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消费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为何成爆款?一文拆解新消费时代的“情绪价值逻辑”
华尔街见闻· 2025-05-30 10:01
情绪消费市场概述 - 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万亿元,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收入水平提升、社会环境变化及供给端同质化竞争[1][7][9] - 情绪价值消费定义为顾客对产品属性、效用及期望结果的主观判断,表现形式包括服务增值、IP悦己和社交悦人三类[2][5] 情绪消费的三大推动力 - **收入水平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推动需求从功能性转向情感性,为情绪消费提供经济基础[7] - **社会环境变化**:超90%人群感受"内卷"压力,Z世代消费中近30%为快乐消费,注重悦己与个性表达[9] - **供给端同质化**:美妆行业2023年营销费用率超45%,情绪价值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手段[9] 情绪消费的典型案例 服务增值 - **海底捞**:2024年会员达1.887亿人,翻台率4.1次/天(2023年为3.8次),通过"变态授权"和AI行为分析提升服务[6] - **胖东来**:2024年净利润超8亿元,员工平均月薪9886元,顾客复购率83%,停留时间105分钟[6][31] IP悦己 - **泡泡玛特**:2024年13个IP营收过亿,会员4608.3万人贡献销售额92.7%,复购率49.4%[6][25] - **布鲁可**:收入同比增长155.6%至22.41亿元,经调整利润5.85亿元(同比+702.1%),主打9.9元高性价比IP产品[6] 社交悦人 - **老铺黄金**:收入同比增长167.5%至85亿元,净利润14.7亿元(+254%),高端会员贡献26.7%销售额[6][28] - **始祖鸟**:营收破20亿美元,总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增长18%和329%,通过"中产社交货币"定位绑定圈层[6] 日本市场经验借鉴 - **万代南梦宫**:IP轴战略下营收持续增长,头部IP(高达、龙珠)贡献14%营收,净利率提升至15%(改革前10%)[16][18] - **寿心控股**:2024财年净利率16.91%(同业4.86%-7.22%),营业周期78.36天,社交属性驱动高溢价与运营效率[19][23] 情绪消费的长期发展路径 - **三阶段模型**:吸引(社交传播)、固化(情感刚需)、升华(品牌共振),如泡泡玛特从盲盒冲动转向IP共鸣[34] - **核心能力**:差异化产品力(如泡泡玛特IP矩阵、布鲁可低价策略)和品牌心智是长期竞争力关键[12][34]
相聚现场,一起“嗨”(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7 22:56
演出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票房收入579.54亿元,同比增长15.37% [7] - 演唱会经济具有"1∶4.8"的拉动效应,即花费1元门票能带动同期周边消费4.8元 [7] - 大型演唱会增速最为突出,票房破260亿元,同比增长78.1%,观演人次超2900万,同比增长45% [8] - 5000人以上的大型音乐节票房近24亿元,观演人次突破581万 [8] 消费群体特征 - 年轻消费者成为线下演艺市场主力,追求个性化、差异化体验和情绪价值 [10] - 79.4%的受访者认为演出能带来情绪价值,治愈心灵 [10] - 18岁至35岁年轻人占舞剧《牡丹亭》观众近八成 [13] - 社交媒体成为年轻人观演决策重要渠道,晒票根成为"社交货币" [11] 演出内容创新 - 脱口秀(单口喜剧)演出场次和票房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为53%和48% [8] - 沉浸式演出形式兴起,如《克莱因历史》融合脱口秀、戏曲、说唱等多种表演形式 [15][16] - 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结合,如越剧现代戏《钱塘里》展现当代青年生活 [13] - "不设舞台"的演出形式出现,如朵云书院"戏剧快闪"和酒吧互动剧 [16] 区域分布变化 - 二线城市大型演唱会票房、场次占比均达60%以上 [9] - 三四线城市音乐节票房占比达29.1%,同比增长3.8%,场次占比34.9%,同比增长2.7% [9] - 演出资源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形成"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的文化消费现象 [13]
8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52TOYS递表港交所;小罐茶也要做无糖即饮茶|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24 13:25
融资动态 - IMCOCO完成亿元级Pre-A轮融资 业务涵盖香水椰种植、椰果跨境贸易、椰水原料研发及生产、椰子水饮料加工四大板块 拥有泰国唯一万吨级椰水生产基地 [3] - 未名拾光获欧莱雅少数股权投资 双方将共同研发创新生物活性成分并推动规模化生产 公司由北大清华博士联合创立 具备端到端研发创新能力 [4][5] - 卡谷电商完成6.5亿日元A轮融资 专注整合中国家具供应链资源 以"中国供应链+日本品牌"模式为核心 [6] - Airwallex完成3亿美元F轮融资 拥有60+国家支付牌照 年化收入7.2亿美元同比增长90% 年化交易支付额破1300亿美元 [7] - 茶星人完成近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聚焦"垂链大模型+茶水机器人"全自动服务系统研发 拟融资3000万元加速产业化落地 [8] - 院小陪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覆盖全国30+城市 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 [9] - sailglobal完成数百万美金种子轮融资 提供全球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解决企业出海用工需求 [10][11] - 筋权堂完成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专注中医药骨关节疼痛专科解决方案 [12] 公司情报 - 52TOYS冲刺港交所 2024年收入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6.7% 中国第二大多品类IP玩具公司 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超100% [13] - 小罐茶进入无糖即饮茶赛道 首发三款产品建议零售价5元/瓶 线下门店数达2105家 2024年新签约609家创增速之最 [14][15] - 茉莉奶白全国百店同开 三日总出杯数超46万杯 总销售额达千万元 已拓展至全国超1300家门店覆盖193个城市 [16] 产品创新 - Babycare联手开元森泊推出主题亲子房 含近20种母婴产品 杭州森泊亲子双卧别墅含超大客厅及两个卧室 [17] - 橘朵推出第三代精华肽唇粉霜 累计销量突破1024万支 平均每10秒售出超2支 2024年抖音平台唇釉类目销售额前三 [18][19] - 徕芬跨界推出电动剃须刀新品T1 Pro和P3 Pro 售价499~699元 采用自主研发直线电机技术 [20] 行业数据 - 2024年便利店Top100企业门店数合计19.6万家 同比净增1.4万家增幅7.7% 门店数千家以上企业由31家增至38家 [21] - 北京优质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降至每平方米每月767.8元 核心商圈首层平均租金1370元 次核心商圈577.6元 [22][23]
佳能栗开宇:相机市场重返黄金时代,影像产品成情绪价值载体
环球网· 2025-05-23 07:25
行业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全球相机市场保持增长,中国市场表现突出,出货量增长24.1%,微单出货量增长21.8%,达到全球增幅的两倍左右 [3] - 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推动影像产品需求,消费者通过小红书、抖音、B站等平台分享作品,升级设备以提升拍摄效果 [3] - 中国年轻人(18-35岁)成为相机消费主要群体,占比超42%,公司针对该群体推出轻量化、高性价比产品 [7] 公司表现 - 佳能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额同比增长7.1%,影像业务领域增长达20.8% [3] - 佳能中国市场青春专微系列EOS R10、EOS R50在2025年1-4月销量增长约40% [3] - 公司展示RF1200mm F8 L IS USM超远摄定焦镜头及青春专微系列产品,体现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 [5] 政策与消费环境 - 中国设备购置补贴政策(国补)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直接刺激相机销售 [4]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出游人数达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旅游消费总额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文旅发展带动相机需求 [4] 消费者行为 - 年轻人消费观转向"清醒性消费",压缩生存开支但增加兴趣投入,相机兼具实用与情绪价值 [5][6] - 年轻人将相机视为"梦想载体",通过社交媒体展示作品以获取认同,部分人选择博主副业或专职创作,推动专业设备需求 [6] 市场拓展 - 公司布局银发经济市场,预计2035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达30万亿元,涉及约3亿人群体 [7] - 公司通过"大笑"企业文化战略,聚焦技术创新与情感价值升华,推动行业重回"黄金时代" [7]
新消费“闪亮”假期!重仓股贡献近20倍收益,这些基金已布局
券商中国· 2025-05-07 06:51
新消费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期间,潮玩文化赋能下的新消费成为亮点,泡泡玛特、蜜雪冰城、黄金潮牌饰品等品牌表现突出 [2] - 北京市"五一"期间接待游客总量1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同比增长6.9% [3] - 上海"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宾馆旅馆客房出租率为73%,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 [3] - Alipay+数据显示文创纪念品、衣服鞋子、电子产品等成为来华游客主要消费目标,盒马、名创优品消费金额排名靠前 [3] - 深圳水贝黄金市场客流如潮,5g或10g重财富金条供不应求 [3] 新消费公司股价表现 - 泡泡玛特港股价格今年以来累计上涨逾115%,2024年累计涨幅接近350% [5] - 老铺黄金年内累计涨幅突破200%,2024年累计涨幅接近500% [5] - 蜜雪集团年内涨幅超过150% [5] - 截至5月6日,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等消费个股年内累计涨幅都超过了100% [2] 基金持仓变化 - 截至一季度末,重仓泡泡玛特的公募基金数量达182只,总持股数量突破6000万股,较上一季度增加近900万股 [6] - 泡泡玛特持股市值达87.8亿元,南方景气驱动A、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A等基金持仓均超100万股 [6] - 泡泡玛特是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第一大持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0.90% [6] - 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自2023年一季度开始持有泡泡玛特,当时股价20港元左右,目前195港元左右 [6] 新消费趋势分析 - 年轻人消费偏好转向情绪价值消费,"谷子经济"等二次元IP相关产品受欢迎 [3] - 黄金饰品品牌走红源于注入中国传统金丝工艺,反映年轻人文化自信 [4] - 新一代消费者更追求性价比、质价比,民族自豪感强,国产品牌更受青睐 [8] - 高净值人群追求情感满足和少而精的消费,Z世代消费者热爱科技和有颜值的产品 [8] - 宠物食品、潮玩、青少年护肤品等提供情绪价值的细分品类受关注 [9] 投资策略转变 - 基金经理逐步从白酒等传统消费赛道转向挖掘新消费长期投资价值 [8] - 投资新消费企业需理解年轻人看重的悦己消费和情绪价值消费 [10] - 通过草根调研观察客流量和顾客特点,结合财报数据验证企业营收和利润表现 [10] - 新消费企业经历从被质疑到被认可的过程,证明IP运营和文化价值赋予能力 [10]
海外云厂资本开支高速增长,关注三个方向;航空公司盈利水平或进一步增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00:50
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与投资方向 - 北美四大云厂商一季度总资本开支达773亿美元,同比增长62% [1] - Meta将全年资本开支指引从600-650亿美元上调至640-720亿美元,谷歌、亚马逊、微软维持年初指引 [1] - 通信行业中光模块为代表的海外算力链表现亮眼,国产算力、物联网通信模组表现较好 [1] - 建议关注三大投资方向:2024-2025年一季度业绩增速强劲且估值较低的个股、优质红利资产电信运营商、业绩估值可能修复的军工通信与海缆板块 [1] 大消费板块基本面与龙头估值 - 五一假期消费延续回暖,多数省市消费稳健增长,以旧换新及情绪价值消费表现突出 [2] - 旅游领域出游意愿提升,文旅消费多元化,离境退税政策提振入境游 [2] - 酒店价格企稳回升,消费券拉动需求,下沉市场活力旺盛 [2] - 伴随消费政策落地,2025年大消费板块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龙头估值或重估 [2] 航空行业量价与盈利前景 - 2025年国际航班加速增班趋势延续,"924"政策提振内需,民航出行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3] - 供需优化叠加油汇价格向好,票价市场化空间打开,航司或迎量价齐升 [3] - 多重因素边际改善下,航司盈利水平可能进一步增厚 [3]
从一个盲盒到一杯奶茶,资本选择与2.6亿年轻人共舞
36氪· 2025-05-06 10:26
沪上阿姨以500倍超额认购再次点燃港股。 毫无疑问,随着蜜雪冰城、霸老铺黄金的市值神话不断刷新认知,资本市场正被一场静默的革命席卷。这不是简 单的资本狂欢,而是一代人向市场发出了响亮的声音。 当年在小浣熊里收集水浒英雄卡的孩子已经成为新消费的主力。Z世代对古法黄金趋之若鹜,为国潮茶饮里的东 方叙事买单,刻在基因里的"消费观"逐渐觉醒。 港交所锣声为新消费企业一次次鸣响,这背后不仅是财务报表的跳跃,更是一个古老国度在消费代际更迭中,以 文化自信为底气、以产业升级为方向,掀起了一场消费变革。 这场变革背后,究竟涌动着怎样的财富机会?又预示着怎样的消费文化跃迁? 新消费重启之年,始于一场资本盛宴 2025年,新消费领域迎来IPO井喷。 继布鲁可、蜜雪冰城、霸王茶姬之后,沪上阿姨获超额认购509倍(截至4月29日),预计将于5月8日正式在港交 所挂牌交易。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资本对新消费赛道的信心,更标志着新消费叙事从"内卷"转向"价值重构"的转折之年到来。 事实上,这种转变早在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产业崛起之时就已有征兆。对此,银河证券研报称,2024年,泡 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布鲁可为代表的谷子业绩和股价表现出色 ...
追寻自然疗愈力 “Z世代”带火情绪价值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5-04 12:10
旅游消费趋势 - "Z世代"推动"自然充电宝"式旅行爆火 包括森林探秘 海边放松 携宠出游等玩法 体现对松弛感旅行的偏好 [1] - 携宠出游需求显著增长 高铁部分车次试点宠物托运服务 青岛 晋江等海滨城市宠物友好住宿订单增幅居前 [1] - 采摘 玩水类体验受欢迎 如樱桃采摘 挖沙赶海等活动热度高 [1] 小城旅游市场 - 四线及以下小城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 增速高出三线及以上城市11个百分点 博尔塔拉 忻州 普洱等新兴目的地搜索热度增50% [2] - 年轻客群追求"高能量"旅行 包括音乐节 出海捕鱼 矿坑探秘 热带雨林探险等深度体验项目 [2] - "票根经济"带动周边消费 演出场馆3公里内形成"酒店+After Party"消费圈 [2] 文旅产品创新 - 非遗活态传承 微度假综合体等软硬件升级助推县域旅游"逆袭" [2] - 文化体验类项目受青睐 如学陶艺 扎染 瑜伽冥想 品茶等沉浸式活动 [2] - 情绪价值消费崛起 年轻群体愿为仪式感 认同感付费 推动行业注入人文温度 [3] 住宿业态变化 - 特色民宿需求增长 如纯白色民宿满足放空自我 改善睡眠等情绪需求 [2] - 树屋等差异化住宿产品走红 背靠崂山 面朝大海的景观房型受追捧 [1]
旅程就要感受烟火气 长沙消费“三件套”走红
搜狐财经· 2025-05-04 11:02
长沙五一假期消费趋势 - 五一假期长沙预计接待游客800万人次以上,消费场景持续迭代更新,强调"有意思"、"好玩"、"好吃"的体验[1] - 游客消费偏好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更注重本地文化氛围和情绪价值打卡点[1] - 东茅街茶馆、零食很大、颐而康成为游客"消费三件套",反映新消费趋势[1] 东茅街茶馆经营表现 - 五一期间日均客流量达1.2万-1.5万人次,单日销售3000+杯茶、3000+个包子、700-800斤粉[3] - 5000平方米空间保留原二轻集体大礼堂建筑风貌,主打长沙传统芝麻豆子茶等特色产品[3] - 吸引跨代际客群:老年人喝茶聊天,年轻人拍照打卡,00后游客认可其"不加修饰的随性与热闹"[4][5] 零食很大门店运营数据 - 解放西路门店面积超700平方米,设60平方米巨型招牌,SKU达150种[6] - 合作品牌包括盐津铺子、双仔、旺旺等,五一客流量同比日常增长3倍以上[6] - 大包装零食策略成功满足年轻人社交互动需求,成为旅行攻略必打卡点[7] 颐而康养生服务特色 - 游客将足疗养生纳入旅行计划,部分顾客提前1个月预约,90分钟足疗最受欢迎[8][10] - 提供湘式养生项目(中医艾灸、芳疗SPA)及10W+负氧离子森林空间[10][11] - 配套餐饮服务涵盖煲仔饭、长沙米粉等20+种美食,形成"按摩+美食+观影"全天候体验[11]
被重庆反超,但上海仍是“消费第一城”
创业邦· 2025-04-28 09:47
消费数据变化 - 2024年一季度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04.32亿元,同比增长4.1%,反超上海的4057.45亿元(同比下降1.1%),成为新晋全国消费第一城 [5] - 上海社消零总额自2018年起连续7年保持全国首位,此次被重庆超越引发市场对其商业地位的讨论 [5] 服务消费转型 - 上海2023年服务消费对社消零贡献率接近60%,比商品零售额贡献率高出10多个百分点 [12] - 2023年上海人均服务消费支出达5.25万元,显著高于广州(4.93万元)、北京(4.76万元)和重庆(2.65万元) [14] - 全国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3016元(占人均消费支出46.1%),上海通过"五五购物节"等服务消费券加速布局该领域 [9][12] 消费供给模式创新 - TX淮海"策展型商业"模式融合酒吧、展览等元素,带动淮海中路传统商业街转型为年轻人打卡地 [20][21] - 上海二次元线下商业年销售规模近12亿元,拥有全国15家百强二次元商家,米哈游、叠纸等游戏公司2023年创造1445.28亿元网络游戏收入 [23][24] - 运动服饰、潮玩、VR体验等新消费品类保持扩张态势,情绪价值成为驱动消费的重要因素 [18][23] 国际化消费建设 - 2024年上海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一季度达7.6亿元(同比增长85%),2023年全年23.7亿元(占全国48%) [32][33] - 外卡POS机刷卡总量和客单价全国第一,2023年新增3.7万台外卡POS机 [32] - 韩国免签政策实施后带动高端服务消费,马戏城《时空之旅》海外观众一季度同比增长4倍,泰国观众达2万人次(较去年增长6倍)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