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期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关税对冲政策的核心逻辑及前瞻(国金宏观张馨月)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4-25 03:58
外交应对关税冲击 - 美国"对等关税"于4月9日生效,本质是博弈而非贸易,其他国家态度随之变化:英国寻求深化对华伙伴关系,欧盟推进经贸与气候合作,日本拒绝对美贸易让步 [4][5] - 美国关税政策加速全球贸易秩序重构,冲击美元体系,为中国提供历史机遇 [5] - 中国通过周边外交构建命运共同体(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签署联合声明),巩固与非美国家关系以对冲美国关税对出口的冲击 [5][6] 时效性储备政策落地 - 国务院强调预期管理,要求政策早出手、快出手,股市稳定战略地位提升,"国家队"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7][8] - 楼市政策持续加码,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连续两季度改善 [8] - 外贸企业定向纾困政策包括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稳岗补贴及内销渠道拓宽,国常会要求"一业一策"支持 [10][11] 服务消费与流动性管理 - 服务消费成为政策重点,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国常会明确促进养老、旅游等领域消费 [11] - 超长期特别国债4月24日首发,地方政府专项债二季度进入发行高峰,货币政策或配合降准/逆回购 [12] 财政加码与消费提振 - "以旧换新"政策扩围至出口转内销产品,政策核心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转移性收入补贴)与意愿(完善社保体系) [14][15] - 财政预留充足工具空间,赤字、专项债等可进一步扩张,政策力度取决于外交成果与出口数据 [15]
关税对冲政策的核心逻辑(国金宏观张馨月)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4-25 03:58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外部关税博弈和内部对冲政策影响市场走势,近期政策信号密集释放,增量政策逻辑逐渐清晰 [2] 分组1:外交工作是应对关税冲击的头等大事 - 4月9日美国对中国“对等关税”生效,同时暂停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等关税”90天,“对等关税”本质是博弈,美国此举加速全球贸易秩序重构,影响美元体系货币秩序,对中国是历史机遇 [3] - 中国宣布反制后,英国、欧盟、日本态度转变,英国要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伙伴关系,欧盟愿与中方推进各领域高层对话,日本在美日贸易谈判上不打算重大让步 [3] - 4月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召开,明确“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与非美国家外交成果决定政策是对冲短期出口下滑还是应对长期外部风险,外交关系越巩固,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冲击越小,稳增长压力越小,反之超常规政策“组合拳”可能加快落地 [3] - 4月14 - 18日总书记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中越、中马、中柬分别发布联合声明 [4] 分组2:时效性强的储备政策将靠前落地 稳定市场预期,稳定股市楼市 - 4月17日国务院第十三次专题学习强调加强预期管理,推动政策早出手、快出手;4月18日国常会将“持续稳定股市”置于“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之前,“国家队”将继续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4月15日总理强调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6] - 去年“924”一揽子政策落地后,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连续两个季度改善 [7] 稳定外贸就业,扩大服务消费 - 针对外贸企业出台纾困政策必要性和紧迫性强,4月18日国常会指出要稳定外贸外资发展,增量政策抓手包括加大税收优惠、支持信贷投放、发放稳岗补贴、拓宽内销渠道等 [8] - 近期政策密集释放提振服务消费信号,4月14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表示服务消费发展空间大,4月16日商务部部长文章指出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同日9部门印发工作方案,4月18日国常会明确促进养老等服务消费 [9] 加强流动性管理 - 超长期特别国债4月24日首发,二季度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高峰期,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发债节奏进入流动性宽松窗口期,短期内可能降准或加大买断式逆回购力度,降息时点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 [10][12] 分组3:重要性高的增量政策配合财政加码 - “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将出口转内销产品纳入消费支持范围,提振消费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提高消费能力以转移性收入为抓手,提高消费意愿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抓手 [14] - 政策遵循“储备在先、落地在后”原则,4月18日国常会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实现5%经济增长目标是“政策锚”,储备政策空间充足,财政赤字等视情仍有扩张空间,政策力度取决于外交和基本面情况 [14] - 政策落地时间遵循“以我为主”原则,发力时点取决于出口数据转弱时间,特朗普宣布暂停多数国家“对等关税”90天后,“抢转口”将影响二季度出口 [15]
扩内需信号进一步明确——政策周观察第26期
一瑜中的· 2025-04-21 12:46
扩内需政策信号 - 高层明确强调经济预期管理,提出要"讲究政策时机"和"把握政策力度",必要时敢于打破常规 [2] - 总理在三次会议或调研中均高度关注经济问题,包括消费及地产调研、国务院专题学习、国常会研究稳就业稳经济 [2] - 房地产市场被明确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提出要"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 - 促进服务消费成为重点,包括养老、生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商务部将制定旅游业、超高清、体育赛事经济等支持政策 [2] 外交与外贸动态 - 深化与东盟国家外交关系,与越南签署45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 [7][8] - 中美关税问题持续,中国出口美国的个别商品累计关税已达到245%,商务部表示将坚决反制美方实质性侵害 [12] - 人事调整方面,任命李成钢为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 [2] - 扩大自贸试验区改革授权,赋予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试验区新的改革试点任务 [2] 财政与金融政策 - 财政部公布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将于4月24日启动发行,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 [2] -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 [11]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 [11] 产业与科技发展 - 工信部表示一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7.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469亿元,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增长26.5% [13] - 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中试验证,加强通信、感知、智能、计算等融合技术突破 [14] - 国家发改委召开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会议 [11] 文化与其他领域 - 《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从五个方面部署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激发文化创新活力等 [9] - 商务部将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12]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市场预期在发生变化
新浪基金· 2025-04-21 06:26
本文作者为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 上周首席视点认为中国风险资产的护城河已经稳固,这是金融监管部门运用"类平准基金"纠偏市场失灵 后呈现的积极效果。面对超预期的外部冲击,单纯依靠金融的手段显然是不够的。从宏观的视角看,资 产价格的走势由经济增长率、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溢价决定,当经济基本面短期无法改变的时候,政策 的积极操作是否超预期就成为投资者明确的期待。对政府来讲,政策的出台需要时间,政策出现效果也 需要时间,也就是政策受到时间的约束。怎么解决这个时间的约束? 答案是预期管理,政策的预期引 导在发生重要的变化。 一、A股走势反映了政策明确的预期 毫无疑问,近期投资者是希望政府立马出台超预期的刺激政策的。何为超预期?就是在2025年政府工作 报告积极施政的基础上立马采取扩充赤字,甚至直接降准降息或者发放消费券等立竿见影提升需求的措 施。这些激进的建议在去年三季度市场不彰的当口曾经被提及,事后证明这与决策者运筹帷幄的思路是 不一致的。 1、政府工作报告未雨绸缪 这里需要再一次明确指出,对于或许算是"意外冲击"的关税的应对中,政府工作报告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的。回顾一下报告,报告中提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
美国经济对“特朗普冲击”免疫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4-21 06:23
经济数据表现 - 就业增速保持稳定 过去两个月每月17.3万 与前六个月基本持平 [2] - 失业率仅比前六个月高出0.1个百分点 [2] - 整体通胀和核心价格压力比之前略低 [2] - 联邦支出同比增加1540亿美元 [2] 政策实施效果 - 政府裁员目标未达预期 计划缩减24万联邦员工 实际仅减少1万人 [2] - 外籍工人数量持续增长 尽管边境执法和遣返力度加大 [2] - 钢铁铝材高关税3月中旬生效 价格上涨尚未全面反映 [3] - 关税影响因企业提前备货和库存缓冲而延迟显现 [3] 市场反应机制 - 股市剧烈波动 科技股反复 反映政策预期调整 [4] - 去年市场上涨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热潮 [4] - 政策引发反馈机制 包括油价下降和消费者价格意外下滑 [4] - 企业可能改变价格和采购策略 市场预期管理成为关键 [4] 经济韧性特征 - 美国庞大经济体使政策影响被稀释 [1][4] - 经济数据展现抗干扰能力 与政策预期形成巨大反差 [2] - 政策长远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1] - 4月PMI投入价格指数可能揭示关税成本传导 [1]
从“恐慌指数”到“躺平交易”:美股一个月暴跌后企稳,特朗普关税真成“纸老虎”?
金融界· 2025-03-24 06:37
市场波动与关税预期 - 中国市场近期呈现横盘整理和小幅走低态势,波动性较低 [1] - 黄金价格过去两周表现沉闷,上周五盘中一度跌破3000美元/盎司,当前再次试探该关键支撑位 [1] - 低波动状态反映市场正等待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进一步明确,4月2日可能成为全球对等关税实施时点 [1] 关税政策时间节点 - 特朗普团队可能动用紧急经济权力,在4月2日立即启动全球对等关税,较2月时"生效时间延后"的表态出现转变 [1] - 4月1日美国将完成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评估,成为中国市场额外关注时点 [2] - 预计双方沟通将避免极端关税,但4月份前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较低 [2] 市场预期管理策略 - 美联储预期管理精髓在于让市场分批消化坏消息,使实际落地时影响微乎其微 [1] - 中国市场若想平稳应对关税冲击,需提前一周对"意外冲击"主题进行炒作,通过大涨大跌实现主动消化 [1] - 若待消息落地后才反应,将形成被动消化模式,导致市场走势失控 [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期货在亚洲交易时段上涨,表现优于亚洲股市 [3] - 美国市场采用预期管理路线,已提前消化负面消息,包括"经济衰退"和"滞涨"等担忧 [3] - 经历一个月动荡后,美股对坏消息的耐受度提升,部分投资者视其为买入机会 [3] - 若关税消息落地,可能被解读为"利空出尽",但这不代表美股已触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