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入市

搜索文档
险资二季度买了啥?这些个股被重仓持有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9:0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随着A股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5年半年报,险资二季度的重仓股和调仓换股情况陆续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记者发稿时,共有15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其中,31家公司 被险资重仓持有,包括北京文化、西部矿业、同洲电子等。 险资重仓持有31只个股 二季度,在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险资新进成为湘电股份、浙数文化(维权)、高能环境、凯尔 达、神通科技、回盛生物等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在业绩方面,在险资重仓持有的上述股票中,26只个股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净利润增幅最高的 是容知日新,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23.55万元,同比增长2063.42%。同洲电子、回盛生物、华康洁 净、浙数文化等个股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也较为靠前。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记者发稿时,在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31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名单中出现险资身影,合计持股数量为6.29亿股,合计持股市值为122.94亿元(以2025年6月30日收盘价 计算)。 从所属行业来看,在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险资重仓持有的个股分别属于机械 ...
财经深一度丨险资入市、利差损风险、人工智能——上市险企年报热点透视
新华社· 2025-08-08 07:26
险资入市策略 - 五家A股上市险企2024年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 中国人保集团同比增长88.2%、中国人寿增长108.9%、中国平安增长47.8%、中国太保增长64.9%、新华保险增长201.1% 利润增长主要受投资端推动 [2] - 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特点 与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天然匹配 公司通过强化投研能力、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来提升投资稳定性 [2] - 投资策略聚焦"做长、做宽、做深" 支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关注符合国家战略的新经济项目和新质生产力投资机会 实现投资品种和策略多元化 [2] - 保持对新能源、新质生产力、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注 坚持穿越周期的稳健配置策略 平衡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3] 利差损风险管理 - 利差损风险指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率低于保单合同平均预定利率的风险 近年市场利率下行影响投资收益 [4] - 通过细化客户需求管理风险 对保守客户提供保障类产品降低利差依赖 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客户提供浮动收益型产品共享投资收益 [4] - 从资产负债两端着手优化产品业务结构 提高中长期投资收益水平 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提升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能力 [4] 人工智能应用 - 在风控、销售、承保、理赔等主要场景构建智能应用体系 全面提升保险服务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5] - 2017年开始引入深度学习技术 已构建多能力融合的人工智能平台 提供14项AI基础能力 深度应用于200多个业务场景 [5] - 近年积累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基础 2024年2月接入DeepSeek两款模型 为内部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平台 [5] - 下一步将在代理人赋能、客户体验提升、内勤办公等方面全面推进大模型落地应用 [5]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风险评估精准度、优化核保理赔流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促进保险产品创新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6] - 高度关注国产大模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保护客户隐私和行业稳定 [6]
中邮保险举牌东航物流 持股比例达到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7:25
中邮保险举牌东航物流 - 中邮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持有东航物流7942.0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00%,触发A股举牌 [1] - 转让总价款为8.69亿元,占中邮保险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的0.14% [2] - 资金来源为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受托管理人为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 战略合作与投资逻辑 - 中邮保险表示此次投资旨在参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强化浦东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功能,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 [1] - 双方将依托各自资源优势释放协同效应,深化央企战略合作,积极探索产融结合 [1] - 中邮保险基于长期投资需求和支持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规划进行此次投资 [2] 东航物流财务与业务概况 - 东航物流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4.86亿元,同比增长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5亿元,同比下降7.40% [3] - 东航物流旗下拥有中国货运航空、东航快递、东航运输、东航供应链、东航冷链等子公司及境内外多个站点及分支机构 [3] 中邮保险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中邮保险2023年后在A股市场的权益投资规模和战略显著提升,一半以上权益配置放在高股息类资产 [3] - 公司认为2025年股票市场机会显著大于过去两三年,将增加波动性较大的股票配置以获取超额收益 [4] - 公司正在建立成熟的股权投资团队,直接投入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相关的行业 [4] 险资入市动态与政策支持 - 2025年已有中邮保险、中国人寿、瑞众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举牌,举牌次数达13次 [5] - 政策提出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6] - 金融监管总局拟推出三条措施支持险资入市,包括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6] 险资入市规模预测 - 预计未来三年保险资金入市增量资金约6000~8000亿元,其中高股息3000~4000亿元 [7] - 假设各险企未来三年每年增配1%~1.5%权益资产,则每年约有6000~8000亿元资金入市 [7] - 低利率背景下,高股息是保险资金权益配置的重要方向 [7]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 认购私募证券基金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25
新华保险投资动态 - 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管理的私募基金份额 该基金为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聚焦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1] - 拟认购基金名称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 存续期限10年 基金成立规模225亿元 公司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 [2] - 基金投资标的需满足公司治理良好 经营运作稳健 股息相对稳定 股票流动性较好等条件 采用低频交易 长期持有策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2] - 截至公告日尚未完成合同签署 基金设立仍需履行备案等监管手续 [2] 保险行业试点推进情况 - 鸿鹄基金三期属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总获批金额400亿元 除大型险企外还涉及多家中小险企 [2][3] - 首批试点由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于2024年上半年设立500亿元私募证券基金 截至3月初已全部投资落地 [3] - 第二批试点规模合计逾千亿元 包括泰康人寿120亿元泰康稳行私募基金 中国太保200亿元太保致远1号基金 平安资管300亿元恒毅持盈基金 以及阳光保险200亿元阳光和远基金 [3]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获批的鸿鹄基金二期规模200亿元 计划近期入市 中邮保险获批第三批试点规模100亿元 [3]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试点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有助于扩充资本市场"耐心资本" 改善资金供给结构 [4] - 会计计量方式可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 偿付能力优惠政策降低权益投资的资本占用与偿付能力消耗 [4][5] - 推动险资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有利于缓解利差损压力 更好匹配寿险保单长期负债需求 缓解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矛盾 [5] - 多家保险公司表示将在试点中兼顾安全性 流动性和收益性 期待长钱长投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 [5]
港股异动 内银股午后涨幅扩大 险资继续扫货银行股H股 机构称险资配置逻辑仍将持续
金融界· 2025-08-07 07:29
内银股市场表现 - 邮储银行股价上涨3.42%至5.75港元 [1] - 农业银行股价上涨2.09%至5.38港元 [1] - 中国银行股价上涨1.77%至4.61港元 [1] - 工商银行股价上涨1.47%至6.2港元 [1] 保险资金增持动态 - 弘康人寿7月25日买入3038.6万股郑州银行H股 为6月以来第四次突破披露线 [1] - 平安资产7月28日买入374.25万股招商银行H股 持股比例升至16.03% [1] - 中国平安、新华人寿、瑞众人寿及弘康人寿年内均买入银行股 [1] 政策导向与投资逻辑 - 财政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1] - 长周期考核举措提升保险资金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 增强投资稳定性 [1] - 红利板块贡献股息收入 低利率环境下保持净投资收益率稳定 [1] - FVOCI计量模式避免股价波动冲击利润 配置逻辑持续 [1]
内银股午后涨幅扩大 险资继续扫货银行股H股 机构称险资配置逻辑仍将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8-07 06:28
银行股市场表现 - 邮储银行H股涨3.42%至5.75港元 [1] - 农业银行H股涨2.09%至5.38港元 [1] - 中国银行H股涨1.77%至4.61港元 [1] - 工商银行H股涨1.47%至6.2港元 [1] 保险资金增持动态 - 弘康人寿7月25日买入3038.6万股郑州银行H股 为6月以来第四次突破披露线 [1] - 平安资产7月28日增持374.25万股招商银行H股 持股比例升至16.03% [1] - 中国平安、新华人寿、瑞众人寿及弘康人寿年内均买入银行股 [1] 政策引导效应 - 财政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2] - 新规提升保险资金对市场短期波动的容忍度 增强投资稳定性 [2] - 红利板块贡献股息收入 低利率环境下维持净投资收益率稳定 [2] - FVOCI计量模式避免股价波动冲击利润 支撑配置逻辑延续 [2]
港股异动 | 内银股午后涨幅扩大 险资继续扫货银行股H股 机构称险资配置逻辑仍将持续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06:25
内银股市场表现 - 邮储银行股价上涨3.42%至5.75港元 [1] - 农业银行股价上涨2.09%至5.38港元 [1] - 中国银行股价上涨1.77%至4.61港元 [1] - 工商银行股价上涨1.47%至6.2港元 [1] 保险机构投资动态 - 弘康人寿7月25日买入3038.6万股郑州银行H股 为6月以来第四次突破披露线 [1] - 平安资产7月28日买入374.25万股招商银行H股 持股比例升至16.03% [1] - 中国平安、新华人寿、瑞众人寿、弘康人寿均在今年买入银行股 [1] 政策环境与配置逻辑 - 财政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1] - 长周期考核举措提升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的容忍度 [1] - 红利板块贡献股息收入并保持净投资收益率稳定 通过FVOCI计量避免股价波动冲击利润 [1]
大举入市!7月已有7家险资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8-02 00:08
险资入市动态 - 弘康人寿7月25日买入3038.6万股郑州银行H股,持股比例升至10.45%,这是其6月以来第四次突破港交所权益披露线 [2][3] - 平安资产7月28日买入374.25万股招商银行H股,H股持股比例升至16.03% [2] - 一个月内7家险资出手买入8只股票,包括江南水务、华菱钢铁、龙源电力等,其中信泰人寿单日买入3.41亿股龙源电力H股 [3] - 泰康人寿7月9日以基石投资者身份认购峰岹科技H股,出资2500万美元占发行总数8.69% [4] 银行股配置情况 - 中国平安7月16日买入125.32万股中国电信H股,持股比例升至5% [5] - 平安人寿7月22日买入2290.9万股邮储银行H股,持股比例从13.98%升至14.10% [6] - 截至7月30日保险公司举牌21次,创近五年新高,超过2021-2023年总和 [6] - 中国平安重仓5只港股银行股,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持仓市值超2600亿港元 [8] - 工商银行H股持仓达156.99亿股占比18.08%,农业银行H股持仓49.46亿股占比16.09% [9] - 招商银行H股持仓6.89亿股占比15.01%,邮储银行H股持仓28亿股占比14.10% [9][10] 行业配置偏好 - 银行股是险资权益投资压舱石,一季度持仓市值达万亿元 [12] - 举牌标的涵盖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12只为H股 [12] - 中国太保持有中远海能H股比例达9.03%,看重其高股息特性 [13] - 低估值、高股息是险资选择标的的核心标准,需兼顾盈利持续性和买入成本 [13] 投资策略分析 - 低利率环境下险资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银行股满足经营稳健、分红稳定等要求 [10] - 国有大行平均股息率较保险产品保证利率存在可观利差 [11] - 银行股自2023年9月启动长牛行情,早期买入安全边际显著,如招商银行H股浮盈26亿港元 [11] - 非上市险企新会计准则切换背景下,增加优质资产配置有助于收益稳定性 [13]
大举入市,7月已有7家险资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8-01 09:07
险资入市动态 - 弘康人寿于7月25日买入3038.6万股郑州银行H股 持股比例升至10.45% 这是其6月以来第四次突破港交所权益披露线 [1][2] - 平安资产于7月28日买入374.25万股招商银行H股 持股比例升至16.03% 此次投资委托人大概率仍为险资 [1] 险资举牌统计 - 一个月内已有7家险资数度出手买入标的资产 涉及8只股票 [2] - 截至7月30日 保险公司举牌21次 超过2024年全年举牌数 并超过2021-2023年三年举牌总和 创近五年新高 [3] - 2025年以来举牌案例包括新华人寿投资杭州银行和北京控股 明光人寿投资中国儒意等 [4][5] 银行股投资聚焦 - 银行股受多家险资青睐 中国平安、新华人寿、瑞众人寿、弘康人寿均在今年买入银行股 [6] - 中国平安重仓持有5只港股银行股 今年以来持续增持其中四只 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 持仓市值超2600亿港元 [6] - 中国平安对工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8.08% 持有156.99亿股 [7] - 中国平安对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6.09% 持有49.46亿股 [7] - 中国平安对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5.01% 持有6.89亿股 [7] - 中国平安对邮储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4.10% 持有28亿股 [8] - 中国平安仅对建设银行H股少量减持 持股比例降至4.99% 但仍持有120.19亿股 市值超900亿港元 [8] 投资逻辑分析 - 低利率周期下高收益优质资产稀缺 保险公司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 [9] - 银行股具有经营稳健、分红稳定、低估值特点 平均股息率较保险产品保证利率有可观利差 [9] - 银行股自去年9月底启动长牛行情 早期买入有较大安全边际 例如中国平安投资招商银行H股浮盈约26亿港元 [9] - 险资一季度重仓股中银行股市值排名第一 持仓市值达万亿元 [10] - 上市银行经营稳健、流动性好、股息率高、分红稳定 是险资举牌重点领域 [10] 行业配置偏好 - 举牌标的涵盖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能源等多个领域 [11] - 低估值、高股息是险资投资核心原因 高股息资产是穿越周期的核心配置 [11] - 例如中国太保持有中远海能H股比例达9.03% 该股为高股息股 [11] - 投资高股息资产需以良好盈利为基础且具有持续性 买入成本不宜过高 [12] 长期投资趋势 - 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是险资增厚收益的重要方式 有利于推动收益和报表稳定 [12] - 险资投资体现对中国资产长期看好 随着政策打通"长钱长投"堵点 权益配置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12]
大举入市!7月已有7家险资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8-01 08:14
险资入市动态 - 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弘康人寿7月25日买入3038.6万股郑州银行H股,持股比例升至10.45% [1][2] - 平安资产7月28日增持374.25万股招商银行H股,H股持股比例升至16.03% [1] - 7月内已有7家险资出手,涉及8只股票,包括江南水务、华菱钢铁、龙源电力等 [2][3] 险资举牌情况 - 截至7月30日保险公司举牌21次,超过2024年全年且创近五年新高 [4] - 举牌标的涵盖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能源等多个领域,12只为H股 [11][12] - 中国平安重仓5只港股银行股,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持仓市值超2600亿港元 [8] 银行股投资策略 - 中国平安对工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8.08%,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16.09% [8][9] - 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15.01%,邮储银行H股持股比例14.10% [9] - 银行股因低估值、高分红特点成为险资核心配置,平均股息率较保险产品保证利率有可观利差 [10] 其他重点行业 - 公用事业领域:瑞众人寿持续增持龙源电力H股,持股比例从6%快速升至17% [3][7] - 能源领域:中国太保持有中远海能H股比例达9.03%,看重其高股息特性 [12] - 交通运输领域:中邮人寿增持东航物流,持股比例达5%以上 [7][11] 投资逻辑分析 - 低利率环境下险资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优质高股息资产成为配置重点 [10][12] - 银行股因经营稳健、流动性好、分红稳定成为险资压舱石,持仓市值达万亿元 [11] - 投资标的需满足良好盈利基础及持续分红能力,买入成本控制是关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