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搜索文档
港股互联网板块迎价值重估 多只ETF获大额资金流入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18:25
港股互联网板块表现 - 港股互联网板块显著回暖 阿里巴巴与腾讯控股等龙头股价持续上涨 [1] - 阿里巴巴-W涨幅接近40% [2] - 多只相关ETF获大额资金流入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达924.73亿元 接近千亿元大关 [2] ETF资金流动情况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近一个月获160.49亿元资金净流入 跨境型ETF中排名首位 [2] -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 华夏恒生科技ETF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和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近一个月均获35亿元以上资金净流入 [2] - 在美上市的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资产规模达94.07亿美元 较8月底83.23亿美元增长13% [2] 市场结构变化 - 恒生指数卖空成交占比从8月20.8%的历史高位降至9月12日13.8% [3] - 资讯科技业2025年2月吸引外资净流入284.8亿元 5月和7月分别净流入457.5亿元和212.3亿元 [3] 行业价值重估驱动因素 - AI业务逐步兑现 业绩改善与空头回补推动板块价值重估 [1] - 互联网龙头未平仓卖空股数处于近五年高位后出现空头回补 [3] - 传统估值框架低估了企业在AI时代的核心战略价值 [3] 头部企业竞争优势 - 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战略占据AI时代云平台价值链核心 [4] - 核心优势包括庞大的业务基础(中国云市场领导者形成规模效应) 强劲增长动能(云业务增速持续超预期) 深厚护城河(需长期技术积累和巨额资本投入) [4] - 产业壁垒 综合实力强 AI应用方向领先的互联网公司持续被看好 [4]
“数”联山海 “智”造未来——从东博会看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新机遇
新华社· 2025-09-19 14:47
展会规模与规格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于9月17日在广西南宁开幕,吸引60个国家超过3200家企业参与,展览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3] - 本届展会首次创设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超过100家国内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及初创团队参展[7] 人工智能技术展示与应用 - 现场展示多种AI应用,包括机器人煮咖啡、制作冰淇淋、表演架子鼓和拳击赛,以及支持8种东盟语言的AI翻译眼镜实现“同频交流”[5] - AI会展智能体的17个应用场景全面落地,在会前已完成超过3500对线上预匹配和近900场线下洽谈预约[9] - 双臂双杯咖啡机器人可在110秒内完成两杯高品质现磨咖啡订单并制作拉花,防爆机器人“天魁1号”能进入危险区域开展侦察和救援[7][9] 产业合作与赛事活动 - 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成立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为合作提供机制保障[10] -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已吸引3300多支参赛队伍,其中329支来自东盟国家,涉及跨境电商、文旅、汽车、农业等9个子赛道,并产出智慧口岸、榴莲成熟度识别模型等具备落地条件的成果[9] 数字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 - 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有望投入运营,实现数据从南宁直传东盟,以南宁到河内为例,数据传输时延将降至3.5毫秒[13] - 广西已建成12条直达越南、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的跨境陆缆,国际通信信道总容量突破9000吉字节(GB)[13] -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带动21家数商出海,致力于推动中国数据产品、解决方案及行业标准在东盟国家落地[15] 跨境合作项目与中心建设 - 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项目通过无人驾驶运输车和自动化吊装设备,实现口岸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12] - 中国—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正推动中马两国数字身份互认,通过AI智能体与区块链结合,实现驾驶资格、金融等领域的跨境身份无缝验证[17]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在今年前8个月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51个,落地40个,签约东盟国家企业16家[18] - 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建成约500平方米的展示与交互区域,采用“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模式为老挝AI发展提供支撑[20] 自贸区升级与市场前景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有望在年内签署,将加速释放人工智能合作潜力[18] - 东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数字市场之一,中国庞大的数字生态与领先平台将为双方合作提供强大支撑[18]
数字时代企业文化的生态构建与创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9-19 14:14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态势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 [1] -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规模达26.56亿户 [1] - 国家首次将"人工智能+"确立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1] 数字时代企业文化核心特征 - 企业文化作为柔性战略需融合理想主义与长期主义特质 [2] - 字节跳动以"始终创业、多元兼容、坦诚清晰"等六大行为准则构建文化生态 [2] - 阿里巴巴通过"六脉神剑"价值观体系实现愿景驱动与创新落地 [2]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 大数据与算法深度渗透企业决策全链条 [3] - 创新性成为企业文化内驱动力 延伸至运营理念与管理模式革新 [5] - 开放性文化要求扁平化管理 字节跳动实行"Context not Control"理念实现信息透明化 [5] - 腾讯通过"资本+流量"模式构建生态闭环 投资京东/美团/拼多多等企业实现协同共生 [6] 企业文化建设现实挑战 - 中小微企业普遍忽视文化建设 聚焦短期经济效益 [8] - 四大核心难点:决策层重视不足/价值观认同断层/员工诉求脱节/缺乏评估激励机制 [8] - 数字鸿沟导致传统企业缺乏专项资金与人才 难以系统性构建文化生态 [10] - AI监控等技术过度使用可能引发员工负面情绪 [10] 生态协作实践案例 - 宇树科技依托2000多家精密制造企业集群 产品迭代速度快于行业30% [12] - 特斯拉2014年公开所有专利 通过"鲶鱼效应"加速新能源行业生态共建 [12] - 华为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业务全流程 以算法为大脑提升运营效率 [15] 数智创新应用成果 - 京东通过用户画像智能分层实现精准营销 数字人直播使商家复购率提升近20% [13] - 阿里巴巴通过钉钉平台构建透明协作文化 跨部门沟通效率提升30% [17] - 抖音持续优化算法机制 在内容推送精准度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 [14] 文化建设机制创新 - 部分企业实行"20%时间"制度 允许工程师投入自选项目催生创新产品 [18] - 海尔推动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 与合作伙伴开展技术共享 [18] - 苹果通过18届iPhone摄影大赛构建用户共创生态 增强品牌忠诚度 [19] 战略转型实践 - 某地产企业从房地产开发转型商业运营与文化服务 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 [14] - 企业需从价值重塑/创新生态/数智思维/协同无界四个维度构建文化生态体系 [14][15] -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基因 实现单体发展向生态共建转变 [18]
汉维科技振幅31.10%,龙虎榜上榜营业部合计净卖出1484.36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3:58
北交所公开信息显示,当日该股因日价格振幅达31.10%上榜,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1484.36万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上榜的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4827.64万元,其中,买入成交额为1671.64万元,卖出成交额为3156.00万元,合计 净卖出1484.36万元。 具体来看,今日上榜营业部中,第一大买入营业部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王府大街证券营业部,买入金额为548.91万元,第一大卖出 营业部为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佛山分公司,卖出金额为672.62万元。(数据宝) 汉维科技9月19日交易公开信息 (原标题:汉维科技振幅31.10%,龙虎榜上榜营业部合计净卖出1484.36万元) 汉维科技(836957)今日上涨11.82%,全天换手率20.84%,成交额1.65亿元,振幅31.10%。龙虎榜数据显示,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1484.36万元。 (产品代码: 560800) ★ 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 近五日涨跌:2.94% 市盈率:76.35倍 | 买/卖 | 会员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万元) | 卖出金额(万元) | | --- | --- | --- | --- | | 买 ...
新华全媒头条|“数”联山海 “智”造未来——从东博会看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新机遇
新华社· 2025-09-19 12:53
东博会作为人工智能合作平台 - 第22届东博会展览总规模达16万平方米,吸引60个国家3200余家企业参与 [2] - 首次创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超100家国内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及初创团队参加 [3] - AI会展智能体支持8种东盟语言,其17个应用场景全面落地,开幕前完成超3500对线上预匹配和近900场线下洽谈预约 [4] -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已吸引3300多支参赛队伍,其中329支来自东盟,涉及9个子赛道 [4] 人工智能技术展示与应用成果 - 防爆机器人“天魁1号”可在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下进入危险区域开展侦察和救援 [4] - 双臂双杯咖啡机器人仅需110秒即可完成两杯高品质现磨咖啡订单 [4] - 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项目基于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实现口岸24小时全天候运行 [7] - 中国—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正推动中马两国数字身份互认,通过AI智能体实现区块链结合的跨境身份无缝验证 [8] 数字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进展 - 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投入运营后,南宁到河内的数据传输时延将仅为3.5毫秒 [7] - 广西已建成12条直达东盟国家的跨境陆缆,国际通信信道总容量突破9000吉字节(GB) [7] - 中国东信已成功带动21家数商出海,致力于推动中国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东盟国家落地 [8]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机制与倡议 - 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成立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 [5] - 中国贸促会与东盟10国工商会共同发布《中国—东盟工商界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合作南宁倡议》等报告 [5] - 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建成约500平方米的展示与交互区域,采用“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模式 [10] 自贸区升级与市场机遇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有望年内签署,将加快释放人工智能合作潜力 [9]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今年前8月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51个,落地项目40个,签约东盟国家企业16家 [9] - 东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数字市场之一,双方合作将共同培育独角兽企业与科技巨头 [9]
第八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会议暨第二次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专题论坛在京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12:43
本报讯 (记者李静)9月18日,第八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会议暨第二次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专 题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数字空间安全与数字产品隐私保护检验检测"为主题。 中国丝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立金表示,数字经济已成为沿线各国打破发展壁垒、重塑竞争格局的核 心力量。数字空间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底线保障,更是全球企业共享 的万亿级黄金赛道。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构建安全可信数字空间"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安全可信 数字空间实现了大规模、高通量的数据流通,是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数据流通和基础设施 构建的重要战略措施。他通过图示详细展示了从数据产生、提供、交流到共建的全过程,强调构建韧性 免疫系统对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作用。 必维国际检验认证集团副总裁邹凤贤从第三方视角分享数字安全实践与趋势。她指出,数字产品全流程 存在隐私安全风险,各国隐私法规趋严且跨国执法协同加强,建议企业结合"出海"规划合规,联动供应 链共建安全生态。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王新强调,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将网 络安全合作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势在必 ...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中关村持续创新发展良好态势
新京报· 2025-09-19 12:35
综合指数表现 - 中关村综合指数2024年达362.1 较上年提升32.7个点 相比基期年均增长12.4% [1][3] - 创新引领指数和创新创业生态指数首次突破500 分别达549.2和524.3 较基期年均增长16.7%和16.3% [3] - 产业发展指数达287.1 较基期年均增长10.1% 开放协同指数达316.4 年均增长11.0% 宜居宜业指数达133.4 年均增长2.7% [3] 创新研发投入 - 2024年企业研发费用4785.1亿元 同比增长6.5% 研发投入强度达10.9% [4] - 98家企业入选欧盟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000强 8家跻身TOP100 [4] - 企业委托外部研发经费支出869.7亿元 同比增长20.9% 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27个创新联合体 [5] 知识产权成果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25万件 较2013年增长约8倍 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907.1件 较2013年翻两番多 [4] - PCT国际专利申请8776件 同比增长10.8% 占全市70%以上 6家企业跻身全球PCT专利申请TOP100 [4] 前沿技术突破 - 涌现通用人工智能体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类脑视觉芯片 光子时钟芯片 128通道无液氦脑磁图仪等标志性成果 [4][5] - 百度和小马智行无人驾驶出租车入选202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大突破性技术 [5] 人才队伍建设 -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78万人 占从业人员64.4% 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高新区20个百分点 [6] -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431人次 占全国27.7% 连续两年居全球科技园区首位 [6] 企业生态活力 - 2024年新设科技型企业4.6万余家 每日新设126家 [6] - 新晋独角兽企业21家 约62%集中于通用人工智能 细胞治疗 新型储能 氢能等未来产业 [6] 产业发展规模 - 2024年示范区总收入9.85万亿元 较上年净增约1万亿元 占北京市GDP约三分之一 占国家高新区总收入约六分之一 [7] - 技术收入2.67万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27.1% [7] 企业经营效率 - 企业人均收入356.4万元/人 较2013年增长1.2倍 人均利润38.0万元/人 较2013年增长2.2倍 [7] - 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50万元/人 约为北京市1.2倍 [7]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收入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21.3% [8] - 备案大模型136款 占全国25.2% 13家企业入选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 [8] 细分产业成就 - 医药健康产业总收入超4000亿元 9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位列全国第二 9个创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排名全国第三 [8] - 布局合成生物 具身智能机器人 氢能等未来产业 成立全国首个量子科技孵化器和具身智能产业园 [8] 企业集聚效应 - 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584家 其中千亿元级企业11家 较上年增加4家 [8] - 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8万家 约占全国高新区12% [8]
全球31位女性企业家走进猿力科技 共探人工智能教育赋能新路径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12:19
在交流分享环节,猿力科技集团代表围绕企业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深耕实践,系统分享了探索经验与 深度思考。猿力科技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程群聚焦AI驱动价值,称其将深度赋能教育变革,"推动科 技让每一位学习者享有更好教育"的愿景落地,助力教育普惠;工具业务市场负责人张兰璞以"小猿 AI"为例,生动阐释了技术的落地应用场景——能够深度解析学生疑问、个性化指导,甚至关注情绪健 康,为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量身定制专属学习方案,真正将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性落到 实处。这些源自中国本土、可辐射全球的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引发了在场国际企业家的浓厚兴趣与 高度关注。 此次参访活动彰显了北京作为国际数字创新枢纽的辐射力,也为发展中国家女性企业家链接中国科技资 源、开拓人工智能教育蓝海开辟了务实通道。猿力科技等中国科技企业的前沿探索,正为全球教育公平 与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对外交流合作处三级调研员夏娟,向国际嘉宾全面介绍了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的强 劲势头与丰硕成果。她表示,2024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成功突破2.2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 值增速高达10.1%;同时,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240 ...
牛市里的新生代,是真猛啊!
搜狐财经· 2025-09-19 10:37
风水轮流转,被毒打了几年后,主动权益基金今年终于爆发。 我去统计了下, 截至9月12日,年内翻倍的基金已经有43只,收益超过50%的有777只,连代表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水平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都涨了30%+,实打实的权 益大年。 这样的市场环境也给了很多新生代基金经理出头的机会。挖一挖,还真能挖到不少后起之秀。 比如单柏霖,工程师出身的他将其独特的"技术原理 - 产业落地"逻辑框架运用到投资中,很早就预判了产业趋势,管理的"汇安成长优选A(005550)"过 去一年涨了196.87%,同类第3;今年以来涨了118.96%,同类第2(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2日)。 | < w | 汇安成长优选A | | | | --- | --- | --- | --- | | | 005550.OF 中风险 混合型 | | | | 资料 | ਦਿ | 公告 | 资讯 | | 阶段回报 | | 年度回报 | | | 周期 | 涨跌幅 | 沪深300 | 同类排名 | | 近一周 | 7.64% | 1.38% | 37/2362 | | 近一月 | 29.97% | 9.13% | 77/2354 | | ...
太极股份总裁仲恺:数字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公司加速转型数据智能服务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0:3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致力于通过数实融合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从单点IT建设向全方位服务升级 聚焦全域数据整合能力 智能应用深度赋能 可控可信的持续运营生态三大新需求 [1] - 公司正从传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向数据智能服务商转型 打造"一体两翼三引擎"发展新方向 一体指数字底座涵盖云平台 信创产品 智算中心等 两翼指产品化与服务化双轮驱动 三引擎构建自主可控 安全可信 智能领先的发展体系 [2] - 未来将从项目交付走向运营服务 从系统集成走向数据与智能集成 重点拓展可信数据空间 政务云升级 数据库产品带动信创 数字底座推动行业数字化四大增长空间 [3] 市场前景与行业数据 -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63.8万亿元 较2023年增长近10万亿元 人工智能产业预计2025年达4000亿元 2030年突破1万亿元 信创产业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5万亿元 年均增速均超20% [1] - 公司是数字政务国家重点平台建设单位 在部委和中央国家机关覆盖率超90% 央企覆盖率超60% 在公安 司法 交通 水利等关键行业深度布局 [2] - 公司持续运营北京 天津 海南 山西等地政务云 在北京 海南 山西市场占有率超50% 在智慧城市 物联网 数据中心等领域稳居国内前列 [2]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7.8亿元 同比增长44% 企业端收入达17.4亿元 增幅55% 云服务收入增长22% 自主产品收入大幅提升 数据库业务增长66% 党政信创签约额约30亿元 [1] - 公司通过产品化与服务化双轮驱动 将行业知识转化为数据库 企业管理软件 行业专用产品等 并通过云服务 数据运营 平台生态实现服务升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