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

搜索文档
中国最大农业B2B平台,登陆纳斯达克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15:05
公司上市与募资 - 公司于北京时间8月19日晚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 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首家中国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 [1] - 本次IPO发行452.2万股ADS 发行价为每股4.1美元 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将募资约2200万美元 [1] - 募资主要用于拓展线下"沃来采"农产品经纪服务网络和推进国际化业务 [1] 业务模式与规模 - 公司专注于以数字平台切入农产品流通领域 累计服务超过5600万农业生意人 [2] - 按2024年收入和月活跃商家数量计算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农业B2B平台 [2] - 主要服务群体为超过600万人的农业经纪人行业 该行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和信用约束缺失等问题 [2] 市场空间与竞争优势 - 全球农业存在数字科技应用水平不均等问题 亚洲小农生产依赖自然条件 拉美地区单产不足发达国家50% [3] - 中国初级农产品流通总价值2023年达9万亿元 按5%佣金计算佣金规模约为4500亿元 [3] - 平台覆盖全国所有农产品品类 活跃采购商分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财务表现与战略规划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61亿元 净亏损3494.1万元 较2023年同期净亏损1.06亿元明显缩窄 [4] - 未来战略包括深入参与全球农产品贸易和生产环节 以创新技术推动全球农业发展 [4] - 在生产领域依托数字示范基地在"一带一路"国家实现提质增效 [4] 沃来采业务模式 - 2024年推出"沃来采"农产品连锁经纪服务 在中国主产区建设数十个网点 采用"农业版链家"模式 [2] - 该模式可实现头部经纪人年收入从传统模式5万-10万元提升至20万-50万元 [5] - 通过数字化工具如AI机器人日均解答超10万个农技问题 降低经纪人知识门槛 [5]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沃来采"通过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手段赋能农业经纪领域 改变散乱低效的供应链体系 [4] - 模式类似于纽交所上市企业"贝壳" 通过整合数百万经纪人群体开展线下门店扩张 [5] - 上市将吸引投资者关注农业电商领域 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并增强企业坚守信心 [5]
14年农业数字化征程 一亩田正式登录纳斯达克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0 10:09
上市概况 - 公司于北京时间8月19日晚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 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首家来自中国的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1] - 本次IPO发行452.2万股ADS 发行价为每股4.1美元 承销商有48.8万股超额配售权 若全额行使将募资约2200万美元[3] 募资用途 - 募资主要用于拓展线下"沃来采"农产品经纪服务网络 进行服务流程和制度设计 并推进国际化业务[4] 业务模式 - 公司以数字平台切入农产品流通领域 为农产品经纪人及批发商提供交易撮合服务 服务超过5600万农业生意人[4] - 按2024年收入和月活跃商家数量计算 公司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农业B2B平台[4] - 农产品经纪人是主要服务群体 中国有超过600万人从事该职业[4] - 2024年推出"沃来采"农产品连锁经纪服务 已在部分主产区建设数十个网点 采用"农业链家"模式提供标准化服务[5] 市场空间 - 2023年全国初级农产品流通总价值达9万亿元人民币 按5%佣金计算约有4500亿佣金市场规模[5] 国际化战略 - 公司以上市为起点全面开启数字农业全球化运营[6] - 已在香港成立国际化运营中心 聚焦海外种植、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三大方向[8] - 平台活跃采购商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中东等[8] - 未来将以"沃来采"为基础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 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主产区组织优质农产品供应链[8] - 以万亩马铃薯数字基地为基础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沃众田"数字示范基地[10] 行业地位 - 公司深耕中国农业数字化14年 是中国乡村振兴深度参与者和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构建者[11] - 通过农业全链条数字服务 成为中国农业数字化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标杆企业[11]
从田间地头到美股上市 一亩田登陆纳斯达克
搜狐财经· 2025-08-20 06:26
公司上市与募资 - 公司于北京时间8月19日晚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 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首家中国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1] - IPO发行452.2万股ADS 发行价每股4.1美元 承销商有48.8万股超额配售权 若全额行使总募资约2200万美元[1] - 募资主要用于拓展线下"沃来采"农产品经纪服务网络 梳理设计服务流程制度 并推进国际化业务[1] 业务规模与覆盖 - 公司是中国内地最大的农业B2B平台 按2024年收入和月活跃商家数量计算[2] - 服务超过5600万农业生意人 覆盖中国逾340个城市与2800个县 涵盖65%以上一级和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2] - 2024年平台提供约2100万个SKU 服务商户总数超3800万 促成约1.47亿次搜索 5.83亿次沟通 1.87亿次潜在交易[2] 业务模式演进 - 从单纯撮合交易平台发展为覆盖种植 批发 流通等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数字集团[2] - 旗下业务包括互联网业务 智能代卖业务 数字化规模种植业务 区域产业服务[2] - 2024年推出"沃来采"农产品连锁经纪服务 在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数十个网点 提供标准化服务和统一售后保障[3] 行业市场空间 - 2023年全国初级农产品流通总价值达9万亿元人民币 按5%佣金计算佣金规模约4500亿元[5] - 农产品经纪人佣金通常达5%甚至更高 交易频率远大于房产行业 市场前景广阔[5] - 农产品流通市值达万亿级 经纪人数量超过600万人 远大于房产行业[3][5] 国际化战略 - 在中国香港成立国际化运营中心 以海外种植 国际贸易 对外投资为三大方向[6] - 平台采购商分布在美国 日本 韩国 中东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6] - 将以"沃来采"业务为基础 在东南亚 非洲 南美等主产区组织优质农产品供应链[6] 数字化农业布局 - 以万亩马铃薯数字基地为基础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沃众田"数字示范基地[6] - 依托中国在农业机械化 数字化领域的经验积累 实现全球生产端提质增效[6] - 通过深度整合全球农业资源 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丰富的农产品[6]
中国最大农业B2B平台「一亩田」登陆纳斯达克 | 最前线
36氪· 2025-08-20 02:44
公司上市与募资 - 公司于北京时间8月19日晚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 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首家中国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1] - 本次IPO发行452.2万股ADS 发行价为每股4.1美元 承销商有48.8万股超额配售权 若全额行使总募资约2200万美元[1] - 募资主要用于拓展线下"沃来采"农产品经纪服务网络 推进国际化相关业务[1] 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农业B2B平台 按2024年收入和月活跃商家数量计算[1] - 公司服务超过5600万农业生意人 覆盖农业生产和流通全产业链[1] - 中国有超过600万人从事农产品经纪人职业 公司主要服务该群体[2] 业务模式与发展战略 - 以数字平台切入农产品流通领域 为农产品经纪人及批发商提供交易撮合服务[1] - 2024年推出"沃来采"农产品连锁经纪服务 在中国部分主产区建设数十个网点 采用"农业链家"模式提供标准化服务[2] - 在香港成立国际化运营中心 将海外种植/国际贸易/对外投资作为三大方向 深度整合全球农业资源[2] 投资背景与行业影响 - 公司成立14年 获得红杉中国/云锋基金/华创资本/源码资本/DST等国内外知名机构投资[1] - 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进程 同时开拓国际业务以实现全球农业资源价值最大化[2]
深圳跑出超千亿农企,龙头数量全国霸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2:00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与排名 - 深圳共有20家企业入选《2024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名单 数量位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 [1] - 深圳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 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3家 数量位列全省第三 [3] - 2024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600亿元 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3] 企业具体业务与市场地位 - 优合集团成为全国最大肉类进口企业 年进口冻肉和水产超75万吨 [3] - 深农集团在全国22个城市布局33个批发市场和交易平台 场内年均交易额2200亿元 交易量3300万吨 成为全球体量最大农产品交易平台 [3] - 中农网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超千亿元 年营收超400亿元 服务涉农企业超15万家 [3] - 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30万台 累计作业面积超75亿亩次 [3] - 创世纪种业"转基因抗虫棉"累计推广9亿多亩 为国家棉农累计增收1800多亿元 [5]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赋能 - 深圳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吸引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及48个创新载体落户 [4] - 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优薯计划"实现繁殖系数提高1000倍 紫杉醇合成生物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 - 腾讯云推出智慧农业数字终端 丰农控股"数智农服"平台为超1000万农户提供智能决策 [7] - "天天学农"平台上线农技课程超5万节 注册用户超700万人 [7] - 中农网智慧养殖平台覆盖全国500家养殖场 保障100万头生猪供应 [6] 产业链整合与全球化布局 - 深农集团在深汕合作区等地建设21个供港标准种植基地 配套F Q T检测机构严格把控食安标准 [8] - 深农集团与中东 东盟 欧美等多国建立合作 去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2 6亿元 国内贸易额22 5亿元 [10] - 中农网业务拓展至日本 巴基斯坦等9个国家 香辛料产品开拓南非 印尼市场 实现营收1106万元 [10] - 深圳企业累计在对口帮扶地区投入资金189亿元 建设农产品示范基地28个 采购农产品18 6万吨 [8] - 2024年深圳农业龙头企业采购消费帮扶产品超170亿元 [6] 总部经济与模式创新 - 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总部经济"模式将子公司布局全国 实现市场与农产品精准对接 [2][9] - 深农集团搭建"互联网+数字化"消费帮扶平台 直接销售帮扶产品超2亿元 带动县域农产品交易约100亿元 [9] - 深圳通过"土特产+圳品认证+市场对接"模式认证"圳品"133个 推动农特产品销往全球 [11] - 深圳在省内建设"深圳农场"25个 "菜篮子"基地17个 [11]
“0亩田”深圳跑出超千亿农企,龙头数量全国霸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1:38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与地位 - 深圳拥有226家农业龙头企业,包括14家国家级和133家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分别位居全省第一和第三 [2] - 2024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600亿元,其中3家国家级企业营收超百亿元 [1][2] - 优合集团、鑫荣懋、百果园等企业拉动全市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近50%比重 [2] 企业业务与市场影响力 - 深农集团在全国22个城市布局33个批发市场,年均交易额2200亿元、交易量33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农产品交易平台 [2] - 中农网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超千亿元,年营收超400亿元,服务涉农企业超15万家 [2] - 优合集团成为全国最大肉类进口企业,年进口冻肉和水产超75万吨 [2] - 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30万台,累计作业面积超75亿亩次 [2]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应用 - 深圳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聚集9个院士工作站及48个创新载体 [3] - 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在紫杉醇合成生物学和"优薯计划"实现技术突破,繁殖系数提高1000倍 [3] - 腾讯云智慧农业数字终端、丰农控股"数智农服"平台服务超1000万农户,天天学农平台提供5万多节农技课程 [5] - 中农网智慧养殖平台覆盖全国500家养殖场,保障100万头生猪供应 [4] 产业链整合与全球化布局 - 深农集团在深汕合作区等地建设21个供港标准种植基地,配套F.Q.T检测机构严格把控食安标准 [6] - 深农集团与中东、东盟、欧美等地区建立合作,2023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2.6亿元 [8] - 中农网业务拓展至9个国家,香辛料产品开拓南非、印尼市场,实现营收1106万元 [8] - 深圳通过"土特产+圳品认证+市场对接"模式认证133个"圳品",建设25个"深圳农场"和17个"菜篮子"基地 [9] 乡村振兴与产业带动 - 2024年深圳农业龙头企业采购消费帮扶产品超170亿元 [4] - 深圳企业在对口帮扶地区累计投入资金189亿元,建设28个农产品示范基地,采购农产品18.6万吨,助力200万人脱贫 [6] - 深农集团消费帮扶平台直接销售帮扶产品超2亿元,带动县域农产品交易约100亿元,助力10多万农民增收 [7] - 中农网通过一体化服务体系带动农户增收,创新生物资产抵押融资模式解决农户融资难题 [4]
一亩田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以「农业链家」赋能万亿产业,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IPO早知道· 2025-08-19 13:59
公司上市概况 - 一亩田于2025年8月19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YMT",成为全球首家中国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上市公司 [3] - IPO发行452.2万股ADS,超额配售权48.8万股,发行价4.1美元,最高募资2200万美元(行使绿鞋后) [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累计服务超5600万用户,按2024年收入和月活商家计算是中国最大农业B2B平台 [3] 股东结构与创始人愿景 - 红杉中国为最大机构股东,IPO前持股15.9%,全程陪伴公司发展并助力业务模式创新 [4] - 创始人邓锦宏提出上市后将深化农产品经纪人服务,推动农业数字化并拓展国际业务,目标是"让全球每一亩田更有价值" [4]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以数字平台切入农产品流通领域,服务5600万农业从业者,覆盖340多个城市和2800多个县,占中国一二级批发市场超65% [7] - 针对中国农业小农经济特征(98%农户经营70%土地,人均0.5英亩),重点服务农产品经纪人解决产销对接问题 [7] - 2024年推出"沃来采"连锁经纪服务,通过标准化网点建设打造"农业链家"模式,已覆盖数十个主产区 [7] 行业规模与竞争优势 - 2023年中国初级农产品流通总价值达9万亿元人民币,市场空间广阔 [8] - 平台积累数千万采购商资源、产区行情数据及品类标准数据库,支撑"沃来采"科学选址与运营 [8] - 农产品经纪人数量远超房产中介,佣金更高且交易频次高,业务想象空间大 [8]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已在香港设立国际运营中心,聚焦海外种植、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三大方向 [10] - 平台采购商覆盖美、日、韩、中东等50多国,计划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主产区组织供应链 [10] - 以马铃薯数字基地为模板,在"一带一路"国家推广"沃众田"数字种植示范基地 [10] - 目标通过技术输出实现"买全球、卖全球",推动全球农业提质增效 [11]
我市农业高科技应用场景加快落地
南京日报· 2025-08-19 02:20
农业科技应用场景 - 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上半年新落地农业高科技应用场景11个 全市推进实施数字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创新示范项目14个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0% [1] - 二氢卟吩铁高科技示范田通过新型植物光合增效剂提高光合效率 粮油作物增产幅度达8%以上 示范田预计亩均降低成本约20% 节约人工85%左右 [2] - 超高分子量微米管材增氧系统通过微米孔产生超微气泡 显著提升溶氧效果并缩短养殖周期 可应用于养殖增氧、农业灌溉及盐碱地治理等场景 [4][5] 智慧种植技术 - 智慧化无人种植示范田采用二氢卟吩铁生物制剂 该产品历经12年研发创制 可提高农作物光合效率并实现抗逆减灾效果 [2] - 技术已在水稻、小麦、棉花等大田作物及经济作物上开展试验示范 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1000万亩 覆盖全国超20个省份 [3] 智能养殖系统 - 通威智慧渔业项目采用陆基圆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系统 28个圆形鱼池养殖水体总计5300立方米 单池养殖150-500公斤鱼苗 [4] - 超微气泡增氧技术通过与海大集团、鲤跃养殖等企业合作 未来将形成系统性水产养殖供氧体系 [5] 农产品溯源体系 - 普仁有机蔬菜基地通过"四大核心技术"实现零化学农药、零化肥、零激素标准 每日稳定上市约15吨有机蔬菜 配备有机二维码实现全流程溯源 [6] - 固城湖螃蟹产业构建全链条数字信用管理体系 采用物联网设备监控养殖环节 螃蟹配备三码合一防伪溯源码 品牌在产业数字化评分中排名第一 [7]
今天,餐饮食材界的“拼多多”落户锡山!
环球网资讯· 2025-08-15 15:34
餐饮拼购新模式 - 莲菜拼购平台(苏锡常站)在东北塘街道正式运营 这是该平台在河南省外的首个站点 [3] - 平台整合"集采竞价、爆款拼拼、特价甩货"三大功能 为中小餐饮企业提供"拼多多"式采购解决方案 [5] - 集采竞价功能可实现60分钟完成需求提报、报价、开标全流程 采购成本降低8%-10% [7] 行业背景与市场潜力 - 锡山是江苏省重要农副产品集散地 年交易额突破600亿元 拥有两家一级批发市场和数十家冷链物流企业 [5] - 团餐、外卖快速崛起催生"多品种、小批量、快周转"的餐饮食材刚性需求 [14] - 平台连接上游数百家超大型基地、中游58辆冷链车和下游两万余家餐厅 打造全国蔬菜生鲜年销售百亿级平台 [10] 数字化与供应链创新 - 平台采用数字化系统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溯源、全链可监管 [12] - 推进"数字农业+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三大应用场景 建设区级农产品大数据中心和智能化分拣线 [12] - 通过源头直采的规模优势 实现"农村增收益、城市降成本、产业提效率"的多赢格局 [5] 政府支持与区域发展 - 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82天 体现"锡山速度" [14] - 东北塘街道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行动" 落地了一批重点服务业领军企业包括禾饴信息科技 [8] - 锡山区政府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包括资金保障、审批绿色通道和产学研合作对接 [14]
广西崇左深耕“甜蜜”产业链
经济日报· 2025-08-14 22:06
生产效率提升 - 无人机日作业量达600亩 相比人工每天10亩提升显著[1] - 智能农机集群作业效率提升50% 人力成本降低60%[2] - 崇左市新增甘蔗水肥一体化面积37.33万亩[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集成气象预警和虫情防控数据[2] - 田间配套使用物联网、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2] - 节水灌溉技术使亩产增加20%[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蔗糖产业链党委联动42个党支部开展核心技术攻关[1] - 确定良种繁育、糖厂技改、智慧农机等20余个攻坚项目[1] - 形成信息共享清单解决原料运输、资金缺口等11个榨前问题[3] 金融支持与保险保障 - 推出"甜蜜贷""甘蔗贷""桂惠贷"等普惠金融服务[3] - 2024年5.5万户蔗农获得糖料蔗种植收入保险赔款6815.96万元[3] 产业多元化拓展 - 利用甘蔗生产糖、纸、酵母、酒精、生物肥、注射级蔗糖等多类产品[4] - 农文旅融合年均接待游客95万人次 拉动经济收入近2.5亿元[3] - 与越南开展跨境合作种蔗面积3.72万亩[4] 产业绩效表现 - 制糖企业平均产糖率首次突破13%[4] - 糖业循环经济产值同比增长62.15%[4] - 原料蔗入榨量、产糖量连续22个榨季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