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矿山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预见2025:《2025年中国水泥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5-02 01:11
行业概况 -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能在空气或水中硬化,并能胶结砂、石等材料 [1] - 水泥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制造和下游应用三个阶段 [2] - 中游是水泥制造的核心环节,包括熟料生产和水泥粉磨 [3] - 行业上市公司包括海螺水泥、华新水泥、金隅集团、冀东水泥和塔牌集团等 [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包括石灰石企业四川金顶、三友化工和祁连山,黏土质企业漳州发展、君正集团和淮北矿业 [5] - 中游水泥生产商包括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等 [5] - 下游主要应用于房地产与基建领域 [5] 行业发展历程 - 起步探索阶段(1978-1984):恢复科研队伍,引进日本技术 [7] - 计划向市场转换(1985-1995):解决水泥短缺问题,调整行业结构 [7] - 淘汰改造提升发展(1996-2000):扭转供不应求局面 [7] - 高速跨越发展阶段(2001-2010):海螺水泥引领技术突破,产量达到峰值 [7] - 供需平衡结构调整(2011-2021):淘汰落后设备,推动供给侧改革 [7] - 寻求产业升级突破(2022至今):下游需求疲软,行业向绿色化生产转型 [7] 行业政策背景 - 2024年12月《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制定碳排放核算方法,推进水泥等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标准 [10] - 2024年7月《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聚焦水泥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 [10] - 2024年5月《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加快节能降碳改造 [10] - 2024年5月《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到2025年底30%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10] - 2024年3月《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改造提升水泥生产装备和技术 [10] - 2024年1月《关于做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水泥材料升级换代 [10] 行业发展现状 - 水泥行业规模:2019年突破万亿营收达1.01万亿元,2021年达峰值10754亿元,2022年下滑17.4%至8885.1亿元,2024年预计7151.2亿元 [11] - 水泥产量:2022年21.18亿吨(-10.8%),2023年20.23亿吨,2024年跌破20亿吨至18.25亿吨 [12] - 水泥表观消费量:2022年21.27亿吨(-11.1%),2024年18.2亿吨(-9.9%) [15] - 下游应用结构:基建占比63%,房地产占比22%,民用占比15% [17] 行业竞争格局 - 区域竞争:水泥企业主要分布在河北(1101家)、河南(1076家)和湖北(786家)等中部省份 [19] - 企业竞争:中国建材年产能5.18亿吨全球第一,海螺水泥3.95亿吨全球第二 [20]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 发展前景:预计2030年行业营收将降至6939亿元(中观情形增速-0.5%) [24] - 发展趋势:产能置换和智能化建设是未来显著特征,绿色矿山建设不断推进 [26]
最大岩心馆落户金徽股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王健一行到金徽股份调研
经济网· 2025-04-27 09:36
绿色矿山建设 - 公司绿色矿山建设成果显著,充分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路径,经验对行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5] - 调研组认为公司实践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鲜活样板,协会将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深化合作 [13] - 公司构建景区式工作生活环境,提供全方位员工福利,形成特色"金徽家文化" [11] 岩心馆建设 - 公司建成国家级最大岩心馆,占地面积超1万平方米,设计存储容量达200万米岩心标本 [7] - 岩心馆实现保存规模最大、数据最完整、资料最齐全三重突破,被称作地质"基因库" [10] - 馆藏岩心跨越不同地质年代,完整记录区域地质演化史,具有极高科研价值 [7] 技术创新 - 岩心馆采用数字化技术、二维码追溯系统实现百万米级岩心精准定位管理 [7] - 可视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勘探技术向精准化、智能化发展 [10] - 设施支撑自然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提供公益性服务和科学普及功能 [7] 行业影响 - 协会建议公司持续完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经验 [13] - 岩心馆为区域地质研究、找矿勘查及矿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 [10] - 公司经验将推动"十五五"期间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13]
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1 20:42
行业概况 - 2024年全球钨行业总体保持稳中向好势头 钨原料市场供应偏紧 钨产品价格上涨[4] - 钨精矿(WO3≥65%)平均价格13.63万元/吨 同比上涨14.25% 仲钨酸铵平均价格20.23万元/吨 同比上涨12.95% 钨粉平均价格30.38万元/吨 同比上涨12.44% 碳化钨粉平均价格29.86万元/吨 同比上涨11.96%[4] - 全国钨精矿产量13.05万吨 同比增长1.95% APT产量12.80万吨 同比增长1.59% 钨粉产量8.30万吨 同比增长3.75% 碳化钨粉6.82万吨 同比增长1.80% 硬质合金产量6.00万吨 同比增长9.09%[5]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建立从钨上游探矿、采矿、选矿 中游冶炼、制粉 下游精深加工的一体化生产体系[10] - 上游拥有10个探矿权矿区和6座采矿权矿山 主要产品为钨精矿 副产品锡精矿和铜精矿直接对外销售[11] - 中游生产各种规格粉末产品 包括超细颗粒、细颗粒、中颗粒、粗颗粒、超粗颗粒和超纯粉末[12] - 下游通过本部、赣州澳克泰和章源喷涂构建硬质合金产品体系 本部生产球齿、传统刀片等产品 赣州澳克泰生产机加工用刀具 章源喷涂提供工件表面喷涂服务[13][14][15][16] 生产经营模式 - 上游采矿根据总量控制指标生产 矿体为石英脉型黑钨矿 伴生锡、铜、铁、锌等多种金属元素[17] - 中游推进数字化转型 建设智能制造工厂 确保粉末产品质量稳定[17] - 钨精矿自给率约20% 需对外采购钨精矿或仲钨酸铵满足中下游产能需要[18] - 粉末产品采用直销模式 精深加工产品结合直销和分销两种方式[19][2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7,325.17万元 同比增长8.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02.86万元 同比增长19.50%[25] - 全资子公司赣州澳克泰营业收入66,599.13万元 同比增长21.93% 净利润-682.28万元 较上年减少亏损4,193.11万元[25]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2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86,502,071.95元 占净利润比例50.28%[3][129][130]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报告期新增专利申请157件 授权专利119件 其中发明专利81件 国外专利授权2件[28]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47件 其中发明专利198件 实用新型专利186件 外观设计专利63件[28] - 赣州澳克泰开发刀片新产品1,500余款 刀体200款 棒材新产品400余款[27] - 两项成果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赣州澳克泰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7] 产能建设与数字化转型 - 龙勾工具技术分公司"年产100万支整体硬质合金刀具项目(一期)"建成并实现销售[30] - "年产100亿米高性能光伏等多用途钨丝智能制造项目"按计划推进[30] - 公司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 实现5G+工业物联网与装备互联互通[30][31] - 在子公司部署NCC及OA系统 对ERP系统进行集中化管理[30] 行业政策环境 - 自然资源部对钨矿开采实行总量控制 各矿山根据开采指标进行生产[9] - 国家鼓励钨行业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9] - 水资源税改革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 公司2024年12月应缴纳水资源税1.66万元[7] - 公司其他主要税种和税率未发生变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