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补贴
icon
搜索文档
饿了么,冲上热搜!
中国基金报· 2025-08-07 08:55
饿了么系统故障事件 - 饿了么平台出现系统故障,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用户反映订单无法取消、配送异常等问题 [2][3] - 大量用户遭遇骑手长时间不接单、配送延迟、订单无法退款等情况 [5] 平台营销活动 - 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推出“奶茶免单”活动,吸引大量用户集中下单“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8] - 饿了么官方微博发布活动信息,提供10000份奶茶免单卡,引发抢购热潮 [9] - 淘宝闪购奶茶免单活动登上微博热搜榜,用户晒图参与活动 [11][12] - 美团推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限时发放百万份20元优惠券 [15] - 京东推出“秋天的第一口炸鸡”活动,整点限量抢外卖百亿补贴券 [17] 行业影响 - 外卖平台补贴活动持续,推动日均单量峰值在第三季度突破2亿单 [21] - 补贴资源预计将向咖啡茶饮头部品牌集中,头部品牌因产能优势成为主要受益者 [21]
吃到国内红利的瑞幸,为何要死磕美国市场?
36氪· 2025-08-06 07:50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达123.59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第二次单季破百亿纪录 同比增长47.1% [2][3][4] - GAAP营业利润17亿元 同比增长61.8% 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 [5] - 净利润12.51亿元 同比增长43.6% 净利润率10.1% [5] - 自营门店收入91.36亿元 同比增长45.6% 门店层面营业利润19.22亿元 同比增长42.3% [5] - 全球门店总数达26,206家 季度净新增2,109家 其中中国市场净增2,085家至26,117家(自营16,903家+联营9,214家) [6][17] 运营指标 - 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13.4% 较一季度8.1%提升5.3个百分点 [6] - 月均交易客户数达9,170万 同比增长31.6% 累计交易客户突破3.8亿 [11] - 外卖订单占比首次超30% 较此前17%实现大幅提升 [9] - 配送费用同比增长175%至17亿元 费用占比从7%升至14% [11] 增长驱动因素 - 外卖平台补贴活动显著刺激消费需求 平台推出"9.9元免配送费"等促销政策 [8][12] - 公司供应链弹性与运营稳定性成为平台优先合作基础 [13] - 借势加速门店扩张 上半年新增超3,800家门店 远超年初规划 [17] 行业竞争环境 - 二季度外卖平台(京东/美团/饿了么)激烈竞争催生现制饮品补贴热潮 [8][19] - 监管部门7月起约谈平台规范促销 8月平台承诺抵制恶性竞争 行业补贴力度减弱 [1][19] - 国内面临库迪咖啡、幸运咖等模式相似竞争者冲击 [21] - 海外市场新增24家门店 总数达89家 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开设2家门店 [7][22] 增长可持续性挑战 - 公司CEO承认平台补贴周期与力度存在不确定性 市场竞争格局趋于复杂 [19] - 营收增长率从2023年87.3%降至2024年38.4% 即便借助外卖红利仍未恢复历史高位 [21] - 现制咖啡行业可复制性强 同质化竞争加剧 [21][22] - 海外市场被定义为"抢钱"市场 需直面星巴克等国际巨头竞争 [24]
外卖大战的“受益者”:高盛预测古茗今年多赚2亿,蜜雪多赚5000万
美股IPO· 2025-08-06 07:34
行业影响 - 新茶饮品类成为此轮外卖补贴最大受益者,补贴减缓门店关闭速度并打乱行业整合趋势[1][4] - 三大外卖平台二季度总投资达250亿元人民币(30亿美元),推动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27%至超1亿单[2] - 7月上半月平台推出更激进补贴政策(如免费新茶饮优惠券),短期内提振门店销售额[3] - 补贴退潮后单店增长将承压,行业整合步伐将恢复,头部品牌凭借供应链和品牌优势受益[1][3] 公司表现 - 古茗2025年净利润预测上调9%至22亿元人民币(多赚约2亿元),蜜雪冰城上调1%至54亿元人民币(多赚5000万元)[1][2] - 古茗12个月目标价从29.2港元调至30.0港元,蜜雪冰城从597港元调至599港元[7][15] - 古茗单店GMV增长预测从6%上调至13%,若补贴持续至四季度可能达10%-25%[15] - 蜜雪冰城增长驱动力包括中国市场单店GMV增长6%及幸运咖品牌超预期扩张[15] 市场动态 - 7月行业门店数量环比增长加速,古茗和幸运咖加速扩张,库迪5月起恢复正增长[5] - 平台补贴和品牌拓展新品类推动市场价格活动增加(如星巴克非咖啡饮品降价2-6元,古茗推出8.9元咖啡)[5] - 补贴退潮情景分析显示:若2026年完全退出,古茗单店GMV或下滑5%,蜜雪下滑1%[10] 长期竞争力 - 古茗可通过咖啡和早餐品类扩张对冲补贴退潮影响,蜜雪因外卖占比较低受冲击更温和[11] - 蜜雪核心优势:价格竞争力、供应链能力、下沉市场渗透力[13] - 古茗核心优势:新品研发能力、品牌建设投资、供应链实力及空白市场拓展潜力[13] - 补贴战被视为头部品牌市场份额重新分配的机遇[14]
外卖大战,喂饱了瑞幸、蜜雪、库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0:47
外卖补贴对平价咖啡市场的推动 - 外卖大战显著推动平价咖啡市场销售增长[1] - 瑞幸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 1%至123 6亿元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 0%至14 0亿元[2] - 瑞幸自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44 9%至94 9亿元 同店收入增长13 4% 加盟店收入28 7亿元 同比增长55%[2] 品牌销售表现 - 瑞幸 库迪 蜜雪冰城成为京东外卖首批销量破亿品牌[3] - 幸运咖7月12日店均营业额达5732元 外卖订单量环比提升258% 单店外卖最高单量3095单[3] - 幸运咖二季度新签门店同比增长164% 7月加盟咨询量环比增长超300% 一线城市咨询激增[3] 库迪咖啡扩张策略 - 库迪签约杨幂和王一博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启动"奶茶季"营销活动 每日15点后茶饮6 9元不限量[5] - 库迪自2024年5月起实现盈利 门店数超1 5万家 现金流状况良好[5] 品牌对外卖补贴的态度 - 幸运咖强调外卖补贴需保证门店利润 不伤害加盟商和品牌 外卖仅为辅助 基本盘在线下[6] 行业影响 - 外卖大战或终将平息 但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7]
外卖大战,喂饱了瑞幸、蜜雪、库迪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0:39
外卖补贴推动平价咖啡市场增长 - 外卖大战显著推动平价咖啡销售增长 成为瑞幸 库迪 蜜雪冰城等品牌销量破亿的重要推力[1][3] - 瑞幸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1%至123.6亿元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0%至14.0亿元 自营门店收入增长44.9%至94.9亿元 同店销售增长13.4%[2] - 幸运咖7月12日店均营业额达5732元 外卖订单量环比提升258% 单店最高单量3095单 二季度新签门店同比增长164% 7月加盟咨询量环比增长超300%[3] 咖啡品牌扩张与盈利表现 - 库迪咖啡签约杨幂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启动"奶茶季"营销活动 每日15点后茶饮降至6.9元 公司自2024年5月起实现盈利 门店数超1.5万家[5] - 幸运咖强调外卖补贴需保证门店利润 不以伤害加盟商和品牌为代价 外卖定位为辅助渠道 基本盘仍在线下[6] 农产品价格波动 - 8月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33元/公斤 较上周五下降1.3%[9] - 7月下旬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下跌2.1%至14.1元/千克[10] 食品饮料企业动态 - 牧原股份股东牧原集团质押展期8266万股 占其持股比例9.74% 占总股本1.51% 展期至2027年8月1日[12] - 黑芝麻控股股东筹划转让20%股份给广西国有企业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股票自8月4日起停牌[13] - 西部牧业7月自产生鲜乳产量2423.91吨 环比下降6.22% 同比下降3.31%[14] - 贵州茅台五星商标70周年纪念酒8月8日上架i茅台 限量25568瓶[16] - 湖北卧龙食品休闲食品深加工项目投产 总投资4.5亿元 一期年产休闲食品1万吨 预计年产值5亿元[17] 餐饮行业表现 - 蜜雪集团认购浦发银行3亿元理财产品 期限90天 预期年化收益率0.70%-2.10%[20] - 呷哺呷哺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19亿元 同比下降18.9% 净亏损0.8-1亿元 同比亏损收窄63.2%-70.5%[21] 电商零售发展 - 天猫在三亚新设洋橙电商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元 经营范围含互联网销售 汽车销售等[23] - 京东与宜家合作开设官方旗舰店 8月8日开业 已上架6500余种产品[24] - 淘宝闪购7月623个县餐饮订单环比翻倍 834个县非餐订单翻倍 "万单店"数量环比增长274%[25] 企业投资与布局 - 申通快递在杭州成立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50万元 经营范围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26] - 安踏体育对收购锐步传闻不予评论[27] - 丽臣实业完成香港全资子公司注册 注册资本100万美元[28] - 长虹美菱首次回购123.72万股 占总股本0.1201% 回购金额902.18万元[29] - 黄山旅游新设云趣游乐园服务公司 注册资本9000万元 含住宿 餐饮等业务[30]
吃到外卖商战红利,瑞幸干出了两个“星巴克”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3:12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总净收入达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创历史新高[1] - 净利润为12.51亿元,同比增长43.6%,净利润率达10.1%[1] - 同期星巴克中国营收7.19亿美元(约56.8亿元),公司营收规模为其两倍有余[1] - 单季度GMV达141.79亿元,超过沪上阿姨去年全年GMV 107.36亿元[1] 门店扩张 - 截至第二季度末门店总数达2.62万家,其中65%为直营店(16,968家),35%为加盟店(9,238家)[3][5] - 上半年净增门店数量超3800家,扩张速度快于年初规划[3] - 自营店同店销售额增长13.4%,较上季度8.1%显著提升[5] 用户增长 - 月均交易客户数创新高达9170万,同比增长31.6%[5][6] - 第二季度平均每月交易客户数达91,697千,较第一季度74,272千大幅增长[5] 市场竞争环境 - 外卖平台(京东、淘宝、美团)第二季度推出"百亿补贴"活动,咖啡茶饮成为重点补贴品类[6] - 公司成为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首批销量破亿品牌,与库迪、蜜雪冰城共同获得平台流量红利[5][6] - 自营门店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21.5%降至21%,主要受平台补贴分摊影响[6][7] 产品研发 - 公司往年成功打造生椰拿铁、酱香拿铁等爆品,但上半年未出现具有竞争力的新品[12] - 今年推出的轻轻茉莉轻乳茶、羽衣轻体果蔬茶等新品话题度较高但产品力不足[12] 海外拓展 - 海外门店总数达89家,第二季度新增24家创单季最高纪录[10] - 新增门店包括新加坡6家、马来西亚16家及美国纽约2家[10] - 海外业务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采取稳步拓展策略[11][12]
吃到外卖商战红利,瑞幸干出了两个“星巴克”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3: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达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创历史新高 [1] - 净利润为12.51亿元,同比增长43.6%,净利润率达10.1% [1] - 单季度GMV达141.79亿元,超过沪上阿姨去年全年GMV 107.36亿元 [2] 同业对比表现 - 同期星巴克中国营收7.19亿美元(约56.8亿元),瑞幸营收规模为其两倍有余 [2] - 财报披露当天股价表现疲软,粉单市场收盘价38.26美元,下跌0.88% [2] 门店扩张情况 - 截至第二季度末门店总数达2.62万家,其中65%为直营店(16,968家),35%为加盟店(9,238家) [3][5] - 上半年净增门店超3800家,扩张速度快于年初规划 [4] - 自营店同店销售额增长13.4%,较上季度8.1%继续提升 [5] 用户增长数据 - 月均交易客户数创新高达9170万(91,697千),同比增长31.6% [5][6] - 平均每月交易客户数从2024年12月的77,766千持续增长至91,697千 [5] 外卖平台补贴影响 - 外卖平台"百亿补贴"活动为瑞幸带来流量红利,京东、淘宝、美团三大平台补贴活动中瑞幸成为首批销量破亿品牌 [5][6] - 自营门店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21.5%降至21% [6] - 行业认为长期补贴可能压缩商家利润空间,预计平台补贴活动可能持续至"双十一"前夕 [7][8]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门店总数达89家,第二季度新增24家创出海以来最快增速,其中新加坡6家、马来西亚16家、美国纽约2家 [9] - 美国市场开店引发关注,但目前海外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 [10][11] - 公司采取稳步拓展策略,需达到一定门店规模才能复制国内盈利模式 [11] 产品研发状况 - 上半年推出的轻轻茉莉轻乳茶、羽衣轻体果蔬茶、绿沙沙拿铁等新品虽具话题性,但未出现往年级别的爆款产品 [12][13] - 公司每年研发百余款新品,但2025年上半年尚未出现类似生椰拿铁、酱香拿铁等级的出圈产品 [12][13]
吃到外卖商战红利,瑞幸干出了两个"星巴克"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3:0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123.59亿元 同比增长47.1% 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 [1] - 净利润12.51亿元 同比增长43.6% 净利润率10.1% [1] - 同期星巴克中国营收7.19亿美元(约56.8亿元) 瑞幸营收规模为其两倍有余 [1] - 季度GMV达141.79亿元 高于沪上阿姨去年全年GMV 107.36亿元 [1] 运营数据 - 截至第二季度末门店总数达2.62万家 其中65%为直营店(1.70万家) 35%为加盟店(9,238家) [3] - 上半年净增门店超3800家 扩张速度超出年初规划 [3] - 月均交易客户数创新高达9170万 同比增长31.6% [5] - 自营店同店销售额增长13.4% 较上季度8.1%显著提升 [4] 门店经营效率 - 自营门店营业利润率为21% 较去年同期21.5%略有下滑 [5] - 平均每月交易客户数从第一季度7427万增长至第二季度9169.7万 [4] 市场环境与竞争 - 外卖平台(京东/淘宝/美团)第二季度推出"百亿补贴"活动 咖啡茶饮成为重点补贴品类 [6] - 瑞幸与库迪、蜜雪冰城成为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首批销量破亿品牌 [6] - 公司受益于平台补贴活动 获得流量红利 [4] - 行业担忧长期补贴可能压缩商家利润空间并降低消费者价格预期 [8] 产品研发与竞争力 - 公司每年研发超100款新品 但2025年上半年未出现现象级爆品 [12] - 近期新品包括轻轻茉莉轻乳茶、羽衣轻体果蔬茶及多邻国联名绿沙沙拿铁 虽具话题性但产品竞争力不足 [12] - 产品力被视为公司逆势翻盘的核心竞争力 [12] 海外扩张 - 第二季度新增24家海外门店 创单季最快扩张纪录 总门店达89家 [9] - 新增门店分布于新加坡(6家)、马来西亚(16家)及美国纽约(2家) [9] - 海外业务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需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复制国内盈利模式 [9] - 公司对全球化战略保持谨慎 采取因地制宜的稳步拓展策略 [9] 资本市场反应 - 财报披露当日股价高开低走 收盘报38.26美元 下跌0.88% [1]
古茗(01364.HK):经营好于年初预期 长期竞争优势稳固
格隆汇· 2025-07-31 05:41
业绩预测 - 预计1H25 non-GAAP净利润为10亿元左右 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 - 预计1H25收入增长30%左右 同店及新增门店均有贡献 [1] - 上调25/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9%/7%至22/25亿元 [3] 门店扩张 - 预计1H25门店数量增至约11000家 新增约1100家 [1] - 1-5月签约门店近2000家 因装修产能瓶颈6月才缓解 [1] - 预计全年开店数量或超3000家 3Q开店进度有望加速 [1][2] 同店表现 - 1Q25同店高个位数增长 优于行业 受益于果蔬汁等新品拉动 [1] - 2Q25同店增长超20% 低基数叠加外卖大战刺激需求 [1] - 外卖占比2Q或超50% 杯量提升利好加盟商盈利改善 [1] 产品结构 - 4Q24起提升咖啡销售占比 扩展早餐场景 [1] - 6月咖啡出杯量占比或提升至10%以上 [2] - 当前配备咖啡机门店约8000家 咖啡机销售增厚收入 [1][2] 利润率 - 预计1H25毛利率在低基数下扩张 但咖啡机毛利率较低部分抵消 [2] - 规模效应带动SG&A费用率下降 预计净利率提升1ppt左右 [2] - 咖啡专项推广及品牌升级营销增加短期费用 [2] 行业竞争 - 外卖补贴提升价格敏感度 但公司可利用补贴进行拉新及新品推广 [2] - 数字化 私域沉淀和供应链优势使公司不依赖单一平台 [3] - 长期看好公司份额提升趋势 竞争优势稳固 [3] 估值 - 当前交易在24 0/20 1倍25/26年P/E [3] - 维持目标价28港币 对应29 0/24 3倍25/26年P/E [3] - 目标价隐含21%上行空间 [3]
中金:维持古茗目标价28港元 评级“跑赢行业”
智通财经· 2025-07-30 06:40
财务表现与预测 - 上调2025年及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9%及7%至22亿元及25亿元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30% non-GAAP净利润达10亿元 [1][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提升约1个百分点 [3] 估值与评级 - 当前交易于2025年及2026年24.0倍及20.1倍市盈率 [1] - 维持目标价28港币 对应2025年及2026年29.0倍及24.3倍市盈率 [1] - 目标价隐含21%上行空间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门店扩张与运营 - 预计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达约11000家 新增约1100家 [2] - 1-5月签约门店近2000家 因装修产能瓶颈致第二季度部分积压 [2] - 装修产能瓶颈6月缓解 第三季度开店进度有望加速 [2] - 全年开店数量或超3000家 [4] 同店销售表现 - 第一季度同店高个位数增长 受益于果蔬汁等新品拉动 [2] - 第二季度同店增长超20% 受益低基数及外卖大战刺激 [2] - 外卖占比第二季度或超过50% 杯量提升改善加盟商盈利 [2] - 下半年同店或因基数及补贴退坡回归常态化 但仍优于行业 [4] 产品结构与战略 - 第四季度至今提升门店咖啡销售 扩展早餐场景 [2] - 咖啡机销售增厚上半年收入 当前配备咖啡机门店约8000家 [2][3] - 6月咖啡出杯量占比或提升至10%以上 [3] - 6月重点通过外卖平台推广咖啡新品 [4] 成本与费用控制 - 规模效应带动毛利率在低基数下扩张 但咖啡机低毛利率部分抵消升幅 [3] - 第二季度加大咖啡产品市场推广 包括聘请代言人及社交媒体营销 [3] - 规模效应推动SG&A及其他费用率下降 [3] 行业竞争与定位 - 外卖补贴大战刺激行业需求 公司利用补贴进行拉新及新品推广 [2][4] - 已通过数字化私域沉淀及供应链建立不依赖单一平台的基础 [4] - 补贴退坡后竞争更注重品牌价值及体验稳定性 看好公司份额提升趋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