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目录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易方达创新药ETF联动港股新指数,2025 年政策红利下的投资新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7-04 02:59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调整方案 [1] - 丙类医保目录试点加速 CAR-T药品连续三年纳入"沪惠保"且最高赔付50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获批1类创新药近40种 全年或突破50种 [2] 行业趋势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完成"纯度革命" 剔除5家CXO公司后成份股100%聚焦创新药龙头 年内涨幅达67% [1]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 超过2024年上半年总额 [2] - 创新药行业从"代工"向"专利"转型 新指数通过排除CXO/研发投入打分/半年调仓三重筛选确保纯度 [1] 市场表现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跟踪的指数成份股包含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 近期资金净流入超1700万元 [3] - 持仓企业海外销售额同比增120% [3] - 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规模超4亿元 覆盖恒瑞医药等A股全产业链龙头 [3] 产品布局 - 医药ETF(512010)规模超200亿元 其中创新药占比35% 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3] - 易方达通过恒生创新药ETF(纯血标的)和创新药ETF(全产业链)形成双轨布局 [3]
国谈在即:严控价格,伪创新药品或迎大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07:52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核心变化 - 首次同步启动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申报,重点纳入临床价值显著、超出基本医保范围的创新药,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1] - 评审材料全面线上提交提高准确性要求,更强调药品差异化临床需求作为重要评分项[1] - 医保资金"紧平衡"状态下价格管理趋严,优先支持真创新药品,对Me-too类产品价格支持力度减弱[2] 医保目录调整机制优化 - 调整周期从最长8年缩短至1年,5年内新上市药品占比从2019年32%提升至2024年98%[3] - 2025年继续聚焦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获批新药,取消"所有目录内药品均属调整范围"表述[3] - 罕见病治疗药品可单独申报商保目录,1类化学药/生物制品保留重新谈判资格但剔除3类中药[4] 商保创新药目录运作机制 - 采用五阶段流程(准备/申报/评审/谈判/公布),与基本目录同步推进,9-10月开展价格协商[6] - 商保专家在复评、价格测算和现场协商环节拥有决策权,专家构成来自保险公司、行业学协会等[7] - 双目录重叠药品需先进行基本目录谈判,失败后方可进入商保价格协商环节[6] 商业保险角色升级 - 保险公司从被动支付方转型为医疗生态共建者,参与目录制定全流程[7] - 商保专家介入价格协商可优化保险费率定价模型,降低不合理创新药价导致的赔付风险[8] - 政策赋予保险公司专业话语权,推动其从"补充地位"向"协同治理者"角色升级[8]
两部门发布16条举措支持创新药,这些焦点问题与你我息息相关
新京报· 2025-07-01 11:20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举措支持创新药发展[1] - 政策聚焦重大传染病、高发慢性病、儿童用药、罕见病等重点领域推动药物研发[2][3] - 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范围,推动企业和个人通过慈善捐赠支持困难群众使用创新药[1][5] 创新药发展现状 - 5年内新上市药品在医保目录新增品种中占比从2019年32%提升至2024年98%[2] - 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8年不足10种增至2024年48种,2024年上半年已近40种[2] - 2018年以来共有149个1类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占新增药品数量17%[7] - 截至2024年5月协议期内谈判药医保基金支出达4100亿元,带动药品销售超6000亿元[7] 研发支持措施 - 组织实施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完善多部门联动支持机制[3] - 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医保数据服务,支持企业瞄准临床需求确定研发方向[8] - 支持创新药企业借助香港、澳门优势促进国际化发展[9][10] 医保准入与支付 - 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特殊情况可研究临时纳入[3] - 建立以患者健康获益为核心的多维度价值评估体系,完善医保谈判测算方法[8] - 对创新药病例支持医疗机构自主申报特例单议,实施"三除外"政策[12] 临床应用促进 - 要求医疗机构在目录更新后3个月内召开药事会,设立临时采购绿色通道[4] - 取消"一品两规"限制,剔除药品品种品规数量要求[11] - 加强医疗机构创新药使用能力建设,开展临床使用培训[11] 商业保险支持 - 2024年商业健康险原保费收入达9773亿元,同比增长8.2%[5] - 建立商保创新药目录,为基本医保明确保障边界[5][6] - 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培育耐心资本[9] 国际化发展 - 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500亿美元[9] - 依托中国-东盟医药集采平台促进国产药品进入东盟市场[9] - 实行谈判价格保密机制支持创新药海外上市[10]
信达生物配股融资;泰它西普授权出海丨21健讯Daily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00:09
医保目录调整 - 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方案首次纳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标志着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提升[1] 医疗器械监管与创新 - 国家药监局调研湖南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和创新研发,强调以安全为根本、临床需求为导向,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上市[2] 零售药店行业整顿 - 广东撤销15人执业药师注册证,内蒙古核查730家两定机构涉及500多名药师"挂证",新疆发现418名药师疑似违规[3] 药品研发与审批进展 - 宣泰医药恩杂鲁胺片获美国FDA暂时批准,适应症为前列腺癌,已在中国提交注册申请[3] - 神济昌华渐冻症基因疗法SNUG01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4] - 莱美药业仿制药玛巴洛沙韦片进入BE试验阶段,适用于流感病毒感染[5] - 科济药业提交CAR-T细胞产品CT041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6] 资本市场动态 - 亦诺微医药申请港交所上市,专注于溶瘤病毒和外泌体疗法[7] - 信达生物配股融资43.098亿港元,90%资金用于创新管线研发[8] 行业合作与授权 - 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全球权益授权给Vor Bio,潜在总交易额达42.3亿美元,含1.25亿美元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8] 企业运营动态 - 博雅生物下属达拉特旗单采血浆站取得营业执照[10] - 奥美医疗股东陈浩华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10]
财经早报:商务部回应对欧盟稀土出口审批,小米YU7发布1小时大定突破289000台
新浪证券· 2025-06-26 23:39
稀土出口与供应链 - 商务部已批准欧盟一定数量的稀土合规出口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审批工作 [2] - 中国愿与相关国家加强出口管制沟通对话,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2] 经济刺激政策 - 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于7月下达,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将加力实施 [3] - 繁荣群众性赛事活动、深化文体旅融合等内容将被纳入相关规划和政策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新的储备政策陆续出台实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 人民币汇率动态 - 6月26日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双双升破7.16,创去年11月中旬以来新高 [4] - 离岸人民币最高升至7.1525,在岸人民币最高触及7.1565 [4] - 人民币走强原因包括美元走弱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稳中偏强 [4] 医保与商保创新 - 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方案 [5] - 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标志着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提升 [6] 数字资产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提出"LEAP"框架 [7] - 香港正构建统一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供者监管框架,涵盖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等领域 [7] 公司动态 - 小米YU7 SUV起售价25.35万元,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 [13] - 小米宣布未来五年(2026-2030年)将再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13] - 阿里巴巴2025财年年报显示9名合伙人退出,总人数精简至17人 [14] - 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员工人数从1名增至1000多名 [15] - 荣耀终端启动IPO辅导,或成A股首家AI终端生态企业 [16][17] 行业热点 - 固态电解质膜战略布局提速,A股隔膜企业股价异动 [18] - 港股机器人板块扩容,高研发投入催生融资热 [18] - 造纸业头部企业着力重塑竞争格局 [18] - 暑期出游高峰临近,文旅市场各方合力促消费 [18] 市场行情 - A股26日三大指数转跌,上证综指跌0.22%至3448.45点 [19] - 港股恒生指数跌0.61%,恒生科技指数跌0.26% [19] - 美股道指涨404.41点至43386.84点,纳指涨194.36点至20167.91点 [19] - 欧股涨跌互现,德国DAX30指数涨0.59%至23646.43点 [20] 市场策略 - 兴业证券认为半年报业绩预告披露或为市场"破局"关键抓手 [21] - 东莞证券建议关注金融、机械设备、大消费和TMT等板块 [21] 公司公告 - 瑞达期货、国盛金控、北方导航等公司公告经营情况正常 [22][23][24] - 银座股份称泡泡玛特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不超过0.02% [25] - 大连重工2025年上半年净利预增11.12%—18.92% [27] - 陕西金叶实控人提议4000万元至7000万元回购股份 [27] - 赛象科技中标5.33亿元空客天津项目 [29] - 亚太股份获制动钳及EPB项目定点,生命周期销售总金额约6.4亿元 [30] - 精测电子控股子公司签订1.13亿元半导体设备销售合同 [30] - 智飞生物拟发行不超过60亿元公司债券 [30]
核心产品销售崩盘 步长制药困在商誉减值中
中国经营报· 2025-05-09 12:02
业绩下滑原因 - 核心产品谷红注射液、复方曲肽注射液、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陆续调出省级医保目录,部分省份仍列入重点监控目录 [2] - 市场竞争激烈且市场开发未达预期 [2] - 2023年谷红注射液收入同比骤降84.89%,复方曲肽注射液和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收入分别减少52.84%和55.39%,三者合计收入减少17.46亿元 [4] 商誉减值风险 - 2012-2015年累计斥资63.45亿元高溢价收购吉林天成和通化谷红,形成商誉49.97亿元 [3] - 2022-2024年累计计提商誉减值45.36亿元,截至2024年末剩余商誉账面价值5.35亿元 [4] - 被收购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再降32%,核心产品仍在重点监控目录,未来减值风险高 [4] 核心产品表现 - 2018年三款注射剂合计收入超40亿元,占公司营收近30% [3] - 2024年心脑血管板块营收同比下滑23.36%,毛利率减少6.96个百分点至64.74% [6] - 脑心通胶囊2023年销售额29.37亿元(占营收22.2%),2024年多地要求降价最高19%,36粒和48粒规格销量同比下滑21.69%和25.98% [6] 研发与销售费用 - 2024年研发支出7.17亿元,资本化比例51.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30%,费用化研发支出仅占营收3.13% [7] - 销售费用43.2亿元(同比下降32.12%),市场推广费占比93.28%远高于行业水平 [7] 新业务布局 - 医疗器械等新业务收入贡献不足1%,213个在研项目中仅3款生物药进入上市申报阶段 [7] - 四价流感疫苗2024年集采单价降至78元/支(较2023年降37%),水痘疫苗市场规模仅1.3亿元且面临葛兰素史克50%份额竞争 [8]
迪哲(江苏)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30 01: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1.60亿元,同比增长96.32%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较2024年同期减少3,172万元 [5] - 2024年全年销售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294.24% [13] - 2024年研发费用投入7.24亿元,同比减少10.17% [38] 产品商业化进展 - 舒沃哲®和高瑞哲®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并于2025年1月实施 [5] - 高瑞哲®2024年6月获批治疗r/r PTCL,上市半年即纳入医保 [14] - 舒沃哲®2025年1月获FDA优先审评资格用于EGFR Exon20ins NSCLC [6] - 两款产品2024年销售收入贡献3.60亿元 [38] 研发管线突破 - 舒沃哲®针对NSCLC耐药数据在2025 ELCC大会发布 [6] - DZD8586(BTK抑制剂)获选2025 ASCO口头报告 [7] - DZD6008(EGFR TKI)初步临床数据将在2025 ASCO发布 [7] - 新分子GW5282在中国获批开展I期临床研究 [7]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舒沃哲®是全球唯一同时获中、美BTD的EGFR Exon20ins NSCLC药物 [15] - 高瑞哲®是全球首个治疗PTCL的JAK1抑制剂 [14] - DZD8586为全球首创LYN/BTK双靶点抑制剂 [19] - DZD6008具备完全血脑屏障穿透能力 [2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4,198亿美元 [27] - 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预计2030年达5,484亿元 [27] - 本土药企向First-in-class/Best-in-class转型 [32] -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创新药准入 [29] 经营模式特点 - 采用CMO生产模式并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 [25] - 建立覆盖肺癌和血液瘤的专业商业化团队 [24] - 研发团队具备跨国药企20年以上经验 [23] - 同步推进中美双报战略加速全球化布局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