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AI

搜索文档
东土科技(300353):业绩暂时承压 订单增长有望带动后续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30 07: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90亿元,同比下降7.1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888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9313万元略有收窄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01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10亿元小幅改善 [1] - 第二季度营收2.50亿元,同比下降12.01%,但环比大幅增长78.50% [1] 分业务营收表现 - 工业网络通信业务营收2.69亿元,同比下降1.39%,毛利率下滑5.97个百分点,主因大客户定制类交换机收入占比提升 [2] - 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收入0.78亿元,同比下降22.99%,受部分订单交付延迟影响 [2] - 工业操作系统及软件服务收入0.43亿元,同比下降6.16%,但毛利率大幅提升11.56个百分点至78.21%,受益于授权费收入占比增加 [2] 订单与行业进展 - 半年度订单同比增长72.35%,为后续营收改善提供支撑 [2] - 在半导体、具身机器人、流程工业等关键领域取得合作进展 [2] - 工业AI产品在半导体、智能塔机、智能交通行业实现多个标杆案例落地 [4] 机器人领域突破 - 发布"鸿道"具身机器人操作系统,采用大脑与小脑融合方案,解决传统系统高功耗、短续航痛点 [3] - 通过虚拟化技术整合算力,以一体化架构替代分散堆叠,提升智能决策与运动控制协同性 [3] - 与海光信息合作推进芯片层到系统层全栈国产化方案,部分生态厂商已启动适配工作 [3] 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 - 聚焦海光、飞腾、瑞芯微等国产化CPU方案,完成MaVIEW控制软件开发平台适配升级 [4] - Intewell操作系统深度融合,推动Newpre5400、Newpre2310等核心产品落地应用 [4]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0.10/0.19/0.30元,下调幅度分别为23%/17%/9% [5] - 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稀缺性给予估值溢价,按2025年14倍PS测算,目标价调整为25.61元 [5]
中控技术发布全球首个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TPT 2”,引领工业AI进入智能体时代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06:18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深度契合流程工业第一性原理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2 该模型以工业时序数据为基础 具备强大泛化能力和闭环应用能力 是面向流程工业的革命性工业AI工具 [1] - TPT2核心价值体现在集约化赋能 专家级交互和全链路闭环三方面 依托SCOPES能力矩阵颠覆传统"一场景一模型"分散开发模式 通过对话式交互实现根因定位和精准预测 [1] - 模型采用MoE(混合专家模型)架构 推动工业软件从传统工具向具备主动识别 智能评估和自主执行能力的智能体演进 为流程工业生产范式带来颠覆性创新 [1] 技术性能与应用成效 - TPT1已在多个案例验证可用性和实用性 TPT2在架构和性能上进一步升级 未来通过持续迭代和用户深度合作推动中国工业AI全球影响力 [2] - 在乙烯裂解优化项目中预测准确率达到99.79% 年净收益超过315万元/炉 [3] - 设计原则为"把专业复杂藏在背后 把简单操作交给用户" 大幅降低一线员工使用门槛 [3] 研发投入与市场前景 - 公司研发费用占比稳定在10%以上 2024年研发投入达9.78亿元 同比增长7.7% [3] - 预计TPT2在流程工业市场空间有望突破百亿元 [3] - 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3] 生态建设与行业合作 - 联合13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 设计院 总包商和服务商等生态伙伴成立"工业AI数据联盟" [2] - 联盟聚焦数据共享 价值共创和生态共建三大方向 推动工业数据标准化治理和跨场景流通 [2] - 打造开放平台推动工业软件从封闭割裂走向开放协同 加速工业智能体在流程工业的普及与应用 [3]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大会吸引全球数十个国家近700位代表参会 共同聚焦流程工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1] - 生成式AI和通用AI正在加速工业变革 TPT2深度融合工业场景 聚焦解决安全 质量 成本 效益和低碳等核心问题 [2] - 产品发布打破传统工业软件功能边界 改变"经验驱动生产"的百年工业惯性 标志着工业AI进入智能体时代 [3]
中控技术发布时间序列大模型TPT2 加速工业AI领跑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1:45
新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响 - 中控技术于8月28日全球发布时间序列大模型TPT2 聚焦流程工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被业内视为颠覆性AI工具 [1] - TPT2累计预订订单企业达518家 成交量112套 线上注册申请用户3268名 标志模型正式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1] - TPT2专为流程工业设计 通过独特时序数据算法实现闭环应用 在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物耗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2] 技术体系与核心优势 - 公司构建完整工业AI技术体系 包括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PT2与通用控制系统UCS [1] - TPT2实现三大核心价值升级:集约化赋能穿透数据价值层 依托SCOPES能力矩阵颠覆传统分散开发模式 实现集约化智能支持 [3] - 作为以MoE为核心的工业智能体平台 TPT2推动工业应用从传统工具型助手向具备异常主动识别、自主决策执行的智能体演进 [3] 客户基础与项目落地 - 依托三万余家客户服务积累的工业数据 强调数据、算法、算力及实施四要素结合 [2] - TPT已在全国落地100多个项目 包括中大型及大型企业应用案例 今年中标中国石化和中煤集团重点项目 [3] - 央国企大力推动"AI+工业制造"落地 公司项目为行业树立标杆 推动AI在工业制造中的深度融合 [3]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公司研发费用率连续多年维持在10%以上 为产品迭代创新和行业领先地位提供核心支撑 [4] - 通过管理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整体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管理费用率降至约5% 销售费用率降至约9% 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 - 市占率持续多年位居首位 财务表现增强盈利韧性 [4] 行业定位与战略方向 - 中国工业体系完整为AI应用提供丰富场景和实践优势 是公司在全球工业AI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之一 [2] - 公司通过大模型与控制系统深度结合 扩大标杆案例示范效应 推动工业AI加速规模化落地 [4] - 公司在行业生态中扮演"引领者"和"赋能者"角色 战略眼光和持续投入成为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4]
中控技术2025年半年报:工业AI与机器人业务亮眼 竞争壁垒夯实根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1: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亿元 [1] - 工业AI产品TPT收入1.17亿元,机器人产品收入1.10亿元 [1] 工业AI战略进展 - 深化"All in AI"战略,推进工业AI产品整合与升级,迈向"AI in All"阶段 [2] - 时序大模型TPT实现产品化落地,累计项目超110个,获中石化、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应用 [2] - 发布全球首款工业Agent生成平台TPT2,支持自然语言指令生成工业解决方案 [3] 机器人业务发展 - 围绕"AI+平台+机器人"推动解决方案规模化应用 [3] - 与沙特阿美合作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进入实际部署阶段 [3] - 飞梭机器人于中石化镇海炼化成功交付,中标多个千万级机器人项目 [3] 国际化拓展 - 在东南亚、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取得显著进展 [4] - 中标印尼SAMATOR、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等标志性项目 [4] - 进入墨西哥国家石油、西麦斯水泥供应商短名单,与巴西国家石油等达成合作里程碑 [4] 行业竞争壁垒 - 拥有30年流程工业积累,覆盖50多个细分领域,服务超37000家客户 [6] - 核心产品DCS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14年第一,累计部署控制系统超10万套 [6] - 沉淀数据资源规模达100EB,为工业AI迭代提供支撑 [6] 未来战略方向 - 深化AI与工业场景融合,加速国际市场拓展 [6] - 强化在全球工业智能化进程中的技术引领地位 [6]
奥普特(688686):Q2业绩高增长,工业AI、具身智能助力长期成长
开源证券· 2025-08-29 06: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149.68元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85.4/66.1/51.1倍 [1][5] 核心观点 - Q2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单季度营收4.2亿元同比+40.3% 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57.2% [5] - 工业AI业务显著放量 2025H1相关营收0.8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63% [6] - 双轨发展战略开启新成长 成立机器人事业部布局四大视觉感知产品方向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收6.8亿元同比+30.7% 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28.8% [5] - 分下游领域表现:3C收入4.4亿元同比+23.8% 锂电收入1.7亿元同比+49.4% 半导体收入0.31亿元同比+25.5% 汽车收入0.14亿元同比+65.7% [5]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14/2.77/3.58亿元 EPS分别为1.75/2.26/2.93元/股 [5] - 毛利率保持稳定: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64.2%/64.5%/65.0% [8] 业务进展 - 工业AI技术实现规模化落地 应用领域从缺陷检测拓展至识别分类、精确测量、引导定位 [6] - 2024年实施规模以上工业AI项目数百个 检测产品数十亿件 [6] - 在3C行业研发高精度AI解决方案 覆盖手机制造多道工艺流程 缺陷检测精准率超行业标准 [6] - 机器人事业部产品布局:dToF相机、iToF相机、双目结构光和激光雷达四大方向 [7] 行业与市场 - 机器视觉应用领域持续拓展 受益于工业AI技术升级和智能化转型需求 [6] - 国产替代需求加速释放 推动半导体、汽车等下游领域收入增长 [5] - 锂电需求复苏 公司深化头部电池客户合作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项目 [5]
奥普特(688686):营收净利双增长,AI赋能多元化业务协同
国元证券· 2025-08-29 03:4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83亿元,同比增长30.68%,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28.80%,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36.26% [1] - 工业AI产品收入达0.87亿元,同比增长363.00%,为机器视觉业务注入强劲增长动力 [1] - 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7.52%,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8.93% [2] - 公司旨在打造"视觉+传感+运动+AI"产品矩阵,促进技术与产品深度融合,把握国产化替代机遇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19.61%,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3.39%,同比上升0.2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8.93%,同比下降2.12个百分点 [1] - 分行业收入表现:3C行业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23.82%,锂电行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49.35%,半导体行业收入0.31亿元同比增长25.51%,汽车行业收入0.14亿元同比增长65.67% [1] - 机器视觉主营业务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23.55%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99亿元、13.21亿元、15.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亿元、2.45亿元、2.97亿元 [3] - 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1.60元/股、2.01元/股、2.43元/股,PE估值分别为93倍、75倍、62倍 [3] 业务发展 - 公司各主要下游领域均实现增长,锂电行业增长主要系行业复苏及海外市场扩展 [1] - 半导体、汽车行业增长主要系下游客户产能扩张及工艺升级 [1] - 公司着力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保持产品高速迭代,深度参与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升级项目 [2] - 运用多年行业积累的应用经验和技术优势,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黏性 [2]
美的这次真玩大了
半佛仙人· 2025-08-28 11:15
智能体工厂技术突破 - 美的智能体工厂实现自主决策能力 覆盖排产计划制定 备品备件预测采购 设备自主诊断维修 注塑/钣金/上料/质检全流程自动化 [2][4] - 系统包含14个智能体 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实现跨场景调度协同 涵盖研发/供应链/计划/制造/品质/物流/设备/工艺/ESG全环节 [6][7] - 实时数据处理能力达每天30亿条 通过数据训练与知识库沉淀实现毫秒级决策响应 较人工处理效率提升数万倍 [10][13] 工业数字化基础优势 - 美的拥有3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13家绿色供应链工厂 9家5G工厂 3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3家零碳工厂及6家世界级灯塔工厂 [13] - 旗下美云智数服务2000家企业客户 覆盖50多个行业 包括安踏等复杂生产需求客户 验证数字化解决方案商业化能力 [13] - 工业机器人业务位居全球第四 具身智能技术支撑物理执行层 实现机器人多任务动态调度 [10][15] 经济效益与行业影响 - 荆州工厂核心业务场景效率提升超80% 关键环节实现100%防呆防错 2025年上半年AIGC应用节省成本2.8亿元 [15] - To B业务营收达千亿级别 覆盖数十行业 旗下合康新能营收44.97亿元(同比+163.06%) 科陆电子营收25.73亿元(同比+34.66%) [15] - 库卡中国业绩增幅超10% GMCC压缩机全球市占率超40% 能源服务业务净利润同比增幅达732.83% [15] 战略定位与行业变革 - 目标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操作系统" 通过工业数据资产构建高壁垒战略资源 与西门子/GE等工业巨头竞争 [15][17] - 推动柔性生产与定制化革命 终端产品售价降低 保修期可能延长至30-50年 安装维修费用下降 [15] - 实现从人适应机器到机器适应人的范式转变 将经验驱动升级为知识沉淀 劳动重点转向异常事件决策 [17][19]
能科科技(603859):公司事件点评报告:AI业务表现亮眼,持续深耕工业AI领域
华鑫证券· 2025-08-27 13: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业绩表现良好 AI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5.60% 推动整体营收和利润提升 [5] - 公司战略性优化业务结构 聚焦高毛利和高增长赛道 资源向AI产品线和工业软件倾斜 [6] - 公司深耕工业AI领域 加强市场推广 加速工业软件智能化升级 产品复用性取得显著进展 [7][8]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持续增长 每股收益逐年提升 当前估值水平合理 [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7.38亿元 同比增长4.91%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18.75% [5] - 2025年Q2营收4.01亿元 同比增长33.99% 归母净利润0.62亿元 同比增长64.64% [5] - 毛利率52.40% 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21.48% 同比提升4.13个百分点 [5] - 合同负债4.05亿元 同比增长158.26% 显示订单储备充足 [5] 业务发展策略 - AI产品与服务收入2.11亿元 同比增长145.60% 成为业绩主要增长动力 [5] - 加强"灵擎"中台能力建设 提升模型开发 Agent开发和数据加工能力 [6] - 完善"AI+具身产品智能化"和"AI+工业研制智能化"产品系列 [6] - 加速"乐系列"AI智能模块开发 推动AI与工业软件深度融合 [7][8] - 重点挖掘行业头部客户需求 打造标杆案例 形成规模效应 [7]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年收入17.68亿元 2026年20.84亿元 2027年24.39亿元 [9]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06元 2026年1.30元 2027年1.55元 [9]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50.0倍 40.8倍和34.2倍 [9]
华鑫证券:给予能科科技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7 13:27
核心观点 - 华鑫证券发布能科科技公司事件点评报告 基于2025年中报业绩 AI业务表现亮眼 给予买入评级 [1][2] 2025年H1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7.38亿元 同比增长4.91%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18.75% 扣非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16.16% [2] - 2025年Q2单季度实现营收4.01亿元 同比增长33.99% 归母净利润0.62亿元 同比增长64.64% 扣非净利润0.59亿元 同比增长76.91% [2] - 合同负债达4.05亿元 同比增长158.26% 显示订单增长强劲 [2]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H1毛利率达52.40% 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21.48% 同比提升4.13个百分点 [2] AI业务发展 - AI产品与服务收入2.11亿元 同比增长145.60% 成为业绩主要增长动力 [2] - 依托"灵擎"中台强化模型开发 Agent开发 数据加工和软硬件适配能力 [3] - 丰富"AI+具身产品智能化" "AI+工业研制智能化"和"工业软件+AI智能助手"产品系列 [3] - "灵系列"产品结构及能力得到进一步优化 [3] 业务战略调整 - 推进业务与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 聚焦高毛利 高增长赛道 [3] - 资源向AI产品线 工业软件细分高毛利产品线倾斜 收缩低效业务投入 [3] - 增加AI产品研发投入 加强技术基础建设 [3] 工业AI领域进展 - 聚焦"AI+工业" 以可量化 高复用性 高价值核心应用场景为重点 [4] - 重点挖掘行业头部客户需求 打造标杆案例 形成规模效应 [4] - 部分AI产品在企业内 企业间 行业间实现良好复用 工业领域落地取得显著进展 [4] - 加速推进"乐系列"AI智能模块开发应用 加强AI与自研工业软件深度融合 [4] - 加速AI智能助手 AI知识库 AI工业数据分析等新增功能版本迭代 [4] - "乐系列"工业软件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推动工业软件领域持续发展 [4] 机构盈利预测 - 华鑫证券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7.68亿元 20.84亿元 24.39亿元 [5]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6元 1.30元 1.55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0.0倍 40.8倍 34.2倍 [5] - 最近90天内共有9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 目标均价48.77元 [7]
能科科技(603859):看好公司AIAGENT产品商业化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27 08:28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7.38亿元 同比增长4.91%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18.75% 扣非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16.16% [1] - 2025年Q2实现营收4.01亿元 同比增长33.99% 环比增长19.19% 归母净利润6160.81万元 同比增长64.64% 环比增长25.75% [1] - 2025年H1毛利率52.40% 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 [2] 业务战略优化 - 传统业务战略收缩 资源聚焦高附加值业务 有序收缩低毛利率业务 优化投入产出比 [2] - 销售费用率显著改善 2025年Q2销售费用率5.43% 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持续优化 2025年Q2管理费用率5.64% 同比下降2.40个百分点 [2] AI产品发展 - AI产品收入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依托乐系列工业软件和灵系列AI Agent产品实现智能化升级 [3] - 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2025年H1合同负债4.05亿元 同比增长158.26% 反映AI产品商业化加速 [3] - 强化灵擎中台能力 涵盖模型开发、Agent开发、数据加工和软硬件适配 [4] 产品创新与迭代 - 灵系列产品线进一步丰富 包括AI+具身产品智能化、AI+工业研制智能化和工业软件+AI智能助手三大系列 [4] - 加速乐系列工业软件AI智能模块开发 加强AI与自研软件深度融合 [4] - 通过AI智能助手、AI知识库、AI工业数据分析等新增功能提升数字化解决方案灵活性 [4] 市场拓展与客户开发 - 聚焦可量化、高复用性、高价值工业场景 重点挖掘行业头部客户需求 [3] - 推动AI产品和解决方案落地 打造标杆案例形成规模效应 [3] - AI产品在企业内、企业间和行业间实现良好复用 工业领域落地取得显著进展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1.03元、1.21元、1.33元 [5] - AI Agent商业化持续深入 推动商业模式向产品化/云化转型 [5] - 给予2025年55.7倍PE估值 目标价上调至57.37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