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募资
icon
搜索文档
甘李药业实控人方上周减持85万股 上市5年2募资共3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07:21
股东权益变动 - 旭特宏达减持甘李药业849,822股 占总股本0 14% 变动后持股6 76% 一致行动人甘忠如持股34 21% 二者合计持股40 97% [1] - 权益变动前旭特宏达持股6 90% 甘忠如持股34 21% 合计41 11% [1] - 本次减持属于计划实施 不触及要约收购 不影响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化 [2] 股权结构 - 甘忠如为公司第一大股东(34 21%)兼控股股东 旭特宏达为第二大股东(6 76%) [1][2] - 甘忠如自2020年起担任公司董事长 同时兼任旭特宏达执行董事 [2] 首次公开发行 - 2020年6月29日上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4020万股 发行价63 32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25 45亿元 净额24 41亿元 [2] - 发行费用1 04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8000万元 [3] - 募集资金用于8个项目 包括胰岛素产业化 美国注册及营销网络建设等 [2] 定向增发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28,508,550股 发行价27 12元/股 募集资金7 73亿元 净额7 60亿元 [3] - 两次募资合计33 18亿元 [3] 分红送股 - 2019年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5元现金并送4股红股 总派现2 01亿元 送股1 60亿股 除权后总股本增至5 62亿股 [4]
募资都是光鲜亮丽的吗?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4-22 03:49
募资策略与行业现象 - 募资过程中存在项目排列组合现象 机构根据募资主题需求 从已投项目中强行挖掘与主题关联性 例如新能源项目被重新归类为半导体相关[3][4] - 储备项目被临时填充至募资材料 实际投资与募资展示项目群重叠率极低 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6] - LP资源被动态调配 非核心LP在不同基金间被频繁调整 机构通过灵活承诺满足各类LP需求[8][9] 募资团队行为特征 - 采用广撒网策略接触全国母基金/引导基金 通过扩大基数弥补机构竞争力不足[5][11] - 高度灵活的服务模式 接受双管理人/Co-GP结构 妥协管理费/出资顺序/设立地点等条款以促成交易[13][14] - 募资周期被极致压缩 部分基金募集期承诺缩短至3个月 采用call款制缓解资金压力[14] 投资方向与地方政府需求 - 投资主题紧跟一级市场热点轮动 2020年新能源→2022年半导体→2024年AI 但AI领域固定资产落地困难[15] - 地方政府LP返投要求驱动投资选择 优先选择重资产领域(如正负极材料/半导体设备)以满足固定资产落地指标[15] - 碎片化投资导致产业资源难以积累 投资逻辑缺乏连贯性 团队成长受限[16] 基金收益保障机制 - 因历史IRR表现不佳 LP要求8%年化收益兜底 机构通过12%项目回购利率对冲风险[18] - 项目筛选标准向高回购利率倾斜 可能影响投资质量 但确保新基金募资可行性[18]
派能科技2024年扣非转亏 2020年上市两募资共71.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4-14 05:1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0.05亿元,同比下降39.24%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10.73万元,同比下降92.03%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13.14万元,上年同期为4.48亿元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5亿元,同比下降34.26% [1][2]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营业收入19.85亿元,同比下降39.27% [2] 募资情况 - 2020年12月30日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3871.12万股,发行价格56.0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1.68亿元,净额20.14亿元 [3]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2006.018万股,发行价格249.2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49.77亿元 [4] - 两次募资金额合计71.7亿元 [5] 权益分派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转增4股并派发现金红利10.40元,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20日,除权(息)日为2024年6月21日 [5] 资金用途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拟用于锂离子电池及系统生产基地项目、2GWh锂电池高效储能生产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 [3]
2024,投资人成为六边形战士
叫小宋 别叫总· 2024-12-02 03:38
核心观点 - 投资机构在2024年重点精进六方面能力:对赌回购、返投落地、退出、募资、FA、副业,并通过叠加buff提升技能层级 [1][2] - 国资基金在投资策略中强调对赌回购、返投落地和刚性退出要求,体现其特殊监管属性和操作壁垒 [4][9][12] - 行业募资环境变化导致机构转向专项基金、明池基金等创新模式,传统盲池基金规模收缩 [13][16][18] - FA职能扩展至已投项目退出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形成双重服务模式 [19][21][24] - 行业降薪压力推动从业者发展副业,包括炒股和新兴变现渠道探索 [25][27][30] 技能1 对赌回购 - 国资基金要求创始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仅公司回购不足以保证LP权益 [4] - 差异化定价并购策略成为解决方案:对投资人高估值、团队低估值实现双赢 [5] - 拖售权与差异化定价组合可替代回购条款,增强投委会通过率 [6][7] 技能2 返投落地 - 返投落地形式分级:从空壳子公司到迁总部,难度递增形成机构壁垒 [9] - 迁总部被视为最高阶返投,直接体现机构资源整合能力和招商价值 [10] 技能3 退出 - 国资基金强制7年退出周期(投资期4年+退出期3年),部分项目仅3年退出窗口 [12] - 优秀退出标准为DPI远超1(如1亿元投资回收2亿元),年化利率退出被视为基础要求 [12] 技能4 募资 - 双币基金转向地方政府资金募集,接受返投条款 [13] - 专项基金和明池基金崛起:前者针对单一项目,后者为预包装项目池供政府选择 [15][16][17] - 传统盲池基金(5-10亿元规模)募资难度显著增加 [18] 技能5 FA - 投资经理需为已投项目提供FA服务直至退出,形成投后管理新常态 [19][20] - 地方政府FA成为新方向:推荐非赛道项目满足招商需求,但不参与投资 [21][23][24] 技能6 副业 - 炒股为主要副业形式,包括T派、小作文派、价值投资派等策略 [27][28] - 部分从业者探索OnlyFans等新型变现渠道,利用行业从业者形象优势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