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商业运载火箭之路将何去何从?
虎嗅· 2025-08-13 00:28
行业格局与资质壁垒 - 行业头部企业以是否持有"运载火箭总体技术科研生产许可"A类资质为区分标准 该资质是运载火箭发射活动中最难申请的许可[2] - 目前国内仅有7家火箭公司持有该牌照:蓝箭航天、星河动力、天兵科技、中科宇航、星际荣耀、东方空间、深蓝航天[3] - 该科研生产许可证在一级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类似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造车资质 足以支撑商业火箭公司的基本盘[4] 产品技术路径分析 - CZ-12系列火箭采用渐进式研制策略:现役型号配备4台YF-100发动机 CZ-12A配备7台九州云箭发动机 CZ-12B配备9台YF-102R发动机 后两个子型号均支持一子级复用回收[8] - 技术验证进展显著:八院已使用CZ-2D进行多次栅格舵一子级落区控制试验 并使用CZ-12A进行多次垂直起降(VTVL)试验[10] - 回收复用时间表明确:CZ-12预计2024年底开启一子级回收复用验证 计划2027年实现商用[10] 市场规模与竞争态势 - 2024年我国火箭发射68次 轨道投放总量约200吨 预计2030年前需要具备超过1000吨/年的轨道投放能力[11] - 市场可容纳4-5家商业运载火箭公司的5-8个型号 但将面临与CZ-12的直接竞争[11][12] - 使用同款发动机的商业火箭在成本和可靠性方面难以与CZ-12抗衡 研制进度落后的中大型液体火箭市场份额将远低于CZ-12[12] 行业发展关键要素 - 必须掌握发动机研制能力 百吨级以下发动机企业可能通过并购整合[22] - 需要具备大运力火箭能力:一箭18星/10星发射能力 500km太阳同步轨道10吨以上运力[22] - 可回收液体技术是成本控制关键 要求高密度人才储备和试错经验[22] - 需要全套基础设施支持:试车台、发射工位、发射船等固定资产以满足高密度发射需求[22] 战略发展方向 - 商业航天发展本质是国家战略主导 中国采用"群峰并起"策略 通过应用场景多元化化解技术霸权[17] - 发展路径包括自研发动机自主定义产品 或培育联合优秀民营配套企业实现抱团取暖[12] - 行业需要高度耐心的长期资本支持 商业火箭领域具有资金密集型特征[13]
臻镭科技: 浙江臻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16: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0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18亿元增长73.64%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32万元,较上年同期563万元大幅增长1006.99%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股,较上年同期0.03元/股增长866.67%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1万元,较上年同期-431万元明显改善 [3] 业务领域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和微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射频收发芯片、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和微系统及模组 [5] - 产品应用于数据链、电子对抗、无线通信终端、新一代电台、相控阵通信等特种领域,以及移动通信系统、卫星互联网等民用领域 [6] - 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产品推动卫星和载荷系统小型化、轻量化,与行业内主流科研院所及多家企业开展合作 [6] 技术优势与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51%,虽较上年同期56.98%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3] - 公司坚持全正向设计研发,构建覆盖"芯片-模组-系统"的全链条产品能力,技术性能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 [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已获授予专利权的专利45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18] 市场拓展与订单情况 - 公司在特种领域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口碑,实现在手订单和在手项目同比大幅增长 [3] - 紧抓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深入绑定客户需求 [3] - 随着低轨卫星的批量发射和组网应用,部分产品从2024年的小批量、实验星阶段转入持续批量交付阶段 [16] 产品性能比较 - 公司多款产品性能与国际知名厂商如德州仪器、亚德诺等相当或更优,如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收发器CX8845在通道数、功耗等方面具有优势 [10] - 抗辐照射频收发器CX9840在通道数、相位噪声等方面优于对标产品AD9371 [12] - 固态电子开关芯片M49307RH在额定工作电压、开通延时时间等方面优于竞争对手产品 [13]
臻镭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倍 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有两位“牛散”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5:1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73.64% [1] - 归母净利润6231.96万元,同比增长1006.99%,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1] - 2025年半年度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367.57万元 [2] 产品与业务 - 主要产品包括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微系统及模组 [1][2] - 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营收约8086万元,电源管理芯片约1亿元,微系统及模组约510万元 [2] - 产品应用于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包括数据链、电子对抗、无线通信终端、新一代电台、相控阵通信等特种领域 [1] - 部分产品已列入客户优选目录,从2024年小批量、实验星阶段转入持续批量交付阶段 [1] 市场与订单 - 下游行业回暖、需求持续向好,在手订单和在手项目同比大幅增长 [1] - 紧抓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绑定客户需求 [1] - 产能利用率饱满,加紧生产排期,积极开拓新客户、新项目和切入新应用领域 [1] 研发与专利 - 上半年研发投入约6660万元,同比微降0.93% [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减少 [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已获授予专利权的专利45项,核心技术覆盖"芯片-模组-系统"全链条产品 [2] 股东与股价 - "牛散"屠黎明位居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增持至4.17%,葛卫东维持2.86%持股比例 [2] -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成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09% [2]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近70% [2]
通信ETF(515880)涨超2.1%,行业高景气与技术创新成驱动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5:07
天风证券指出,海外算力产业链高景气度依旧,相关产业链基本面共振更强,持续看好海外算力投 资机会。AI行业作为年度主线,伴随DeepSeek R2/V4及Agent、多模态进展,AI及AIDC产业链景气度持 续。2025年或为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及应用落地之年,中美AI在推理端同步推进。政府工作报告 首次纳入"深海科技",海风行业自25年起呈现明确改善趋势。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A(007817),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 备ETF联接C(007818)。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 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 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 ...
海格通信(002465):受行业需求调整影响业绩短期承压,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
东方证券· 2025-08-12 14: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5.60元(当前股价13.72元)[4] - 基于26年60倍PE估值(可比公司平均PE为60倍)[2][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2.29亿元(同比-13.97%),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98.72%)[1] - 2025E-2027E营收预测:62.80/77.93/84.86亿元(同比+27.7%/+24.1%/+8.9%)[3]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3.33/6.48/7.44亿元(同比+526.4%/+94.7%/+14.8%)[3] - 毛利率企稳回升:2025E-2027E分别为28.7%/30.1%/30.7%[3] 业务动态 传统业务 - 无线通信业务2025H1营收6.90亿元(同比-5.73%),但新产品在空/海/民用领域突破[8] - 军用通信需求短期承压,长期受益于陆海空军通信一体化建设[8] 新兴业务布局 - **AI军事化**:中标军用机器人产品研制[8] - **卫星互联网**:多款终端中标,推进手机/汽车终端应用[8] - **低空经济**:发布"天枢"无人机运营平台,对接多地政府项目[8] - **无人机**:子公司西安驰达研制"九天"重型无人机(最大载重6吨)填补市场空白[8] 行业定位 - 国防信息化领军企业,覆盖军用通信+北斗+卫星+无人机全产业链[7] - 军民协同发展:军品聚焦新质生产力(无人系统/通信),民品拓展北斗/低空经济场景[8] 市场表现 - 近12个月绝对收益+45.87%,跑赢沪深300指数21.28个百分点[5] - 当前市盈率105.4倍(2025E),显著高于调整后可比公司平均83倍[3][10]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5/26年EPS至0.13/0.26元(原值0.36/0.45元),新增27年EPS 0.30元[2] - 2025E营业利润3.20亿元(同比+3950.4%),ROE回升至2.7%[3]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海格通信“买入”评级,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与低空经济
格隆汇APP· 2025-08-12 09:40
行业影响与短期业绩 - 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导致合同签订延缓 [1] - 战略性加大新兴领域研发投入挤压短期利润 [1] 海格通信核心竞争力 - 持续推进"北斗+5G"通导融合芯片研发 [1] - 消费级芯片与中国移动合作入选产投协同十大标杆案例 [1] - 卫星互联网终端再次中标客户窄带手持项目 [1] - 低空经济领域迭代"天腾"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并发布"天枢"运营平台 [1] - 对接十余省份低空经济项目并完成飞行汽车首期交付 [1] 长期发展优势 - 无线通信与北斗导航领域龙头地位 [1] - 受益于国防信息化长期趋势 [1] - 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与低空经济 [1]
海格通信(002465):行业阶段性影响短期业绩 新产品拓展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12 06: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29亿元,同比下降13.97% [1] - 归母净利润251.38万元,同比骤降98.72% [1] - 无线通信收入6.90亿元,微降5.73%,占比升至30.93% [2] - 北斗导航收入2.80亿元,下降32.25%,占比由15.96%降至12.57% [2] - 航空航天收入1.40亿元,小幅回落11.04% [2] - 数智生态收入10.82亿元,下降13.15%,贡献近半营收 [2] 业绩驱动因素 - 行业客户结构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导致合同签订延缓 [2] - 战略性加大新兴领域研发投入,短期利润受挤压 [2] - 北斗导航收入下滑因行业规模化应用初期竞争激烈、订单延后 [2] - 数智生态毛利率仅12.19%,拉低整体毛利率水平 [3] 研发与现金流 - 研发费用率20.05%创历史新高 [3] - 综合毛利率27.36%,同比下降4.76个百分点 [3] - 北斗导航毛利率高达55.68%,但收入规模下滑拖累贡献减弱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32亿元,较上年7.40亿元收窄28.03% [3] - 存货14.58亿元,较年初增加8.93%,备货增加以应对下半年交付高峰 [3]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持续推进"北斗+5G"通导融合芯片研发 [3] - 消费级芯片入选产投协同十大标杆案例 [3] - 卫星互联网终端再次中标客户窄带手持项目 [3] - 低空经济领域迭代"天腾"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发布"天枢"运营平台 [3] - 完成飞行汽车首期交付,对接十余省份项目 [3] - 以2.8亿元增资陕西无人装备科技,布局智能无人飞行器 [3] - 启动2至4亿元股份回购计划用于股权激励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34亿元,2026年5.67亿元,2027年10.27亿元 [4] - 对应PE分别为104倍、61倍、34倍 [4]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盘中获实时净申购2100万份,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在提速,机构:关注商业航天板块投资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6:12
8月12日,航空航天概念午后跌幅收窄。热门ETF中,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截至发稿下跌 1.78%,盘中一度下跌2.50%,实时成交额超9300万元,换手率超18%暂居同标的产品第一。 成分股中,长城军工涨超7%,航天发展、内蒙一机跟涨。 Wind实时申购赎回信息显示,该ETF获实时净申购达2100万份。 华泰证券表示,展望三四季度,火箭作为核心产业环节有望实现重点突破,产业催化事件密集,或将持 续提振板块情绪,建议关注商业航天板块投资机遇。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 策。) 消息面上,据东方网,8月13日(周三),海南文昌,长征五号B将发射"国网"08组卫星。"国网"星座是 我国首个巨型卫星互联网工程,计划于未来5年发射1300颗卫星,到2035年发射12992颗卫星,在近地轨 道建成一个覆盖全球的星座网络,并提供高速互联网(6G)接入服务。 据证券时报,近日,国网星座3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成功发射入轨。9天3发,高密度的发射节奏,显 示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在提速。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厚积薄发,商业发射场、商业卫星初步获得可 靠性 ...
卫星互联网建设持续提速,GPT5正式发布,持续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长城证券· 2025-08-12 06:10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4] 核心观点 - 卫星互联网建设持续提速,进入密集组网期,2025-2026年主要星座将迈入发射加速阶段 [6][20][21] - GPT5正式发布,在长文本处理、编程能力和计算效率方面较前代有明显提升 [2][3][18] - 持续看好算力产业链和商业航天相关投资机会 [6][19][21] 行业动态 - 通信(申万)指数本周上涨1.30%,跑赢沪深300指数0.07个百分点 [13] - 在TMT子板块中,通信板块涨跌幅居第三位,最新市盈率为21.84倍 [14][15] - 重点推荐组合包括中国移动、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20余家公司 [8][22] GPT5技术进展 - 推出4个版本,包括GPT-5、GPT-5 mini、GPT-5 nano和GPT-5 Pro [2][17] -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token消耗减少50%-80%,计算效率显著提升 [2][18][29] - 上下文能力提升至400k,大海捞针测试准确率比o3提升近一倍 [3][18][36] - 编程能力较前代有明显提升,但与Claude 4.1 Opus差距仅0.3% [3][32] 卫星互联网进展 - 7月27日至8月4日完成三次发射任务,将三组低轨卫星送入太空 [40][41][42] - GW星座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已完成多个批次发射 [44][46] - 蓝箭航天启动科创板IPO辅导,规划10000颗卫星星座 [7][48][53] - 朱雀二号2025年预计交付6发,朱雀三号计划执行3次发射任务 [21][50][53]
两市唯一的卫星产业ETF(159218)跌1.76%,盘中获资金逢低涌入
搜狐财经· 2025-08-12 06:07
卫星板块市场表现 - 卫星产业ETF(159218)盘中下跌1.76% 近5日累计上涨0.86% 近10日累计上涨3.62% 近20日累计上涨11.08% [1] - 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 换手率达39.83% 成交额约1800万元 [1] - 资金持续净流入 市场关注度维持高位 [1] 行业动态与技术进步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于8月8日-11日期间成功发射 搭载"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 为吉利旗下品牌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 [1] - 我国GW星座发射频率大幅提升 从1-2个月缩短至3-5天 卫星互联网进入快速组网阶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