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

搜索文档
金禾实业(002597)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0:00
人才建设 - 围绕“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构建系统化体系 [2] - 深化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等科研院所合作,在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吸纳高端人才 [2] - 搭建内部培养通道,推行管理与技术双晋升路径,通过储备干部计划、职业技能认证等赋能员工 [2] -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员工认同感与归属感,调动员工积极性 [3] 财务与盈利 - 2024年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具体经营情况见《2024年年度报告》 [3] - 三氯蔗糖价格调整对业绩影响因长协订单执行、合同签订到确认收入延迟及检修期间固定成本分摊等因素存在滞后 [3] -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聚焦两大产业方向、优化业务结构、强化循环经济布局、加速产业平台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研产销协同、推进数字化升级、深化精细化管理、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安全与合规管理 [3] 产业布局 - 搭建综合性生物合成创新平台,掌握合成生物产业化核心技术,依托中试线开展多项产品生产研究,完成技术经验积累和产品储备 [4] - 在高纯电子化学品领域形成电子级双氧水及双碱等湿电子化学品布局,完善生产体系,发挥合成生物学平台优势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4] 行业前景 - 全球健康消费趋势重塑甜味剂行业格局,人工合成甜味剂保持基础地位,天然甜味剂向主流领域渗透,两类产品互补发展为市场开拓多元化增长路径和可持续发展纵深 [4] 分红与关税 - 2025年4月18日披露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关注后续公告 [5] - 公司生产的安赛蜜和三氯蔗糖产品不在美国关税加征范围内,直接出口至美国甜味剂产品销售额占公司合并口径营业收入较小 [6]
【免费参会】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4-30 09:33
大会基本信息 - 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3] - 大会同期举办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3] - 会议地点为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 [3] 大会话题与内容 - 话题将覆盖农业、食品与能源,医美、医药、大健康,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以及项目路演等多个方面 [3] 参会与参展信息 - 个人参会可限时抢免费观众票,报名为预登记报名 [13] -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规模预计20,000人,450家参展企业,25个前沿论坛,600位特邀嘉宾 [15] - 博览会设置四个展馆:原料药+合成生物学馆(B馆)、CXO&MAH&DDS馆(C馆)、制药品牌馆(D馆)、创新药+生物药馆(E馆) [15] - 合成生物馆(B馆)期待提供合成生物学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与产品型企业、底层技术、研发&检测机构、配套仪器设备设施、产业园、投融资机构等展示机会 [16] 往期嘉宾阵容 - 往期嘉宾来自学术界如江苏理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 [4][5][6][7][8] - 往期嘉宾来自企业界如芯宿科技、江苏惠利生物、仅三生物、光玥生物、镁孚泰生物、天鹭科技、诺合新、迦美善植物、普瑞森、尚科生物、邦泰生物、北京百奥几何生物、杭州博雅生物医药、诺云生物、元育实验室等公司 [4][5][6][7][8][9][10] - 往期嘉宾来自投资界如复星锐正资本、蒙牛创投基金、招商证券等机构 [4][6] 行业背景与地位 - 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以及生物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受到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 [1] - 多地政府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写进工作报告 [1] - 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免费参会】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4-30 09:30
大会基本信息 - 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2] - 同期举办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2] - 会议话题覆盖农业、食品与能源、医美、医药、大健康、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及项目路演等多个领域 [2] 往期活动回顾 - 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峰会圆满落幕 [4] - 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在苏州成功召开 [4] - Synbio China第二届中国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制造年会在杭州钱塘盛大开幕 [23] - Synbio China 2024吸引3000产业人士参与 [24] 参会嘉宾阵容 - 往期嘉宾包括蒙牛创投基金总经理、光玥生物研发总监刘想、镁孚泰生物CEO [5] - 天鹭科技CMO刘晓楠、杭州博雅生物医药总经理 [6] - 邦泰生物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唐年、北京百奥几何生物创始人兼CEO屈玉娇 [6]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庞泽远、诺云生物创始人&CEO杨世辉 [8]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玉亮、广州知易副总经理 [7] 博览会规模与展馆设置 -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预计规模20000人、450家参展企业、25个前沿论坛、600位特邀嘉宾 [14] - 博览会设置四个展馆:原料药+合成生物学馆(B馆)、CXO&MAH&DDS馆(C馆)、制药品牌馆(D馆)、创新药+生物药馆(E馆) [14] - 合成生物馆(B馆)面向合成生物学产品型企业、底层技术研发机构、检测机构、仪器设备设施供应商及产业园和投融资机构开放参展 [15] 报名与参展信息 - 个人参会提供限时免费观众票 需通过预登记报名 [12] - 展位火热抢订中 商务合作详情可联系王女士13588474548、周女士15858667450、张女士15005862516 [16] - 政府合作咨询周女士15317559317 参会报名咨询陈女士15700093071 [16]
卫光生物:两券商首次推荐并给予买入评级 产品品类扩容获认可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卫光生物2024年营收和利润创历史新高,获中邮证券及中信建投证券研报首次推荐并收获两个“买入”评级,公司采浆量提升、产品种类丰富、租赁业务产业集群效应显现,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1]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血制品业务稳健增长,白蛋白、静丙等产品销售增长且价格体系良好 [1] - 拥有9个全资或控股单采血浆站,2024年采浆量562吨,同比增长8.7%,保障生产需求 [1] - 拥有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3大类11个品种,共23种规格产品,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 [1] - 2024年取得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药品注册证书》,丰富产品线 [2] - 新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粘合剂等产品处于临床阶段,新型静丙和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提升血浆综合利用率 [2] - 2024年物业出租业务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50.44%,毛利率28.5%,卫光生命科学园租赁业务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2] 盈利预测 - 综合两机构预测数据平均值,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将达12.99亿元、14.11亿元和15.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亿元、3.18亿元和3.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2%、12.8%及13.4%,对应市盈率估值22.75倍、20.20倍及17.80倍 [3]
【免费参会】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4-30 07:32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以及生物产业,近些年,受到来自政产学研用金各 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写进工作报告。 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 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融行业智慧、共襄盛举 聚产业力量、擘画未来 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 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 苏州 国际博览中心 举办(同期举办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话题将覆盖: 农业、食品与能源, 医美、医药、大健康 , 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 以 及 项目路演 等多个方面,诚邀莅临,共襄盛举! 往期精彩: 圆满落幕!下一站去哪?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创新峰会成功举办 大会主办丨 Synbio深波 会议时间 | 2025年8月1-2日 会议地点 | 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往期嘉宾 阵容 (按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嘉宾单位或头衔为参加往期活动时信息,或有改变 ) 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峰会圆满落幕 合成生物,聚势苏州: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 ...
第四期新酶设计及酶技术应用专题培训班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4-29 14:19
行业动态与会议背景 - 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生物智造领域注入活力,酶技术是关键环节 [2] - 酶具有加速或减慢化学反应的作用,应用场景覆盖化工、食品、医药、材料、医美、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2] - 科学家已能通过AI设计新酶实现新场景应用,新酶设计及技术开发对绿色催化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 为提升从业者专业素质、促进酶技术应用与发展,将于2025年5月23-25日在杭州举办第四期新酶设计及酶技术应用专题培训班 [2] 会议安排 - 会议地点:杭州(具体地点直接通知报名单位) [2] - 5月23日:全天报道 [2] - 5月24日-25日:上午9:00-12:00,下午13:30-16:30培训课程 [2] 会议费用 - 2600元/人,同一单位两人以上报名2200元/人,高校科研院所2200元/人(含会务费、资料费、会议期间中餐) [3] - 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3] - 会议指定收款账户:中科凯晟(北京)化工技术研究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玉泉路支行,账号0200063009200087710 [3] 会议内容 - 酶库的创建与高通量筛选 [3] - AI与酶技术的交叉融合 [3] - 酶的理性设计与改造 [3] - 酶固定化技术创新与应用 [3] - 新型酶技术与酶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3] 培训课程详情 - **酶分子设计与生物合成**:酶分子降维设计方法、人工酶与新反应设计、工业酶设计与新分子合成 [4] - **基于蛋白和反应预训练模型的新酶挖掘与评估**:蛋白预训练模型、反应预训练模型、反应相似性计算、酶挖掘、多角度酶评估 [4] - **酶蛋白的智能设计**:机器学习用于酶分子设计的原理、基于小样本机器学习模型的酶设计、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酶设计、基于蛋白质语言模型和自动化设施的酶设计 [4]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酶挖掘技术体系**:生物合成反应大数据系统、酶数据库、生物合成反应-酶知识图谱、基于反应-酶的深度学习模型构建、酶挖掘应用案例 [5] - **基于荧光激活微液滴筛选(FADS)的高效酶分子挖掘与改造技术**:FADS技术简介、操作及注意事项、荧光偶联策略、应用实例、FADS-AI发展前景 [5] - **限域与连续流酶催化技术**:新酶发现及在合成与生物降解的应用、基于高通量筛选的酶分子改造、基于蛋白组装的限域酶催化、微纳及固定化酶反应器创制、连续流酶催化合成手性化学品 [5] - **无细胞蛋白表达技术创新与应用**:无细胞蛋白表达技术简介、技术动态、案例分享 [5] 培训对象 - 酶产业专家及学者 [5] - 酶制剂企业总经理及研发负责人 [5] - 生物工程领域专家及学者 [5] - 生物制造领域涉及AI及大数据方向研究工作者 [5] - 医药、化工、食品、材料、能源、环境工程等酶催化研究员及企业技术主管 [5] 报名方式 - 发送公司名称+姓名+电话预登记,短信、微信、邮件组团报名享优惠 [6] - 联系人:尚丹,微信电话:15652565785,QQ:2331466365@qq.com [6] - 识别二维码填写报名表单或在线咨询 [6]
中国985高校中首个合成生物学学院诞生!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4-29 14:19
学院成立背景与意义 - 天津大学成立中国985高校中首个合成生物学学院 旨在应对生物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2] - 学院整合多学科资源 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 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2] - 合成生物学被列入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属于战略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未来产业[4] 行业发展前景 - 麦肯锡预测全球60%物质可通过生物合成生产 潜在经济价值达30万亿美元[4] - 合成生物学致力于设计改造生物体系 以应对材料、能源、环境和健康等全球性挑战[4] 科研实力与成就 - 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近五年研究论文发表量全球第一 拥有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珠峰计划前沿科学中心[5] - 科研团队由院士领衔 牵头承担3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 - 制药工程专业2024年软科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2025年获评A+等级[5] 人才培养体系 - 在国际上率先创建合成生物学专业 建立首个本科-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5] - 设有合成生物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 - 2017年国内率先招收合成生物学本科生 2024年软科学科排名全国第一[5] 未来发展规划 - 科研目标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成果突破 为医药健康、能源材料和环境治理等领域提供科技支撑[5] - 将建立交叉学科课程及实践课题 所有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训练[5] - 通过重大任务开展项目式教学 为拔尖学生接触国际科研前沿创造条件[5]
【免费参会】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4-29 08:00
融行业智慧、共襄盛举 聚产业力量、擘画未来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以及生物产业,近些年,受到来自政产学研用金各 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写进工作报告。 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 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 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 苏州 国际博览中心 举办(同期举办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话题将覆盖: 农业、食品与能源, 医美、医药、大健康 , 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 以 及 项目路演 等多个方面,诚邀莅临,共襄盛举! 往期精彩: 圆满落幕!下一站去哪?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创新峰会成功举办 大会主办丨 Synbio深波 会议时间 | 2025年8月1-2日 会议地点 | 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往期嘉宾 阵容 (按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嘉宾单位或头衔为参加往期活动时信息,或有改变 ) 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峰会圆满落幕 合成生物,聚势苏州: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氧化碳人工从头合成蛋白质」在天工所启动!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4-28 15:32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牵头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氧化碳人工从头合成蛋白质"项目 该项目融合化学与生物技术 开创二氧化碳和铵盐高效合成蛋白质的全新路径 通过解析碳氮固定原理 设计人工杂合系统 有望将蛋白质合成速率提升数十倍以上 [2] - 该项目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为全球碳资源利用和粮食可持续供应提供"中国方案" [2] 二氧化碳合成技术积累 -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2021年在国际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设计出11步主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 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 [2] - 研究团队在二氧化碳合成高分子碳化合物方面拥有领先经验 此次蛋白质合成项目有望延续技术优势 为国家"双碳"战略与粮食安全需求做出贡献 [2] 产业交流平台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提供产业链链接服务 涵盖绿色化工/生物基/食品和农业/美丽健康等领域 已有10000+产业同行加入 [4] - 社群提供品牌推广、会议演讲、产品展示、企业专访、项目尽调、投资融资等多元化服务 促进产业上下游合作 [7]
湖大教授,生物制造专家!人民大会堂领奖!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4-28 15:32
陈守文教授个人成就 -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守文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在京接受表彰 [2] - 陈守文教授为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PI,微生物细胞工厂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环境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4] - 陈守文教授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湖北省先进工作者,楚天园丁奖 [4] - 主要从事地衣芽胞杆菌生物技术及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数10余项,承担大型企业横向课题40余项 [4] -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余件,美国发明专利2件,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项 [4] - 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3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序2)、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序1) [4] 聚γ-谷氨酸技术研发 - 发明聚γ-谷氨酸作为新型生物刺激素在农业种植中应用技术,研制推广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系列增效肥等新产品 [4] - 聚谷氨酸生产技术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系列增效肥等应用技术在我国肥料企业广泛应用 [4] - 成果荣获2014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4] 地衣芽胞杆菌细胞工厂技术 - 建立从基因到功能模块的多层次提升工业菌株生产性能的细胞工厂共性技术 [5] - 创建简便、高效、多用途地衣芽胞杆菌细胞工厂平台,构建聚γ-谷氨酸等产品高性能生产菌株 [5] - 开发配套高效经济发酵生产技术,助力我国发酵产业自立自强和工业菌种自主可控 [5] - 成果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5] 企业合作与技术转化 - 长期担任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围绕公司主营产品杆菌肽高效生产的分子育种、发酵生产及新产品创制开展联合攻关 [7] - 建立杆菌肽高效发酵生产技术体系,开发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等新产品 [7] - 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地衣芽胞杆菌细胞工厂平台,构建酶蛋白、核苷等产品高性能生产菌株 [7] - 相关技术在相关企业推广,签订技术开发和转让数千万元,应用企业新增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7]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 - 生物制造产业交流群涵盖绿色化工/生物基/食品和农业/美丽健康等10000+产业同行 [10] - SynBioCon链接生物制造产业链,构建合作共赢生态,提供品牌推广、企业专访、会议演讲、产品展示等服务 [11] - 产业上下游人员已加入5000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