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胀
icon
搜索文档
9月美国FOMC点评:美联储从限制性转向中性
东兴证券· 2025-09-18 09:59
美联储政策转向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政策利率降至4%~4.25%区间[4] - 政策利率中位数预期下降25个基点至3.6%(此前3月和6月均为3.9%)[6] - 点阵图显示多数委员支持年内增加25个基点降息[6] 经济数据表现 - 美国GDP增速从去年2.5%放缓至今年上半年1.5%[6] - SEP上调2024年GDP预期至1.6%(6月预期1.4%,3月预期1.7%)[6] - 维持2024年PCE通胀预期3.0%和失业率预期4.5%不变[6] 劳动力市场变化 - 劳动力供需双降,需求下降略快于供给[6] - 失业率略有上升但仍处历史低位[6] - 非农数据疲软促使政策转向[6] 通胀与关税影响 - 关税对商品价格影响有限,未引发持续性通胀风险[7] - 8月前通胀压力主要来自商品,服务价格回落[7] - 美联储对关税冲击的担忧较4月下降[7] 政策风险评估 - 存在降息过慢风险,若通胀不及预期或反映消费不振[9] - 建议密切关注周度初请失业金数据是否持续上升[10] - 海外通胀超预期是主要风险提示[11]
9.18黄金惊魂高台跳水60美金 高位洗盘
搜狐财经· 2025-09-18 09:46
黄金昨天调整后,多头再起,涨破3700刷新历史新高后,再次上演高台跳水,一度大跌60美金,上蹿下 跳,高位洗盘,多空博弈。 下方再探3626的位置,看反弹的机会。 上方反弹,先看到3651的阻力承压。 再次突破,持续看到3674的阻力承压。 今天的走势 昨天黄金快涨快跌,再刷历史新高。 刚破3700,就迎来跳水。 一度跌至3645的位置,到今天止跌调整。 下方再次回调,看调整力度。 一方面,美联储靴子落地,最终预期25基点降息,毫无悬念。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疲软,以及金融风险的 压力,美联储不得不开启降息的大门,美元快速走低,黄金一度反超新高。 同时,处在3651下方,再次回调。 跌破了3626的位置,下方看到3600的位置,关注支撑反弹的机会。 黄金单边上涨4个月后,到8月持续了4个月横盘,到本月终于打破震荡格局,再刷历史新高,又迎来再 次单边涨势。到本周高位洗盘调整,多空难辨,再上破新高不猜顶。同时,下方再次大幅回调,看向 3600的关口。 另外一方面,美联储鲍威尔讲话,此次降息降的不怎么情愿,反而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强调只是风险预 期管理式的降息,并没有对下一步降息预期表态,整体谨慎态度明显,黄金快速降温。 ...
美联储宣布降息,告诉我们5大信息
搜狐财经· 2025-09-18 09:07
这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是美联储内部仍试图保持团结,以回应在特朗普要求大幅降息下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11:1 的投票比也有暗暗向特朗普示威的意 思,告诉他不要试图干涉美联储的活动。 二是米兰成为唯一反对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堪称这次会议的搅局者。同时要求直接降息50个基点,呼应了的老特的要求,相当于给老特纳了投名状。 这点老特应该喜欢。明年米兰获得老特提名为美联储主席的概率大增。 2、降息的关注重心从通胀转向就业。 | 1128 | CONTRACT | 10.00 | 40500 | 2 | 822 | 841 | 941 | 841 | 941 | - | | 436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03 | 10.05 | 158686 | 18 € | 1025 | 1055 | 1128 | 1054 | 1128 | - | - . | | | | 690 | 4063 | 10.05 | 448840 | 15 20 | 627 | ...
一次“尴尬”的“风险管理式降息”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08:52
美联储政策决议与巴克莱分析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这是一次典型的"风险管理式降息" [1] - 点阵图显示委员会预计今年将降息三次共75个基点,2026年和2027年各降息一次,比6月预测多降25个基点 [1] - 巴克莱维持对美联储在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 [1] 经济预测与利率路径的背离 - 经济预测摘要呈现令人困惑的组合:经济前景更加乐观但利率路径更加宽松 [2] - FOMC将2025-2027年实际GDP增长预期上调,2025年和2026年分别上调至1.6%和1.8% [2] - 失业率预测更加乐观,2026-2027年预测值均下调0.1个百分点至4.4%和4.3% [2] - 尽管经济前景改善,点阵图显示的利率路径却比6月预测低25个基点 [2] 通胀预测变化 - FOMC将2026年通胀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2.6%,反映关税政策对价格的持续影响 [2] - 核心PCE通胀预计将从8月的0.21%月增长率加速至9-12月的0.27% [2] 就业市场担忧与降息逻辑 - 就业市场急剧恶化是推动降息的核心逻辑,截至8月的三个月平均就业增长仅为29000人,远低于截至5月的99000人 [3] - 鲍威尔强调就业增长显著放缓和失业率上升是推动降息的关键因素 [1][3] - 由于移民限制和劳动力老龄化,就业增长的盈亏平衡点可能已降至0-50,000人之间 [3] FOMC内部政策分歧 - 点阵图显示明显双峰分布:六名参与者倾向于今年仅降息一次,而多数委员支持三次降息 [1][3] - 新任理事Stephen Miran投票支持降息50个基点,其点位预计在2.875%,暗示支持今年降息150个基点 [1][3] 鲍威尔政策立场 - 鲍威尔采取鹰派立场,刻意淡化点阵图重要性,强调这只是独立预测的集合而非委员会计划 [4] - 在通胀问题上,鲍威尔提到商品价格通胀已有所上升,可能反映关税影响 [5] - 鲍威尔坚定回应政治压力问题,称决策基于数据且绝不考虑其他因素 [5] 巴克莱未来政策预期 - 风险倾向于推迟降息,特别是如果2026年初通胀数据继续显示强劲价格上涨 [6] - 对于2026年,巴克莱预计美联储将暂停降息,直至看到月度通胀数据缓解 [6] - 预计2026年3月和6月各降息25个基点,使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3.00%-3.25% [6]
\风险管理式\降息落地:——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点评
华创证券· 2025-09-18 0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联储年内首次降息落地,本次降息25BP是风险管理提前应对,点阵图预计10月、12月再降息2次;政策或走向“逐次会议、实时判断”阶段;10月是否降息取决于9月非农数据,后续降息前景有不确定性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风险管理式”降息落地 - 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年内首次降息,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BP至4.0%-4.25%,储备余额利率、贴现利率下调至4.15%、4.25% [1][3] - 利率决议公布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美股、美元指数、COMEX黄金、原油均有波动;新闻发布会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V型反弹,美股先下探后修复,美元指数回到97附近,COMEX黄金先涨后跌、原油先跌后涨 [1][3] 利率声明 - 对就业市场表述更悲观,承认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小幅上升,删除“劳动力市场状况仍然稳健”表述,判断就业下行风险上升 [1][7] - 新增提及“通胀水平有所上升”,判断通胀依然略高 [1][8] - 特朗普提名的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投反对票,倾向降息50BP [1][9] 经济预测和点阵图 - 上调今明后三年GDP增长预期,2025-2027年及更长期实际GDP增速分别为1.6%、1.8%、1.9%、1.8% [12][13] - 下调明后两年失业率预期,2025年失业率持平4.5%,2026 - 2027年降至4.4%、4.3% [12][13] - 上调明年PCE通胀以及核心PCE通胀预期,2025年PCE和核心PCE预期持平3.0%、3.1%,2026年上调至2.6%、2.6% [12][13] - 9月点阵图预计2025年仍有两次降息,较6月增加一次;下调今明后三年利率展望,今年和后年下调30个基点,明年下调20个基点;官员对年内降息幅度分歧大 [16] 劳动力市场 - 就业市场供需双放缓,下行风险上升;失业率略有上升,新增就业岗位减少;7 - 8月非农新增就业数据下修,8月三个月平均新增2.9万人,较年初23.2万人回落,失业率从6月4.1%回升至4.3%,或因移民减少和劳动参与率下降 [1][17] - 劳动力需求大幅下降;初请、续请失业金人数未明显抬升,劳动力市场是放缓非急剧恶化 [17][19] 通胀 - 关税通胀传导机制放缓,影响一次性非持续性;鲍威尔称通胀上升,但关税传导慢、幅度小,预计贡献0.3 - 0.4个百分点核心PCE通胀,长期通胀预期稳固 [1][21] - 8月CPI同比2.9%,环比0.4%;核心商品环比由0.2%升至0.3%,服装、新车、二手车环比上涨,娱乐、家具分项回落,关税影响结构性 [1][21]
纽约联储前官员:关税或许只是“一次性影响”|全球财经连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8:05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至4.25%之间 为2025年首次降息及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 [1] 关税政策对通胀影响 - 关税政策推高美国通胀并呈现典型滞胀特征 即通胀走高而经济放缓 [1] - 关税上调冲击大概率仅为一次性价格跳升 不会演变为持续性通胀螺旋 [1] - 长期通胀预期依然偏高且小幅上行 关税对通胀影响需密切关注 [1] 市场关注因素 - 美国关税政策成为影响美联储未来是否进一步降息的关键变量之一 [1]
市场盼大降,美联储偏谨慎!鲍威尔到底怕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18 07:59
9月17日晚,全世界都在等一个男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晚宣布美联储利率决策。 事实上在此之前,全球资本市场已经将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反映在资产定价中,市场更关心的是鲍威尔对于未来利率走向的评论,以及联邦公开 市场委员会(FOMC)的取态。 一如预期,FOMC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这也是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见下表。与此同时,FOMC 表示会继续缩减所持有的国债、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 | 美联储最近一次降息周期 | | | --- | --- | --- | | | 加息/减息(基点) |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 | 2022年3月17日 | +25 | 0.25%-0.50% | | 2022年5月5日 | +50 | 0.75%-1.00% | | 2022 年 6 月 16 日 | +75 | 1.50%-1.75% | | 2022 年 7 月 28 日 | +75 | 2.25%-2.50% | | 2022年9月22日 | +75 | 3.00%-3.25% | | 2022 年 11月 3 日 | +75 | 3.75%-4 ...
美联储降息释放哪些信号?
新浪财经· 2025-09-18 07:24
这是9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大楼外景。新华社 图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7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00%至4.25%之间。这是美联储2025年第一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 息后再次降息。此次降息决定的背后有哪些政策考量?能否为美联储缓解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未来走向何方? 此次降息有何考量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就业市场疲软是他和其他政策制定者当前的首要考虑因素。 特朗普政府会满意吗 观察人士认为,此次降息虽符合外界预期,但从特朗普政府过去几个月的表态来看,显然难以缓解白宫对美联储的不满。 由于特朗普政府此前频繁施压美联储降息,《华尔街日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本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处于一个"不同寻常的政治时刻",是近年 来"最奇特"的会议之一,而会议结果显示,鲍威尔成功促成了美联储内部"团结"。 由于担忧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推动通胀回升,美联储今年以来一直"按兵不动",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此次虽然降息,但幅度远未达到特朗普的 要求。特朗普7月曾表示,美联储设定的利率水平至少偏高300个基点。他认为,美联储将利率长期维 ...
前央行官员称,即使高市早苗胜选,日本央行仍有可能在10月加息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07:21
日本央行加息时点预测 - 日本央行可能最快在10月29-30日会议上加息 加息决策不受政治变动影响[1] - 前央行官员Tomoyuki Shimoda认为加息环境正在形成 主要基于企业利润稳健 结构性劳动力短缺推动工资上涨 持续食品成本推高通胀[2] - 当前利率水平维持在0.5% 市场普遍预期本周会议维持不变[2] 加息决策关键指标 - 10月加息取决于两个关键指标:10月1日公布的短观商业景气调查数据及股市稳定性[1][2] - 若短观调查未大幅恶化且股市保持坚挺 将支持10月加息决策[1] 政治因素影响评估 - 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对货币政策影响有限 高市早苗胜选不会改变央行决策路径[1][2] - 高市早苗以反对加息和主张财政扩张著称 但弱势日元政策面临政治约束[3] - 日元兑美元汇率若跌破150可能引发美国抱怨 进口成本上升加剧通胀已成政治敏感问题[3] 市场预期与政策博弈 - 经济学家预计央行年底前加息25个基点 但对10月或1月时点存在分歧[4] - 新政府可能维持财政宽松立场 高市早苗当选或加大财政扩张力度[4] - 财政扩张与货币紧缩的博弈可能导致日本国债收益率面临上行压力[4] 经济基本面支撑因素 - 日本通胀持续高于2%目标水平 经济基本面主导央行决策[1] - 结构性劳动力短缺推动工资上涨 企业利润稳健支撑加息条件[2]
日经平均股指再创新高,首次突破4万5000点
日经中文网· 2025-09-18 07:15
与2024年末相比,日经平均股指上涨14%,超过美国S&P500(12%)和欧洲STOXX600(8%)。日本 经济的通胀逐步固定下来、公司治理改革推进、国内政治摆脱停滞等因素,日本股市被"低估"的原因正 一个个被消除…… 日经平均股指9月18日首次突破4万5000点大关(摄于东京都中央区"KABUTO ONE") 推动涨势的原因之一是通胀逐步固定。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剔除生鲜食品)自2024年12月起,连续 同比增长超过3%。2025年4至6月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物价上涨带动下,以名义值年率折算 达到635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名义GDP倾向于与日经平均股指缓慢联动,推动资金流入内需相关股 票。 公司治理改善也是关键。东京证券交易所号召的资本效率改善正在推进,股票回购金额增长至史上最大 规模。日本国内外的并购(M&A)也在增加,通过增长扩大利润的趋势正在具体化。 野村证券执行服务部董事总经理佐野敬分析认为:"企业改革推进,减少了日本股的折价因素,加上通 胀固定下来的宏观环境改善,更容易吸引买盘"。 大阪百货店因阪神队夺冠特卖热闹非凡 日经平均股指9月18日首次站上4万5000点大关,年初以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