能 [2] 行业驱动因素与市场规模 - 行业受四大因素驱动:人口红利减弱与用工成本上升推动自动化替代、政策推动(如《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新工业革命带来智能仓储需求、技术进步提升效率与安全 [3] - 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电机、传感器等)且国产化率较高,中游为无人叉车制造与集成,下游涵盖仓储物流、制造、港口、农业等领域 [3] - 中国无人叉车出货量从2019年2700台(渗透率0.44%)增至2023年1.95万台(渗透率1.66%),预计2025年达3.9万台(渗透率3.17%) [3] -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23.85亿美元,占全球45%,亚洲整体占比47%,成为全球增长核心 [3] 产品演进与竞争格局 - 无人叉车车体经历由传统叉车改装→专业化车体→新形态自主设计的演进 [4] - 控制系统采用"本地控制器+云端调度平台"双中枢架构,全球机器人控制系统市场2024年规模约800亿元,2020–2024年出货量复合增速达84.4% [4] - 代表企业包括林德(中国)深耕车体与智能解决方案、杭叉智能形成仓配一体化模式、丰田物料搬运和永恒力等国际龙头布局智能化仓储设备 [4] - 系统集成代表极智嘉(Geek+)2021年成全球仓储机器人市占率第一,客户超1000家(耐克、沃尔玛、宝马等)覆盖40多国,仙工智能控制器份额达23.6%(2024年) [4] 成本与供应链发展 - 随着供应链成熟与国产零部件崛起,无人叉车平均价格明显下降,未来仍有进一步下探空间 [1]
我省新增2家世界级“灯塔工厂”
新华日报· 2025-09-16 21:28
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进展 - 世界经济论坛新增12家"灯塔工厂" 其中6家来自中国[1] - "灯塔工厂"代表全球制造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1] - 常州新增2家灯塔工厂 使该市世界级灯塔工厂总数增至3家[1] 伊顿电力数字化成果 - 常州工厂自2022年开启全链路数字化运营 接入10项工业4.0解决方案[1] - 生产效率提高26% 交货时间缩短33% 产能提升55%[1] - 实现从订单生成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1] - 通过科学降碳达成"近零碳工厂"建设目标[1] 梅特勒托利多运营优化 - 产品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半导体、锂电等关键行业[1] - 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累计部署49项工业4.0前沿应用案例[1] - 准时交付率提升至98.4% 交付周期缩短22%[1]
“狂飙”和惊天跳水,同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12:39
香港股市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03%至26438.51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6%至6077.66点 恒生国企指数微涨0.02%至9386.39点 [2] - 全日成交额达2940.69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卖出31.89亿港元 [2] 板块及概念表现 - 非必需性消费行业指数上涨0.38% 工业指数上涨0.36% 资讯科技业指数上涨0.30% [6] - 原材料业指数下跌1.10% 医疗保健业指数下跌1.05% 地产建筑业指数下跌0.74% [6] - 工业4.0概念指数领涨6.55% 光伏太阳能指数涨2.98% 国内零售指数涨2.64% [6] - 未盈利生物科技指数暴跌11.43% 抗肿瘤指数跌4.33% 互联网医疗指数跌4.01% [6] 个股异动表现 - 药捷安康股价单日暴跌53.73%至192港元 早盘曾大涨63.73% 公司称业务运营正常 [7] - 福森药业单日暴涨367.65%至1.59港元 盘中最高涨幅达414.71% 因糖尿病新药获批上市 [10] - 京东健康下跌5.82%至65.55港元 阿里健康下跌3.89%至6.67港元 领跌恒指成份股 [4][5] - 三花智控大涨12.83%创上市新高 携程集团涨4.09% 美团反弹3.03% [3] 成交额重点个股 - 阿里巴巴成交额171.48亿港元微跌0.71% 美团成交额96.04亿港元涨3.03% 腾讯成交额86.1亿港元微涨0.23% [5] 行业监管动态 - 花旗环球金融前高管被禁业五年 因2008-2018年间股票业务存在错误标签和失实陈述 [14] - 香港证监会指出该高管未履行核心职能主管职责 导致公司严重违反监管规定 [14] 医药行业研究观点 - 创新药板块面临分化 市场对部分企业BD前景存在担忧 尤其受海外政策变动影响 [13] - 具备技术平台和大市值的龙头公司更受市场青睐 创新药及器械仍是核心关注方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