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侧AI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电子】安克创新:24年及25Q1延续高增,短期关税扰动不改公司长期价值
招商电子· 2025-05-05 14:09
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营收247.1亿同比+41.1%,归母净利21.1亿同比+30.9%,扣非归母18.9亿同比+40.5%,毛利率43.7%同比+0.1pct,净利率8.9%同比-0.7pct,扣非净利率7.6%同比-0.03pct,业绩高增主要受益于充电储能、智能创新、智能影音三大业务齐发力及渠道多元化发展 [2] - 25Q1收入59.9亿同比+36.9%,归母净利5.0亿同比+59.6%,扣非归母4.4亿同比+39.4%,毛利率43.3%同比-1.8pcts环比+0.8pct,净利率8.7%同比+1.3pcts,费用率同比-1.2pcts,研发费用率因储能新品投入同环比+0.7pct [4] - 长期战略聚焦产品创新、品牌心智建设、全球化柔性供应链布局,通过拓展非美国市场及提高品牌溢价能力应对关税影响,消费级储能、安防等新品类及全渠道布局驱动长期成长 [5] 24年业务结构 分业务 - 充电储能:收入126.7亿同比+47.2%,毛利率41.5%同比-0.8pct,其中储能业务营收30.2亿同比+184% [3] - 智能创新:收入63.4亿同比+39.5%,毛利率46.5%同比-0.02pct,安防和清洁产品为主要增长动力 [3] - 智能影音:收入56.9亿同比+32.8%,毛利率45.4%同比+1.9pcts,智能音频产品贡献显著 [3] 分渠道 - 线上:收入176.0亿同比+43.0%,毛利率47.0%同比+0.6pct,亚马逊平台收入增速34.2%,其他主流电商/独立站增速达57.3%/101.3% [3] - 线下:收入71.1亿同比+36.7%,毛利率35.4%同比-1.6pcts,增速较前两年个位数增长明显提速 [3] 分地区 - 欧美日等主力市场及中国大陆潜力市场增速均超30% [3] 25Q1业绩表现 - 三大业务稳步增长,线上/线下收入41.1亿/18.9亿,同比+32.0%/48.9%,独立站收入5.6亿同比+53.2% [4] - 期间费用率同比-1.2pcts环比-1.8pcts,研发费用率因储能投入同环比+0.7pct但整体费用优化 [4] 长期战略展望 - 通过提前备货降低关税短期影响,长期通过产品创新、品牌溢价提升及非美国市场(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拉美、中国)拓展对冲风险 [5] - 消费级储能、安防等新品类及全渠道布局为核心成长动力,端侧AI布局为潜在增长点 [5]
安克创新(300866):24年及25Q1延续高增,短期关税扰动不改公司长期价值
招商证券· 2025-05-05 12: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及25Q1业绩延续高增长趋势,三大品类发力与渠道拓展是主因,短期关税扰动不改长期价值,看好新品类拓展与全渠道布局深化助力成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531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296百万股,总市值47.2十亿元,流通市值26.3十亿元,每股净资产17.6,ROE(TTM)24.6,资产负债率44.7%,主要股东为阳萌,持股比例43.78% [3]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14%、10%、38%,相对表现分别为-11%、13%、34% [5] 24年业绩情况 - 营收247.1亿同比+41.1%,归母净利21.1亿同比+30.9%,扣非归母18.9亿同比+40.5%,毛利率43.7%同比+0.1pct,净利率8.9%同比-0.7pct,扣非净利率7.6%同比-0.03pct [7] 24年业务结构 - 分业务:充电储能收入126.7亿同比+47.2%,毛利率41.5%同比-0.8pct;智能创新收入63.4亿同比+39.5%,毛利率46.5%同比-0.02pct;智能影音收入56.9亿同比+32.8%,毛利率45.4%同比+1.9pcts [7] - 分渠道:线上收入176.0亿元同比+43.0%,毛利率47.0%同比+0.6pct;线下收入71.1亿元同比+36.7%,毛利率35.4%同比-1.6pcts [7] - 分地区:欧美日等主力市场及中国大陆等潜力市场增速均超30% [7] 25Q1业绩情况 - 收入59.9亿同比+36.9%环比-27.5%,归母净利5.0亿同比+59.6%环比-22.9%,扣非归母4.4亿同比+39.4%环比-24.9%,毛利率43.3%同比-1.8pcts环比+0.8pct,净利率8.7%同比+1.3pcts环比+0.5pct,扣非净利率7.3%同比+0.1pct环比+0.3pct,期间费用率同比-1.2pcts环比-1.8pcts [7] 展望与投资建议 - 短期关税加征影响可通过提前备货降低,长期将通过产品创新、全球化供应链布局等降低影响,预计影响不大,看好公司长期成长,维持“增持”评级,预测25 - 27年营收为314.3/403.0/506.1亿,归母净利为25.1/31.2/38.4亿,对应PE 18.8/15.1/12.3倍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507|24710|31431|40295|50610| |同比增长|23%|41%|27%|28%|26%| |营业利润(百万元)|1806|2377|2830|3505|4314| |同比增长|42%|32%|19%|24%|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15|2114|2514|3120|3844| |同比增长|41%|31%|19%|24%|23%| |每股收益(元)|3.04|3.98|4.73|5.87|7.23| |PE|29.2|22.3|18.8|15.1|12.3| |PB|5.9|5.3|4.6|3.9|3.3| [8] 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流动资产14780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1241百万元、营业总收入31431百万元等 [12][13]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年成长率(营业总收入)|23%|41%|27%|28%|26%| |年成长率(营业利润)|42%|32%|19%|24%|23%| |年成长率(归母净利润)|41%|31%|19%|24%|23%| |获利能力(毛利率)|43.5%|43.7%|43.3%|43.2%|43.1%| |获利能力(净利率)|9.2%|8.6%|8.0%|7.7%|7.6%|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36.1%|44.9%|44.0%|44.3%|43.3%|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1.5|1.7|1.8|1.9|2.1| |每股资料(EPS)|3.04|3.98|4.73|5.87|7.23| |估值比率(PE)|29.2|22.3|18.8|15.1|12.3| [14]
苹果(AAPL):FY2025Q2业绩点评及业绩说明会纪要:收入及利润超预期,公司预期当前关税政策将给二季度带来9亿成本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5-04 11: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苹果25Q1收入同比增长5%,EPS创一季度新高,大中华区收入下降趋势缓和,公司预期当前关税政策将对二季度带来9亿美元成本增长,还宣布未来4年在美国5000亿美元投资计划,预计25年采购超190亿美元芯片,25Q2总收入预计同比低至中个位数增长,毛利率预计在45.5 - 46.5%区间 [1][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1业绩情况 收入及盈利情况 - 营收953.59亿美元(YoY+5.1%,QoQ - 23.3%),净利润247.80亿美元(YoY+4.8%,QoQ - 31.8%),服务业务收入创纪录,同比增长12%,多数国家和地区创季度纪录 [3][10] - 毛利率47.1%(环比增长0.2pct),产品毛利率35.9%(环比下降3.4pct),服务业务毛利率75.7%(环比提升0.7pct) [10] - 每股收益1.65美元(YoY+8%),创Q1季度纪录 [10] - 宣布未来4年在美国5000亿美元投资计划,2025年预计从亚利桑那等州采购超190亿美元芯片,美国有超9000家供应商 [10] 支出情况 - 25Q1运营支出153亿美元(YoY+6%) [11] 营收划分 区域营收划分 - 美洲403.15亿美元(YoY+8.2%),占比42.28%;欧洲244.54亿美元(YoY+1.4%),占比25.64%;大中华区160.02亿美元(YoY - 2.3%),占比16.8%;日本72.98亿美元(YoY+16.5%),占比7.65%;亚太其他区域72.9亿美元(YoY+8.4%),占比7.64% [12] 产品营收划分 产品业务 - 营收687.14亿美元(YoY+2.73%) [14] - iPhone营收468.41亿美元(YoY+2%),占比49.12%,由iPhone 16系列推动,用户激活总数和各地区表现达历史新高,升级用户数两位数增长 [15] - Mac营收79.49亿美元(YoY+7%),占比8.33%,由新款Mac推动,各地区同比增长,用户激活数达历史新高,升级和新用户规模强劲增长 [15] - iPad营收64.02亿美元(YoY+15%),占比6.71%,由搭载M3芯片的iPad Air推动,用户激活数创历史新高,超一半购买者是新用户 [15] - 可穿戴/家居和配件营收75.22亿美元(YoY - 5%),占比7.89%,受高基数影响,Apple Watch用户激活数创历史新高,超一半购买者是新用户 [15] 服务业务 - 收入266.45亿美元(YoY+11.64%),排除外汇影响增幅与24Q4持平,各类服务客户参与度增长,交易和付费账户创新高,付费订阅两位数增长,付费订阅量超10亿,Apple Pay活跃用户数创新高,同比两位数增长 [16] 公司业绩指引 - 25Q2总收入预计同比低至中个位数增长,按同比持平 - 增长5%计算为857.77 - 900.66亿美元 [5][19] - 毛利率预计在45.5 - 46.5%区间(含9亿美元关税成本预估影响) [5][19] - 运营费用预计在153 - 155亿美元区间,OI&E约为负3亿美元,税率约为16% [19] Q&A环节 - iPhone 16在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市场表现更好,目前是早期迹象 [18] - 预计二季度美国多数iPhone产自印度,多数iPad等产品原产国是越南,美国以外大多产品来自中国,关税政策或带来9亿美元成本增加 [18][20] - 一季度无明显需求提前拉动情况,建立了前置库存 [21] - 难预测二季度后关税影响,“232调查”进行中 [22] - 一季度中国销售额下降2%,剔除外汇影响大致持平,补贴有有利影响但难精确估计 [23] - 暂无定价消息,运营团队会优化库存供应链 [24] - 产品毛利率环比降3.4pct由季节性和外汇因素导致,同比降0.7pct由外汇构成不同导致 [25] - 提前备货是关税成本影响更有利的特殊因素之一 [26] - 二季度外汇环比改善,同比仍有轻微不利影响,服务业务有不确定性 [27] - 毛利率已考虑美国采购和供应链调整因素,产品周期不同,公司在毛利率管理和成本优化有良好记录 [28] - 《数字市场法》实施一年多,欧洲经营数据已反映相关影响,未来或有更多变化 [29] - 供应链会逐步开辟新供应渠道 [30] - 业绩指引基于关税政策和宏观经济前景不变假设 [31] - 更多语言版本Apple Intelligence四月推出,属二季度 [32] - 一季度业绩环比增速加快,对美国市场一季度表现满意 [33] - 未公布5000亿美元投资具体分配比例,涉及资本、运营和销货成本支出 [34] - iPhone 16搭载大语言模型,部分查询设备端处理,对未来规划有信心 [35] - iOS 18已推出系列功能,个性化Siri功能所需时间比预想长,正在取得进展 [36] - 对相关法律案件判决不认同,将上诉,案件结果不明朗 [37] - 希望有自己特定模型,也会合作,已在设备端和私有云应用相关模型 [38] - 数据中心采取混合策略,会进行投资且不设限制 [39] - 首款搭载自研调制解调器产品进展顺利,能生产更出色产品 [39]
中金:维持小米集团-W(01810)“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7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02 01:27
文章核心观点 中金考虑小米集团-W IoT及汽车业务表现亮眼,上调2025/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4.6%/3.8%至401.97亿元/547.43亿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70元港币不变,较当前股价有40.1%的上行空间 [1] 业绩预测 - 预计小米集团1Q25收入同比增长44.85%至1,093.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53.03%至99.33亿元(含3.4亿元汽车及创新业务亏损) [2] 智能手机业务 - 1Q25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至4,180万台,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40%至1,330万台,中国市场排名跃居第一,主因国补政策对中端产品需求的拉动 [3] - 预计1Q25手机ASP同比提升5.2%至1,204元,手机收入同比增长8.3%至503.27亿元 [3] - 预计1Q25手机毛利率环比增长0.3ppt至12.3% [3] IoT及互联网业务 - 预计1Q25 IoT收入同比增长52%至309.68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3.68ppt至23.5%,因高毛利单品占比提升带动 [4] - 预计1Q25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至90.94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2.26ppt至76.5%,维持在健康水平 [4] 汽车业务 - 预计1Q25小米SU7交付量达7.6万台,对应收入181.8亿元,毛利率环比提升0.76ppt至21.2% [5] - 预计2025年小米汽车出货量同比增长192%至40万台,随着SU7 Ultra开始销售及YU7计划于6/7月正式上市,看好公司汽车订单及交付量持续增长 [5] - 看好小米凭借“人车家”全生态的闭环模式,在端侧AI蓬勃发展的未来发挥平台+硬件+软件生态+用户的生态价值和入口地位 [5]
东山精密(002384):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大幅增长,光电显示与精密制造持续向好
长江证券· 2025-05-01 0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同比高增,电子电路、精密组件等产品销量提升带动经营业绩增长 [2][6][11] - 端侧AI+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智能手机功能创新和集成度提升驱动单机FPC用量增加,汽车电子化水平提升带动车用FPC需求增长 [1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公司精密组件业务布局该产业,相关产品收入规模快速增长,中国制造企业有机会进入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11] - 公司PCB业务稳中有升,新兴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极,随着与特斯拉协同合作加强,运营效率提升,利润中枢有望抬升,光电显示业务预计2025年大幅修复,2025年苹果AI手机创新大年,产业链将迎机会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02亿元,同比增长11.07%;实现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57.55%;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4.13%和5.31%,分别同比+0.53pct和1.57pct [2][6] 事件评论 - 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光电显示和精密制造持续向好,受益于AI对ICT基建和消费产品需求扩大,电子电路、精密组件等产品销量提升带动业绩增长 [11] - 端侧AI+汽车智能化趋势驱动成长,FPC增长动力强,智能手机功能创新和AI技术发展为FPC带来增量需求,汽车电子化水平提升带动车用FPC需求增长,预计新能源车单车FPC用量超100片,电池电压监测FPC用量可达70片 [1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精密组件市场机遇显著,公司精密组件业务布局该产业,相关产品收入规模快速增长,汽车产业核心技术演进和造车新势力崛起重塑供应链格局,中国制造企业有机会进入产业链 [11]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35.35亿元、46.10亿元和56.2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01倍、9.21倍和7.54倍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6770|43389|52067|65084| |营业成本(百万元)|31615|36143|43007|53629| |毛利(百万元)|5155|7246|9060|11455| |营业利润(百万元)|1480|4310|5655|6998| |利润总额(百万元)|1468|4310|5655|6998| |净利润(百万元)|1085|3534|4609|5627|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1086|3535|4610|5628| |EPS(元)|0.64|2.07|2.70|3.3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4986|1361|4034|4462|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4094|-98|0|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319|348|-504|-616|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04|-427|1612|3530| |每股收益(元)|0.64|2.07|2.70|3.30|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2.92|0.80|2.36|2.62| |市盈率|45.63|12.01|9.21|7.54| |市净率|2.65|1.93|1.62|1.36| |EV/EBITDA|11.93|11.15|7.88|5.81| |总资产收益率|2.4%|7.3%|8.4%|9.0%| |净资产收益率|5.8%|16.0%|17.6%|18.1%| |净利率|3.0%|8.1%|8.9%|8.6%| |资产负债率|59.0%|56.8%|54.7%|53.3%| |总资产周转率|0.81|0.89|0.95|/| [17]
“小米系”暴涨!啥情况?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1:35
小米开源大模型MiMo - 公司宣布开源首个为推理而生的大模型Xiaomi MiMo,其MiMo-7B-RL模型仅用70亿参数,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试中得分超过OpenAI的o1-mini和阿里通义千问320亿参数的QwQ-32B-Preview [1][2] - 在数学推理(AIME 24-25)和代码竞赛(LiveCodeBench v5)公开测评集上,MiMo-7B超越更大规模的开源推理模型 [2] - 模型性能提升源于预训练和后训练的多层组合创新,包括改进的GRPO算法、测试难度驱动的奖励机制等技术创新 [4] - MiMo-7B全系列已开源,包括预训练模型、监督微调模型和强化学习模型 [6] 技术团队与研发投入 - 小米大模型Core团队已组建3000多人的AI团队,覆盖视觉、语音、NLP等多领域技术能力 [8] - 公司搭建GPU万卡集群提升算力储备,2025年将投入7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AI研发,占总研发经费1/4 [8] - 公司以千万年薪招揽DeepSeek-V2关键开发者罗福莉领导AI大模型团队 [8] 市场反应与战略定位 - 消息公布后小米股价涨5.37%,金山云和金山软件分别大涨14.20%和7.07% [1] - 公司主攻轻量化、本地部署路线,是首个在手机芯片上跑通十亿参数规模大语言模型的企业 [9] - 战略定位是将大模型能力下放到端侧,实现隐私保护和个性化定制,与手机、汽车、AIoT等业务深度协同 [9] 行业趋势 - 行业从盲目追求参数规模转向注重算法效率和能力密度,小模型可实现"性价比革命" [6] - Meta、字节、小米等巨头布局端侧AI,AI嵌入将带来广泛的硬件升级,重点关注算力、存储等硬件环节 [10]
“小米系”暴涨!啥情况?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4-30 11:20
小米开源MiMo推理大模型 - 公司宣布开源首个为推理而生的大模型Xiaomi MiMo,其MiMo-7B-RL模型仅用70亿参数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试中得分超过OpenAI的o1-mini和阿里通义千问320亿参数的QwQ-32B-Preview [1][3] - MiMo在数学推理(AIME 24-25)和代码竞赛(LiveCodeBench v5)公开测评集上表现优异,实现"以小博大" [3][6] - 模型性能提升源于预训练和后训练的多层组合创新,包括改进的GRPO算法、测试难度驱动的奖励机制、易数据过滤和重采样策略等技术细节 [6] - 公司已开源MiMo-7B全系列模型,包括预训练模型MiMo-7B-Base、监督微调模型MiMo-7B-SFT以及强化学习模型MiMo-7B-RL和MiMo-7B-RL-Zero [6] 技术团队与研发投入 - 模型由新成立的"小米大模型Core团队"开发,公司AI团队规模已达3000多人,覆盖视觉、语音、NLP等多领域技术能力 [6][8] - 公司以千万年薪招揽DeepSeek-V2关键开发者罗福莉领导AI大模型团队,并搭建GPU万卡集群提升算力储备 [8] - 2025年将投入7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AI研发(占总研发经费1/4),重点聚焦AI基础设施、大模型开发及应用场景搭建 [8] 市场反应与战略布局 - 消息公布后小米股价涨5.37%,关联公司金山云和金山软件分别大涨14.20%和7.07% [1] - 公司主攻轻量化、本地部署路线,是业界首个在手机芯片上跑通十亿参数规模大语言模型的企业 [9] - 战略定位为通过端侧小模型实现隐私保护与个性化定制,致力于参数效率与效果的均衡,技术能力已接入手机、汽车、AIoT等业务板块 [9] 行业影响 - 业内人士认为MiMo开源标志AI发展从追求参数规模转向注重算法效率和能力密度的理性阶段 [6] -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端侧AI将带来广泛硬件升级,Meta、字节、小米等巨头正布局AI Agent入口,重点关注算力、存储等硬件环节 [9]
中银晨会聚焦-20250430
中银国际· 2025-04-30 01:18
报告核心观点 - 对敏芯股份、立讯精密、佰仁医疗等公司进行分析,认为敏芯股份 2024 年业绩现拐点,布局端侧 AI 及人形机器人或成新增长点;立讯精密业绩持续稳健增长,三大业务板块布局深厚有望加强竞争力;佰仁医疗业绩快速增长,新产品上市有望带动未来发展 [2][5][9][14] 4 月金股组合 - 4 月金股组合包含中远海特、极兔速递 -W、卫星化学、安集科技、宁德时代、青岛啤酒、大丰实业、深南电路 [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价 3286.65,跌 0.05%;深证成指收盘价 9849.80,跌 0.05%;沪深 300 收盘价 3775.08,跌 0.17%;中小 100 收盘价 6172.70,跌 0.13%;创业板指收盘价 1931.94,跌 0.13% [4]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美容护理涨 2.60%、机械设备涨 1.44%、传媒涨 1.27%、轻工制造涨 1.04%、基础化工涨 0.87%;公用事业跌 1.78%、综合跌 0.97%、石油石化跌 0.55%、煤炭跌 0.51%、社会服务跌 0.47% [4] 敏芯股份情况 - 2024 年营收 5.1 亿元,同比增长 35.7%,亏损收窄 65.4%至 0.4 亿元,2024Q4 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营收 1.7 亿元,同比增长 48.9%,归母净利润 0.1 亿元,同比增长 165.9% [5] - MEMS 声学传感器营收 2.4 亿元,同比降 6.0%,毛利率 21.1%,同比增 9.8 个百分点;MEMS 压力传感器营收 2.1 亿元,同比增 150.7%,毛利率 27.2%,同比减 4.7 个百分点;MEMS 惯性传感器营收 0.2 亿元,同比降 2.2%,毛利率 5.1%,同比增 9.3 个百分点;新增封测技术解决方案业务营收 0.3 亿元,毛利率 56.6% [6] - 布局端侧 AI 及人形机器人产业,端侧 AI 布局高信噪比、低功耗数字麦克风;人形机器人启动 MEMS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等研发立项 [7] 立讯精密情况 - 2024 年营收 2687.9 亿元,同比增长 15.9%;归母净利润 133.7 亿元,同比增长 22.0%;2025Q1 营收 617.9 亿元,同比增长 17.9%;归母净利润 30.4 亿元,同比增长 23.2% [9] - 2025 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 64.8 亿元 - 67.5 亿元,同比增长 20% - 25%;扣非归母净利润 51.9 亿元 - 57.1 亿元,同比增长 4.7% - 15.2% [10] - 消费性电子营收 2240.9 亿元,同比增长 13.65%;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收 183.6 亿元,同比增长 26.3%;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收 137.6 亿元,同比增长 48.7%;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收 90.0 亿元,同比增长 20.2% [11] - 消费电子巩固 OEM 业务,拓展 ODM 能力;汽车业务完善产品矩阵,收购扩展布局;通信及数据中心打造面向 AI 整机柜核心零组件整体解决方案 [12] 佰仁医疗情况 - 2024 年全年营收 5.02 亿元,同比增长 35.41%;归母净利润 1.46 亿元,同比增长 27.02%;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00 亿元,同比增长 31.30%,归母净利润 0.33 亿元,同比增长 290.69%,拟 10 股派现金红利 8.00 元(含税) [3][14] - 2024 年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同比增长 64.28%,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及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分别同比增长 15.24%、19.89% [15] - 球扩主动脉介入瓣(TAVR)2024 年 8 月获批上市带动业绩增长,多产品布局瓣膜领域优势明显 [15][16] - 2024 年研发费用 1.51 亿元,同比增长 53.26%,占比 30.17%,多个产品临床进展快,新产品获批有望带动业绩加速增长 [16]
重视自主可控催化+周期边际复苏加码下的半导体板块机遇
天风证券· 2025-04-29 15: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为强于大市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技术博弈催化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一季报释放复苏信号,看好二季度增长动能及地缘政治博弈深化与周期复苏带来的行业板块机遇 [2][14] - 各细分领域呈现积极态势,如晶圆代工产能与需求共振且有涨价预期,封装测试头部厂商布局先进封装且订单有望提升,存储合约价涨幅将扩大,模拟周期复苏与国产替代共振,SoC头部厂商业绩高增,设备材料龙头业绩亮眼且并购重组助力竞争力提升 [2][1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 上周半导体行情优于主要指数,各细分板块有涨有跌,材料板块涨幅最大,其他板块跌幅最大 [14] - 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高,头部厂或Q2提价,景气度有望持续复苏;封装测试一季度稼动率同比增长,二季度订单有望提升 [15] - 存储2Q25合约价涨幅扩大,DDR4大厂退出利好国产标的,AI等需求催化明确;模拟周期复苏与国产替代共振,业绩弹性释放 [16] - SoC 25Q1头部厂商业绩高增,Q2及全年展望乐观,端侧AI硬件放量与生态协同带来新动能;设备材料25Q1龙头业绩亮眼,并购重组助力强化全球竞争力 [17][18] - 存储现货部分资源供应吃紧推动价格上扬,但终端需求不佳使涨幅有限,且贸易摩擦和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 [43][44] 半导体产业宏观数据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6268.7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国市场芯片增长稳定但产品处于中低端;2025年全球销售额预测增速在6%-15.6%之间 [56] - 2024年欧洲市场萎缩,北美和亚太市场增长强劲,2025年北美和亚太仍是主要增量市场,中国和美国增长预期乐观 [57] - 2025年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为逻辑、存储和传感器,模拟芯片触底回升 [57] - 2025年2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7.1%,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4.2%,中国产量超430亿块保持稳定增长 [57] 2025年3月芯片交期及库存 - 3月整体芯片交期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市场有小幅波动,主要芯片厂商交期和价格有小幅波动 [64][66] - 3月消费类厂商订单趋稳、库存较低,汽车和工业相关厂商订单低迷、库存改善,AI厂商订单保持强劲 [74] 2025年3月产业链各环节景气度 代工封测 - 3月中芯华虹稼动率接近满载,封测订单增长稳定,领先厂商加速扩产先进封测产能 [76] - AI需求提升带动先进封装需求,台积电启动CoWoS大扩产计划,Chiplet/先进封装技术有望提升封测产业价值量 [77][78] 设备材料零部件 - 预期4月大部分厂商订单持续上升,3月可统计中标设备数量3台,同比-84%,北方华创中标1台,同比-80% [79][81][82] - 3月国内半导体零部件可统计中标2项,同比-87.5%,国外可统计中标34项,同比-2.9% [86][89] 分销商 - 2025年分销市场订单预期乐观,关注日系分销商加大在中国半导体市场采购和布局 [11] 终端应用 - 消费电子关注头部厂商海外供应链布局;新能源汽车关注比亚迪推动智驾普及带来的供应链利好;工控国内订单需求增长稳定,关注海外巨头在印度投资布局;光伏全球市场需求回暖,关注海外市场增长机会;储能订单需求延续增长,欧美市场增速良好;服务器AI订单增长良好,关注市场竞争下需求变化;通信头部运营商向多元化业务转型,AI投资成重点;医疗器械中国医疗影像市场国产替代增长快,国内厂商海外布局提速 [11] 上周(04/21 - 04/25)半导体行情回顾 - 创业板指数上涨1.74%,上证综指上涨0.56%,深证综指上涨1.38%,中小板指上涨2.13%,万得全A上涨1.15%,申万半导体行业指数下跌0.81% [14] 上周(04/21 - 04/25)重点公司公告 - 文档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上周(04/21 - 04/25)半导体重点新闻 - 文档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敏芯股份(688286):2024年业绩拐点初现,压力类产品与人形机器人产品驱动未来增长
中银国际· 2025-04-29 07: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业绩拐点初现,压力类产品与人形机器人产品驱动未来增长,为端侧AI及人形机器人的产业趋势做了较多前瞻研发布局,将带动未来营收增长,因产品结构变动小幅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发行股数5599万股,流通股5599万股,总市值34.94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1.49亿元,主要股东李刚持股19.19% [2]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绝对涨幅3.3%,1个月跌幅11.2%,3个月跌幅7.4%,12个月涨幅84.2%;相对上证综指今年至今涨幅2.3%,1个月跌幅8.9%,3个月跌幅8.7%,12个月涨幅76.3% [2] 财务数据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41/0.97/1.59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73/1.73/2.84元,对应市盈率为86.0/36.5/22.2倍 [5]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3.73/5.06/7.18/9.49/12.1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7.3%/35.7%/42.0%/32.1%/27.9%;EBITDA分别为 - 0.63/0.04/0.83/1.59/2.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02/ - 0.35/0.41/0.97/1.5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5.4%/65.4%/216.7%/135.5%/64.5% [7] 2024年业绩情况 - 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35.7%;归母净利润 - 0.4亿元,同比减亏65.4%;扣非归母净利润 - 0.4亿元,同比减亏68.1%;毛利率24.9%,同比提升8.1个百分点;净利率 - 7.0%,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 [8] - 2024Q4营收1.7亿元,同比增长48.9%,环比增长29.1%;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长165.9%,环比增长199.4%;扣非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长142.2%,环比增长227.2%;毛利率30.5%,同比增长8.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7.5个百分点;净利率7.9%,同比增长25.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8.0个百分点 [8] 业务情况 - MEMS声学传感器营收2.4亿元,同比下降6.0%,毛利率21.1%,同比增加9.8个百分点;MEMS压力传感器营收2.1亿元,同比增长150.7%,毛利率27.2%,同比减少4.7个百分点;MEMS惯性传感器营收0.2亿元,同比下降2.2%,毛利率5.1%,同比增加9.3个百分点;2024年新增封测技术解决方案业务,营收0.3亿元,毛利率高达56.6% [8] 产业布局 - 端侧AI方面,布局高信噪比、低功耗的数字麦克风,产品性能对标世界领先水平,随着后续送样测试推进,或带动MEMS声学产品升级机遇 [8] - 人形机器人方面,启动MEMS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和用于指尖感测的三维力/力矩传感器、手套型压力及温度传感器、机器人用IMU的研发立项,随着后续送样推进,有望为公司带来长远发展动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