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化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恒瑞医药20250331
2025-04-01 07:4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恒瑞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与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业收入 279 亿元,同比增长 22%,创新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30%,占比超 50%,对外许可收入增加推动总体收入增长[3] - 营业总成本 210 亿元,同比增长 15%,主要因销售和研发费用增加,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32%[3] - 归母净利润 63 亿元,同比增长 47%,得益于创新药和对外许可收入增长[3] 2. **科技创新与国际化进展** - 获批 19 款 1 类、4 款 2 类创新药,90 余项自主创新产品处于临床阶段,国内外开展约 400 项临床试验[3][5] - 仿制药在美国获三个首仿资格,首次采用 Miko 模式进行 BD 交易,与默克、默沙东合作[3][5] - 累计分红超 80 亿元,研发投入超 440 亿元,未来三年预计 47 项创新产品及新适应症获批[5] 3. **港股发行与国际化策略** - 港股发行可开辟融资渠道,支持国际化布局,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海外投资者,进度取决于国内监管备案[6] - 国际化策略内生发展与对外合作并重,优先与全球领先企业合作,尝试在优势领域自主推进全球开发[6] 4. **许可收入情况** - 2024 年确认许可收入 27 亿元,来自默克和卡莱特的首付款、基础转移费及股权对价等,四季度超 12 亿元含 19.9%股权对价[3][7][8] - 2024 年四季度 7500 万美元首付款暂未确认收入,预计 2025 年根据数据转移进度确认[9] 5. **销售费用与 BD 目标** - 销售费用率逐年下降,因 BDI 收入增加摊薄,预计未来销售费用保持合理区间[3][10] - BD 收入将成稳定来源推动业绩增长,降低研发风险,公司将递进更多 BD 交易[3][12] 6. **研发投入与费用** - 2024 年研发投入超 80 亿元,占销售比例超 30%,计划控制在 20%左右,但现阶段不宜过度减少[3][22] - 2024 年研发费用增长 33%,预计 2025 年延续高增长,用于推进关键项目[19] 7. **产品布局与进展** - 在肿瘤和其他领域双抗广泛布局,产品处临床阶段,已提交 PD - 1 TDF 贝塔上市申请[3][33] - AACR 将发布 A181,103 数据,ASCO 可能公布 A2,102 等更多数据[19] - AR102、SHR1,826、CD79B ADC SHR - A1,912 等多中心临床研究有进展[20] - 有四款 CDK46 抑制剂,覆盖人群广,临床试验无特定适应症,具竞争优势[21] - 白蛋白紫杉醇 2024 年 10 月美国上市,已获欧洲多国批准,海外发货顺利[23] - 在 HR 阳性乳腺癌领域多策略布局,开发 CDK46 抑制剂,探索联合应用[24] 8. **市场与政策预期** - 丙类医保政策待落地,2025 年医保谈判提前,集采政策在优化,公司积极参与[18] - 生物制品增值税调整影响待评估,公司认为自身产品不在调整范围[15][17] 9. **未来销售增速** - 未来两三年创新药增速预计 26%以上,仿制药受集采影响短期难预测,技术服务收入有增长但幅度视情况而定[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汉姆法收到美国 FDA 完成回复信,需进一步提交生产场地答复,公司将积极沟通[13] 2. EMSD LPA 交易二季度生效前可能宣布阶段性事项[14] 3. LPP 项目因在脂代谢及心血管领域传统好、口服药优势、独特 IP 及靶点靠前吸引默沙东[11] 4. 选择性 CDK 抑制剂可减少血液毒性,公司开发新 CDK2 抑制剂并探索新机理和内分泌治疗方案[25] 5. ADC 药物对 HER2 高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均有效,公司结合临床开发产品[26] 6. u right one 4,640 产品预计 2027 年上市为保守估计,实际审批有监管风险[27] 7. 与美国 MMSI 合作模式风险可控,海外临床试验可承受小规模费用,提升对外许可价格[32] 8. 公司新管线靶点前移后公开,具较强对外授权潜力,ADC 平台吸引关注[34] 9. 公司尝试 first - in - class 或 best - in - class 策略实现 BD 目标,约 30%项目属此类[36] 10. 2024 年四季度有效税率提高因研发投入增加,部分研发单位税务亏损未与盈利企业抵消,公司目标优化平衡降税负[31]
新业务价值同比劲增20.9%,中国太保打开价值成长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4-01 03:53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底头部上市险企披露2024年经营业绩带来利好,中国太保表现亮眼,其寿险和产险业务发展良好,且启动大康养、“AI+”和国际化三大战略,为行业发展提供方向[2][10] 中国太保整体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同比大增64.9%;归母营运利润344.25亿元,同比增长2.5%;集团内含价值5620.66亿元,同比增长6.2% [2] 寿险子公司业绩 - 实现规模保费2610.80亿元,同比增长3.3%;新业务价值172.82亿,同比增长57.7%,新业务价值率21.9%,同比上升8.6pt;基于最新经济假设,新业务价值132.58亿,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16.8%;净利润358.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3.4% [3] - 个人寿险客户13个月保单继续率97.4%,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92.5%,同比提升8.5个百分点 [4] 寿险子公司发展举措 - 推进“三化五最”个险队伍转型,2024年代理人渠道规模保费2024.79亿元,同比增长3.6%,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7.1% [5] - 坚持“价值银保”战略,2024年银保渠道规模保费409.02亿元,同比增长7.4% [5] - 团政渠道职域营销业务价值增长,团险业务升级管理模式,2024年规模保费158.50亿元,职团开拓新保规模保费14.61亿元,同比增长22.3% [5] - 丰富产服体系,提供“产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优化产品体系,探索养老金融与服务 [6] 寿险子公司2025年战略 -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经济、客户、社会价值,做好“六大策略”,做实两个闭环 [6] - 全面落地实施长航二期“北极星计划”,深化客户经营与渠道转型,融合康养服务生态,加强资产负债联动匹配 [6] 产险子公司业绩 - 保费收入2035.41亿元,同比增长6.8%;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7%,占比达47.2%,上升1.6个百分点;净利润73.76亿元,同比增长12.2% [3] - 车险、非车均承保盈利,承保综合成本率98.6%和综合赔付率71.0%,分别较2023年同比上升0.9和1.8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达27.6% [7] - 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73.02亿元,同比增长3.7%;新能源车险保费占比17.0%,累计为超460万车主提供保障,综合成本率下降4个百分点 [7] 产险子公司发展举措 - 新能源车险建立垂直化运营管理模式和集中化理赔模式,与车企建立应用实验室 [7][8] - 非车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建设风险减量体系,融入国家战略,实现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39.41亿元,同比增长10.7% [9] 产险子公司2025年发展方向 - 践行“大保险”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民生保障;提升专业经营能力 [9] 集团三大战略 - 启动大康养、“AI+”和国际化三大战略,是可持续发展延续和高质量发展支撑 [10] - 大康养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响应健康中国战略;“AI+”战略赋能传统业务;国际化战略提升境内外市场联动能力 [10] 三大战略实践情况 - 康养布局近五年,线上医疗等方面初步“立起来”,2024年末服务使用客户过千万 [11] - “AI+”领域数智太保加速推进,赋能多个环节,拓展大模型应用场景 [11] - 国际化战略立足香港,做强在港业务,布局海外机构和服务网络,探索海外投资路径 [11]
恒瑞医药(600276):海外BD进展不断,有望重塑海外市场估值
国投证券· 2025-03-31 10: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 55.58 元,2025 年 3 月 31 日股价为 49.20 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创新药销售收入增长,海外许可合作对价推动业绩增长 [1] - 海外 BD 进展不断,国际化战略推进有望重塑海外市场估值,授权交易所得及未来销售分成将增厚业绩 [1][2] - 未来 3 年多个创新药及适应症有望获批上市,成为创新药收入增长和新的业绩增量 [7]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给予 2025 年 PE 50 倍估值,维持增持 - A 评级 [7] 财务数据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3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228.20 亿元、279.85 亿元、312.16 亿元、353.20 亿元、398.63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43.02 亿元、63.37 亿元、70.91 亿元、81.43 亿元、93.63 亿元 [9] - 2023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67 元、0.99 元、1.11 元、1.28 元、1.47 元;市盈率分别为 72.1 倍、48.9 倍、43.7 倍、38.1 倍、33.1 倍 [9] 利润表相关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7.3%、22.6%、11.5%、13.1%、12.9%;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19.4%、52.6%、4.7%、14.8%、14.6% [10] - 2023 - 2027 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10.1%、47.3%、11.9%、14.8%、15.0% [10] 资产负债表相关 - 2023 - 2027 年资产总额分别为 437.85 亿元、501.36 亿元、561.04 亿元、644.32 亿元、719.47 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 27.51 亿元、40.45 亿元、31.22 亿元、47.21 亿元、40.78 亿元 [10] - 2023 - 2027 年股东权益分别为 410.33 亿元、460.90 亿元、529.83 亿元、597.11 亿元、678.70 亿元 [10] 现金流量表相关 - 2023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 76.44 亿元、74.23 亿元,2025 - 2027 年预测值分别为 - 5.72 亿元、147.10 亿元、22.92 亿元 [10] - 2023 - 2024 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 12.22 亿元、 - 19.12 亿元,2025 - 2027 年预测值分别为 - 0.16 亿元、 - 0.22 亿元、 - 0.14 亿元 [10] 海外 BD 合作情况 - 2023 年以来达成约 8 项海外 BD 合作,包括 EZH2 抑制剂 SHR2554、TSLP 单抗 SHR - 1905、TKI 吡咯替尼等授权交易 [1]
兴证国际(6058.HK):年内溢利同比增幅高达98%,多元业务齐头并进
格隆汇· 2025-03-31 09: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达8.81亿港元,同比增长62.16% [2] - 税前溢利1.34亿港元,同比增长83.55% [2] - 年内溢利1.08亿港元,同比增长98.11%,远超行业平均增速8.19% [2][6] - 归母净利润增速达98.11%,超过港股非银金融板块80%个股的59.54%分位点 [3][6] - 银行授信使用率27%,流动性充裕,融资总额33亿港元 [6] 业务板块增长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1.95亿港元,同比增长38.01%,其中经纪佣金收入增长43.07%至1.59亿港元 [9] - 企业融资业务收入1.31亿港元,同比增长219.84%,债券承销佣金收入增长281.31%至1.13亿港元 [9] - 金融产品及投资业务收入5.43亿港元,同比增长56.87%,投资收益率跑赢市场基准指数 [9] - 证券交易量同比增长81%,美股交易额同比增长298%,期货交易量增长47% [8]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资格,为首批14家券商之一 [12] - 为北向通储备超8000只投资产品,覆盖R1-R4风险等级 [12] - 债券承销项目中资在港券商排名第9,全球协调人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00%至54笔 [9] - 推动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双轮联动,实现客户资源与业务协同 [14][15] 行业与市场定位 - 港股券商板块处于估值洼地,公司市盈率12.35倍,市净率0.27倍 [19] - 港股市场2025年恒生指数涨超17%,南向资金持续涌入 [17] - 券商板块高贝塔属性显著,成为牛市初期资金首选标的 [16] - 跨境理财通对接大湾区16.9万户可投资资产超千万的高净值家庭 [12]
【财经分析】中信证券自营、国际业务表现亮眼 业界看好长期配置价值
新华财经· 2025-03-31 08:0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业绩增长,自营业务是重要支撑,投行业务规模承压,经纪和资管业务稳健增长,境外业务超历史最好水平,公司未来有明确发展方向且被分析师看好长期价值 [2][3][6] 各业务表现 自营业务 - 2024年自营收入263.45亿元,同比增长20.6%,营收贡献占比41.3% [3]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6909亿元,较年初增长11%;衍生金融资产490亿元,较年初增长50%;其他权益工具投资907亿元,为年初9.5倍 [3] - 截至2024年末金融资产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20.4%至8617.73亿元,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主要增配目标,规模同比增长853.0% [3] 投行业务 - 2024年投行业务净收入41.59亿元,同比下滑33.91%,营收贡献度6.52% [4] - 2024年境内股权融资业务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55单,承销规模703.59亿元,市场份额21.87%;境内债务融资业务承销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占全市场承销总规模7.07%、证券公司承销总规模15.02%;完成A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5单,交易规模199亿元,市场份额23.03% [4] 经纪业务 - 2024年得益于市场交易量上行,经纪业务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4.8% [5] 资管业务 - 2024年资管业务收入105亿元,同比增加6.7%,旗下华夏基金营业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9.6%;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7.2% [5] 境外业务 - 2024年中信证券国际营收2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国际业务收入贡献占比提升至17.2% [6] - 2024年完成对中信证券国际9.16亿美元增资,年末总资产规模达506亿美元;完成港股股权承销27亿美元、位列市场第二;中资离岸债承销50亿美元,市占率4.2%,位列市场第一;涉及中企全球并购项目72单、交易规模300亿美元,位列市场第二 [6] 公司发展战略 - 境外业务下一步聚焦全力服务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加速完善全球重要金融市场布局、全面提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三方面 [7] 分红情况 - 2024年全年拟派发现金分红总额77.07亿元(含中期分红),占2024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6.88%,较上一年度提升0.21个百分点,相当于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20元(含税) [7] 分析师观点 - 兴业证券徐一洲看好中信证券长期配置价值,认为其在客户资源、业务覆盖等方面有竞争优势,能在资本市场上行周期兑现长期成长性 [7] - 招商证券郑积沙认为中信证券作为航母级券商优势显著,在监管呵护、市场向好背景下有望优先受益、业绩持续向好 [5][8]
恒瑞医药2024年净利润增长47.28%,创新药成业绩引擎,仿制药承压
金融界· 2025-03-30 23:41
文章核心观点 - 恒瑞医药2024年业绩亮眼创新药成主要增长动力但仿制药业务在集采压力下持续下滑公司需加快业务转型升级保持长期竞争力 [6]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8% [1] 创新药业务 - 2024年业绩增长主要动力来自创新药业务创新药收入达66.12亿元同比增长33% [2] - 瑞维鲁胺等产品进医保后可及性提升收入快速增长阿得贝利单抗多地惠民保将其纳入特药报销目录收入贡献扩大 [2] - 海曲泊帕销售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卡瑞利珠单抗等上市较早创新药有销售增量贡献 [2] - 创新药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降价及准入难等问题存在公司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竞争力 [2] 仿制药业务 - 仿制药业务在集采压力下持续下滑第九批国家集采产品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销售额同比减少2.79亿元 [3] - 地方集采涉及产品碘佛醇注射液等销售额同比减少2.76亿元公司需加快仿制药业务转型升级寻找新增长点 [3][4] 国际化战略 - 2024年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将GLP - 1类创新药相关权利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将收取首付款等款项及销售提成 [5] - 多个项目在多国获临床试验资格三个ADC产品获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有望加速药品临床试验及上市注册进度 [5] - 通过多种模式拓展海外研发边界丰富创新产品管线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 [5]
中信证券薪资第二的高管,去年降薪300万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30 10:14
以下文章来源于时代财经APP ,作者金子莘 时代财经APP . 聚焦于企业财经新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230006 作 者 | 金子莘 来源 | 时代财经 导语 :公司战略调整,李春波薪酬大幅下降。 出现下滑的是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40.33亿元和76.86亿元,同比下降35.43% 和8.29%。 "券商一哥"中信证券(600030.SH)2024年重回增长。 3月26日晚,中信证券发布2024年年报,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37.89亿元,同比增6.20%;归属于母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7.04亿元,同比增10.06%。总资产规模提升至1.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7.71%。 值得关注的是,中信证券的国际业务提升明显。 在年报的董事长致辞中,中信证券对2024年的国际化战略部署进行总结,"过去一年,国际化发展 加速推进,国际业务收入贡献占比提升至17.2%。 在东南亚、印度、日本等市场持续加大投入,中 国香港以外地区的机构经纪、投行等业务取得明显增长,全球化业务布局进一步拓宽。" 另一个细节或也可佐证中信证券国际化布局的决心。在中信证券高管薪酬中,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 ...
环球产业观|复星医药2024年净利恢复正增长 未来继续退出非核心资产
环球网· 2025-03-28 13:53
文章核心观点 复星医药2024年净利润回归两位数增长,在多维度践行国际化战略,推进生产体系认证,海外业务有进展,2025年将加大回笼资金力度聚焦核心业务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0.67亿元,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加16.08% [1] - 2024年公司实现经营现金流44.77亿元,同比增长31.13% [1] -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112.97亿元,占营收比重27.51% [1] 国际化战略推进 生产体系认证 - 截至2024年末,制药板块国内控股子公司所有商业化生产线均已通过国内GMP认证 [1] - 截至2024年末,已有10条生产线通过美国、欧盟等主流法规市场GMP认证 [1] 海外市场覆盖与团队建设 - 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主要覆盖美国、欧洲、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海外商业化团队超1000人 [1] 各地区业务进展 - 美国仿制药自营团队日趋成熟,与各大分销商及集团采购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推进制剂产品销售 [1] - 已组建美国创新药团队,开展创新药抗PD - 1单抗斯鲁利单抗注射液的商业化筹备工作 [1] - 欧洲Gland Pharma通过控股子公司Cenexi构建欧洲本土化制造能力 [2] - 复锐医疗科技全球直销办公室拓展至12个,营销网络覆盖全球超110个国家和地区,直销收入占比提升至87% [2] - 博毅雅营销网络覆盖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 [2] 资产处置与业务聚焦 - 2024年公司通过出售金融资产回笼资金近30亿元 [2] - 2025年公司将加大回笼资金力度,退出和整合非核心、非战略、低效率的资产,聚焦核心业务 [2] - 本月初,子公司复星实业拟以1.24亿美元对价转让持有的和睦家所有股权 [2]
国泰君安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与海通证券模拟合并财报同步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3-28 13:39
文章核心观点 国泰君安2024年度业绩表现出色,主要指标大幅增长,推进多项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且与海通证券合并后资本实力跃居行业第一 [2][3][6] 业绩指标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33.97亿元,同比增长20.08% [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0.24亿元,同比增长38.94% [3] - 基本每股收益1.39元/股,同比增长41.84%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4%,上升2.12个百分点 [3] - 总资产首次突破万亿规模,达到10477.45亿元,同比增长13.22% [3] 业务发展 财富管理 - 全面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君弘APP用户4163.9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0% [3] - 个人资金账户数1931.9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8.3%,境内股基交易份额5.17% [3] 投资银行 - 投资银行业务主要业务排名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证券主承销额9967.14亿元,同比增长16.9% [3] - 市场份额9.63%,较上年提升1.51个百分点,排名稳居行业第3位 [3] 机构与交易 - 机构与交易业务打造"1+N"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托管私募基金产品数量继续排名行业第2位 [3] - 新增证券类私募基金产品托管数量市场份额排名行业第1位,托管公募基金规模继续排名行业第1位 [3] 能力提升与机遇把握 能力提升 - 以投顾队伍建设为抓手,升级零售客户服务体系,增强服务专业性 [4] - 提升业务协同性,推动三大客户服务体系互联互通 [4] - 注重战略投资、长期价值投资,对接国家战略,为百余家上海企业募集资金逾5600亿元 [5] 机遇把握 - 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建成企业级数据库,完成管理驾驶舱改版升级,落地智能化基础设施,融入大模型能力 [5] - 深入贯彻绿色化经营,推动构建ESG标准体系和规则指引,加强ESG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MSCI ESG评级升至AAA级 [5] - 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推进国际化布局,优化国际业务顶层架构,提升跨境协作效果和服务能力 [5] 合并情况 - 2024年9月5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宣布合并重组,2025年3月4日,海通证券A股股票终止上市 [6] - 模拟合并的公司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1.73万亿元,归母净资产3283亿元,资本实力位居行业第一 [6]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18.22亿元,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6.03亿元,均位居行业第一 [6] - 自科创板推出至2024年末,两家公司合并累计服务104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承销规模超2000亿元,位居行业第一 [6] 利润分配 - 2024年向股东分配现金红利2次,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4.3元,总额约62.58亿元,占净利润48.05%,比例创历史新高 [7] - 中期每10股已分配现金红利1.5元,期末每10股将分配现金红利2.8元 [7]
中信证券(600030):整体业绩稳健增长,国际业务净利润同比翻倍
财通证券· 2025-03-28 11: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37.89亿元、归母净利润217.04亿元,同比分别+6.2%、+10.1%,ROE同比+0.28pct至8.09%;单四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同比分别+10.6%、+23.7%至176.48亿元,归母净利润环比、同比分别-21.3%、+48.3%至49.05亿元 [3] 报告各部分总结 盈利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0,068|63,789|71,743|76,459|82,009| |收入增长率(%)|-7.74|5.47|13.25|9.38|10.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9,721|21,704|24,665|26,481|28,791| |净利润增长率(%)|-7.49|10.06|13.64|7.36|8.73| |EPS(元)|1.30|1.41|1.66|1.79|1.94| |PE|20.75|19.13|16.21|15.10|13.89| |ROE(%)|7.81|8.09|8.18|8.30|8.51| |PB|/|1.52|1.29|1.22|1.15| [5] 2024年业绩核心关注点 - 4Q2024经纪收入为35.5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48.9%、+56.4%,全年口径为107.13亿元,同比+4.8% [6] - 4Q2024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6.33亿元,较三季度明显回落,3Q2024达98.80亿元;2024年末金融投资规模较上年末+20.4%至8618亿元,主要增量在其他权益工具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中的债券部分 [6] - 2024年全面加强国际化战略部署,在东南亚、印度、日本等市场持续加大投入,中国香港以外区域机构经纪、投行等业务取得明显增长,国际业务收入贡献占比提升至17.2%;国际业务子平台——中信证券国际2024年净利润达5.30亿美元,同比+115.5% [6] - 2024年投行收入同比-33.9%至41.59亿元,主要受A股股权融资市场收紧影响,境内债券承销规模突破2万亿元,同比+9.5%,近五年来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全年资管收入同比+6.7%至105.06亿元,控股基金子公司华夏基金2024年净利润21.58亿元,同比+7.2% [6] - 全年管理费用率同比-1.1pct至47.2%,冲回信用减值11.14亿元 [6] - 2024年度拟分红总额占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6.88%,分红比例较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近五年分红比例均超30% [6] 一季报及全年业绩预期 - 1Q2024归母净利润微降不到9%,显著稳定于上市券商整体(-32%),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稳健经营,鉴于过往优秀的股债投资配置能力,预计1Q2025业绩仍能保持稳健 [6] 投资建议 - 关注公司境外业务发展,特别是中国香港及东南亚地区,以及为稳固行业龙头带来的潜在并购可能;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46.65、264.81、287.91亿元,同比分别+13.6%、+7.4%、+8.7%,3月26日收盘对应2025年PB为1.29倍,维持“增持”评级 [6] 公司财务报表及指标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货币资金|302,792|370,646|444,836|475,701|494,622| |结算备付金|46,000|61,609|99,875|107,591|112,321| |融出资金|118,746|138,332|137,013|155,942|173,443| |衍生金融资产|32,754|48,997|51,447|54,020|56,72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62,209|44,268|39,126|43,039|47,343| |交易性金融资产|625,047|690,862|710,062|705,088|743,616| |其他债权投资|81,183|80,243|92,225|91,579|96,584|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9,514|90,668|91,574|92,490|93,415| |长期股权投资|9,650|9,608|11,170|11,728|12,314| |其他资产|165,464|175,477|177,332|185,357|194,133| |资产总计|1,453,359|1,710,711|1,854,662|1,922,535|2,024,513| |应付短期融资款|57,407|42,711|63,407|66,507|69,707| |拆入资金|53,623|45,493|84,223|67,684|70,231| |交易性金融负债|86,462|124,386|127,843|126,947|133,884|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283,346|390,169|298,453|297,063|307,831| |代理买卖证券款|283,821|362,449|434,938|473,519|497,171| |应付职工薪酬|19,780|22,332|20,413|21,829|23,505| |其他负债|394,720|424,403|508,633|532,926|565,130| |负债合计|1,179,160|1,411,944|1,537,910|1,586,475|1,667,459| |股本|14,821|14,821|14,821|14,821|14,821| |其他所有者权益|259,379|283,946|301,931|321,240|342,233|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268,840|293,109|310,066|328,271|348,065| |少数股东权益|5,360|5,658|6,686|7,789|8,989| |股东权益合计|274,199|298,767|316,751|336,060|357,054|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1,453,359|1,710,711|1,854,662|1,922,535|2,024,513| |利润表(百万元)|/|/|/|/|/| |营业收入|60,068|63,789|71,743|76,459|82,009|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7,202|26,082|29,617|32,274|34,475| |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0,223|10,713|13,278|14,456|15,178| |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6,293|4,159|5,633|6,324|6,939| |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9,849|10,506|10,706|11,495|12,359| |利息净收入|4,029|1,084|1,563|2,412|2,345| |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2,487|26,463|33,734|34,743|37,955| |其他业务收入|6,350|10,161|6,830|7,029|7,234| |营业支出|33,954|35,283|37,487|39,680|42,021| |营业税金及附加|358|319|430|459|492| |管理费用|28,992|30,084|31,141|32,825|34,848| |信用减值损失|-365|-1,114|-100|200|300| |其他业务成本|4,969|5,994|6,015|6,196|6,382| |营业利润|26,114|28,506|34,256|36,779|39,988| |利润总额|26,185|28,418|34,256|36,779|39,988| |净利润|20,539|22,589|25,692|27,584|29,991| |归母净利润|19,721|21,704|24,665|26,481|28,791| |业绩和估值指标|/|/|/|/|/| |营业收入增长率|-7.74%|6.20%|12.47%|6.57%|7.2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7.49%|10.06%|13.64%|7.36%|8.73%| |每股收益(元)|1.30|1.41|1.66|1.79|1.94| |每股净资产(元)|17.01|17.70|20.92|22.15|23.49| |ROE|7.81%|8.09%|8.18%|8.30%|8.51%| |PE|20.75|19.13|16.21|15.10|13.89| |PB|1.59|1.52|1.29|1.22|1.1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