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搜索文档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泰安市打造“金融敢当”文化品牌,激发金融益企惠民新动能
齐鲁晚报· 2025-07-03 05:14
金融文化品牌建设 - 泰安"金融敢当"文化品牌融合"泰山石敢当"精神,强调敢干、能干、善为、有为,体现在强监管担当、防风险毅力和促发展作风上 [1] - 公司按照"1512"工作思路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金融服务硬支撑,包括坚持党的领导、践行"五要五不"要求、发挥从业者主体性和双轮驱动战略 [1] 金融文化传播与教育 - 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财政金融大讲堂等载体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举办演讲比赛、启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年"等活动60余次 [2] - 累计打造金融文化墙56个,探索"金融+短视频"新路径,开展读书分享会等宣传活动覆盖6000余人 [2] 风险防控措施 - 深化四色动态预警和舆情风险预警,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模式,开展"风险资产压降"等三大专项行动 [3] - 强化打击非法集资宣传,开展5330次一线活动,1人获全国打非表彰,2篇案例获国家及省级推广 [3] 金融监管强化 - 实施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一体化工程,开展规范整治行动,制定监管工作规范,推行"11212"工作路径 [4] - 严控入口、畅通出口、强化手段、打造铁军、守牢底线,推动地方金融组织减量提质和规范发展 [4] 金融服务创新 - 打造"财金助力·益企惠民"品牌,组织13次金企对接活动,推动215家企业达成425.27亿元合作意向 [5] - 创新搭建62家金融驿站和290个金融网格,延伸金融服务至中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5]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临沂市传承红色金融文化,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7-03 04:50
红色金融文化建设 - 临沂市将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依托百年党史和红色金融史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1] - 以沂蒙精神为核心开展"党群同心"新实践,打造全国首家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将金融文化纳入各级理论学习体系[2] - 实施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三年行动,建立"1+2+6+N"清廉国企创建模式,开展五项主题文化创建活动[3] 金融政策与服务创新 - 出台资金融通惠企10条、优化金融服务11条等政策,创新科技积分金融转化、企业精准画像等服务模式[4] - 2023年存贷款余额实现"双过万亿",成为全国第19个、革命老区首个达到该规模的地级市[4] - 国家级金改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3个案例全国转发,30余项创新做法全省推广,2024年入选中央财政普惠金融示范区[4] 信贷结构优化 - 工业、科技、普惠领域信贷投放快速增长,信贷结构明显优化[4] - "融沂通"平台、"四雁振兴贷"等产品在全省范围形成示范效应[4]
守正不渝彰本色 革故鼎新启“元”局——国元期货风险管理业务探索文化内驱的实践道路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07:58
公司文化与发展战略 - 公司秉持"根植中华文脉、服务国家战略"的文化理念,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融入企业发展,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 [1] - 公司通过党业融合激发企业文化内驱力,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业务环节,探索创新风险管理服务模式,引入含权贸易、累沽累购等新型业务 [2] - 公司关注"三农"工作,与延长县开展苹果"保险+期货"项目,量身定制策略方案促进果农保收增收 [3]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 -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内部培训、行业交流提升员工能力,建立科学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4] - 公司组织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2024年共计26次,参与人数112人次,增强员工凝聚力 [4] - 公司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定期组织体检、团建和节日慰问活动 [4] 业务发展与创新 - 公司围绕大宗商品开展基差贸易、仓单服务、场外衍生品和做市等业务,创新开发"基差收购+二次点价"模式并入选行业优秀案例库 [5] - 公司是国内首家落地玉米、天然橡胶等多品种"保险+期货"项目的公司,在15个省开展300余个项目,帮助涉农主体挽回损失超1.5亿元 [5] - 公司将传统风控与金融科技结合,构建智能化风险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风险识别效率 [6] 风险管理与文化培育 - 公司打造风控文化,通过培训和案例分享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建立全员参与的风险责任制度 [6] - 公司鼓励员工在合规前提下探索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形成"全员参与、科技赋能"的风控文化 [6] - 公司未来将继续发扬"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文化理念 [7]
建行山东省分行机关学习张富清老英雄事迹,深入践行金融为民
齐鲁晚报· 2025-06-30 08:40
党建与业务融合 - 公司以学习张富清精神为抓手,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主题党日活动、联学共建等形式将英雄品格转化为服务质效的内驱力[1][2] - 组建"张富清金融突击队"和基层服务队,跨部门联动解决业务难题,如乡村振兴领域授信2000万元支持临沂费县生猪产业链[3][5] - 设立流动"金融服务站"提供信贷咨询、汇率避险等定制服务,编印《普惠金融政策手册》宣讲惠企政策,深入商圈推广数字金融工具[7] 金融服务创新 - 数字金融部通过"建行生活"平台承接政府消费券拉动地方消费,投资银行部发行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科创可续期债券[5] - 数据管理部与地方政府共建"信用大数据科技联合实验室",利用县域全量数据探索整县授信模式[5] - 个人金融部创新反诈宣传形式,通过"金融消保游园会"等趣味活动提升消费者防诈意识[6] 重点领域布局 - 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科技贷款和普惠贷款新增规模居系统前列,绿色贷款占比持续提升[6][7] - 乡村振兴领域实施三级党建共建,组建专项突击队解决养殖户资金难题,助力农户年养殖规模增加2000头[3][5] - 养老金融方面开设"银发金融课堂",讲解养老金账户开立和防诈知识,个人养老金开户新增量系统领先[6][7] 政企银合作 - 省分行领导带队组建服务突击队走访多地政府,提供支持地方发展的综合方案,如东营、聊城等地的消费促进合作[4] - 普惠金融事业部联合开展活动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青年党员通过《青春誓言》等形式贡献金融发展智慧[2] - 风险管理部开展政策宣讲,普及信贷准入管理办法及典型案例,提升一线人员业务能力[3]
建行福建省分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服务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12:39
金融服务创新 -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及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林权线上交易和融资 林场经营权拍卖溢价率达112% 并推出"林易贷"产品 为中标企业提供95万元贷款 [2] - 针对科创型企业特点 推出"白名单"管理、"技术流"评价等专项政策 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超900亿元 [3] - 为食用菌产业定制"裕建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其中"裕农贷-菌菇贷"累计投放超5亿元 惠及3200余户菌农 [4] 民营经济支持 - 为恒安集团提供国际结算、信用证等综合服务 并协助注册全国首支民营企业"熊猫债" [2] - 体系化支持超16万户民营企业 推动福建民营经济"大而强""小而美"发展 [2] 普惠金融实践 - 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为6.6万户小微企业提供授信超530亿元 [4] - 创新"智慧快贷"等大数据信贷产品 普惠金融业务线上占比达94% [4] 消费与住房金融 - 2024年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490亿元 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文旅等场景 [5] - 投放福建省首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贷款 2024年个人住房贷款累计投放390亿元 服务8万户家庭 [5] 智能风控体系 - 创新"授信审批AI大模型财务分析功能" 自动生成46万份财务分析报告 大模型调用超470万次 [6][7] - 建立安防物联管理平台、反欺诈管理平台等 实现全天候风险监控 [7]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弘扬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淬炼金融硬支撑
齐鲁晚报· 2025-06-27 09:07
金融文化建设与品牌创新 - 公司"'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传承中国银行红色基因'文化阵地建设实践"获评"好品金融·金融文化品牌建设创新实践案例" [1] - 公司持续经营超百年 1912年成立时即确立"为社会谋福利 为国家求富强"理念 30年代首创农业贷款支持乡村建设 50年代助力打破西方经济封锁 [1] - 改革开放后成为山东省引进外资主渠道 近年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助力打造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 [1] 业务发展数据与战略布局 - 2024年各项贷款新增超1100亿元 其中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分别新增159亿元 636亿元 217亿元 423亿元 [2] - 服务1.98万外贸客户 国际结算580亿美元 跨境人民币结算2380亿元 [2] - 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审批155个白名单项目 投放214亿元支持山东房地产市场 [2] 党建引领与文化实践 - 将党委会"第一议题"纳入督办闭环管理 建设金融文化书院 国旗教育室 行史陈列室等文化阵地 [3] - 获赠2016年天安门广场升旗国旗 以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深化"五要五不"内涵实践 [3] - 组织员工文化实践活动 将金融文化从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 [3]
东营农商银行举办“庆七一 我为党旗添光彩”宣讲大赛
齐鲁晚报· 2025-06-27 05:43
活动概述 - 东营农商银行于6月25日举办"庆七一 我为党旗添光彩"宣讲大赛 聚焦传承红色革命文化 农信"大挎包"优良传统和企业文化理念三大主题 [1][5] - 活动邀请市委宣传部 市委党校 市委党史研究院等外部单位参与 党委班子成员及90余名党员代表出席 [1] 活动形式与内容 - 12组参赛选手通过情景剧 朗诵 演讲等形式展现红色革命历史 先模人物事迹及农信"大挎包"故事 [5] - 活动期间为本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颁奖 [5] 战略意义 - 该活动是公司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员工综合素养的重要实践 [5] - 公司将持续通过挖掘基层典型 开展特色活动推动文化理念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 助力实体经济的实际行动 [5]
弘扬红色金融文化 贡献沂蒙金融力量 ——临沂市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6-26 00:43
红色金融文化培育 - 临沂市将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通过传承百年党史和红色金融史营造良好金融文化环境 [1] - 依托北海银行红色历史打造全国首家红色金融教育基地 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纳入各级理论学习体系 [2] - 开展"党群同心"新实践和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活动 确保金融工作政治方向正确 [2] 清廉金融品牌建设 - 实施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三年行动 组建沂蒙清廉金融宣讲团并建立"1+2+6+N"清廉国企创建模式 [3] - 开展五项主题文化创建活动 包括文化学习植根基 文化感悟大家谈等 打造"沂蒙红色金融文化品牌" [3] - 通过纪律作风建设年和系统整治工作 引导金融干部知纪明纪守纪 [3] 金融服务创新成果 - 2023年存贷款余额实现"双过万亿" 成为全国第19个 革命老区首个达到该规模的地级市 [4] - 创新"科技积分金融转化"等模式 工业 科技 普惠领域信贷快速增长 [4] - 美德积分金融转化等3案例全国转发 "融沂通"平台等30余项创新全省推广 2024年入选中央财政普惠金融示范区 [4]
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引领 潍坊银行绘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画卷
齐鲁晚报· 2025-06-25 13:13
公司定位与发展战略 - 公司坚守"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银行"[1] - 公司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元,存款、贷款规模分别达到2368亿元、1728亿元,迈入中等规模银行序列[6] - 公司2024年支持全市重大、重点项目81个,授信超130亿元,向重点产业链核心企业授信38亿元[5] 品牌文化与企业理念 - "惟信惟行"品牌理念强调诚信经营与实干精神,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要求高度契合[2][3] - 公司通过合规文化、信贷文化、服务文化和家园文化建设强化企业文化迭代升级[7] - 品牌理念体现在具体经营活动中,如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内部管理效率[3] 金融业务布局与创新 - 公司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纳入2024-2026年发展战略规划[4] - 科技金融设立专营团队并重塑审批流程,绿色金融成立专项小组并搭建"绿色通道"[4] - 普惠金融新增贷款60亿元,余额达339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突破20%,总量居全省城商行第3位[5] 社会责任与公益活动 - 公司开展"五进"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覆盖社区、校园、农村等不同群体[8] - 2025年中高考期间组织1700余名志愿者提供助考服务,累计志愿服务工时1.3万余小时[8] - 志愿服务队获评潍坊市"星光"志愿服务组织,潍徐路支行获全国"金融系统学雷锋活动示范点"[8] 财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 公司2024年缴纳税金12.7亿元,连续三年超十亿元,位居潍坊市企业前列[6] - 连续获评潍坊市2023年度、2024年度"突出贡献企业"[6] - "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成效居潍坊区域银行机构第一位[5]
“鲸”彩绽放:建设银行威海经发支行以“鲸”文化品牌书写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实践新篇
齐鲁晚报· 2025-06-25 12:05
金融文化品牌建设 - 公司以"鲸"文化品牌为引领,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核心要义转化为实践,成功入选2025"好品金融"案例[1] - 文化品牌包含"经于诚、发于智、建于德、行于稳"四大核心要素,形成"四力汇聚"的发展模式[14] - 文化实践成果显著,辖内营业室获评中国银行业协会五星级文明服务网点、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14] 适老金融服务创新 - 公司为当地首家通过国家适老服务认证的国有大行网点,构建"窗口+专员+通道+课堂+天地"五位一体服务体系[3] - 老年客户个人存款贡献度达35%,定期存款贡献度高达41%,成为当地老年群体首选银行[3] - 设立"银龄天地"专区配备防滑座椅、放大镜等设施,每月开展4期方言反诈课堂[3] 诚信文化建设 - 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张富清事迹,打造"赤诚丹心、殚诚尽心、竭诚用心、精诚齐心"四诚准则[4] - 组建"张富金融服务队"定期开展社区金融知识普及,覆盖企业、校园等多场景[4]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针对科创企业推出"科技金融+股权融资"方案,实现300万元专利质押贷款落地[8] - 创新"裕农快贷+产业链金融"模式服务农产品加工企业,定制"环境效益评估模型"支持绿色项目[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一般性存款余额90.1亿(全辖第二),贷款余额83.2亿(区内四行首位)[8] 人才与团队建设 - 通过"普惠夜校"跨岗位培训机制,三年培养17名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9] - 员工在市级支付服务竞赛中获个人一等奖,助力分行代表队获团体二等奖(国有大行第一)[9] 社会责任实践 - 打造"建行蓝+爱心红"公益品牌,连续七年开展"爱心粥"志愿服务,年均服务户外劳动者超2万人次[10] - "劳动者港湾"配备微波炉、饮水机等设施,与政府部门联建"政务+金融"服务生态[10] - 近三年新增纳税超千万元,连续获评"纳税百强企业"[10] 风险管理体系 - 构建"学、警、查、谈、诺"五位一体合规管理体系,实现近三年对公贷款"零不良"、安全生产"零案件"[13] - 按月演练突发事件预案,建立"八小时外"监督台账,获总行级"平安建行"称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