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壁垒

搜索文档
4月PMI:经济景气度有所回落,关注增量政策落地
浙商证券· 2025-04-30 14:22
制造业情况 - 4月制造业PMI为49%,环比下行1.5个百分点,生产、新订单等指数低于临界点,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装备、消费、高耗能行业景气回落[1] - 4月制造业生产端略有下降,生产指数49.8%,采购量指数46.3%,高技术、装备、消费品制造业生产表现较好[3] - 4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49.2%,较上月降2.6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44.7%,降4.3个百分点,内需政策拉动大宗消费以旧换新[9][10] 非制造业情况 - 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降0.4个百分点,服务业和建筑业均保持扩张[20] 综合情况 - 4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比上月降1.2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保持扩张[22] 价格情况 - 4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7.0%和44.8%,比上月降2.8和3.1个百分点,价格总体下降[16] 新兴产业情况 - 4月战略性新兴产业PMI为49.4%,比上月回落10.2个百分点,生产和订单指数下降,库存积压[17] 其他情况 - 预计短期内权益市场防御板块占优,债券市场利率可能下行[2] - 2025年1 - 3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指数为158.5,同比增长4.9% [4] - 截至4月24日,发电集团燃煤电厂本月累计发电量同比降4.5%,本年累计降7.5%,耗煤量本月累计同比降5.2%,本年累计降7% [6]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4月29日主力合约收盘报1275.6点,跌幅7.83%,马士基下调5月15日上海 - 鹿特丹订舱运价7.5% [14]
石头利润为科沃斯两倍,扫地机器人战事烧向海外
36氪· 2025-04-30 01:34
科沃斯与石头科技业绩对比 - 科沃斯2024全年营收165.42亿元同比增长6.71%,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同比增长31.70%,2025年Q1营收38.58亿元同比增长11.06%,归母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59.43% [1] - 科沃斯净利润尚未恢复至2021年20.10亿元的历史高点,2024年净利率仅为2021年三分之一 [2] - 石头科技2024年营收119.45亿元同比增长38.03%,归母净利润减少3.64%,2025年Q1营收34.28亿元同比增长86.22%,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下降32.92% [4] - 石头科技2024年出货量329.65万台首次超越iRobot和科沃斯 [6] 海外市场拓展情况 - 科沃斯2024年境外营收71.12亿元,欧洲市场科沃斯和添可品牌营收分别同比增长51.6%与64.0% [7] - 科沃斯在德国设立欧洲总部,欧洲团队规模近50人,擦窗机器人海外收入激增214.8%,割草机器人海外营收翻近两倍 [9] - 石头科技2024年53.48%营收来自境外,产品进驻全球超1400家线下门店包括BestBuy、Walmart等 [11] - 两家公司均面临海外市场增收不增利困境,成本上升导致利润承压 [13] 产品创新与品类拓展 - 行业进入性能过剩阶段,石头科技推出搭载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的G30Space产品 [14] - 机械臂方案存在故障率高、维修成本增加等问题,业内对技术路线存在争议 [16] - 科沃斯拓展擦窗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品类,添可品牌布局烹饪料理机、净热一体机等家电 [17] - 石头科技切入洗衣机赛道,推出多款洗烘一体机产品,客单价2000-3000元 [19] - 两家公司在大电品类尚未取得显著突破 [21] 行业挑战 - 美国关税政策推高出口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削弱价格竞争力 [22] - 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本土化生产等方式应对,但关税壁垒仍是长期挑战 [22]
奔驰董事会主席在华表态:正敦促欧盟寻找“公平解决方案”,为中国电车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环球网· 2025-04-23 14:24
此外,《金融时报》还提到,奥迪首席执行官(CEO)格诺特·德尔纳也在上海车展期间接受该媒体采访时抨击了美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 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的做法。"关税不是解决办法。"德尔纳称,"它们阻碍创新,造成虚假竞争","我们已在中国生产了30多年,我们相 信必须找到其他解决方案。" 报道继续援引康林松的话说,"我们一直希望欧盟和中方谈判人员提出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据我所知,双方正在讨论。历史告诉我们,充分参与竞争的经 济体最具创新活力,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去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公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 今年2月14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康林松视频通话,双方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中欧汽车产业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王文涛提到,妥善解决欧 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符合中欧双方利益和业界普遍期待。希望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和奔驰集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欧委会尽快作出政治决定,在双方 多轮磋商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同中方相向而行,尽早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康林松表示,包括奔驰集团在内的欧洲汽车 ...
关税压力下,苏泊尔、小熊电器们如何守住出海基本盘?
36氪· 2025-04-17 02:35
行业表现 - 2024年苏泊尔、新宝股份、小熊电器三家小家电企业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分别为224.27亿元(+5.27%)、168.21亿元(+14.84%)、47.58亿元(+0.98%)[1] - 三家企业海外营收增速均超20%,其中小熊电器海外收入同比增长80.81%[1][3] - 2024年中国小家电出口保持增长态势:厨房小家电出口金额199亿美元(+9.1%),个护小家电出口金额57亿美元(+16.9%)[6] 企业财务数据 - 苏泊尔:内销149.25亿元(-1.21%),外贸75.02亿元(+21.07%)[1][3] - 新宝股份:内销36.66亿元(-4.42%),外贸131.55亿元(+21.68%)[3] - 小熊电器:内销40.90亿元(-5.81%),外贸6.68亿元(+80.81%)[3] - 2023年三家企业海外收入增速:苏泊尔+19.28%,新宝股份+11.08%,小熊电器+105.66%[6] 增长驱动因素 - 海外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引擎,SEB集团等外销客户需求增长带动订单提升[3] - 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对小家电需求持续增长[5] - 中国企业通过代工模式和成本优势在海外市场占据份额[5] 关税影响与应对 - 美国对华商品累计加征关税税率达104%-125%,可能影响出口业务[7] - 苏泊尔表示北美业务占比不高,可通过海外生产基地灵活配置产能[8] - 新宝股份出口销售占比70%-80%,北美市场占出口30%-40%,采用FOB交易模式转移关税压力[9] - 小熊电器海外客户分布广,关税影响有限[9] 行业趋势与建议 - 家电行业从依赖房地产转向国际市场寻求增长空间[7] - 建议加强产业链安全建设、提升自主品牌占比、拓展海外渠道多样性[10] - 全球化仍是必由之路,企业需着眼全球布局[11]
28岁白手起家,台州女老板用一根叉子撬动美国市场,年营收20亿
创业邦· 2025-04-14 10:36
公司发展历程 - 1991年江桂兰借款20万元创办富岭塑胶,初期生产渔民冰盒和衣架但销路不畅[17][19] - 1995年通过嘉兴外贸公司获得首张出口订单,同年以4万元价格获得广交会1/6展位并达成两笔国际交易[24][25][26] - 2003年通过肯德基验厂成为其供应商,获得1200万美元订单,随后拓展至迪士尼、麦当劳等客户[47][52][53][57] - 2006年在美国建立销售网络,年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62][66] - 2014-2020年在美国、墨西哥、印尼建立生产基地[67][91] - 2015年纳斯达克上市但股价表现不佳,2020年以2.35美元/股私有化退市[69][73][74] - 2022年切入新茶饮赛道为霸王茶姬供货,2023年该客户贡献17.7%营收[76][79] - 2025年深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涨幅339.25%,市值突破137亿元[79][80] 经营数据与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10亿增长至20亿,估值增长近10倍[80] - 2023年营收18.89亿元(同比-12.3%),净利润2.16亿元(同比-15.3%)[81] - 2024年1-9月营收17.06亿元(同比+27.71%),但营业利润1.86亿元(同比-2.96%)[83] - 外销占比超65%,美国为主要市场[84] - 2025年4月美国关税新政后股价逆势上涨197%,位列深股通涨幅榜第二[89] 商业模式与战略 - 早期通过外贸渠道打开国际市场,后自建海外销售体系摆脱中间商依赖[64][66] - 全球化生产布局:美国工厂服务本地市场,墨西哥工厂缩短物流时间,印尼工厂规避贸易战关税[67][91] - 产品转型:从传统塑料餐具拓展至环保纸制品,抓住新茶饮行业增长机遇[76][79] - 核心客户包括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等国际连锁及霸王茶姬等新锐品牌[57][66][7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一次性塑料餐饮具行业门槛低,竞争者众多,行业优势不稳固[84] - 高度依赖美国市场使其易受贸易摩擦影响,2025年关税新政曾造成重大冲击[84][87] - 国内"最严禁塑令"影响产品结构,促使公司加速向可降解材料转型[73]
美股1~3月跌5%,市场在为经济恶化做准备
日经中文网· 2025-03-31 03:15
美股表现 - 美国股市1~3月下跌5%,为1年半来首次季度下跌,表现逊色于欧洲和香港市场[1][3] - 标普500指数在特朗普就任后创出高点,随后下跌10%进入调整局面[2] - 此前2年内标普500指数上涨50%以上,显示过热迹象[3] 特斯拉案例 - 丹麦养老基金AkademikerPension宣布出售全部特斯拉股份并排除未来投资,管理规模达3.4万亿日元[1] - 基金批评马斯克政治干预破坏品牌价值,特斯拉股价从选举后高点回落至选举前水平[2] - 抵制特斯拉汽车运动在多国蔓延,因CEO公开支持极右翼政党引发舆论反对[2] 特朗普政策影响 - 市场最初将关税视为谈判筹码,但实际执行速度和规模超预期导致乐观情绪消退[3] - 特朗普计划通过关税墙重构全球供应链,目标将关税占联邦税收比例从2%提升为主要收入来源[4] - 企业面临选择:在美国设厂创造就业或支付高额关税创造税收[5] 市场反应与预测 - 高盛等机构下调标普500指数年末目标股价[2] - 对冲基金创始人预测美股可能再跌10%,质疑V型复苏可能性[6] - 加拿大修改F35战斗机采购合同,洛克希德马丁股价年内下跌9%[6] 国际比较 - 1~3月德国股市受益于财政扩张预期,香港科技股受追捧,两地涨幅均超两位数[3] - 日本股市受美股拖累表现低迷,长期下跌或对日股形成逆风[3]
注定不对等:对等关税分析指南(民生宏观邵翔)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27 23:26
作者:邵翔 林彦 全世界都在屏息凝神等待4月2日的到来,对等关税的推出会是今年美国贸易政策分水岭 。 一方面,之前混沌的特朗普 2.0 关税整体框架逐步落地,市场能 够更加精准地定价风险;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透过美国关税的框架去窥探特朗普的经济和地缘布局意图,尤其是如何看待中美之间的微妙关系。对等关税并 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计算,和昨天宣布的汽车关税相比也更加复杂, 在本报告中我们主要提供一个简单的框架,去分析"对等关税"的内涵和外延,给出美国 关税框架的基准情形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 "对等关税"怎么个对等法? 对等关税的思路其实有点反直觉 。 一般而言,我们对比一国商品在海外有没有竞争力,通常是在同一目标市场进行对比,例如看欧洲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价格 竞争力,通常是把欧洲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和本地品牌价格进行对比,而不会和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售价对比。而对等关税正是基于后者, 背后的思路 很"简单粗暴":你对我的商品征收多少,我就对你的商品征收多少。 征收的重点对象是谁? 从上述框架可以看出,对等关税的征收计算其实非常复杂,这对于只有 200 多人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而言是巨大的工作负担,当 然也考虑到市场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