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接口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政策优化+需求恢复,看好医疗器械板块结构性投资机会-20250824
光大证券· 2025-08-24 08:22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政策优化与需求恢复推动医疗器械板块结构性投资机会 建议增加配置[2] - 国家药监局支持性政策落地将推动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AI+医疗等领域快速发展[2]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医疗器械行业需求显著改善 预计行业将逐季回暖且规模增速上修[2] - 从支付视角看好三大方向:院内政策支持(创新药械、设备更新)、人民群众需求扩容(血制品、家用医疗器械、减肥药产业链)、出海周期上行(肝素、呼吸道联检)[3] 行情回顾 - A股医药生物指数上周上涨1.05% 跑输沪深300指数3.13个百分点 跑输创业板综指3.47个百分点 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9[1][16] - H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上周收涨0.93% 跑赢恒生国企指数0.48个百分点[1][16] - A股涨幅最大子板块为医疗设备(上涨4.49%) 跌幅最大为医疗研发外包(下跌3.00%)[10] - A股个股涨幅最大为ST香雪(上涨40.39%) 跌幅最大为南新制药(下跌17.91%)[17][20] - H股个股涨幅最大为百心安-B(上涨41.58%) 跌幅最大为同源康医药-B(下跌22.97%)[17][21]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 - 新进承办临床申请:康诺亚AZD0901注射液、科伦博泰HBM9378注射液[1][30] - 新进承办IND申请:恒瑞医药HRS-7058胶囊[1][30] - 新进承办NDA申请:恩华药业NH600001乳状注射液[1][30] - 三期临床进行中:恒瑞医药SHR-1905、甘李药业博凡格鲁肽[1][30] - 二期临床进行中:乐普医疗MWN105[1][30] - 一期临床进行中:正大天晴NTQ1062[1][30] 行业数据更新 - 2024年1-4月医院总诊疗人次数14.83亿人次 同比增长13.29% 其中三级医院9.18亿人次(+18.63%)二级医院4.22亿人次(+6.03%)一级医院0.85亿人次(+12.02%)基层医疗机构9.06亿人次(+21.01%)[34] - 2025年1-4月基本医保收入10302亿元 支出7223亿元 4月单月收入2156亿元(环比-19.6%)支出2082亿元(环比+13.4%)[45] - 2025年1-4月基本医保累计结余3079亿元 累计结余率29.9%[48] - 2025年1-6月医药制造业收入12275.20亿元 同比下滑1.20% 利润总额同比下滑2.80%[59] - 2025年7月医疗保健CPI同比上升0.5% 其中中药CPI同比下降0.6% 西药CPI同比下降1.2% 医疗服务CPI同比上升1.1%[72] 医疗器械需求数据 - 医疗设备公开招中标市场规模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8.10% 下半年同比恢复至+2.72%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速达58.33%[24] 重点公司推荐 - 港股低估值企业:微创医疗、微创机器人-B、威高股份、爱康医疗、沛嘉医疗-B、康基医疗等[2][24] - 稳健增长消费医疗器械企业: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美好医疗、瑞迈特等[2][24] - 研发实力强劲龙头公司: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2][24] - 年度策略重点推荐: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鱼跃医疗[3] 重点公司估值 - 恒瑞医药:股价64.98元 2025年预测EPS 1.36元 对应PE 48倍 评级增持[4] - 鱼跃医疗:股价36.60元 2025年预测EPS 2.32元 对应PE 16倍 评级买入[4] - 迈瑞医疗:股价244.25元 2025年预测EPS 10.62元 对应PE 23倍 评级买入[4] - 联影医疗:股价135.38元 2025年预测EPS 2.39元 对应PE 57倍 评级买入[4] 政策动态 - 国家药监局7月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23] - 医保局8月明确"集采坚持反内卷原则 提升质量要求" 在中选规则、报量、质量保证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23] - 黑龙江省开展挂网医用耗材价格联动 要求企业将非全国最低价耗材调整至全国最低价[75]
医疗服务与医疗器械双轮驱动 盈康生命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金融界· 2025-08-24 06: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2.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82.72万元,同比增长12.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6058.99万元,同比增长19.2%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费用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1] 医疗服务业务 - 医疗服务实现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2.28% [2] - 肿瘤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25.14%,肿瘤诊疗人次快速增长且四级手术量显著增加 [2] - 形成覆盖早筛早诊、中晚期治疗、康复管理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2] - 友谊医院获评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AAA级管理中心试点单位及CSCO优秀单位 [2] - 收购长沙珂信肿瘤医院,拓展华中区域布局并增强肿瘤微创介入治疗能力 [2] 创新服务与技术应用 - 新增减重、精准抗衰及国际医疗服务场景 [3] - 引入临床新技术及解决方案100余项,探索脑机接口在医疗健康场景的应用创新 [3] - 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完成23例脑起搏器植入术,率先引进"方向电极"技术并开展全麻下DBS创新术式 [3] AI赋能与效率提升 - 人均服务量同比提升10%,整体费用率15.7%,同比优化2个百分点 [4] - 3D可视化AI技术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下降10%,平均住院日缩短1-2天 [4] - AI病历质控实现100%自动化纠错,甲级病历率达95% [4] - AI影像诊断阅片效率提升66%,肿瘤靶区勾画效率提升75%,AI病历生成提效65% [4] - 院后随访出院患者100%覆盖且效率提升300% [4] 医疗器械业务 - 医疗器械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5% [5] - 三甲医院客户增至720家,覆盖率超40% [5] - 输注泵国内市占率超10%排名第3,乳腺钼靶设备国内市占率约10%排名第3 [5] - 高压输注设备及耗材出货量持续引领 [5] - 新增9家海外渠道商,覆盖欧洲、独联体、北美、南美、亚洲、大洋洲等区域 [6] - 首个海外智慧生命支持场景在中东落地,智能化系统实现国际接轨 [5][6]
河南省首例脑机接口植入患者实现用脑电信号控制动作 截瘫患者凭意念喝到了水
河南日报· 2025-08-23 23:13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无线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实现95%脑电信号解码正确率 患者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手套完成抓取物体和自主喝水等动作 [1][2] - 手术将两枚硬币大小的植入体精准植入患者大脑皮层表面 设备术中即采集到清晰神经信号 [1] - 持续脑控训练可能促进神经环路重塑 患者未来有望独立完成穿衣吃饭等精细动作 [2] 临床进展与应用前景 - 河南省人民医院作为全国临床研究分中心完成本省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手术 标志河南省在脑机接口临床转化迈出关键一步 [2] - 技术为我国完全自主研发 医院将依托脑机接口临床研究中心推进其在脑重大疾病治疗与康复中的广泛应用 [2] - 我国现有脊髓损伤患者超过267万人 每年新增近10万人 该技术为患者提供全新康复可能 [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与爱朋医疗共同成立“脑机接口技术行为治疗联合实验室”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12:41
公司战略布局 - 爱朋医疗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成立脑机接口技术行为治疗联合实验室 [1] - 公司重点介入脑机接口赛道 布局医疗健康领域应用 聚焦精准麻醉与测痛止痛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顽固性失眠等方向 [1] - 成立人工智能与脑机工程研究院 组建跨学科团队 开发脑机接口与AI结合的多模态行为干预系统 [1] 业务基础 - 公司深耕医疗器械领域 围绕临床需求开展技术创新 [1] - 业务基于急慢性疼痛管理 鼻腔上气道轻诊疗双轨并行发展 [1]
马斯克曾邀扎克伯格助其收购OpenAI? 科技巨头AI人才争夺战加剧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11:39
马斯克收购OpenAI的尝试 - 马斯克于2024年2月发起974亿美元收购OpenAI的要约 [1] - 马斯克曾尝试邀请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参与收购 但Meta未签署任何意向书或实际参与交易 [1] - 马斯克早期曾向OpenAI投入数千万美元 但于2018年退出董事会并在2023年成立xAI [2] - 马斯克先试图强制拍卖控制OpenAI的非营利实体 随后提出直接收购要约 [2] - 市场人士认为收购成功可能性较低 因马斯克与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存在个人矛盾 [2] 科技巨头AI人才竞争 - Meta向OpenAI等公司的顶尖研究人员提供超过1亿美元薪酬以吸引人才 [3] - 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被描述为最疯狂的技术人才争夺战 [3] - 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支持Merge Labs进军脑机接口领域 与马斯克的Neuralink形成竞争 [3] - Merge Labs估值为8.5亿美元 计划筹集2.5亿美元 资金可能来自OpenAI风险投资团队 [3] - 奥尔特曼预测高带宽脑机接口可能很快出现 并投资了核裂变公司Oklo和核聚变项目Helion [3] - AI人才争夺战预计将持续加剧 随着更多公司进入竞争将更加激烈 [3] 相关法律程序 - OpenAI要求法院强制Meta提交与马斯克沟通的相关记录 [2] - Meta敦促法院驳回请求 强调未参与收购要约且文件不包含协调证据 [2]
中国新闻网:武汉科研团队开创脑机接口通用解码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04:08
技术突破 - 团队构建新型混合脑机接口框架 融合双模态传感系统与智能迁移学习算法 实现跨个体精准高效神经信息解码 [1] - 双模态传感系统包括脑电图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分别破解"何时想"和"何处想"难题 实现高度同步捕捉大脑运动意图 [1] - 迁移学习算法为每位患者定制专属模板 通过少量个性化打磨快速适配大脑 显著提升解码效率 [2] 性能表现 - 新方法在脑出血患者数据集中平均解码准确率达74.87% 优于国际常用方法 [2] - 研究团队构建涵盖脑出血患者的多模态运动想象数据集 为全球同行提供共享研究资源 [2] 行业意义 - 解决神经信号个体差异性关键挑战 突破脑机接口系统繁琐个性化校准瓶颈 [1] - 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成果向规模化临床应用转化奠定基础 [1]
布局未来看产业 财米油盐丨脑机接口,把科幻“接”入现实
人民网· 2025-08-23 02:30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多学科前沿技术突破实现科幻场景现实化 包括孤独症儿童早筛 失语者沟通和瘫痪病人康复等领域应用 [1] - 技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类 侵入式通过手术植入电极实现精准高通量信号采集 非侵入式通过无创方式采集头皮脑电信号 [1]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32亿元 同比增长18.8%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1.4亿元 [1] 技术应用领域拓展 - 2023年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取得突破 针对癫痫 抑郁症 脊髓损伤等疾病出现精准治疗案例 [1] - 技术应用突破医疗边界 在家居生活和工业制造等新兴场景中展现应用潜力 [1] 政策支持体系 - 2024年3月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发布专项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 [2] - 2024年7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提出2030年产业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目标 [2] - 北京 上海 山东等地出台针对性政策推动脑机接口创新成果市场化 [2]
新高减仓?今日市场情绪指数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8-22 10:5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强势突破3800点 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 技术面呈现放量突破关键压力位的强势信号[3] - 三大指数均站稳5日均线 沪指MACD金叉延续[3] - 两市成交额达2.55万亿元 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创A股历史纪录[4] - 市场成交额较前日放量逾千亿[4] 个股表现 - 2802家上涨 2393家下跌 呈现涨多跌少格局[3] - 市场呈现"权重拉升、中小盘分化"的结构性特征 赚钱效应集中于科技龙头[3] - 半导体与AI硬件板块市值扩张显著 寒武纪、海光信息等股价续创历史新高[3][4] - 银行、石油石化等板块出现缩量[4] 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6亿元[5] - 散户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5] - 融资买入规模创近期新高[5] - 机构资金聚焦国产替代和AI算力主线 外资加速配置中国科技股[5] - 资金集中涌入半导体、脑机接口等热点板块[5] 投资者行为 - 散户仓位调查显示48.84%选择按兵不动 30.07%选择加仓 21.09%选择减仓[9] - 当前平均仓位达66.07%[14] - 63.85%的投资者看好下一交易日上涨 36.15%看跌[11][12] - 散户呈现高热度交易与分化焦虑并存特征 整体处于高风险偏好下的短线博弈心态[5]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多举措助推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
扬子晚报网· 2025-08-22 08:27
二是开展科研项目合作 联合南京脑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临床机构,聚焦癫痫诊疗、睡眠监测干预 等临床应用方向,共建脑电刺激信号特征基础数据资源库。联合南京脑科医院主导起草江苏省地方标准 《睡眠监测设备分类及数据采集指南》。牵头开展省市场监管局科研项目"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质量评价 的研究"。 一是夯实检验检测技术基础 通过实地调研、面对面座谈等方式,与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深 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面临的检验检测难题,广泛听取企业对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的 意见建议,努力完善脑机接口产品的试验环境,为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水平打好基础。 近期,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紧盯产业发展形势,聚力提升高风险、高技术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能力,多 措并举推动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 三是助推产品安全上市 主动与送检企业加强沟通,精准把握产品的技术要求,针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 问题给予合理化建议,并及时出具检测报告。目前,已顺利完成功能神经外科电生理导航系统、无创脑 深部神经调控系统等8批次产品的检验检测,为脑机接口产品快速上市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脑机接口,AI喜临门的新跳板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技术正从科幻概念加速迈向现实 尤其以Neuralink公司为代表的侵入式方案在医疗康复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如帮助渐冻症患者重新沟通和瘫痪患者用意念作画[1]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因安全性高、易用性强 被视为消费级应用的主流方向 中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支持其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2] 睡眠健康市场痛点与需求 - 全球睡眠问题严峻:失眠人数超20亿 仅13%人群每晚有优质睡眠 中国约65.91%被调查者存在睡眠困扰 成人平均夜间睡眠不足7小时[3] - 睡眠不足导致多重健康风险:包括记忆力衰退、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青少年发育受影响及肥胖问题[3] - 超80%中国消费者愿意使用智能助眠设备 56.6%购买过智能眼罩 超40%购买过电子睡眠仪和智能按摩仪 但现有产品存在体验差距和"智商税"质疑[4] 脑电技术应用与挑战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EEG脑电采集技术解读睡眠状态 强脑科技"深海豚智能安睡仪"已实现商业化 在京东销量突破4万台 70%用户反馈入睡时间缩短和夜间醒来次数减少[6][7] - 当前头戴式设备存在体积大、操作不便、信号易受翻身/头发/出汗干扰等问题 影响用户长期使用依从性[7] - 行业向多模态融合方向发展:通过融合脑电、心电、体动、环境等多维度数据 在无感前提下实现精准睡眠监测[7] 喜临门战略合作与产品创新 - 与强脑科技推出全球首款脑机脑电技术AI床垫"宝褓·BrainCo" 实现多模态生理数据感知与实时动态干预 形成睡前调节、睡中自适应到睡后唤醒的完整闭环[8] - 通过专利传感器捕捉脑电波和心率信号 AI算法解析"放松指数"并动态调整床垫支撑策略 达到秒级响应的"人床互动"[8] - 计划成立合资公司 构建智慧睡眠生态:将家庭睡眠数据与便携设备打通 实现跨场景个性化服务 并依托2800家酒店网络提供睡眠设置同步服务[8][9] 公司战略转型与研发投入 - 经历三次战略转型:从90年代突破弹簧技术垄断 到2020年启动智能化战略推出Smart1智能床垫 再到2024年进军脑机接口领域[11][12][13] - 研发投入累计12亿元 拥有9大生产基地和2441项专利 连续13年发布《中国睡眠研究报告》并建成5G工厂[13] - 2025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40.21亿元(同比+1.59%) 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14.04%)[14] 行业发展趋势 - 睡眠经济向"监测-干预-服务"全链条健康管理转变 在"健康中国2030"和消费升级推动下持续变革[16] - 未来睡眠系统将朝更精准、舒适、个性化方向发展 无感监测与智能调节或成为健康卧室新标配[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