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出口管制

搜索文档
上次提到后,它已经涨了26.4%
搜狐财经· 2025-08-01 04:35
稀土出口量变化 - 中国6月份稀土出口量环比增加30% [5] - 对美国的稀土磁体出口量在5月份达到7倍以上增长 [5] - 7月份出口量预计进一步增加 [5] - 出口管制放松 商务部陆续批复更多出口许可 [5] 稀土价格走势 - 海外价格维持高位 打开国内价格上限 [8] - 国内稀土价格指数持续上涨 [8] - 美国MP公司获得国防部价格下限承诺 设定镨钕产品110美元/千克(含税价约89万元/吨) [20] - 国内稀土价格目前在40-50万元/吨区间 [20] 供给端因素 - 正规出口渠道审查速度仍然较慢 [12] - 走私活动受到严厉打击 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 [12] - 5月份开始专项行动 已抓捕一批走私人员 [12] - 走私方式从通过越南转为伪装成合金经珠三角口岸中转至香港 [12] 需求端因素 - 中美关税谈判未定 欧洲贸易关系紧张 厂商提前囤货规避风险 [15] - 欧洲汽车制造业6月份多条产线暂停 日本铃木汽车暂停旗舰车型生产 [15] - 稀土应用于汽车/新能源/芯片/机器人及武器系统 [14] - 美国1,000多个使用镓/锗/锑的武器系统中87%依赖中国供应商 [14] 行业竞争格局 - 澳洲Lynas公司5月份在马来西亚成功生产氧化镝 成为中国以外第一家精炼重稀土厂商 [5] - 美国MP公司获得苹果公司5亿美元订单 计划合作建立稀土回收生产线 [18] - MP公司获得美国国防部数十亿美元投资并被控股 [20] - MP公司获得国防部为期10年的价格下限承诺 [20]
中国稀土对美出口暴涨660%,已经达成稀土和解?中方随即打破惯例
搜狐财经· 2025-07-31 02:15
稀土出口管制战略 - 中国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精准限制美国军工供应链[3] - 稀土开采配额首次不予公开 北方稀土借机拉高氧化镝报价至700-1000美元/公斤 较国内溢价三倍[6] - 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封堵灰色通道 4月后对泰国锑出口锐减90% 对墨西哥出口归零[6] 中美贸易博弈动态 - 6月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量飙升至353吨 较5月46吨暴增660% 但仅限于民用电动车领域[1] - 通过临时许可证机制向通用、福特等车企放行民用磁体 换取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许可[4] - 军工级高纯度铽镝合金持续冻结出口 迫使美国从废旧手机回收磁材[1][4] 美国稀土产业困境 - 美国国防部向MP Materials注资4亿美元 但其得州工厂产能仅恢复45% 磁材废品率高达40%[7] - 本土企业订单流失 MP Materials股价暴跌并关闭三分之一熔炼炉[7][11] - 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依赖中国"串级萃取"专利 美国唯一掌握技术的Molycorp公司已于2015年破产[7] 军工供应链脆弱性 - F-35战机单机消耗417公斤稀土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求达4吨[3] - 五角大楼报告承认即便重启生产线 9个月内军工体系仍会崩溃[7] - 美国车企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暴跌至22天 生产线曾濒临瘫痪[3] 中国技术反制措施 - 通过新加坡分公司采购英伟达芯片 以数据中心建设名义转运回国[8] - 华为通过算法优化将同等算力芯片成本压至美国六成[8] - 海关监控系统追踪货物去向 对流向雷神公司等军工企业实施出口黑名单制裁[8] 价格战略调整 - 氧化镨钕价格调高18% 军工级氧化铽持续冻结出口[11] - 出口管制实施后欧洲市场氧化镝价格暴涨至700-1000美元/公斤[6] - 中国稀土集团延迟至6月下达开采配额 打破十年披露惯例[6]
突发!印度工厂停摆?苹果″去中国化″栽在一粒稀土上
新浪财经· 2025-07-30 14:24
核心观点 - 苹果AirPods印度生产线因稀土金属镝供应中断面临停产风险 凸显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和产业链转移的实质性挑战 [1][6][13] 稀土金属镝的战略地位 - 镝是稀土金属中的关键材料 全球探明储量不足20万吨 主要用于制造高性能磁铁 是AirPods充电盒磁铁、新能源汽车电机和风电设备的必需材料 [4] - 中国控制全球90%以上的镝产量 主要源于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的高含量禀赋 当前年产量约2000吨 但全球需求达3000吨 存在供应缺口 [5][8] 印度制造困境 - 鸿腾精密印度工厂投产3个月即遭遇镝供应危机 因缺乏本地稀土资源且进口审核流程漫长 需办理最终用途保证书(EUC) [6][7] - 印度工厂生产效率低下 工人装配速度仅为中国工人的30% 且面临基础设施不足问题 需自备发电机并依赖中国进口包装材料 [7][9] - 印度制造成本比中国高15% 海运周期达20天以上 且质量稳定性不足 [9][10] 中国稀土供应链优势 - 中国具备稀土全产业链能力 从开采(赣州)到深加工(宁波)再到零部件制造(深圳) 整个周期可缩短至15天内 [7][9] - 稀土出口管制基于环保和资源主权考量 每开采1吨稀土需破坏200平方米地表植被 现行政策要求进口方提供环保承诺和最终用途证明 [7][8][12] 产业链转移可行性 - 印度缺乏稀土冶炼技术 分离纯度难以达到99% 且缺乏配套基础设施和技术工人 去年规划的稀土冶炼厂仍未建成 [12][13] - 越南等新兴市场同样无法替代中国 因缺乏"基础设施+技术工人+供应链配套"的系统性优势 [13][14] 苹果战略矛盾 - 公司面临政治压力推动"去中国化" 但印度产能无法满足需求 Counterpoint预测的2026年AirPods超1000亿美元收入目标存在实现风险 [10][13] - 中国供应链具备"秒级响应"能力 如江西稀土厂可连夜开工 宁波供应商24小时送货 东莞注塑厂2小时调整配方 [7][9] 地缘政治与资源竞争 - 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涉及芯片、导弹等战略产业 中国通过30年技术积累实现99.999%的分离纯度 [12][13] - 欧美曾就稀土出口限制向WTO提起诉讼 当前中国管制措施被视为对既往资源贱卖的反制 [12][13]
对华能源出口几乎归零!美终于发现不对劲,中方一举击中美“痛点”,特朗普急了喊话谈判
搜狐财经· 2025-07-28 21:58
中美贸易摩擦对能源行业的影响 - 中国对美能源产品加征关税导致进口量锐减:2月中国宣布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原油加征10%关税,6月自美进口原油量归零,液化天然气连续四个月对华出口归零,煤炭进口额从去年6月超9000万美元降至数百美元 [1] - 美国能源出口遭受重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市场之一,切断进口导致美原油海外销售量跌至两年最低,页岩油行业产能过剩,依赖对华出口的能源企业面临亏损或倒闭 [3] 中国能源供应多元化策略 - 替代供应渠道迅速填补缺口:原油采购转向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管道及海运),天然气通过俄罗斯远东管道项目补充,煤炭增加蒙古等国陆路进口 [4] - 关税削弱美能源价格竞争力:反制关税叠加基础关税使美能源综合税率飙升,进口商转向其他供应方 [4] 美国能源产业及政治经济压力 - 能源产业连锁反应:得克萨斯州、北达科他州等产区面临工人失业风险,企业投资缩减,通胀压力与贸易逆差问题未解 [6] - 特朗普政府态度转变:释放缓和信号并急于在第三轮贸易谈判中恢复能源出口,但提出禁止中国购买俄伊石油等不合理要求 [4][8] 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的战略优势 - 稀土资源卡脖子效应:中国掌握全球60%稀土产能,美高端制造业、军工(导弹制导系统、雷达)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依赖中国稀土,此前出口管制已冲击美企供应链 [6] - 谈判底气充足:中国凭借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战略资源控制权及市场潜力,坚持维护合法权益 [8] 第三轮贸易谈判关键议题 - 美方核心诉求:解决贸易逆差、恢复能源出口渠道 [8] - 中方核心诉求:打破不合理贸易限制,反制美方干涉内政行为(如涉俄涉伊石油议题) [8]
欧盟刚把嗓子喊破,要求中国30天内取消稀土出口管制,否则冯德莱恩就不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27 13:57
欧盟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反应 - 欧盟要求中国30天内取消稀土出口管制,否则冯德莱恩将取消访华行程 [1] - 欧洲媒体将此称为"最后通牒",但实际欧盟在稀土供应上高度依赖中国 [3] - 欧盟重稀土98%依赖中国供应,库存仅能维持21天 [3] 稀土的重要性与市场现状 - 稀土是现代工业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导弹、风机等领域 [3] - 德国大众因磁钢缺货已暂停萨克森州一条生产线 [3] - 中国6月稀土出口量环比下降11%,但单价上涨18% [5] 中国应对措施 - 将原定两天的中欧峰会压缩为一天,取消商界圆桌会议 [5] - 要求六大稀土集团上交技术骨干名单,加强出口审批 [5] - 中国掌握稀土供应主动权,欧盟企业开始寻求直接采购 [5] 历史背景与市场反应 - 欧盟2011年曾尝试实现稀土自主,但因环保问题未能成功 [3] - 美国在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加征关税,但仍继续购买中国稀土 [3] - 荷兰ASML提醒供应链做好长期紧平衡准备 [5] - 法国雷诺派高管前往中国赣州直接等待稀土配额 [5]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中国在稀土市场采取"少卖多赚"策略 [5] - 类似情况去年发生在光伏行业,中国硅片价格上涨30%导致欧洲装机量暴跌 [7] - 中国掌握稀土矿山和审批权,处于谈判优势地位 [7]
要警惕了!6月稀土对美出口环比暴涨660%
搜狐财经· 2025-07-27 06:22
稀土出口数据 - 6月份中国稀土磁体对美出口量激增至352.8吨,较5月份增长660% [1] - 5月份对美稀土出口量仅为46吨,同比下降超90% [1] 出口激增原因 - 4月份中方新增稀土产品出口管制清单,审批周期导致5月出口量低 [1] - 中重稀土民用需求增长,中方加快出口审批,6月更多出口商获批 [3] - 美国企业为规避风险大举囤货,中美贸易协议落地后限制解除 [3] 稀土行业现状 - 稀土被称为"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新能源等领域 [3] - 中国掌握全球90%以上稀土磁体供应,中重稀土产供链占主导地位 [3] 出口管制政策 - 中国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定向民用严禁军用 [3] - 建立全流程跟踪溯源机制,严防战略矿产和技术非法外流 [3]
稀有金属ETF涨幅居前丨ETF基金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2:57
证券市场回顾 - 上证综指日内上涨0.65%,收于3605.73点,最高3608.73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上涨1.21%,收于11193.06点,最高11193.06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上涨1.5%,收于2345.37点,最高2345.37点 [1] ETF市场表现 股票型ETF整体市场表现 - 收益率中位数为0.98% [2] - 规模指数ETF中鹏华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收益率最高,为2.19% [2] - 行业指数ETF中国泰创业板医药卫生ETF收益率最高,为3.85% [2] - 策略指数ETF中华安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ETF收益率最高,为1.45% [2] - 风格指数ETF中嘉实中证医药健康100策略ETF收益率最高,为1.93% [2] - 主题指数ETF中广发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收益率最高,为7.49% [2] 股票型ETF涨跌幅排行 - 涨幅最高的3只ETF:广发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7.49%)、华富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7.32%)、工银瑞信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6.87%) [4] - 跌幅最大的3只ETF:博时中证可持续发展100ETF(-1.85%)、华宝中证银行ETF(-1.49%)、富国中证800银行ETF(-1.48%) [5] 股票型ETF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最多的3只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流入12.74亿元)、南方中证1000ETF(流入11.98亿元)、南方中证500ETF(流入5.51亿元) [6] - 资金流出最多的3只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流出3.5亿元)、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流出2.86亿元)、国泰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流出2.37亿元) [7] 股票型ETF融资融券概况 - 融资买入额最高的3只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8.08亿元)、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3.61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3.3亿元) [8] - 融券卖出额最高的3只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825.38万元)、南方中证500ETF(1649.67万元)、华夏上证50ETF(1131.52万元) [9] 机构观点 - 国新证券:稀有金属ETF近期走高反映了市场对新能源金属长期配置的需求,锂板块可能迎来催化机会,建议关注盐湖提锂企业和海外资源布局的龙头企业,稀土板块价格有望保持坚挺 [10] - 中国银河证券: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度与未来供需结构有望出现明显的底部反弹与边际改善预期,A股铝、锂板块或将在三季度迎来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增持 [11]
中国稀土对美出口暴增660%,管制失效了?这是一场精准“放水”
搜狐财经· 2025-07-23 05:53
中美稀土与芯片博弈 - 中国对美稀土出口量从5月的46吨飙升至6月的353吨,同比增幅达660% [2] - 出口暴增源于中美关税谈判突破后加速审批积压订单,而非政策松动 [3][5] - 中国稀土公司囤积量超过2000吨,加速出货以防变数 [3][5] 稀土贸易策略 - 中国坚持区分民用与军用稀土:民用按配额出口,军用完全禁售 [7][16] - 战略目标是让美国企业对华形成依赖,挤垮本土稀土企业 [16] - 美国试图通过泰国、墨西哥等第三方转运民用稀土用于军工 [11] 芯片产业动态 - 中国通过新加坡(占英伟达营收28%)、马来西亚等第三方获取芯片 [13] -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TOP3:中国台湾(9946亿元/1893亿个)、韩国(5970亿元/538亿个)、保税区(4013亿元/1037亿个) [14] - 华为、中芯国际通过工艺创新减少对高性能芯片依赖,如华为Mate60 Pro [14] 技术博弈格局 - 美国仅解禁H20等"阉割版"芯片,禁售H100/H200 [9][18] - 双方形成"点穴式"制衡:稀土换芯片,但均保留关键技术限制 [9][20] - 长期胜负取决于关键技术突破,目前仍处相互依赖阶段 [20]
受益供给侧管理强化,稀土景气度将持续回升
第一创业· 2025-07-22 13: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意味着行业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将跑赢基准指数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关键矿物出口管制是有效的对美反制手段,稀土管制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影响最大,中国放宽部分对美稀土出口后,美国取消了部分对华出口禁令 [4][5] - 中国管制稀土出口后海外价格快速上涨,境内外价差巨大,若中国持续加强管控,海外稀土价格大概率维持高位,国内稀土价格补涨概率大 [4][10] - 6月底以来国内稀土价格创2024年以来新高并加速上涨,呈现明显补涨趋势 [11] - 国内对稀土出口的管制持续精细化,稀土行业景气度将持续回升 [4][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关键矿物管制是有效的对美反制手段 - 中国将关键矿物出口管制作为应对美国高科技限制的手段,对镓、锗等矿物进行出口管制,其中稀土管制对美国贸易政策影响最大 [4][5] - 中美伦敦贸易会谈后,中国放宽部分对美稀土出口并管控芬太尼原料药生产,美国取消部分对华出口禁令 [5][7] 中国管制稀土出口后海外价格快速上涨境内外价差巨大 - 2024年中国稀土矿开采量折氧化物超27万公吨,占全球供应超69%,中重稀土冶炼产能几乎垄断,海外对手澳大利亚Lynas Rare Earths 2025年5月才开始分离重稀土 [6] - 美国2024年开采4.5万吨稀土矿,主要是芒廷帕斯矿,但需运往中国冶炼分离,目前仅具备轻稀土少量加工能力 [6] - 中国启动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后,欧洲氧化镝月度评估价大幅跃升,6月8日海外氧化镝报价远超国内价格 [10][12] - 美国MP Materials推进重稀土加工设施建设,获国防部4亿美元收购优先股,国防部承诺采购产品并设定最低采购价格,远高于中国当前价格 [10] 6月底以来国内稀土价格创2024年以来新高并加速上涨 - 2024年初至2025年上半年,国内稀土价格指数在155 - 180点区间震荡,6月20日突破180点,7月18日突破192点,创2024年以来新高 [11] - 因新能源车扩张受限,2022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未达预期,国内稀土配额供应增长超需求,稀土价格2021年后显著下跌 [15] 国内对稀土出口的管制持续精细化 稀土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 2025年2月工信部公布相关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化稀土生产管控并建立追溯系统,5月和7月相关部门召开会议推进管控工作 [18][19] - 2024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增幅明显减速,2025年指标大概率进一步严格管控 [20]
受益供给侧管理强化稀土景气度将持续回升
第一创业· 2025-07-22 0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具体投资评级,但看好稀土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推测为“推荐”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关键矿物出口管制是有效的对美反制手段,稀土管制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影响大,加强管控或使海外稀土价格维持高位,国内稀土价格补涨概率大,且国内对稀土出口管制持续精细化,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关键矿物管制是有效的对美反制手段 - 中国对镓、锗等关键矿物进行出口管制,其中稀土管制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影响最大,伦敦会谈后中国放宽部分对美稀土出口,美国取消部分对华出口禁令,证明管制有效 [5] 中国管制稀土出口后海外价格快速上涨境内外价差巨大 - 2024年中国稀土矿开采量折氧化物超27万公吨,占全球供应超69%,中重稀土冶炼产能几乎垄断,海外对手澳大利亚Lynas Rare Earths 2025年5月才开始首次分离重稀土 [6] - 美国Mountain Pass矿需运往中国冶炼分离,美国MP Materials虽推进重稀土加工设施建设,但目前仍无法加工,计划2026年首次加工运行 [10] - 中国启动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后,欧洲氧化镝月度评估价大幅跃升,6月8日海外氧化镝报价远超国内,美国国防部收购MP公司优先股并承诺采购产品,设定的采购价格高于中国当前价格 [10][12] 6月底以来国内稀土价格创2024年以来新高并加速上涨 - 2024年初至2025年上半年,国内稀土价格指数在155 - 180点区间震荡,6月20日突破180点后持续上涨,7月18日突破192点,创2024年初以来新高,呈现补涨趋势 [11] - 2022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未达预期,国内稀土配额供应增长超需求,稀土价格2021年后显著下跌,碳酸稀土交易价格跌幅达67% [15] 国内对稀土出口的管制持续精细化 稀土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 今年2月工信部公布征求意见稿强化稀土生产管控和建立追溯系统,5月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部署全链条管控,7月多部门推进打击走私出口专项行动,还将稀土提取技术列入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18][21] - 2024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增幅明显减速,2025年指标大概率进一步严格管控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