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治沙
icon
搜索文档
植绿扩边479万亩 新疆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织厚“绿围脖”
新华社· 2025-06-25 07:41
新疆防沙治沙成果 - 今年以来新疆新增植绿扩边479万亩,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绿色防护带宽度增加110米至7500米 [1] - 综合运用生物治沙、工程固沙、光伏治沙等模式,巩固提升锁边成效 [1] - 政府出台"沙九条"政策保障用水用电用地等要素,自治区和兵团财政每年安排近1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新增治沙任务 [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创新用水保障措施,充分利用南疆河流洪水资源和微咸水,有效保障生态用水 [1] - "谁造林谁所有,谁开发谁受益"的产权制度调动了大企业、大集团和农牧民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1] - 和田地区76万亩沙化土地确权到人,受益群众超过5万人 [1] 经济效益与就业带动 - 南疆农牧民利用沙化土地种植特色经济作物624万亩,产值突破300亿元 [2] - 带动30余万人稳定就业,促进人均年增收3000元至4500元 [2] - 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护林员月工资3000元,年底还有肉苁蓉收益分红 [2] 光伏治沙进展 - 喀什地区已完成光伏治沙19.4万亩,累计并网规模648.6万千瓦 [2] - 荒漠沙地正在向资源能源宝地转变 [2]
磴口县:光伏治沙,“绿洲”带来增收“甘霖”
央广网· 2025-06-18 02:26
生态治理成效 - 磴口县林草覆盖率达39.1% [1] - 采用梭梭林、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固沙,形成绿洲景观 [1] 光伏+生态治理项目 - 蒙能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总投资52.34亿元,规划容量160万千瓦 [3] - 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下固沙、板间种植"模式,结合光伏与生态治理 [3] - 项目设485个分区,新建4座220千伏升压站,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式 [3] - 年均发电量32.7亿度,年营业收入8.2亿元 [3]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7万吨/年,节约标准煤107万吨/年 [3] 产业与社会效益 - 项目带动3000余名农牧民就业,人均增收1.8万元 [4] - 通过"以工代赈,联农带农"模式组建农牧民施工队和劳务合作社 [4] - 光伏治沙成为当地就业增收新途径,推动农村牧区产业兴旺 [4]
“防沙治沙既添绿也‘生金’”——黄河岸边一个防沙林场的生态蜕变
人民网· 2025-06-18 01:41
光伏治沙项目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林场光伏治沙项目采用"随坡就势"布置光伏组件,科学设定光伏矩阵间距13.5米,比整齐排列的光伏矩阵间距多1.5米,以保护沙地原有沙生植物并确保光照不受阻挡 [1] - 项目预计6月底具备并网发电条件,整体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3.6亿千瓦时 [3] - 项目采用"工程固沙+造林"和"光伏治沙+板下种植"模式,实现防沙治沙与经济效益双赢 [3] 新华林场治沙成效 - 新华林场累计造林3.9万亩、植树430万株,沙地面积由2.15万亩缩小到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3] - 林场采取"以工代赈"形式,组织周边2000多名村民参与光伏项目建设、林草种植等作业,村民日收入可达300元 [4] - 林场计划建设智能育苗基地,发展"光伏+"等新兴业态,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 [4] 内蒙古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 内蒙古近2年累计完成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治理面积1489万亩,推动黄河两岸620公里林草带全线贯通 [5] - 攻坚重点包括构筑锁边林草带、防风绿化带、光伏治沙带、拦沙淤地坝"四道防线",实现防沙治沙向机械化、智慧化治理转变 [5]
镜观·回响|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北疆实践
新华社· 2025-06-16 03:23
中国荒漠化防治进展 - 中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防沙治沙工作 强调筑牢"三北"屏障 [1] - 内蒙古作为全国防治荒漠化主战场 横跨西北华北东北三大区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生态建设指明方向 [5] - 内蒙古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加强综合防治 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奠定基础 [9] 生态修复项目成果 - 贺兰山保护区野生动物数量显著增加 现有7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包括13种一级和62种二级保护物种 [10] - 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 水质净化功能增强 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成为260多种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11] - 新华林场经过60年治理实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 为周边区域筑起生态防护"绿墙" [13] 创新治沙模式 - 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80% 林草植被覆盖率达58% 光伏治沙模式被广泛应用 [17] - 达拉特光伏基地由19.6万块光伏板组成 年发电20亿度 节约标准煤68万吨 同时治理5万亩沙漠 [18] - 磴口县光伏+生态治理项目2024年底并网发电 计划2025年6月完成工程固沙 [15] 生物多样性保护 - 柴河口林场作为大兴安岭南麓重要生态区 拥有9种国家一级和17种二级保护动物 以及多种珍稀植物 [20] - 保护区实施定期巡查和病虫害监测 精准防控生态风险 [20] 农业水利建设 - 河套灌区引黄灌溉面积达1100多万亩 作为全国三大特大型灌区之一 2019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2]
机械治沙造林比例接近50%!“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新进展
快讯· 2025-06-06 05:13
"三北"工程进展 - 两年来累计安排中央投资577亿元,实施项目369个 [1] - 推进跨区域规模化治理,推动光伏治沙、"以路治沙" [1] - 大力推进机械治沙,机械治沙造林比例接近50% [1] - 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从注重数量转变为数量、质量并重 [1] - 重点开展绿化的提质增效 [1]
四道 “防线”阻黄沙
内蒙古日报· 2025-06-05 04:52
转自:草原云 "沙上房顶住不成,十年种地九年空,家家户户往外逃,黄沙漫漫无影踪。刮得沙山没了顶,刮得沟壑 填了个平,刮得碾盘翻烧饼,刮得碌碡耍流星。"这首流传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民歌,是群众对库 布其黄沙肆虐的形象描述。 蒙西基地 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资料图) 库布其沙漠东西直线长400公里,南北平均宽40公里,如一条黄龙蜿蜒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脊线北部、 黄河南岸,与九曲黄河并行。历史上,库布其沙漠以每年10米的速度持续北侵,极端年份向黄河输沙量 高达1.6亿吨,严重危及黄河安澜。 仲夏时节,一场喜雨过后,记者乘车顺着沿黄公路由准格尔旗向杭锦旗一路西行。放眼望去,一行行高 大的树木在风中摇曳生姿,绵延的网格沙障延伸到天际,成片的沙柳和柠条等固沙植物高低错落、吐出 油绿的新芽。眼前这条将沙漠与黄河隔开的"绿色长城",就是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 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敖特更花带着治沙工人团队正用"微创气流植树法"和"螺旋钻孔植树法"栽种沙 柳。"以前人工挖坑种树,一天种不了几棵,现在用这新技术,效率提高十倍。"敖特更花擦着汗笑着 说。 达拉特旗 沿黄公路左侧是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右前方是光伏治 ...
内蒙古达拉特旗: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进行时
人民网· 2025-05-20 15:30
基础设施建设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巴蒲线实现全线贯通,这条柏油公路横亘在库布其沙漠腹地 [2][4][6][8][11][13][15][17][19] - 道路两边工人们有序推进治沙工程作业,包括切割沙柳条、栽植立式网格沙障,工程机械推平沙丘以备光伏装机 [2][4][6][8][11][13][15][17][19] 治沙与生态治理 - 达拉特旗开展以路治沙创新治理模式,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三北"工程、光伏治沙、乡村振兴等一体化统筹推进 [2][4][6][8][11][13][15][17][19] - 紧抓黄河"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筑牢绿化带、淤地坝、光伏治沙带、锁边林"四道防线",坚决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2][4][6][8][11][13][15][17][19] - 黄河"十大孔兑"之一的达拉特旗黑赖沟流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19] 光伏产业布局 - 工程机械推平沙丘以备光伏装机,工人驾驶工程车辆吊运光伏水泥桩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