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代工

搜索文档
三星美国厂,即将量产
半导体芯闻· 2025-06-23 10:23
三星电子美国泰勒晶圆厂进展 - 公司正在加速美国泰勒2纳米工艺代工厂的量产准备工作 计划最早于2024年1-2月引入首批量产设施[1] - 该工厂原定量产4纳米工艺 后因市场考量转向聚焦2纳米工艺 但此前多次推迟建设进度 主要因担忧需求未明确导致成本损失[1] - 2023年Q2已重启洁净室装修工程 预计年底完工 洁净室是引入制造设备的前提基础设施[1] 量产线建设规划 - 计划2024年初开始引进公用设施建立量产线 目前正在进行设备选型 即将与合作伙伴敲定投资订购细节[2] - 部分设备供应商已启动向美国运输设备的准备工作 由于是首条量产线 短期投资规模相对较小[2] - 实际投资计划可能根据客户订单情况动态调整 相关零部件进口认证程序已启动[3] 技术优势与客户进展 - 2纳米工艺(SF2)较3纳米工艺性能提升12% 能效提高25% 芯片面积减少5% 计划2023年下半年启动量产[2] - 已获得韩国本土及日本AI芯片设计公司订单 但尚未签约全球科技巨头客户 正积极与潜在客户谈判[2] - 行业认为泰勒工厂对需要美国本土先进制程的客户具备吸引力 工厂复工和量产线具体化讨论增强了市场信心[2]
日本半导体为何难以超越台湾?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2 03:23
日本半导体产业布局 - 日本近年来在熊本启用JASM晶圆厂,Rapidus在北海道全力研发先进制程 [2] - 日本半导体产业研究权威长内厚出版《半导体逆转战略》一书,试图解答日本如何扭转半导体制造颓势 [4] 台日半导体发展路径差异 - 日本执着于"技术优先",把半导体材料、设备做到全球第一,而台湾以台积电为首的晶圆代工产业"把技术变成真正的经济价值" [6] - 日本半导体制造早年以服务自家家电产品为主,随着家电被韩国、中国取代,半导体部门因缺乏外部客户而萎缩 [7][8] - 日本半导体产业作为大公司内部部门而非独立营利事业,导致创新较为困难 [9] 台日半导体合作与竞争 - 台积电主导的JASM已成为日本复兴半导体制造的核心与希望 [6] - 台日两国在半导体产业发展上存在机会与挑战以及现实的竞合关系 [5] 台湾半导体产业特点 - 台湾独特的产业聚落模式和台积电的晶圆代工模式具有先见之明 [4] - 台湾半导体产业创新模式难以复制到日本 [6]
中芯国际首季赚13.56亿增1.6倍 赵海军称仍将约10%营收投入研发
长江商报· 2025-05-12 00:3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29.44% [2][3] - 归母净利润13.56亿元,同比增长166.50% [2][3] - 销售收入22.47亿美元,环比增长1.8%,毛利率22.5% [4]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59.17亿元,同比增长30.98%,归母净利润9.92亿元,同比下降13.55% [3] 业绩驱动因素 - 国际形势变化导致客户提拉出货 [2] - 国内以旧换新消费补贴政策推动大宗类产品需求上升 [2] - 工业与汽车产业触底补货 [2] - 12英寸及8英寸产能利用率提升,整体产能利用率环比增加4.1个百分点 [5] 业绩不及预期原因 - 厂务年度维修突发情况影响工艺精度和成品率 [2] - 设备验证过程中发现部分设备性能和工艺表现需改进 [5] - 影响预计延续至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前半期 [5] 研发投入与产能 - 一季度研发支出1.49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2.17亿美元减少 [8] - 2024年研发投入54.47亿元,同比增长9.1%,占营收比重9.4% [8] - 2024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71件,累计12112件 [9] - 2024年底研发人员2330人,占比12.1%,平均薪酬52.9万元 [8] 行业趋势与公司策略 - 代工业内价格出现下降趋势 [9] - 智能手机、电脑等下游客户备货较多,但手机出货量目标设定过高 [9] - 电视、平板电脑面板供过于求 [9] - 工业与汽车领域触底反弹,产业链在地化转换走强 [9][10] - 晶圆代工需求回流本土 [10]
利润暴涨仍被砸盘,市场对中芯国际担忧什么?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11 10:12
作者 | 毛婷 以下文章来源于港股解码 ,作者毛婷 港股解码 . 香港财华社明星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大咖汇聚,分析投资价值,做一个有态度、有深度、有意思 的原创财经新媒体! 来源 | 港股解码 导 语 :股价下挫,或因第2季业绩指引不理想。中芯国际预计第2季收入环比下滑4%-6%,毛 利率降至18%-20%。 在公布了2025年第1季业绩后,中芯国际(00981.HK)的股价大跌,H股低开5.87%后走低,曾低见 40.40港元,跌10.52%,午后跌幅有所收窄,最终当日收跌4.76%;中芯国际(688981.SH)A股也 低开3.31%,并震荡向下,最终收跌4.61%。 其股价下挫的主要原因或是第2季业绩指引不太理想。 下降 价格 2025年第1季,中芯国际的整体出货量达到229.2万片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晶圆,环比增长15.08%, 其中8英寸、12英寸收入环比增长了18%和2%。 主要受益于国际形势变化引起的客户提拉出货,国内以旧换新、消费补贴等政策推动的大宗类产品 需求上升,以及工业与汽车产业的触底补货。 但是,尽管出货量很高,中芯国际的第1季销售额仅按季增长1.81%,至22.47亿美元,反映出 ...
英特尔或代工英伟达!
国芯网· 2025-05-09 14:06
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进展 - 英特尔正与英伟达、谷歌就晶圆代工服务合作进行谈判 [2] - 微软已与英特尔签订大型正式订单 计划在Intel 18A工艺上生产芯片设计 [2] - 英特尔确认另一项合作 将使用Intel 18A工艺为亚马逊AWS生产AI Fabric芯片 用于算力节点互联 [2] Intel 18A制程技术进展 - Intel 18A制程节点已进入风险试产阶段 预计2024年内实现正式量产 [2] - 演进版本Intel 18A-P已开始生产早期试验晶圆 [2] Intel 14A制程技术规划 - Intel 14A将采用PowerDirect直接触点供电技术 [2] - 英特尔代工已与主要客户就Intel 14A展开合作 并发送了早期版本PDK [2]
绩后大跌,中芯国际发生了什么?
金融界· 2025-05-09 07:11
股价表现 - H股低开5.87%后跌幅扩大至10.52%,收窄至5.20% [1] - A股低开3.31%后跌幅达4.59% [1] - 股价下挫主因第2季业绩指引不理想 [1] 2025年第1季业绩 - 出货量229.2万片8英寸晶圆,环比增长15.08% [2] - 8英寸和12英寸收入分别环比增长18%和2% [2] - 销售额环比增长1.81%至22.47亿美元,ASP显著下降 [2] - 产能利用率89.6%,环比上升4.1个百分点 [2] - 毛利率22.51%,环比微降0.1个百分点 [2] - EBITDA环比微增0.93%至12.92亿美元 [2] - 净利润环比增长74.77%至1.88亿美元 [2] 收入结构 - 中国、美洲、欧亚收入占比分别为84.3%、12.6%、3.1% [3] - 智能手机、电脑与平板、消费电子、互联与可穿戴收入占比分别为24.2%、17.3%、40.6%、8.3% [3] - 工业与汽车收入环比增长超20%,占比升至9.6% [3] 技术平台进展 - BCD、MCU、特殊存储器需求旺盛,收入环比增长约20% [4] - 40纳米和28纳米小屏驱动平台供不应求 [4] - 40纳米显示驱动芯片实现量产级应用 [4] - 持续加大CIS及ISP技术平台部署 [4] 第2季业绩指引 - 收入指引环比下降4%-6%,ASP预计下降 [6] - 毛利率指引18%-20%,较第1季下降1个百分点 [6] - 设备折旧上升导致毛利率压力 [6] - ASP下降主因厂务维修突发问题和设备验证影响 [6][7] 大基金减持 - 大基金子公司鑫芯香港H股持股比例从7.74%降至6.91% [8] - 大基金二期A股持股1.27亿股不变 [8]
中芯国际股价走弱,一季度受突发事件影响收入未达预期
第一财经· 2025-05-09 02:4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63.01亿元 同比增长29.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6亿元 同比增长166.5% 扣非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88% 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 去年同期0.06元/股 [2] - 一季度晶圆销量达229.22万片 去年同期179.49万片 期末月产能折算8英寸标准逻辑片数97.33万片 去年同期81.45万片 产能利用率89.6% 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 [3] 业务结构 - 晶圆业务收入占比95.2% 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其中8英寸和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分别为21.9%和78.1% [2][3] - 按应用分类:消费电子占比40.6%(同比+9.7pct) 智能手机24.2%(同比-7pct) 电脑与平板17.3%(同比-0.2pct) 工业与汽车9.6%(同比+2.4pct) [3] 区域分布 - 中国区营收占比84.3% 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 美国区12.6%(同比-2.3pct) 欧亚区3.1%(同比-0.4pct) [4] 运营挑战 - 一季度遭遇厂务年度维修突发状况 影响产线超过一个月 新设备验证导致良率波动 平均销售单价下降拖累收入 [1] - 二季度收入指引环比下降4%-6% 毛利率指引18%-20% 较一季度下降 主因设备折旧上升 [4] 市场展望 - 观察到工业 汽车领域触底反弹信号 产业链本土化趋势强化 晶圆代工需求回流 [4] - 对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后半段至年末能见度较低 需关注关税政策 市场需求透支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变量 [4][5] 市场反应 - 业绩说明会当日股价下跌4.31%至86.1元/股 成交额25.6亿元 振幅2.01% 换手率1.4% [1]
英特尔:左手卖资产、右手裁员,换帅自救能成吗?
海豚投研· 2025-04-27 10:53
英特尔于北京时间 2025 年 4 月 25 日上午的美股盘后发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截止 2025 年 3 月),要点如下: 1、核心数据:收入持平,毛利率再次下滑。英特尔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 126.7 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 接近指引上限(117-127 亿美元)。本季度客户端 业务有所下滑,但数据中心及 AI 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增长与其基本抵消。$英特尔.US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8.2 亿美元,亏损扩大, 主要是受毛利率下滑和 非经常性损失增加的影响。 2、各项业务情况:客户端再丢份额,AI 和代工才是潜力。 公司本季度再次进行业务口径调整, 将英特尔自有产品业务重新分为客户端业务和数据中心及 AI 业 务两项 。 1)客户端业务 :本季度客户端营收 76.3 亿美元,同比下滑 7.8%。而 同期 PC 行业出货量同比 +5.9%,英特尔的相关业务同比-7.8% ,表明英特尔的份额继续在 丢失; 2)数据中心及 AI 业务 :本季度数据中心及 AI 业务的营收 41.3 亿元,同比增长 7.8%,这主要是受 Xeon 服务器的销售表现和部分客户为潜在关税的提前备货; ...
英特尔18A制程获英伟达等巨头制造测试
观察者网· 2025-04-26 02:28
(文/杨依婷 编辑/吕栋) 据悉,英特尔已于2024年8月宣布裁员1.5万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据供应链透露,英特尔今年下半年推出的微处理器(Panther Lake)中的Compute tile将采用内部英特尔 18A制程,Graphic tile和SoC tile则会委由台积电进行;明年的Nova Lake会扩大外包,将部分Compute tile交由台积电制造,但仍有部分型号采用内部制程。 此前3月26日,据Guru Focus报道,英伟达正考虑利用英特尔代工厂的制造服务来生产面向游戏玩家的 CPU,分析师称,博通和英伟达两大AI芯片巨头正在考虑在其产品中使用英特尔18A制程技术。 25日凌晨,英特尔公布了该公司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按照通用会计准则,报告显示,英特尔第一 财季营收为12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27亿美元相比持平;净亏损达到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净亏损4 亿美元相比扩大115%。 陈立武表示:"我们的收入、毛利率和每股收益(EPS)均高于预期,这标志着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迈 出了一步。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这并非易事。"然而陈立武表示,仍有许多需 ...
三星美国代工厂,巨亏!
半导体芯闻· 2025-04-22 10:3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 编译自 chosun ,谢谢。 参考链接 https://biz.chosun.com/it-science/ict/2025/04/22/N76ZE3WL5NEF5JV7QL3DZ266OM/ 随着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法人被曝出过去四年累计亏损394.52亿新台币(约合1.7248万亿韩 元),正在德克萨斯州泰勒市建设晶圆代工(半导体代工)工厂的三星电子面临的困境日益加深。 即便是几乎垄断晶圆代工市场的台积电也出现巨额亏损,而三星电子的晶圆代工部门至今尚未吸引 到大客户,从投产之日起就注定陷入亏损。就连国内企业每季度都持续亏损,因此三星代工在生产 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的美国可能会面临更加不利的局面。 据业内人士22日透露,三星电子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的工厂建设进度已完成99.6%,基本完 工。通常情况下,此时设备就已经运进来了,但据说三星电子不愿下订单。三星对外的表态是,泰 勒工厂将按照原计划在2026年投入运营,但三星内部和外部的预期都是,根据市场情况和订单情 况,销售额将会较低。 预计进口半导体设备的过程也将十分困难。美国政府此前宣布对半导体征收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