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帮扶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在沙地里“追风逐日”:从“金色沙海”到“绿色蓝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11:20
光伏治沙模式 - 光伏治沙采用板上发电 板下修复 板间种植模式 实现发电 农业增收 治沙三合一成效 [3] - 光伏板降低地表风速20%-30% 减少风蚀 稳定沙土 板下种植耐旱植物固定沙土 [3] - 项目区播种草籽使绿地成活率达90%以上 植被阻止沙化蔓延 改善生态环境 [3] 项目规模与效益 - 科右中旗与中广核签订300万千瓦风光一体化项目 包括140万千瓦风电和160万千瓦光伏 [5] - 一期建设30万千瓦光伏和20万千瓦风电 2024年完成治沙面积13.5万亩 [5] - 利用光伏板间闲置土地种植2万亩优质牧草 预计年产干草7000吨 为畜牧业提供牧草 [5] 生态保护措施 - 在电力线路铁塔安装迎鸟架 可供80对大型水鸟栖息繁殖 降低线路故障率 [7] - 加装绝缘子护罩和迎鸟架 解决鸟类排泄物导致的闪络 不影响鸟类栖息 [7] - 定期巡视鸟类栖息情况 分类分级制定措施 保障生态和谐共生 [7] 经济效益 - 光伏+帮扶模式使阳光变真金白银 芒来嘎查63户212人获征地补偿金610万元 人均2万多元 [5] - 牧民在光伏项目区务工 每年工作2-3个月 日薪300元 增加农闲收入 [5]
“两山”理念20年丨光伏与草原的蓝绿交响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06:05
政策规划与项目背景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三部门印发《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推动光伏建设与荒漠治理深度融合 [1] -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创新"新能源治沙、科学治沙、群众治沙、社会治沙、效益治沙"新模式,2024年治沙面积达58.3万亩 [6][15] - 2024年内蒙古实施防风治沙和风光电伏一体化工程,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38万亩,配建新能源装机2727万千瓦 [24] 光伏治沙项目详情 - 中广核科右中旗防沙治沙和风光一体化项目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发电量5.3亿千瓦时,治理沙地1.13万亩 [6][15] - 项目采用"草光互补"生态治理模式,光伏板间种植耐旱牧草,植被覆盖率从沙地提升至70% [6][17] - 兴安盟光伏可开发规模1100万千瓦,年均水平面总辐射量1648千瓦时/平方米,光伏发电年平均利用时间超1510小时 [23] 技术模式与生态效益 - 光伏阵列通过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地表风速30%以上,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水分改善20%以上 [9][10] - 采用黑麦草、狗尾草、紫花苜蓿等耐旱草种,通过调整光伏板倾斜角度优化遮光率 [7][16] - 光伏板清洗水对落水点周边集中补灌,使沙地具备发展生态产业可能 [10] 经济效益与产业协同 - 项目以工代赈雇佣当地牧民,安装一组光伏板工资1200-1300元,熟练工日收入可达1800元 [19] - 突泉县分布式光伏帮扶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26.13兆瓦,采用700瓦特双面双玻单晶硅组件 [23] - 兴安盟2025年计划实施光伏项目7个,年度投资10.34亿元,并开展光伏治沙碳汇核算交易 [21][24] 区域发展与应用前景 - 兴安盟已建成125.1万千瓦光伏,实现光伏治沙14万亩 [23] -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00mm)光伏电站可激发自然生态恢复潜力,促进天然植被恢复 [11] - 发展"光伏+牧业/农业"模式,在板下种植经济作物,形成生态经济复合区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