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享经济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财评:扩围升级 打造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人民网· 2025-09-23 14:25
商务部等9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 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一老一小",打造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居民步行15分钟为半径,因地制宜发展集购物、餐饮、养老、托育、文化、娱乐 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便民商圈,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品质化的生活需求,让城市更具烟火气,提升百姓 幸福感和获得感。事实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探索早已起步。截至2025年7月底,210个试点地区共建 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餐饮、零售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 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藏着治国理政的大文章。此次扩围升级针对既往建设过程中的堵点痛点提出一系 列针对性举措,更凸显政策的温度与精度。秉承"问计于民",扩围升级"缺什么、补什么"。今年3月, 有关方?调查收集了10万份便民生活圈电子问卷并进行分析,让一系列部署更科学、更接地气。 其次是聚焦"一老一小",在服务上打通各种难点、堵点。重点建设为老服务业态,凸显对"夕阳红"的关 怀。《通知》明确,把养老服务作为便民生活圈的必备业态,建设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扩大普惠养 老服务供给 ...
多部门联合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扩围升级
环球网· 2025-09-22 02:14
导语:将重点打造"银发金街"等适老服务载体,推动建设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让更多群众享受"家门口"的便利。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9月19日,商务部召开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社区生活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最新举措。商务 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表示,将重点打造"银发金街"等适老服务载体,推动建设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让更多群众享受"家门口"的便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李佳路介绍,商务部将组织行业协会研究制定"银发金街"建设标准,引导各地打造老年友好型商业街区。同时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购、宜老宜小"的 品质生活圈,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品牌连锁企业进社区,培育"小而美"的特色门店;支持自助寄存仓、寄卖店等新业态发展,为居民闲置物品提供解决方 案;规范代厨、整理收纳等新兴服务;推广共享客厅、共享自习室等共享经济模式;推动基础型生活圈向品质型升级。 在数字化方面,将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发展智慧商店、AI食堂等新型服务终端,建设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精准补建商业网点, 推广便民导视图和网点动态监测地图。李佳路强调:"要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一刻钟便民生 ...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
北京商报· 2025-09-21 15:57
政策目标与规划 - 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 包括100个试点城市和1万个便民生活圈建设 [1] - 打造500条"银发金街"和500个"童趣乐园" 推动基础型便民生活圈向品质型转变 [1] - 居民满意度目标达到90%以上 商业网点连锁化率达到30%以上 [1] - 2025年实现有条件的城市全部行动 2025-2028年开展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 [1] 商业设施布局与业态规划 - 将便民生活圈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2] - 重点建设以社区商业中心和综合型菜市场为核心的商业街区 [2] - 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 发展"一店一早"和补齐"一菜一修"服务 [2] - 养老服务作为必备业态 多渠道增加公建托位供给和普惠托育覆盖率 [2] - 鼓励配置特色餐饮 新式书店 宠物店等多样化业态 [2] 服务升级与技术支持 - 鼓励大企业输出品牌标准带动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转型 [3] - 支持净菜进超市 丰富"一人餐"和小包装商品满足特殊群体需求 [3] - 应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商店和AI食堂 [3] - 推广便民生活圈导视图和网点动态监测地图等数字化工具 [3]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落实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要求 [3] - 将超市 便利店 菜市场等纳入民生保障和应急保供体系 [3] - 对社区食堂和小修小补等微利业态给予房租减免支持 [3] - 对社区商业中心和菜市场改造项目提供资金补贴 [3]
“百城万圈”目标启动 便民生活圈迈向全龄友好新时代
证券时报· 2025-09-19 22:23
政策目标与规划 - 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 即确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 对地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和有条件的县城社区全覆盖 [2] - 2025年实现有条件的城市全部行动起来 利用3年时间开展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 从地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向有条件的县城社区延伸 [2] - 截至2025年7月底 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 涉及商业网点150.3万个 服务居民1.29亿人 [1] 业态升级方向 - 突出"一老一小"养老服务 鼓励提供专业照护 精神慰藉 陪诊助医等基本服务及老年食堂 社交休闲等品质服务 打造"银发金街" [2] - 鼓励商业场所开展适儿化改造 建设母婴设施 发展儿童书店 IP乐园 托育托管等 丰富亲子消费场景 打造"童趣乐园" [2] - 鼓励品牌连锁企业进社区 培育"小而美 小而精"的特色店 专业店 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 [2] - 鼓励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发展自助寄存仓 寄卖店 为居民闲置物品及腾挪家具提供服务 [2] - 鼓励共享经济模式 包括共享客厅 共享自习室 共享工具箱等 [2] 设施与服务升级 - 进一步优化设施布局 推动业态升级 服务升级和管理升级 [1] - 支持将超市 便利店 菜市场 零售药店等纳入保障民生 应急保供体系 [3] - 将智能快件箱 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等纳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给予政策优惠 [3] 政策支持措施 - 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加大金融保险支持 [3] -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3] - 用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3]
事关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多部门发声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15:00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 - 商务部将推动各地打造一批银发金街 研究制定相关标准为各地建设提供指引 [2] - 鼓励品牌连锁企业进社区 培育小而美 小而精的特色店和专业店 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 [2] - 鼓励发展自助寄存仓 寄卖店 代厨 整理收纳 宠物服务等新业态 推动共享客厅 共享自习室 共享工具箱等共享经济模式 [2] - 推动基础型 提升型便民生活圈转变为品质型生活圈 建设宜居宜业 宜游宜购 宜老宜小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2] 智慧化便民服务建设 - 鼓励应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先进技术 发展智慧商店 AI食堂 自助售卖机 自提柜 无人数字终端等 [3] - 搭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 接入本地商户资源 加强供需对接和线上线下联动 [3] - 利用大数据精准补建商业网点 推广便民生活圈导视图 网点动态监测地图 小修小补便民地图 [3] 老旧小区改造进展 - 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0万个 惠及居民5100万户 [4] - 增设养老 托育 助餐 便民市场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96万个 增设停车位400万个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93万个 [4] - 新增文化休闲 体育健身场地3200多万平方米 [4] - 住建部将持续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 设施条件 服务功能和文化价值 建设安全健康 设施完善 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 [4]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国家卫健委将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让群众托得方便 托得放心 [5] - 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作用 支持以城市为单元组网运行的社区普惠托育服务设施 多渠道增加普惠托位供给 [5] - 落实新建小区与配套托育服务设施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 同步验收 同步交付 老城区结合城市更新加快补充托育设施 [5] - 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促进托育服务专业化 规范化发展 [5] 养老服务圈建设 - 民政部发布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基本规范 促进家庭养老床位规范化 专业化发展 [7] - 启动实施面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 提供养老服务消费券 [7] - 指导各地落实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 税费优惠 场地支持等扶持政策 培育专业化 品牌化 连锁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7] - 持续推进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建设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 [6][7]
事关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多部门发声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14:58
商务部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 - 推动各地打造一批银发金街 为社区老年生活提供指引[2] - 鼓励品牌连锁企业进社区 培育小而美 小而精的特色店和专业店 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2] - 发展自助寄存仓 寄卖店 代厨 整理收纳 宠物服务等新业态[2] - 鼓励共享客厅 共享自习室 共享工具箱等共享经济模式[2] - 推动基础型 提升型便民生活圈转变为品质型生活圈[2] - 鼓励应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先进技术 发展智慧商店 AI食堂 自助售卖机 自提柜 无人数字终端[3] - 搭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 接入本地商户资源 加强供需对接和线上线下联动[3] - 利用大数据精准补建商业网点 推广便民生活圈导视图 网点动态监测地图 小修小补便民地图[3] 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进展 - 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0万个 惠及居民5100万户[4] - 增设养老 托育 助餐 便民市场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96万个[4] - 增设停车位400万个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93万个[4] - 新增文化休闲 体育健身场地3200多万平方米[4] - 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 全力消除安全隐患[4] - 整治小区及周边环境 完善停车 充电 消防 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4] - 结合改造同步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引导居民共同维护改造成果[4] - 持续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 设施条件 服务功能和文化价值[5] 国家卫健委托育服务建设 - 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让群众托得方便 托得放心[6] - 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作用 支持社区普惠托育服务设施[6] - 多渠道增加普惠托位供给 支持幼儿园延伸发展托育服务[6] - 指导各地落实场地 税费等优惠措施[6] - 落实新建小区与配套托育服务设施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 同步验收 同步交付[6] - 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结合城市更新加快补充托育服务设施[6] - 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促进专业化 规范化发展[6] 民政部养老服务建设 - 发布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基本规范 促进规范化 专业化发展[7] - 启动实施面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7] - 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消费券[7] - 指导各地落实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 税费优惠 场地支持等扶持政策[7] - 助力培育专业化 品牌化 连锁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7] - 持续推进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建设[7]
深圳:开放共享公园绿地 赋能宜居宜游新体验 生态软实力成为营商环境硬支撑
深圳商报· 2025-08-27 23:38
核心观点 - 深圳市通过"公园+"模式推动城市绿地开放共享 将生态空间与商业文化科技元素融合 培育新消费场景和经济增长点 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合一 [1][2][7] 场景创新与业态拓展 - 2020年引入移动餐车轻餐饮服务 2021年改造闲置空间建设特色书吧和运动场地 2021年底全国率先试点开放帐篷区 [2] - 已建成超80个书吧等文化服务空间 开放超50处帐篷区 举办超60场创意市集 形成公园+书店/露营/运动/餐饮/科普教育等新业态 [3]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10天吸引128.3万人次参观 直接消费2048.6万元 带动附近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40% [3] - 2025年《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明确可通过竞争方式选择经营者提供餐饮零售游艺体育健身等配套服务 [2] 科技赋能与服务升级 - 引进无人机自助咖啡机智能琴房智能便利店等设备 全市公园配备29台巡航无人机11台植保无人机17条美团配送无人机航线 [4] - 开发"深i公园"小程序整合活动预约设施查询自然教育功能 实现一站式智慧服务 [4] - 建设停车场超充站 提供"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便捷体验 [4] 文化活动与全龄共享 - 2025深圳公园文化季贯穿全年 融合草地音乐会极限运动山海连城越野跑等活动 [6] - 建成47个自然教育中心 年服务市民近10万人次 [6] - 公园成为新文旅目的地 实现全市域全季候全龄段覆盖 [5][6]
百度联姻Uber:方向盘后的革命,中国自动驾驶驶向全球
美股研究社· 2025-07-16 11:49
核心观点 - 百度旗下萝卜快跑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将数千辆第六代无人车接入Uber全球网络,率先登陆亚洲和中东市场,逐步覆盖全球[1][3] - 合作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技术首次以"服务输出"模式参与全球竞争,百度美股涨近9%[1][3] - 自动驾驶行业竞争逻辑从技术比拼升级为"生态圈"构建能力的较量[6] 百度与Uber的战略合作 - 萝卜快跑将在全球部署数千台第六代无人车,通过Uber App提供服务,年底前率先覆盖亚洲和中东市场[3] -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称合作是萝卜快跑全球部署的重要里程碑,Uber CEO强调两家公司强强联合定义未来出行[3] - 萝卜快跑已部署超1000台无人车,覆盖15个城市,累计提供1100万次出行服务,安全行驶1.7亿公里[4] 技术优势与商业化路径 - 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搭载百度Apollo ADFM大模型,支持L4级自动驾驶,安全性号称"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5] - 合作解决自动驾驶商业化三大核心问题:技术可靠性(多传感器融合+V2X通信)、成本控制(借助Uber用户基础)、法规与社会接受度(Uber本地化经验)[11][12] - 未来可能探索无人配送、自动驾驶卡车等新商业模式,以及订阅制、按需付费等变现路径[12]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自动驾驶形成四大阵营:科技巨头(Waymo、百度)、传统车企(大众、丰田)、新势力车企(特斯拉、蔚来)、出行平台(Uber、滴滴)[6] - 中国市场四大核心阵营:科技巨头(华为、百度)、新势力车企(小鹏、理想)、传统车企(吉利、长城)、垂直场景创新企业(文远知行、毫末智行)[7] - 萝卜快跑在中国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其中武汉、重庆、北京、深圳已开启全无人运营,累计出行超900万次[7] 全球市场影响 - 合作直接挑战Waymo和Cruise,Waymo商业化速度缓慢,Cruise受限于运营成本和法规[8] - Uber选择与萝卜快跑合作而非独家绑定Waymo,反映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具备全球竞争力,以及区域化合作成为新思路[7] - 合作提前揭开2030年Robotaxi万亿市场竞争序幕,特斯拉Robotaxi等玩家仍在加速布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