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化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蓝思科技港股预募资45亿,周群飞“去苹果化”过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09:47
港股IPO进展 - 蓝思科技港股IPO进入招股阶段,招股期为6月30日至7月4日,预期定价日为7月7日,预计7月9日开始联交所买卖 [1] - 公司拟全球发售约2.62亿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2884.84万股,国际发售约2.33亿股,发售价区间为17.38-18.18港元/股 [1] - 如按中位数17.78港元计算,预计募资净额45.90亿港元,较A股最新价22.21元折价约25% [2] 募资用途分配 - 募资48%用于丰富产品及服务组合,28%用于扩大海外业务,14%用于提升智能制造能力,10%用于营运资金 [2] - 产品组合投入重点包括折叠屏技术储备和产能建设,以及智能汽车、机器人、AR/VR和可穿戴设备 [8] 基石投资者构成 - 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包括小米旗下GreenBetter、世运电路、UBS AM Singapore等机构 [3] - 小米和世运电路分别认购1000万美元,UBS AM Singapore认购5000万美元,Oaktree认购2500万美元 [3] 股权结构 - 周群飞通过蓝思科技(香港)控制56.28%股权,长沙群欣(周群飞持股97.9%)控制5.78%股权,发行后周群飞夫妇合计控制59.03% [4] 全球化战略 - 计划在越南和泰国新建生产线,越南生产线2025年底投产(智能手机/电脑产品),泰国生产线2025年底投产(智能汽车产品) [6] - 目前在全球拥有9个生产和研发基地,包括东南亚工业园区及美日韩等地办公驻点 [7] 业务多元化 - 对最大客户(苹果)的销售占比从2022年71%降至2024年49.5%,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低于50% [8] - 战略方向包括消费电子(折叠屏)、智能汽车、机器人、AR/VR和可穿戴设备三大新业务领域 [8]
激荡三十年,锂电老牌霸主欣旺达何以持续穿越产业周期|深度
24潮· 2025-06-29 22:23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欣旺达创立28年,上市14年,过去17年营收仅出现两次小幅下降(降幅低于10%),年营收从2008年4.89亿元增长至2024年560.21亿元,增长113.56倍,17年合计创收超3200亿元且从未亏损[2] - 2024年在锂电池全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公司营收与盈利规模均刷新历史最高记录,2025年一季度收入利润双位数增长,毛利率达13年来同期最高点[2] - 创始人王明旺从深圳流水线工人起步,经历两次创业失败后于1997年与堂弟王威成立欣旺达,早期通过OEM/ODM模式切入电池行业[10] 消费电池业务 - 公司消费类电池收入占比54.27%(2024年),毛利率从2022年13.79%提升至2024年17.65%,手机电池全球市占率达30%,手机电芯份额可能仅次于ATL位居世界第二[12][15] - 通过收购东莞锂威实现电芯自产,自供率从2021年不到30%提升至35%以上,形成PACK组装到电芯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11][12] - 1999年通过康佳手机电池订单打开高端市场,2000年进入飞利浦供应链,2011年跻身苹果产业链并同年上市[10][11] 动力电池业务 - 动力电池营收从2021年29.33亿元(占比7.95%)增至2024年151.39亿元(占比27.02%),出货量25.29GWh(同比+116.9%),全球装机量排名第十[23] - 聚焦快充技术,HEV装机量连续三年中国第一,BEV市场推出6C闪充电池(充电10分钟补能500-700km),已量产6C电池并研发10C产品[20][21] - 绑定理想汽车(传闻占出货量40%),获小米增程式SUV定点,2025年一季度动力电池出货4GWh,国内装车量排名第七[21][22][26] 储能电池业务 - 储能业务2024年收入18.89亿元(同比+70.19%),占比3.37%,系统装机量8.88GWh(同比翻倍),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十[29][32] - 推出314Ah/280Ah电芯及625Ah超大电芯"欣岳",电力储能领域完成5.015MWh液冷系统并网,家庭储能在海外规模出货60kWh产品[35][36] - 2022-2024年累计对外投资313.18亿元,但2024年终止珠海120亿元30GWh项目,动力电池毛利率降至8.8%(行业第8)[46][48] 全球化布局 - 海外收入连续七年占比超40%,2008-2024年累计海外收入1311.05亿元(占比42.58%)[40] - 消费电池在越南投资20亿元建电芯厂,动力电池布局匈牙利(19.6亿元)、摩洛哥、泰国(10亿美元)基地,储能业务落地澳大利亚5MW/11MWh等项目[43][44] - 动力电池早期定点法国雷诺,合作大众/沃尔沃/日产,储能业务覆盖五大洲,包括南极科考站项目[40][4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2022年以来投资超4万亿元,20家企业2025年产能规划达6188GWh,远超1226-1550GWh需求预测[47] - 公司短期有息负债126.08亿元(同比+14.99%),现金余额94.66亿元(同比-30.75%),应收账款160.79亿元(同比+34.6%)[48][49] - 欣旺达动力分拆IPO推进中,已获IDG/蔚来/理想等超120亿元融资,但IPO进程已延宕两年[49]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建成:20亿㎡产能筑基,独立定价体系剑指海外盈利“黄金赛道”
鑫椤锂电· 2025-06-28 06:34
全球化布局 - 星源材质东盟基地马来西亚工厂(一期)项目建成 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海外隔膜生产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2] - 马来西亚工厂总投资接近50亿人民币 建成后锂电池隔膜年产能达20亿平方米 [5] - 通过马来西亚基地 公司能更顺畅辐射东南亚及全球市场 助力国际化发展 [7] 产能与市场需求 - 马来西亚工厂产能规模庞大 建成初期已呈现供不应求态势 [5] - 国内电池公司如亿纬锂能 珠海冠宇 欣旺达及海外电池公司LGES SK On等加速在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布局 公司作为上游供应商将受益于这一趋势 [5] - 预计2026年底后海外市场中隔膜将面临供不应求局面 [5] 定价体系与盈利能力 - 马来西亚工厂建成为公司构建独立海外定价体系 未来海外产品将不再受制于国内市场价格波动 [5] - 独立定价体系使公司能根据国际市场供需关系 成本结构及品牌价值制定更灵活且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 [5] - 2025年公司海外产能预计能带来五亿左右利润 [7] 战略优势与竞争力 - 公司凭借技术研发深厚积累 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满足国际市场多样化需求 [7] - 对产品质量严格把控确保公司在全球市场的良好口碑 [7] - 卓越客户服务能力使公司能迅速响应市场变化 灵活调整策略 [7] 行业活动参与 - 公司将派出企业代表参加2025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其他参与方包括中科院研究所 温州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盟固利 杉杉科技 恩捷 新宙邦 金羽新能源等 [8]
匠心家居(301061) - 301061匠心家居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7
2025-06-27 10:22
业绩与市场布局 - 公司产品在美国市场获认可,营收占比超90%,侧面证明产品在成熟市场有竞争力 [2][3] - 亚太或欧洲市场未形成规模销售,原因包括战略聚焦、区域节奏差异、资源与优先级分配 [4] - 全球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将有节奏推进多元市场布局以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4] 竞争地位与愿景 - 公司是全球具备“核心零部件 + 软件控制 + 整品设计 + 批量交付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 [5] - 向La - Z - Boy、Tempur Sealy International等优秀企业学习,在核心技术整合与供应链协同方面有领先优势 [5][6] - 未来强化“技术 + 产品 + 品牌”三位一体能力建设,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功能家具企业 [6] 店中店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MOTO Gallery在美国门店超500家,覆盖32个州;在加拿大布局24家门店,分布于3个省份 [7] - 店中店进展关注后续定期报告及相关公告 [8] 创新与发展空间 - 电动沙发围绕用户体验、技术集成、生活场景和健康功能有广阔创新空间,创新是公司坚持和信仰 [8] - 智能电动沙发定位于中高端市场,虽单价高但市场份额不小、成长空间大,基于消费升级、高端市场机会和海外市场潜力 [9][10] - 公司成长逻辑是“以高打中、从点到面”,提升市场渗透率与全球影响力 [10] 越南工厂情况 - 越南制造基地承担大部分出口订单,产能运行较高且可调节,用工稳定,无“用工荒”问题 [11] - 已针对未来1 - 2年业务增长预规划扩产,根据订单和需求落地节奏适时推动 [11] 股东回报与投资 - 自2021年9月13日上市已发放七次现金股利,累计派发现金股利在同行业属高位 [12] - 未来综合多因素制定科学、稳健利润分配方案,平衡公司发展与股东回报 [12] 关税政策影响 - 密切关注4月关税政策动向,与客户沟通,内部评估调整,销售情况稳定 [13] - 应对贸易政策变化,坚持“灵活应对、稳健运营”原则,提升综合运营韧性 [14][15][16] 国内市场与股东回馈 - 目前未在国内设直营店或公开销售渠道,业务以海外市场为核心 [16] - 积极评估国内品牌展示、样品体验等可能性,考虑股东实物回馈建议 [16] 公司待解决问题 - 公司快速成长与全球化推进阶段,需解决和优化规模增长时组织协同效率与全球运营能力问题 [16]
临港新片区已备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项目450个
国际金融报· 2025-06-26 09:15
出海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 "新片区出海人才培养基地"落户临港新片区滴水湖金融湾涉外中心大楼 将成为集成政务服务与专业服务的物理载体 同时孵化高层次复合型出海人才 [1] - 基地定位为"上海金融服务业第三极" 聚焦全球化产业环境理解能力提升 [1] 产学研联盟与人才培养项目 - "新片区出海人才合作伙伴联盟"由临港新片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联合20家顶尖学府和服务机构成立 包括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等 [3] - 联盟启动"首期新片区出海高端人才培养项目" 后续将推出系列化定制化课程 覆盖不同行业和阶段企业的出海需求 [3] - 联盟目标为整合产学研资源 实现国际化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3] 临港新片区出海服务成果 - 临港新片区已备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项目450个 中方投资总额达69 6亿美元 [4] - "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集聚500家专业服务机构 对接50余家国际组织 服务超1000家企业成功出海 [4] - 平台在全国设立23个服务分站和联络处 构建线上线下服务矩阵 覆盖人力资源管理 跨境金融等20个领域 [4] 出海服务生态体系 - 以"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生态圈提供投融资对接 制度优势叠加等支持 形成"人才孵化-服务落地-业务拓展"闭环 [5] - 临港新片区将持续深化制度创新 在投融资 数字文化出海等新赛道链接全球资源 强化"SAGG新片区出海"品牌 [5] - 平台通过国际化实践场景引入 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 该模式已成为临港特色品牌 [4][5]
二轮融资完成,钢帘线企业全球布局再提速
搜狐财经· 2025-06-26 09:12
供股融资 - 公司完成第二轮供股计划,以"20供3"基准按每股0.455港元发行最多约3.53亿股供股股份 [1] - 供股净融资金额达1.46亿港元,两轮供股累计融资达2.77亿港元 [3] - 主要股东首钢方按44.91%持股比例全额认购,战略股东Redamancy.Z Holdings Limited认购总额4500万港元 [3] 市场表现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初至今股价上涨超80%,2025年上半年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 [3] - 融资计划提升资本规模,为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全球化布局提供资金保障 [3] 全球化战略 - 出口业务近两年收入占比达40%,目标提升至50%以上 [4] - 合资成立境外公司推进海外建厂、并购及高端客户拓展,布局东亚、东南亚、欧美市场 [4] 股东回报 - 未来5年每年派息不少于4000万港元,2025年初已兑现 [6] 公司愿景 - 以资本为纽带,以技术为根基,以全球化为方向,向国际高端制造标杆迈进 [7]
英飞特(300582) - 2025年6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5 13:3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5年6月25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中投万方、维金资本等,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贾佩贤 [2] 海外关税应对 - 海外关税政策带来风险与挑战,但公司全球化有先发优势,全球布局生产、销售、研发等职能,拥有22家子公司、5大研发中心,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公司在多地设有自有工厂和OEM/ODM生产合作伙伴,灵活生产布局可应对供应链和业务冲击,保障营收稳定 [3] 新能源业务布局 - 新能源业务是“双核驱动”战略重要一环,优势在于成熟电力电子技术积累、LED业务全球销售网络赋能、供应链和智能制造经验丰富 [4] - 重点在储能和充换电,已推出工商业和户用储能方案获多项认证,3月投资上海共舜新能源布局二轮电动车充换电市场 [4] 其他业务相关 - 公司产品不涉及军事领域,LED驱动电源产品线规格完整,涵盖道路照明、体育照明等多个应用领域 [6] - LED驱动电源及配套产品可应用于温室大棚、垂直农场等植物照明场景,植物照明技术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7][8][9] 业务协同与发展定位 - 收购欧司朗DS - E业务在产品、研发、生产、采购、销售方面有协同效应,提升公司全球市场影响力和营收 [10][11] - LED照明业务将聚焦增长,做大做强;新能源业务利用综合优势,把握充换电、储能市场机遇加速发展 [14] 研发情况 - 全球5个研发中心协同效应好,2024年研发投入1.82亿元,同比增长8.3%,截至2024年底拥有789项专利 [15] - 未来研发重点是加强平台化研发、推进模块化管理、贴近客户需求转化技术优势 [15]
助力中国企业“走全球”!浦东打造企业“走出去”桥头堡
搜狐财经· 2025-06-24 10:38
公司发展历程与全球化战略 - 密尔克卫从1998年浦东老港起步,已发展为全国化工新能源供应链行业头部企业,业务拓展至亚太、美国、北非、东欧等全球市场,海外员工超300名 [1] - 密尔克卫目标是用10年时间将海外业务提升至40%以上,以浦东为出海根据地打造中国品牌 [1] - 公司近期亮相德国慕尼黑物流双年展与科隆欧洲精细化工展,展示化工及新能源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并在巴西与多家国际运输巨头达成合作,加速全球化布局 [4] 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 - 2020-2024年中国全行业对外投资金额上涨22%,远超全球7%的增长率,显示中国企业正加速国际化 [4] - 中企国际竞争力提升体现在产品力、品牌力、创新力及产业生态获全球认可,叠加新兴市场发展及政策支持等因素推动快速全球化扩张 [4] - 浦东构建企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吸引全国企业"来浦东、走全球",打造"走出去"桥头堡 [3] 医疗器械企业全球化案例 - 心脉医疗™2019年成为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唯一科创板上市公司,全球共有30款已上市产品,5款获CE认证,9款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 [5] - 2024年全资收购欧洲医疗器械公司Lombard Medical,整合技术渠道优势实现欧洲市场深度覆盖,过去五年海外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60%,业务拓展至40余国 [7] - 公司在美国、荷兰、英国等地布局研发、运营和营销中心,形成全球网络 [7] 政府支持体系 - 浦东优化境外投资备案流程缩短时间,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并支持企业采用保税手册方式降低关税成本 [8] - 发布《支持出海企业总部和出海先锋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从投资并购支持、人才保障、专业服务等方面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8] - 提供全周期金融保障包括多元化融资、保险保障、汇率避险、跨境支付结算便利等 [9] 区域协同与服务平台 - 浦东新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全国首家民非性质平台,拥有11家理事单位和60余家战略合作伙伴,覆盖全球270余个海外服务站 [10] - 服务中心提供从市场调研、商务考察到项目对接、风险预警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帮助企业判断出海策略 [11] - 吸引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企业依托浦东开放优势构建全球化战略"首发站",涉及高端海洋装备、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行业 [10]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阀安格的创新突围之路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实施"创新驱动、品质筑基"核心战略,通过超过95%的国产化战略降低生产成本并构建独立可控供应链体系 [1] - 公司从"德国技术,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新,全球共享",70%产品为非完全标准产品且创新产品成功反哺全球市场 [2] - 公司打破外企在华"加工厂"刻板印象,实现技术反向输出,重塑行业格局 [1][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采用复杂技术实现阀门"零泄漏",从材料配方到精密加工历经上千次测试 [4] - 研发2.4米调流调压阀仅用18个月完成从设计到量产全流程 [4] - 公司搭建完整本土供应链体系,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下线全流程本土化 [3][4] 生产与运营 - 公司采用定制化生产模式,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验证与生产 [3] - 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作业,展现敏捷应变能力 [3] - 公司建立市场需求快速响应机制,提升技术转化效率 [4] 市场拓展与全球化 - 公司产品出口覆盖除南极洲外所有六大洲,赢得全球市场青睐 [5] - 东南亚为重点发力区域,印尼、越南、泰国市场布局加速 [12] - 公司参与国内外重大项目如黄河小浪底、中东、东南亚等地工程 [4][5] 绿色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 阀门产品在节能性能上展现显著优势,降低流体输送阻力损失 [6] - 产品超长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能实现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 [6] - 在污水处理领域确保高效运行,降低能耗和药剂消耗 [7] 人才管理与文化 - 公司实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管理准则,形成高度默契团队协作 [8][9] - 提供优厚福利和晋升空间,人才流失率非常低 [9] - 安全管理严格,负责人亲自开展全员安全培训 [10] 重大项目参与 - 参与上海竹园污水处理厂(340万吨/日)建设,设计国内首例超大口径液压闸门 [4] - 参与云南滇中引水工程、鲁地拉水电站等重大政府项目 [5] - 参与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280万吨/日)建设 [8]
资本热土孕育全球品牌 中国银行护航影石创新“登科”“出海”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00:20
公司上市表现 - 影石创新于6月11日在科创板成功上市,首日开盘涨幅高于280%,市值超700亿元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凭借全景影像技术迅速崛起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影像品牌之一 [1]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影石创新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达67.2%(2023年度) [1] - 公司由90后团队创立,已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深圳新名片" [1] 全球化布局 - 公司产品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入驻全球10000多家零售门店及90余座海内外机场 [1] - 构建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全球运营体系 [1] 金融支持与跨境管理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公司提供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试点服务 [2] - 金融服务包括结算、授信支持,以及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全球市场拓展的资金保障 [2] - 银行还提供IPO募资服务、跨境资金管理、员工个人服务等综合金融方案 [2] 行业发展趋势 - 深圳智造企业正以创新者姿态走向世界舞台,兼具核心技术"硬实力"和全球市场品牌"软实力" [2] - 金融机构通过优化金融供给、创新服务模式支持科技企业全球化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