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搜索文档
餐饮品牌试水忙 社区食堂人气旺
北京青年报· 2025-07-15 01:13
高温天气催生餐饮需求变化 - 连续高温湿热天气促使居民减少在家做饭,转向社区餐厅就餐 [2] - 居民选择社区餐厅的原因包括避免厨房高温、节省洗碗收拾时间、菜品多样且价格实惠(人均20元左右)[2] - 年轻白领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社区食堂信息,形成“探食堂”的热门话题 [4] 餐饮品牌布局社区食堂市场 - 海底捞方庄店推出工作盒饭,单价十几元,单日最高接待超100人,吸引附近白领 [2] - 郭林家常菜设立“小食堂”并建立200多人的顾客群,提前发布菜单接受预订 [2] - 金百万、绿茶、外婆家、眉州东坡等品牌在外卖平台推出盒饭套餐,瞄准上班族午餐市场 [2] 社区食堂连锁化与社会化发展 - 海淀区已开设十余家“海淀食堂”,以丰富菜品和整洁环境吸引顾客 [3] - 部分社区餐厅采用自助模式,提供十几种菜品选择 [4] 社区食堂推动商业生态升级 - 社区食堂与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结合,成为多元业态的重要平台 [5] - 连锁超市引入社区食堂业务,带动周边小店和服务业客流量,形成小型消费聚集区 [5]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升级:老社区焕新 居民乐享“家门口的幸福”
央视网· 2025-07-14 08:58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全国多地持续推进。为了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走出家门15分钟,买 菜吃饭、健身休闲、缝补修配全搞定。民生一件事,接下来我们重点关注,来看上海的探索。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路街道泰山片区 的"泰山人民坊",作为当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新项目,近日正式试运行。这让周边3000多户居民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家门口的幸 福"。 菜市场里,蔬菜肉蛋、米面糖油、冷热熟食品类丰富、应有尽有。居民们说,片区里有3000多户居民,住得最远的人家十来分 钟也能走到这儿。和改造前比,如今的菜市场添加了空调、通了热水,环境看起来更新更漂亮。考虑到居民的用餐需求,改造时特 意新增了小吃街,包子、拉面、熏鱼……到了饭点,不少居民直接来这解决吃饭的问题,也有人在门口的外卖窗口买上镘头大饼带 回家吃。 就在菜市场的边上,理发店已经装点好门面,只等开门迎客了;食堂里,刚到货的桌椅正在拆箱;片区里还开了第一家面包 店。这些功能都是泰山片区以前没有的功能。居民们说,现在这里有了"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模样。就连菜市场的角落里都藏着一间 小裁缝店,缝缝补补不用再跑远路了。 老社区改造藏着 "民意密码" 去年开始 ...
危房改造、车位产权、便民生活圈 把“民生事”真正办进“民心里”
央视网· 2025-07-13 05:44
老旧小区改造 - 四川达州店子梁社区完成危旧房改造 147户居民通过原址重建获得214套新房 原"城中村"3.7万平方米区域改建为两栋住宅楼和一栋商业综合体[1][3][4] - 改造采用"以旧换新"模式 居民仅需支付建安直接费的30%即可获得与原产权面积相同的新房 超出面积部分按补贴政策计算[4] - 达州市中心城区现存危旧房1.04万套 已启动28个改造项目 预计惠及2.6万户居民[4] 地下车位产权确权 - 湖北黄石出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 明确地下车位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流程 为3812个车位办理产权确权[9] - 政策实施后已为819户业主颁发地下车位不动产权证 证书载明车位位置、面积等关键信息[7][9] 便民生活圈建设 - 新疆乌鲁木齐北山社区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覆盖1万居民 老年人占比超20% 提供14大类86项服务[10][12][16] - 社区引进180家业态门店 包含便利店、餐饮、养老托育等基础保障类服务 并持续扩展医疗保健、家政等模块[14][16] - 通过商业配套完善解决原老旧厂区生活不便问题 实现居民步行15分钟内满足购物、就医等日常需求[12][14]
北京已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93个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5:36
便民生活圈建设进展 - 北京已建成69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达81%,服务3000余个社区,覆盖人口1280余万人,配置网点92600余个 [1] - 全市14个行政区入选商务部便民生活圈试点,东城、西城入选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试点区和先行区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1] 家政服务行业协同发展 - 联动河北、河南、山西等家政劳务协作地区,组织北京家政平台与企业开展对接活动,推进供需精准匹配 [1] - 联合直播平台举办"北京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助力家政企业拓宽用工渠道 [1] - 推动家政服务企业与100个社区对接入驻,提供常态化便捷化家政服务 [2] 家政行业规范化与技能提升 - 制定《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明确企业、服务员和消费者三方权利义务 [1] - 强化标准宣贯,提升家政质量,组织企业参加家政服务专项职业能力考核 [1] - 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代训提升服务人员技能水平 [1] 政策支持与企业赋能 - 联动税务、人社、民政、工会等部门为家政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技能培训、养老融合等政策指导 [2] - 组织58到家、美团、京东家政、小熊美家等平台为家政企业提供技术、运营和服务支持 [2]
菜市场焕新聚人气暖人心
经济日报· 2025-07-08 00:20
菜市场升级改造趋势 - 近年来多个城市对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拓展了服务功能,如北京崇文门菜市场融入轻食、文创等多元业态,浙江台州月湖农贸市场通过智慧大屏展示商品种类、菜价、客流量等信息,江苏苏州双塔市集结合评弹等文化体验 [1] - 菜市场环境从传统湿漉漉、混杂腥味的形象转变为干净整洁、特色鲜明的经营模式,服务更加人性化,回应了年轻一代个性化、体验式消费需求 [1] - 菜市场功能从单一买菜场所转变为集购物、餐饮、社交、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社区生活综合体",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如Market Walk兴起 [1] 菜市场改造的挑战与定位 - 并非所有菜市场都适合改造升级,部分市场规模有限难以形成地标效应,重金改造可能昙花一现,需结合城市地理区位、消费习惯和文化底蕴找准发展模式 [2] - 改造后需关注物价是否上涨,平衡吸引年轻客群与服务老年顾客、本地居民的需求,商品品质、种类多元性和价格实惠仍是检验经营内功的关键 [2] - 菜市场改造应坚守"亲民、便民、惠民、利民"初衷,结合周边社区人口结构和消费水平,避免脱离实际需求 [2] 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方向 - 2023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鼓励加强服务供给能力建设 [3] - 建议发挥菜市场便民属性,与社区嵌入式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共同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现"食"与"市"的交融 [3]
北京号最精彩|期待!海淀19.35公顷超大运动场即将开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6 12:03
海淀超大运动场 - 肖家河·绿动天地将于7月12日开园 占地面积19 35公顷 可同时容纳7000人休闲健身 [4] 王府井书店文创市集 - "北京文创 礼遇京城"主题文化市集近日在王府井书店拉开帷幕 [6] 地铁15号线扩建 - 地铁15号线东延段全长约2 9公里 新建南彩站一座车站 覆盖顺义区南彩组团 [12] 永辉超市调改开业 - 永辉超市北京丰科万达广场店完成"学习胖东来"模式调改 7月5日开业 为丰台区第二家 北京市第九家自主调改门店 [23] 农夫山泉新品 - 农夫山泉在山姆上线2千克纯透食用冰 该产品曾一度断货 [29] 中国儿童戏剧节 - 第十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 42部剧目将演出185场 [19] 大兴交通监控 - 北京新增64个电子警察 其中大兴区新增18个 重点监测违法停车等行为 [21] 密云文旅活动 - 密云推出夏日狂欢优惠活动 包含万张免费门票和38家美宿折扣 [27]
永辉超市北京丰科万达广场店调改开业,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贝壳财经· 2025-07-06 01:45
门店调改策略 - 永辉超市北京丰科万达广场店完成"学习胖东来"模式调改,定位"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针对夏季消费需求优化商品结构和服务场景 [1] - 调改后门店以"鲜度、鲜食、鲜味"为核心,生鲜区执行"468鲜度管理"(超4小时8折、6小时6折、8小时下架) [1] - 新增胖东来专区和永辉自有品牌专区,推出百余款明星商品,包括DL葡萄汁、燕麦脆、精酿啤酒等 [1] - 服务台升级30多项便民设施,强化场景服务能力 [1] 营销活动与供应链 - 永辉超市正在举办"717好吃节",通过年轻化场景设计和沉浸式体验专区打造"品质生活美学空间" [2] - 联合超100家核心品牌反向定制新品,并启动孵化"100个亿元级品质单品"战略计划,强化"优质平价"定位 [2] 全国调改进展 - 永辉全国"学习胖东来"调改门店已达128家,调改进程以日均1店的速度推进 [2] - 目标在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全国200家门店的调改 [2] - 北京地区多家门店(大兴瀛海环宇坊店、鲁谷店、大兴旧宫商圈店)将于7月25日、7月31日、8月8日陆续焕新开业 [2]
上城:南星1.3公里老街“复兴”美好生活
杭州日报· 2025-07-04 02:44
街区改造升级 - 上城区南星街道"复兴"美好生活街区正式开街,全长近1.3公里,串联起多元生活场景,服务沿线4个社区、2万多居民、260家商户 [2] - 街区包含"幸福食堂"、"复兴卫生站"、"十亩优享家"、"复兴礼花园"、"稻田读书空间"及"南星菜市·龙山河市集"等设施 [2] - 改造后的街区为杭州市民提供了新的夏日消暑和生活休闲去处 [2] 南星菜市·龙山河市集 - 由老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而成,环境焕然一新,增设电梯和空调,吸引年轻人和老顾客 [3] - 提供净菜加工及代炒服务,便利忙碌居民 [3] - 保留新丰小吃等老字号,引入Manner咖啡、非遗味德丰等新业态 [3] - 设置灵活外摆区,早晨为早餐点,晚上变身夜市,激活"早经济"和"夜经济" [3] - 引入"南星智邻"数字人,提供24小时社区咨询、导览、信息查询等服务 [3] - 改造后人流量日均增长70%,吸引周边居民及基金小镇、学校、写字楼等客群 [3] 其他特色场景 - "复兴礼花园"约400平方米,举办花艺课堂与美学沙龙,打造宋韵美学共享客厅 [4] - "复兴卫生站"融合中药博物馆与康养服务,推出"十二时辰药食同源"主题 [4] - "十亩优享家"提供甜蜜驿站、十亩优学堂等社区服务 [4] 社区共治模式 - 南星街道通过益星荟志愿服务机制,发动居民、商户、企业参与街区共治 [4] - 新组建"网格N力量"队伍,参与街区治理和服务 [4]
【养老之道】“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助力“夕阳红”
证券时报· 2025-06-30 18:21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核心概念 -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家为圆心,步行15分钟左右可解决居民购物、就餐、休闲等基本生活需求,并支持社区治理共建共享[1] - 该概念实质是"养老圈",通过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确保老年人15分钟内获得养老服务[1] - 建设背景源于中国老龄化加剧,2024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全国22%[1] 政策推动与实施进展 - 商务部2021年《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明确要求包含养老托育等公益性设施[2] - 各地已推出"15分钟XX生活圈"模式,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核心内容[2] - 政策组合拳涵盖资金扶持、服务标准规范及监管强化,推动"幸福晚年触手可及"[2] 养老服务需求与模式创新 - 当前中国家庭养老仍为主流模式,需配套完善服务体系[2] - 该生活圈能缓解居家养老压力,提升服务可及性与专业性,满足"家门口一站式"需求[1] - 社区参与可帮助老年人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2]
打通堵点建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经济日报· 2025-06-27 22:03
便民生活圈定义与政策支持 -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社区商圈 [1] - 涵盖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生活保障类业态,以及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 [1] - 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发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1] 便民生活圈特色服务 - 特别强调养老服务设施和托育机构建设,关注"一老一小"特殊人群需求 [1] - 重庆九龙坡民主村社区食堂为60岁以上困难老人提供最低2元餐食,80岁以上老人免费 [1] - 银川东环社区打造"托育加油站",提供全日托、半日托、小时托、周末托等多样化托育服务 [1] 智慧化便民生活圈建设 - 通过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2] -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居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享受物业缴费、报事报修、社区团购等服务 [2] - 上海长宁区"AI食堂"通过新终端技术赋能早餐工程、白领午餐及老年助餐服务 [2] 便民生活圈发展现状 - 2021年10月商务部等多部门确定30个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4321个便民生活圈,服务近1.07亿社区居民 [2] 便民生活圈发展挑战 - 部分城市社区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科学、业态不齐备等问题 [3] - 部分社区物业管理水平不高,停车问题、环境卫生问题长期存在 [3] - 需要坚持"因城施策、一圈一策"原则,加强政策集成和保障措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