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家居
icon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诚盛投资调研国博电子、乐歌股份等4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4-22 00:06
公司调研核心观点 - 诚盛投资近期调研4家上市公司 包括国博电子 乐歌股份 百克生物和蒙娜丽莎 覆盖电子 家居 生物制药和建材行业 [1] 国博电子调研要点 - 公司通过成本管控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毛利率 营收受行业宏观因素影响波动 [1] - 一季度存货增长为正常生产储备 T/R组件产品定制化 收入确认以客户验收为准 [1] - 主流产品价格稳定 产能利用率良好 积极布局卫星和低空领域 射频芯片已应用于无人机终端 [1] - 计划向天线阵列微系统延伸 深度布局有源相控阵雷达和5G-A/6G通信基站射频前端领域 [1] 乐歌股份调研要点 - 2024年营收增长45.33% 净利润下降46.99% 因非经常性收益减少和研发投入增加 [2] - 海外仓运营面积增至66.21万平米 服务1175家企业 发货超1100万件 库容利用率60%-70% [2] - 跨境电商新品销售占比超10% 目标15%-20% 毛利率与传统产品相近 [2] - 应对中美贸易关税采取提价措施 利用越南工厂加快出货 独立站销售占跨境电商收入4成 [2] - 2025年专注智能家居和海外仓双主业 强化自主品牌建设和人才优化 [2] 百克生物调研要点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分别下降32.64%和39.96% 主因带状疱疹疫苗销售受影响 [3] - 计划提升带状疱疹疫苗市场认知度 稳固水痘疫苗市场地位 推进国际市场扩展 [3] - 研发项目取得进展 包括液体鼻喷流感疫苗和狂犬单抗 [3] - 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率提升 随后逐步下降 [3] 蒙娜丽莎调研要点 - 2024年面对贸易环境变化和房地产调整挑战 营业收入下降 销售量同比下降16.34% [4] - 营业成本下降20.72% 主因直接材料和燃料动力成本下降 降本增效措施效果显现但未来空间有限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良好 将继续通过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 [4] - 对部分房地产客户应收账款进行信用减值损失单项计提 将持续关注评估 [4] - 行业面临需求减弱挑战 但城镇化推进和存量房改造带来新机遇 [4]
乐歌股份2024年营收增长45%,净利润却大幅下滑47%
金融界· 2025-04-21 02: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6.70亿元 同比增长45.33% [1] - 归属净利润3.36亿元 同比下降46.99% [1] - 扣非净利润2.00亿元 同比下降20.45% [1] 五年营收趋势 - 营业总收入从2020年19.41亿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56.70亿元 [2] - 2021年28.71亿元 2022年32.08亿元 2023年39.02亿元 [2] 五年净利润趋势 -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6.34亿元下降至2024年3.36亿元 [3] 主营业务表现 - 智能家居与智慧办公产品线通过线性驱动技术实现扩充 [4] - 产品包括升降桌 人体工学椅 电动功能沙发和智能电动床 [4] - 公共海外仓跨境物流服务已服务超1000家跨境电商卖家 [5] 成本结构变化 - 研发投入显著增加导致研发 营销及IT人员成本上升 [4] - 海外仓运营面积大幅增加 新会计租赁准则导致租金前置 [4] - 新仓货架安装周期较长影响库容释放速度 [4] 海外仓业务发展 - 业务自2020年发展 受益于美国电商渗透率提升 [5] - 与跨境电商业务形成协同发展 实现双轮驱动 [5] - 海运费整体高位运行对利润产生压力 [5] 利润下滑原因 - 小仓换大仓过程中出售海外仓的非经常性收益大幅下降 [6] - 新模式和新业务探索导致研发投入增加 [6] - 海外仓业务投入增加压缩利润空间 [5]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要优化成本结构并提高运营效率 [6] - 加快海外仓库容释放和爬坡过程 [6] -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创新产品 [6]
萤石网络核心产品营收、产销量、毛利率同时下滑 2024年净利缩水10.52%、高企费用承压
新浪证券· 2025-04-18 09:5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4.42亿元同比增长12.41%但归母净利润5.04亿元同比下滑10.52%为上市以来第二次净利润缩水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80亿元同比增长11.59%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10.42%显示业绩有所好转 [1] - 2020-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速放缓分别为1.62%、12.39%、12.41%、11.59%盈利能力不稳定2022年净利润缩水26.10%2023年增长68.80%2024年再次下滑10.52% [3] - 2022-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分别为36.42%、42.85%、42.08%、42.55%相对稳定但费用高企侵蚀利润 [5] 费用与现金流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03亿元、7.31亿元、8.14亿元同比增长22.93%、21.18%、11.35%销售费用分别为5.43亿元、6.97亿元、8.58亿元同比增长19.30%、28.43%、26.66%2024年销售费用率增至15.77% [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48亿元同比近乎腰斩(2023年为9.71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流出0.65亿元 [6] - 上市募投项目萤石智能制造重庆基地计划投入17.95亿元截至2024年11月仅投入9.25亿元(占比51.53%)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 [6] 产品结构 - 智能家居摄像机2024年营收29.48亿元同比减少1.38%毛利率下降0.97个百分点产量减少4.55%销量减少2.80%库存增加7.42% [7] - 智能入户产品2024年营收7.48亿元同比增长47.87%智能服务机器人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265.12%但规模仍较小 [7] - 云平台服务2024年营收10.52亿元同比增长22.87%占比不足20%与华为、小米等生态平台存在量级差距 [8] 行业竞争 - 智能家居市场为红海面临小米、华为等科技公司生态竞争以及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厂商全屋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挤压 [1] - 公司产品结构、生态系统及品牌影响力难以与巨头匹敌需持续投入研发和营销以应对竞争压力 [1][5]
萤石网络亮相2025智能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密集出台政策鼓励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创新 明确提出推动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 强化住宅智能产品配置 统一行业标准等方向 [1] - 行业以"智联万物 赋能未来"为主题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萤石网络定位为智慧生活守护者 聚焦科技创新 通过多品类 多场景布局积累品牌势能 [1] - 公司从"多点破局"到"生态进化" 逐步构筑"全景式"智慧物联生活 [1] - 致力于守护用户安全 便捷 健康 舒适的智能家居生活 [1] 产品生态与技术 - 构建"2+5+N"产品生态体系 聚焦智能视频及视觉技术 以AI+萤石物联云双核驱动 [2] - 五大AI交互类核心自研产品矩阵包括智能家居摄像机 智能入户 智能服务机器人 智能控制及智能穿戴 [2] - 通过生态控制器开放接入环境控制 智能影音等子系统生态下的N类生态产品线 [2] - 智能家居摄像机加速渗透各类场景 2024年推出视频通话摄像机S10和可移动宠物看护摄像机TAMO [2] - 智能入户产品深度融合音视频技术 智能识别技术及AI能力 2024年推出全栈自研人脸视频锁 [3] - 基于具身智能技术理念 在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积极探索 [3] 用户数据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4年末 萤石物联网公有云平台注册用户数超1 9亿 月活跃用户数超6500万 IoT设备接入数超3亿 [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深耕科技创新 完善一站式智能家居服务体系 [4] - 为行业繁荣发展注入新动能 [4]
成都家居市场景气度跟踪反馈
2025-04-15 14: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家居软体行业(床垫、床架、客餐厅家具)[2][3][4][5][6][7][8][9][10][11][12][13][14][15] - 涉及公司:麒麟门、穆斯股份、顾家家居[2][6][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销售情况 - 麒麟门门店2024年销售额约1000万元,月销售额80-100万元,门店面积800平米[2] - 315和开门红活动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对销售拉动显著[2] - 2024年补贴政策取消抢券形式,消费者参与度提升[3] - 客单价:单品床垫3500元,床+床垫3000元,整体拉通客单价8000元[3] - 进店客户转化率约30%,自然客流为主[4] - 穆斯股份门店客流量同比提升10%-20%,AI床垫占比30%,工厂价压至2万元左右[8] - 顾家家居门店主销价格带1.5万元,但利润端压力较大[12] 补贴政策影响 - 2025年国补政策明确本地领取使用,龙头企业更易受益[14] - 适老化品类补贴30%,加装储备换新补贴15%[13] - 四川地区对高效能产品提供更高额度补贴[13] - 穆斯股份使用东莞补贴(最高4000元/人),流程需30天内完成[5][7] - 顾家家居因四川补贴额度小且流程复杂,暂未使用[11] 产品与用户画像 - 麒麟门主销中端产品,符合年轻消费者习惯,计划推广高端宝宝床垫[5] - 穆斯股份AI床垫瞄准市占率,用户年龄段覆盖70后至90后[8][10] - 床垫价格带:4000元至10万元,床架成交价约4000-7000元[9] - 线上消费者注重性价比,线下消费者更关注品质与体感[6] 竞争与渠道 - 红星麦凯龙商场通过综艺赞助、落地活动(如325、38女神节)提升宣传效果[4] - 线上引流转化率仅10%,自然客流占比80%[12] - 龙头企业凭借供应链和渠道优势进一步集中市场份额[14] 其他重要内容 - 推荐关注公司:瑞尔特、剑牌、东鹏、奥普、公牛、好太太、欧派家居、索菲亚[15] - 政策监管趋严,补贴资源向合规龙头企业集中[14] 数据与单位 - 销售额:1000万元(年)、80-100万元(月)[2] - 价格:3500元(单品床垫)、2万元(AI床垫工厂价)、1.5万元(顾家主销价)[3][8][12] - 补贴额度:1500元/次(个人)、4000元/人(累计)[5] - 占比:30%(转化率)、30%(AI床垫SKU占比)[4][8]
知名基金经理,调仓曝光!这些板块成焦点
券商中国· 2025-04-13 13:14
文章核心观点 上市公司披露最新持仓情况,多位明星基金经理调仓方向浮出水面,涉及半导体、新能源、电子等产业链板块,包括谢治宇减持晶晨股份、韩创增持崇德科技、杜猛加仓东山精密 [1][2] 谢治宇减持晶晨股份 - 截至4月10日,兴全合润持有晶晨股份约952万股,占总股本2.27%,较2024年末大幅减持,2024年末曾持有1903万股 [3] - 晶晨股份是全球布局、国内领先的无晶圆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业务覆盖全球主要经济区域,产品应用于多个消费类电子领域 [3][4] - 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1494.3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晶晨股份综合毛利率35.37%,下半年37.59%,2020 - 2021年因“缺芯”毛利率显著提升 [3] - 中邮证券认为晶晨股份抓住机会优化产品组合、扩展产品线,借助“缺芯”窗口期提升定价权,实现盈利能力跃升 [4] 韩创增持崇德科技 - 截至4月8日,大成新锐产业持有崇德科技约41万股,占总股本1.56%,2024年末未在持仓名单中 [5] - 崇德科技主营动压油膜滑动轴承等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是重大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 [5] - 2023年公司境外营收6310万元,同比增幅49.17%,核电方面产品应用于在建核电站,“华龙一号”项目已通过试验大纲评审会议 [5] - 风电方面,二代风电滑轴成本有优势,建成全球首条全自动激光熔覆生产线,是国内唯一量产激光熔覆风电滑动轴承的企业 [6] - 财信证券认为公司有核心自研技术,保持较高盈利能力,产品有技术壁垒,去年前三季度业绩下滑受下游风电影响,工业驱动等行业稳定,船舶等行业高增长,核电未来高增长具确定性 [6] 杜猛加仓东山精密 - 截至4月9日,摩根新兴动力持有东山精密约1247万股,占总股本0.73%,较2024年末增持 [7] - 东山精密致力于成为核心器件提供商,形成电子电路、光电显示和精密制造三大板块业务格局,确立消费电子与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 [7] - 长城证券认为随着AI端侧应用推进及创新周期到来,软板设计复杂、需求复苏、价值量增长,东山精密作为全球FPC龙头有竞争优势,未来软板业务放量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7]
家电出口前十玩家的焦虑,赴港香江电器能否打破“沃尔玛依赖症”?
36氪· 2025-04-12 09:23
行业格局 - 全球电器制造行业由海尔、美的、格力等头部企业主导,同时存在苏泊尔、石头科技等细分领域创新型企业 [1] - 国产品牌正在重构全球家电产业格局,但中尾部企业面临转型压力 [1] - 行业正经历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浪潮,高端化与场景化成为主要趋势 [8][9] 公司概况 - 香江电器起源于90年代塑料制品公司,2012年转型为电器类家居用品企业 [4] - 公司以ODM/OEM模式运营,主营电器类家居用品(电热类、电动类、电子类)和非电器类家居用品(花园水管等) [4] - 电器类产品收入占比76%-82%,非电器类占比18%-24% [5][6]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14.8亿、10.97亿、11.88亿元,呈现V型波动 [6] - 2024年营收修复至15.02亿元,创历史新高 [7] - 年内溢利从2021年7180.2万元增长至2024年1.40亿元 [7] - 毛利率从2021年17.5%提升至2023年24.1%,但仍低于同行(小熊电器36.61%、北鼎股份50.75%) [11] 业务挑战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1年62.4%升至2024年上半年74.9%,沃尔玛与Telebrands占比超49% [10] - 代工依赖:ODM/OEM业务收入占比从2021年93.7%升至2024年上半年96.3%,自有品牌OBM收入占比萎缩至3.7% [11] - 研发投入不足:近三年研发费用率低于3%,专利库中90%为实用新型专利 [12] 转型策略 - 计划募资建设研发中心,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3] - 探索收购欧美生活家居品牌,增强OBM业务 [14] - 拓展跨境电商与线下体验店渠道,2024年OBM业务通过亚马逊实现增长 [14] - 考虑海外建厂以规避贸易壁垒,但面临成本压力 [15] 市场定位 - 公司连续两年(2022-2023年)位列中国厨房小家电出口前十 [2] - 90%以上收入来自北美洲及欧洲地区,其余不足8%来自大洋洲、南美洲等 [6] - 海外市场成为国产小家电品牌新增长点,公司具备出口优势 [15]
上证智能家居指数报3134.8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海信视像等
金融界· 2025-04-11 08:02
上证智能家居指数表现 - 上证智能家居指数报3134 80点 呈现低开高走态势 [1] - 近一个月下跌13 88% 近三个月上涨4 46% 年至今上涨0 99% [2] 指数构成与样本 - 指数样本涵盖智能家居零部件应用厂商 终端设备厂商 系统集成商 网络和内容服务商等上市公司证券 [2] - 基日为2012年06月29日 基点为1000 0点 [2] - 十大权重股及占比:翱捷科技(3 98%) 芯原股份(3 6%) 瑞芯微(3 35%) 恒玄科技(2 53%) 移远通信(2 5%) 乐鑫科技(2 48%) 韦尔股份(2 44%) 极米科技(2 41%) 捷昌驱动(2 4%) 海信视像(2 39%) [2] 市场板块与行业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3] - 行业分布:信息技术占比58 04% 可选消费占比25 15% 通信服务占比10 51% 工业占比6 29% [3]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3]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3]
180元,我买了台格力绝版手机:难怪董明珠也带不动货
36氪· 2025-04-07 00:12
格力手机业务发展历程 - 2015年格力推出首款手机"格力董小姐手机",配置低于同期竞品但定价高达1599元[12][13] - 后续产品如格力手机2代、3代和色界手机延续高价策略,采用传统家电厂商定价路线[14] - 格力色界手机生产30万台仅售出1万台,前几款产品销量均在1万台左右[18] - 2020年推出格力大松G5,8+256GB顶配版售价2999元,但配置和设计均落后于同期竞品[26][83] 产品设计与性能表现 - 大松G5采用全塑料机身,重量达223g,设计缺乏亮点[27][28] - 配备6.81英寸60Hz LCD屏幕,色彩表现偏淡且存在背光老化问题[35][38] - 搭载骁龙765G处理器,安兔兔得分44万分,性能释放较好但无法应对高负载游戏[43][45][51] - 系统为HaloUI 5.0,基于Android 10,功能简陋且更新停滞[56][58] 市场竞争与定价策略 - 2015年国内手机市场快速增长,魅族年销量达2000万台,年增长350%[10] - 大松G5发布时,Redmi K30 5G和realme X50等竞品价格更低且配置更高[83] - 格力手机始终定位高端但缺乏相应产品力支撑,与市场主流趋势脱节[14][91] - 目前二手市场大松G5价格在380-500元区间,但仍缺乏竞争力[86] 战略意图与行业背景 - 格力进入手机行业是为弥补智能家居入口缺失,布局IoT生态[10][89] - 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头部厂商价格战加剧中小品牌生存压力[93] - 其他小众品牌如红魔、魅族、酷派通过细分市场策略寻求生存空间[93] - 格力手机未能实现智能家居战略目标,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91][92]
海尔智家全球化发展年赚187亿 海外市场营收1438亿占半壁江山
长江商报· 2025-03-31 00:22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2859.81亿元 同比增长4.29% 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 同比增长12.9%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178.05亿元 同比增长12.5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5.43亿元 [2] - 毛利率27.8% 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2] 高端品牌表现 - 卡萨帝四季度收入增幅超30% [1][2] - 高端品牌战略推动毛利率提升 [3] - 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和场景化体验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3] 全球化运营 - 海外营收1438.14亿元 同比增长5.43% 占总营收50.29% [1][4] - 欧洲市场同比增长12.42% 南亚增长21.05% 东南亚增长14.75% 中东非增长38.25% [4] - 亚洲市场份额25.9% 北美洲24.5% 澳洲及新西兰15.9% 西欧8% [4] - 蝉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 [4] 产能与投资布局 - 拟投资17.84亿元建设年产300万台洗衣机项目 2025年3月开工 2026年12月投产 [1][3] - 投资静态回收期6.73年 [3] - 并购开利商用制冷业务和南非Kwikot 拓展商用制冷和热水器业务 [5]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冰箱零售额同比增长7.6% 嵌入式产品快速渗透 [2] - 洗衣机零售额同比增长7.6% 滚筒产品份额扩大 [2] - 油烟机和燃气灶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加大AI技术研发投入 推动智能家居产品升级 [5] - 深化数字化变革使国内订单响应效率提升13% [5] 股东回报 - 拟每10股派现9.65元 分红总额近90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48.01% [1][3] - 拟回购10-20亿元股份 价格不超过40元/股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3] 战略推进 - 深化Leader品牌战略投入 聚焦年轻消费群体 [2] - 通过"三翼鸟"平台提供定制化智慧家电解决方案 [5] - 推进全球供应链布局 包括埃及生态园和泰国空调工业园项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