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28岁白手起家,台州女老板用一根叉子撬动美国市场,年营收20亿
创业邦· 2025-04-14 10:36
公司发展历程 - 1991年江桂兰借款20万元创办富岭塑胶,初期生产渔民冰盒和衣架但销路不畅[17][19] - 1995年通过嘉兴外贸公司获得首张出口订单,同年以4万元价格获得广交会1/6展位并达成两笔国际交易[24][25][26] - 2003年通过肯德基验厂成为其供应商,获得1200万美元订单,随后拓展至迪士尼、麦当劳等客户[47][52][53][57] - 2006年在美国建立销售网络,年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62][66] - 2014-2020年在美国、墨西哥、印尼建立生产基地[67][91] - 2015年纳斯达克上市但股价表现不佳,2020年以2.35美元/股私有化退市[69][73][74] - 2022年切入新茶饮赛道为霸王茶姬供货,2023年该客户贡献17.7%营收[76][79] - 2025年深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涨幅339.25%,市值突破137亿元[79][80] 经营数据与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10亿增长至20亿,估值增长近10倍[80] - 2023年营收18.89亿元(同比-12.3%),净利润2.16亿元(同比-15.3%)[81] - 2024年1-9月营收17.06亿元(同比+27.71%),但营业利润1.86亿元(同比-2.96%)[83] - 外销占比超65%,美国为主要市场[84] - 2025年4月美国关税新政后股价逆势上涨197%,位列深股通涨幅榜第二[89] 商业模式与战略 - 早期通过外贸渠道打开国际市场,后自建海外销售体系摆脱中间商依赖[64][66] - 全球化生产布局:美国工厂服务本地市场,墨西哥工厂缩短物流时间,印尼工厂规避贸易战关税[67][91] - 产品转型:从传统塑料餐具拓展至环保纸制品,抓住新茶饮行业增长机遇[76][79] - 核心客户包括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等国际连锁及霸王茶姬等新锐品牌[57][66][7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一次性塑料餐饮具行业门槛低,竞争者众多,行业优势不稳固[84] - 高度依赖美国市场使其易受贸易摩擦影响,2025年关税新政曾造成重大冲击[84][87] - 国内"最严禁塑令"影响产品结构,促使公司加速向可降解材料转型[73]
出海活动|本土电商平台助力下,品牌企业涌向这些海外成熟市场
36氪· 2025-04-14 07:54
全球电商市场格局变化 - 全球贸易市场与中国出口格局经历颠覆性结构性变革 [1] - 美国仍为中国以外全球最大电商市场 2024年市场规模达1.2万亿美元 [1]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出海企业将重心转向其他地区 [1] 新兴市场机遇与挑战 - 东南亚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增速快但整体市场规模有限且消费水平较低 [1] - 中东市场人均客单价较高但社会文化与宗教背景独特导致隐形进入门槛高 [1] - 欧洲与日本等成熟市场成为越来越多品牌型企业的重点出海目的地 [1] 日本电商市场表现 - 日本电商市场规模以169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 仅次于美国 [3] - 2024年日本数字零售市场规模达1919亿美元 同比增长8.4% [3] - 预计2025年日本市场延续7.7%增速至2068亿美元 2029年有望突破2618亿美元 [3] 欧洲市场发展态势 - 法国2024年电商销售额突破1753亿欧元 同比增长9.6% [5] - 园艺工具和清洁家电等品类在法国乐天平台长期热销 [5] - 法国乐天将于6月启动西班牙市场 为新手卖家提供快速出单机会 [9] 乐天集团全球战略布局 - 乐天集团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0亿用户 [11] - 在日本国内电商流通额约6兆日元 提供超70种服务 [11] - 在法国已发展为前5大综合电商平台 涵盖14个品类共计2亿件商品 [11] - 每月吸引1500万独立访客 30%法国网购用户每月访问网站 [11] 品牌出海成功案例 - Ulike通过乐天平台进入日本市场3年 成为全球销量第一脱毛仪品牌 [3] - 采用STEP法则实现从0到品类TOP1突破:用户视角产品优势传递、多类型多渠道营销试行、集中资源引爆销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3] 平台支持与入驻政策 - 国内品牌可通过直接入驻和代理入驻两种方式进入日本乐天平台 [7] - 乐天平台对新入驻品牌提供多种优惠福利政策 [7] - 乐天物流网络提供覆盖全球的物流配送服务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 [9] - OCS欧西爱司物流推出"一站式跨境物流解决方案" [9] 本地化运营策略 - 法国乐天提出"本地化生态赋能"战略:提升消费者购买力、建立专业物流网络、打造数字化购物中心 [9] - 商家需根据平台运营日历和节日促销活动提前规划营销策略 [5] - 需积极利用乐天平台注重愉悦购买体验的特质并做好本地化运营 [7] 行业发展趋势 - 品牌出海路径从单一市场突破向多极化布局演进 [11] - 本土电商平台通过助力中国品牌高质量出海实现新增长 [7] - 跨境出海成功需在供应链韧性、本地化创新与合规管理间寻求动态平衡 [11]
中国AR眼镜热销海外 跨境电商助高科技产品“走出去”
环球网资讯· 2025-04-02 14:44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跨境电商高科技、高单价商品需求高涨,速卖通3月周年庆大促部分品类增长显著,还推出“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计划助力商家,部分品牌取得良好销售成绩,平台透露新计划并公布2025年品牌出海机会类目 [1][2] 行业情况 - 中国跨境电商高科技、高单价商品需求持续高涨 [1] - 速卖通3月周年庆大促中,AR及VR眼镜类目环比日销大增600%,与户外露营、HIFI耳机等品类构成增长新动能 [1] 公司情况 - 消费级AR眼镜公司XREAL去年全球销售额约6亿元,海外业务占比接近70%,海外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30%,去年12月发售的新品XREAL One在部分市场供不应求致渠道断货两个月 [1] - XREAL加入“百亿补贴品牌出海”后,在平台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大促节点销售额不断创新高 [2] - 速卖通2024年推出“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计划,为商家提供全链路出海解决方案 [1] - 速卖通今年计划帮助1000个新品牌实现百万美元销量突破,2025年品牌出海十大机会类目中包含智能机器人、储能电池、AR眼镜等类目 [2]
【家电】全地形车品牌出海:初露峥嵘,深耕北美——全地形车行业深度报告(洪吉然)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30 11:11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全地形车市场量价平稳增长,美日厂商领先但国内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份额提升,国内企业深耕北美构建壁垒,布局海外产能可弱化风险提升估值中枢 [2][3][5] 全球市场情况 - 2023年全球全地形车销额150亿美元,预计2033年提升至295亿美元,10年CAGR 7% [2] - 2023年全球销量96万辆,ATV/UTV分别为34/62万辆,销量增速与北美GDP增速关联度高,北美地区销额占全球84% [2] - 产品可选消费品属性明显,产品结构升级和小改款跑赢通胀推动行业均价持续向上 [2] 厂商格局 - 2023年美日主要厂商合计占据全球产量份额超80% [3] - 国内厂商凭借制造及成本优势出口欧美,全球份额逐年提升,同等性能产品价格仅为北美龙头Polaris的50%-70% [3] - 春风动力在欧洲市场市占率第一,2023年全球销量份额达15%,与全球龙头差距逐步收敛 [3] 国内企业竞争策略 - 产品方面,提高产品覆盖度,2025年1月在售SKU达21个,产品结构升级拉动整体均价上行 [4] - 渠道方面,持续铺设渠道网络,2023年美国经销商达585家,供应体系改革提升效率 [4] - 品牌方面,通过营销投放等融入美国Powersport文化,完善售后体系增强影响力 [4] - 组织方面,中美企业更专注细分市场,集中资源投入取得竞争优势,市占提升空间大 [4] 海外产能布局 - 前期加征关税及海运费高涨使国内企业利润中枢波动大,目前美国仍加征25%关税,海运费已恢复合理区间 [5] - 春风动力、涛涛车业等国内企业布局海外产能,关税风险可控,有望提高长期盈利和估值中枢 [5]
4月11—13日坐标上海,2025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邀请你来~
吴晓波频道· 2025-03-18 00:31
由吴晓波频道联合主办的2025(第二十届)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将于4月11-13 日在上海虹桥祥源希尔顿酒店举行,主题为"新变局下的商业重构"。 本次论坛为期三天,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业界翘楚演讲、大咖高端对话,也包含热点 话题研讨、行业报告发布、创新案例分享等,也有业界交流酒会、项目合作洽谈等, 如有兴趣,我们邀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参会。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 吴晓波频道) 2025年商业地产行业处于转型关键期:短期需应对供需失衡与资金撤离压力,长期 则依赖政策驱动、科技赋能和精细化运营实现结构性复苏。 当小巴问DeepSeek,关于2025年商业地产的洞察时,它综述如上。 作为对照,近日全国工商联主管的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与商业地产行业智库 RET睿意德联合发布《2024/2025年度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报告》,对2024年中国商业地产 领域热点事件进行了盘点,并就2025年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其中会长委员会会长王永平 展望了2025年商业地产行业发展四大趋势,他提到: 1. 传统主力店待迭变 近年来,百货商场、商超、电影院、冰场、快时尚等购物中心中的传统主力店由于业绩不佳, ...
范冰冰出海“带货”,打了场败仗!
商业洞察· 2024-10-11 09:09
明星跨界商业 - 娱乐圈存在"演而优则商"的转型模式,明星跨界商业成为掘金新路径,但成功与失败案例并存,凸显"明星效应"的双刃剑特性 [4] - 范冰冰因负面事件退出娱乐圈后,创立美妆品牌Fan Beauty Diary,借助个人IP和社交媒体影响力快速崛起,2023年GMV超11亿,2019年双11实现1小时成交额4000万 [5][8][9] - 品牌在小红书618登顶榜首,显示其在国内市场的强劲表现 [10] 出海业务表现 - 范冰冰6月高调宣布彩妆品牌入驻TikTok海外电商,首条视频获50万+浏览量,但后续数据断崖式下跌,账号粉丝仅5.6万 [11][12] - TikTok平台数据显示,Fan Beauty Secret平均售价$3.83,总销量21.5K,累计GMV约$94.62K(人民币70万元),表现远低于预期 [12] - 品牌此前入驻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但阶段性结果显示出海业务面临本土化挑战,核心竞争力不足导致消费者复购率低 [14][15][16] 创始人IP化战略 - Fan Beauty成功依赖范冰冰创始人IP化策略,通过小红书早期积累的护肤内容塑造亲和人设,建立品牌与用户的深度信任 [19][20][24] - 类似案例包括雷军的小米人格化营销、周杰伦的PHANTACi品牌,但多数明星品牌如欧阳娜娜的nabi、余文乐的MADNESS因定价或运营问题遇冷 [24] - 创始人IP初期可打开市场,但长期需解决产品力和品牌差异化问题 [24][25] 直播电商出海浪潮 - 2023年中国跨境直播电商市场规模预计2845.8亿元,同比增长155%,2025年或达8287亿元 [27] - 三只羊(小杨哥)与极兔速递达成全球合作,布局东南亚电商市场;辛巴泰国首场直播销售额破8.3亿,卖出162万颗榴莲 [27][31] - 交个朋友、谦寻文化、东方甄选等头部MCN均已拓展海外业务,李佳琦9月启动出海计划,反映国内流量见顶后寻求增量市场的趋势 [32] 出海核心挑战 - 本土化是最大障碍,需根据目标市场调整策略,无法直接复制国内经验 [33] - 国内主播IP在海外价值归零,需重新孵化本地网红,时间成本高 [34] - 面临Temu等跨境平台的低价竞争,自有品牌需明确盈利模式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