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多元化

搜索文档
21社论丨中国外贸量稳质升,韧性凸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23:56
外贸数据表现 - 2025年6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5.8%,上半年累计出口同比增长5.9% [1] - 6月进口同比微增1.1%,上半年累计进口同比下降3.9%,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国内制造业景气度偏弱影响 [1] - 对欧盟出口保持高增,6月同比增速7.6%,对东盟出口维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越南和泰国超20%,对非洲出口稳中有升,同比增速6.6% [1] 贸易商品结构 - 汽车、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机械设备等商品出口表现较好,劳动密集型产品承压 [2] - 船舶出口在2024年高基数下仍实现23.6%高增,机电产品同比增长8.24%,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4.2% [2] -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同比承压,除铜矿砂外,大豆、铁矿砂、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气进口单价均同比下跌 [2] 贸易伙伴格局 - 新兴市场占中国出口份额持续攀升,前6个月美国份额降至12%,东盟和拉丁美洲份额分别达17.8%和7.8%,较2019年末提升2个和1.7个百分点 [3] - 中国在欧盟进口份额稳定在21%左右,中欧双边贸易保持稳定发展 [4] 出口结构优化 - 中高端制造商品竞争力增强,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机械、家电等出口实现高增 [4] - 纺织原料及制品、杂项制品等低端商品出口份额持续下降,交运设备等中高端商品份额提升 [4] 出口韧性支撑因素 - 东盟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中欧经贸关系稳定,支撑出口韧性 [5] -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中高端制造商品国际竞争力提升 [5]
中国外贸量稳质升,韧性凸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22:32
出口表现 - 以美元计价的中国6月出口同比录得5.8%,上半年出口累计同比实现5.9%的稳健增长 [1] - 2025年6月外贸企业"抢出口"和"抢转口"延续,支撑当月出口表现 [1] - 对欧盟的出口保持高增,录得同比增速7.6% [1] - 对东盟出口继续维持双位数同比高增,其中对越南和泰国的出口同比增速超20% [1] - 对非洲的出口保持稳中有升,6月录得6.6%的同比增速 [1] 进口表现 - 以美元计价的中国6月进口同比录得1.1%,上半年进口累计同比录得-3.9% [1] - 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国内制造业景气度偏弱导致进口微增 [1] - 半导体产业链海外进口加速,机电产品进口实现6%的同比增长 [2]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进口分别同比增长9%和11% [2] - 主要进口大宗商品中,除铜矿砂及其精矿外,其余进口单价均为同比下跌 [2] 贸易伙伴结构 - 美国占中国出口份额下滑至12%左右 [3] - 新兴市场占中国出口份额持续攀升,东盟和拉丁美洲占比分别为17.8%和7.8% [3] - 中国在欧盟进口份额基本维持在21%左右 [3] - 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经贸关系日益紧密 [3] 出口商品结构 - 汽车、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产业链、机械设备等商品出口维持较好表现 [2] - 船舶出口在2024年高基数下仍实现23.6%的高增 [2] - 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24%,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达24.2% [2]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承压,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2] - 中高端制造商品出口份额持续提升,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4] 贸易多元化发展 - 新兴市场与中国贸易往来愈发紧密 [3] - 中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RCEP等合作协议 [3] - 贸易多元化格局较中美贸易摩擦期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 - 中欧双边贸易保持稳定发展 [3]
特朗普回应加拿大有无关税豁免:“拭目以待”,加元收窄跌幅
华尔街见闻· 2025-07-11 17:31
美加关税争端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 主要原因是加拿大未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以及加拿大对美贸易壁垒导致贸易逆差 [5] - 特朗普指责加拿大向美国奶农征收高达400%的关税 并称美加贸易赤字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主要威胁 [5] - 特朗普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 威胁对通过第三国转运的商品征税 同时承诺若加拿大企业在美国生产将免征税 [7] 市场反应 - 特朗普讲话后加元跌幅收窄 美元兑加元从日内高点1.3730回落至1.3680下方 涨幅从0.6%降至不足0.2% [2] - 美股早盘美元兑加元曾短暂突破1.3700 随后回落 [2] 加拿大政府回应 - 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将坚定维护本国利益 同时将美加谈判期限延长至8月1日 [8][9] - 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以恢复与美国的贸易谈判 原定7月21日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被推迟 [9] - 加拿大外交部长表示正加紧与东南亚国家推进自贸协定谈判 以开拓新兴市场应对美国关税 [10] 谈判前景 - 特朗普表示35%的关税可能调整 取决于美加关系走向及加拿大在芬太尼问题上的合作 [7] - 加拿大强调在控制芬太尼方面取得进展 将继续与美国合作 [9]
面对美国征收35%关税威胁 加拿大总理的回应来了
新华网· 2025-07-11 07:35
美加贸易争端升级 - 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对从加拿大输入的商品加征35%关税 且该关税将区别于所有已宣布的行业关税单独执行 [3][7] - 加拿大将贸易谈判期限延长至8月1日 即美方关税起征日 并强调继续维护本国从业者和产业利益 [1][3] - 若加拿大决定提高对美关税水平 美国将在35%基础上对等增加 [3][7] 加拿大应对措施 - 加拿大政府表示正加强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伙伴关系 包括推进与东南亚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8] - 加拿大外交部长称仍希望与美方达成建设性且互利的协议 同时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 [3] - 加拿大准备建设一系列符合国家利益的重大新项目 [8] 美国提出的条件 - 若加拿大或加境内企业决定在美国本土制造产品 美国将不对这类产品加征关税 [7] - 美国威胁若加拿大取道第三国转运商品至美国 该商品也将成为征税对象 [7] - 特朗普表示35%关税可能调整 取决于美加关系走向 [7] 其他相关国家影响 - 特朗普政府已向超过20个经济体发出信函 未收到信函的经济体可能被征收20%或15%关税 [9] - 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化 让投资者和贸易伙伴难以应对 [9]
南非总统府:总统敦促政府贸易谈判团队和南非企业加快多元化努力。南非将继续通过外交努力,推动与美国建立更加平衡、互利的贸易关系。
快讯· 2025-07-08 04:53
南非贸易多元化 - 南非总统敦促政府贸易谈判团队和企业加快贸易多元化努力 [1] - 南非将通过外交努力推动与美国建立更平衡互利的贸易关系 [1]
加拿大贸易逆差大幅缩减 非美市场成出口增长新引擎
新华财经· 2025-07-03 13:52
贸易逆差收窄 - 5月加拿大商品贸易逆差从4月的76亿加元收窄至59亿加元,主要由于出口增长1.1%至608.1亿加元(四个月首次回升)而进口下降1.6%至666.6亿加元 [1][3] - 货物与服务贸易合并计算的总逆差从80亿加元降至66亿加元,出口增长0.8%至787亿加元,进口下降0.8%至853亿加元 [4] 出口表现 - 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品出口增长15.1%,其中未锻造黄金出口飙升30.1%至59亿加元(历史纪录),主要流向英国 [5] - 消费品出口增长2.6%,肉类(+13.1%)和加工海鲜(+52.9%)贡献显著,反映日本等亚洲市场需求 [6] - 对美以外国家出口增长5.7%至历史新高,英国(黄金)、新加坡(原油)、意大利(未锻造铝及药品)为主要增长市场 [6] - 能源产品出口下降5.6%,原油出口因价格和销量双降减少4.0% [6] - 对美出口连续第四个月下降0.9%,占比从75.9%降至68.3%,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 [6] 进口表现 - 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品进口骤降16.8%,未锻造黄金等贵金属进口减少43.2% [7] - 机动车及零部件进口下降5.3%,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进口创两年多新低,与报复性关税相关 [7] - 消费品进口增长4.3%,视频游戏机和药品(来自爱尔兰、美国)推动增长 [8] - 对美进口连续第三个月下降1.2%,但从中国进口增长3.0%(主要为消费品) [8] 贸易伙伴动态 - 美国:对美贸易顺差微增至32亿加元,但出口和进口连续下降,反映关税政策压力 [9] - 中国:出口下降21.3%(油菜籽和原油减少),进口增长3.0%,逆差扩大至37.2亿加元 [10] - 英国:出口激增28.9%(黄金驱动),顺差达45.5亿加元,进口下降49.2% [12] - 其他国家:对意大利出口增长73.8%,从瑞士进口增长38.5%(特殊商品) [13]
分析师:加拿大需要重新考虑贸易基础设施以实现多元化
快讯· 2025-06-25 11:59
贸易基础设施调整 - 加拿大需要重新考虑贸易基础设施以实现多元化 将贸易方向从美国转向其他市场需投资海运和空运基础设施 [1] - 当前贸易中每有10%从美国转移 港口和机场出口货物份额增加5%和3% 公路铁路管道跨境商品份额下降8% [1] - 未来50年公路铁路将占基础设施资本支出80%以上 与贸易转型需求不匹配 [1] 投资与政策调整 - 解决贸易基础设施问题需要私营和公共部门共同推动投资 [1] - 需推进放松管制以克服效率低下问题 [1]
21评论丨两大因素支撑我国出口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7:37
贸易表现 - 2025年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8%,进口同比下跌3.4%,贸易顺差达1032.2亿美元 [1] - 对欧盟出口保持高增,同比增速12.0%,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14.8%,其中越南和泰国增速超20% [1] - 对拉丁美洲和非洲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3%和6.2%,新兴市场成为出口韧性的关键支撑 [1] - 对美国出口受关税冲击同比下跌34.5%,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疲弱 [1] 出口商品结构 - 船舶出口在2024年高基数下仍实现43.7%的高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7.2% [2] - 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33.4%,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增速超5% [2]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承压,箱包、纺织原料及制品、鞋靴、玩具、家具等均录得同比下跌 [2] - 中高端制造商品如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机械、家电等出口实现高增,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5] 进口表现 - 机电产品进口同比增长6%,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集成电路进口分别增长48%和9% [3] - 大豆进口同比高增22.5%,铁矿砂、原油、铜矿砂、煤及褐煤、天然气进口同比跌幅超10% [3] - 国内制造业景气度偏弱,进口需求整体疲软 [3] 贸易多元化格局 - 美国占中国出口份额从2019年末的14.7%降至2025年前5个月的12%,新兴市场占比持续攀升 [4] - 东盟占中国出口份额达17.8%,较2019年末提升2个百分点,拉丁美洲份额提升至7.8% [4] - 中国在欧盟进口份额稳定在21%左右,中欧贸易互补性强 [4] 出口韧性支撑因素 - 新兴市场需求和与欧盟的稳定经贸关系是出口韧性的重要支撑 [6] -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带动中高端制造商品竞争力提升 [5][6] - "抢出口"和"抢转口"或支撑全年出口同比增速实现2%~3%的增长,二季度表现较强 [6]
我国港口吞吐量逆势增长,下半年外贸旺季或提前到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2:30
港口吞吐量表现 - 前4个月我国主要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7.5亿吨,同比增长3.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集装箱吞吐量11225万标箱,同比增长7.9% [1] - 上海港前4个月集装箱吞吐量1771万标箱(+6.5%),宁波舟山港1356.8万标箱(+9.9%),深圳港1134万标箱(+16.5%),广州港885万标箱(+8%) [8] - 宁波舟山港外贸出口重箱同比增长超10%,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区域增幅超20% [8] 美线货运波动与应对 - 4月美国加征关税导致美线货量下跌,5月中旬政策转向后90天窗口期出现爆舱现象,上海港/深圳盐田港/厦门港美线舱位紧张 [7] - 5月5-13日中国至美国7天平均订舱量从5709TEU增至21530TEU(+277%),美东航线运价指数周涨69.7%,美西航线周涨89.2% [10][11] - 马士基通过大船换小船稳定供应链,拉美/非洲/东南亚市场货量增长对冲美线波动 [14] 航线多元化布局 - 广州港新增2条美国航线及东南亚/拉丁美洲新兴市场航线,宁波舟山港强化南美/中东/欧洲市场物流通道 [8] - 北部湾港和深圳西部港区因东南亚航线占比较高,前4个月货量显著增加 [9] - 行业建议通过海陆空铁多式联运及RCEP区域供应链开发新贸易机会 [15] 运价与供应链调整 - MSC/马士基等船公司6月上调运费,宁波至洛杉矶特价舱达3850美元且舱位紧缺 [12][13] - 当前供应链特征表现为运价大幅波动、咽喉要道效率下降,需强化陆海联动和海外仓建设 [13][14] - 90天过渡期内库存积累需求持续,运力紧张或延续,建议货主均匀释放订单 [12][13]
安联投资:多因素支持亚洲信贷延续去年的强劲表现
智通财经· 2025-06-05 06:57
亚洲信贷市场表现 - 亚洲定息收益市场展现韧性,息差优于美国和新兴市场同类债券 [1][4] - 中国美元计价高收益债券是表现最佳的高收益债券市场 [1][7] - 亚洲定息收益各个领域表现均优于其他定息收益市场同类产品 [1] 亚洲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出口表现理想,韩国、中国台湾省和马来西亚科技及半导体出口激增 [1] - 东南亚内需增长稳健,印度顺利完成大选 [1] - 蒙古等前沿国家实现强劲增长,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债务重组取得进展 [1] 亚洲高收益债券前景 - 亚洲高收益债券违约率呈下降趋势,2025年可能出现强劲反弹 [15][16] - 中国房地产新动工量降至20年来低位,未来12-18个月新增供应有限 [18] - 亚洲高收益债券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多元化回报机会 [18] 亚洲结构性优势 - 区域贸易深化和经济金融一体化推动亚洲结构性优势 [19] - 亚洲具备利好人口结构、经济基本因素韧性和稳定领导层 [19] - 亚洲信贷贝塔系数和相关性较低,成为2025年多元化回报吸引来源 [2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占中国出口比例从2018年19%降至2024年15% [12] - 中国出口价值链提升,向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出口高附加值产品 [12] - 亚洲国家贸易多元化,对美国依赖度降低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