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接口
icon
搜索文档
这个被垄断20年的高端设备赛道,国产即将大爆发?
36氪· 2025-08-28 06:50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全球术中核磁共振设备(iMR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12.2亿美元以8.5%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35年27.7亿美元 [1] - 中国市场以全球最快8.6%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受益于集采带来的MR设备降价 微创手术渗透率提升及AI技术发展 [1] - 亚太地区处于iMRI发展初期 增长动力强劲 而欧美市场已相对成熟 [1] 技术优势与临床价值 - iMRI实现术中实时高分辨率成像 支持功能磁共振(fMRI) 磁共振张量成像(DTI)等多模态功能 [2] - 将神经外科手术定位误差从光学导航的0.8-1.2mm降至0.5mm 通过每10-15分钟自动扫描修正"脑漂移"现象 [2] - 脑胶质瘤全切率从54.39%提升至83.34% 手术致残率从15.3%下降至5.6% [3] - 增强型胶质瘤全切率从84%提升至99% 非增强型从63%提升至80% [3] - 适用于脑机接口手术 实时标注功能禁区避免损伤关键脑区 [4][5] 应用场景拓展 - 神经外科为主要应用领域 涵盖脑胶质瘤 垂体瘤 脑血管搭桥等手术 [2] - 库克医疗投资2.3亿美元开发神经专科优化高场强开放式MRI及1.5T全身型MRI系统 拓展至心脏外科 泌尿外科场景 [3][4] - 西门子医疗推动MRI引导下前列腺治疗 实现无切口 无辐射手术 时间缩短至数小时且无需住院 [4] - 适用于肝脏 肺脏 肾脏等实质脏器肿瘤活检与治疗 尤其适合儿童与高频介入人群 [4]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加健康MOBINEURO Alita 1.5T成为国内首台通过国际国内双认证的术中磁共振系统 [1] - 联影医疗凭借超导磁体 梯度线圈100%自主化实现成本优势 并布局"设备+手术器械"生态 [10] - 库克医疗依托微创外科壁垒快速落地iMRI应用 计划五年推出三款覆盖不同临床场景的MRI设备 [3][10] - 东软医疗 万东医疗 安科等头部厂商具备快速切入潜力 [9] 成本与产业化挑战 - 国内iMRI装机量仅350台 主要集中于大型三甲医院 [6] - 1.5T MRI复合手术室建造成本3000-6000万元 3.0T版本需6000-9000万元 [6] - 手术器械需MRI兼容材料 国产穿刺针抗磁干扰能力约95% 低于进口产品的99.9% [7] - 医院缺乏升级动力 因现有技术可满足指标要求 [7] 技术发展趋势 - AI算法(如GE的Sonic DL)缩短影像转化时间 增加自动肿瘤识别功能 [8] - 绿色磁体技术 AI深度整合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9] - MR设备持续降价为规模化应用创造条件 政策推动微创手术发展 [7]
上海交大深圳研究院脑机接口团队召开研讨会 介绍《脑机接口产业图谱》等三项研究成果
证券时报· 2025-08-28 06:01
行业研究成果发布 - 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脑机接口行业研究团队发布三项研究成果 包括《脑机接口产业图谱》《脑机接口的康复医学应用研究热点分析》《北上深杭脑机接口政策深度解析》 [1] 研究成果内容 - 研究成果涵盖产业图谱构建 康复医学应用研究热点分析 以及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四地政策深度解析 [1] 研究活动 - 研究成果在深圳研究院召开的深圳专题研讨会上正式发布 [1]
我国自主研发脑机接口,实现重要突破
财联社· 2025-08-28 04:36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首次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精准定位的临床试验成功完成 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该技术通过实时高精度单细胞水平信号检测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精准导航 有望提升肿瘤切除精度并保护患者神经功能 [1][5][6]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临床微电极NeuroDepth基于MEMS工艺和纳米材料技术 探针长度达9.5厘米 厚度不超过0.2毫米(约头发丝直径) 空间分辨率达15微米 具备高韧性与生物安全性 可在全脑任意位置实现单细胞水平原位检测 [5] - 神经信号检测仪AIRCAS-128可同步采集分析海量神经信号 将原始信号转化为实时病灶导航数据 [5] - 技术优势包括:探测范围覆盖全脑任意区域 定位精度达单细胞水平 信息维度同步检测电信号与化学信号(如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 [5] 临床价值与应用效果 - 解决脑深部肿瘤边界模糊难题 传统术前检查(如MRI、CT)存在5毫米到20毫米误差 术中超声、黄荧光导航等技术难以实时精准区分组织类型 [2] - 在胶质瘤患者临床试验中 通过实时单细胞信号反馈精准识别肿瘤边界 实现肿瘤完整切除且保护语言功能区 术后患者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未出现新神经功能损伤 [6] - 技术可重塑神经外科术中导航与精准切除范式 为脑机接口医工融合与临床转化提供示范 [8] 技术发展背景与未来规划 - 研究机构自2007年起研制系列硬质/柔性植入式脑机接口微电极阵列 首次实现活体神经细胞原位双模同步高通道检测 [8] - 未来计划拓展至高精度脑机接口视听觉功能重建 帮助失明失聪患者恢复感知 并推进血管介入脑机接口在卒中康复、脑积水治疗等领域的临床应用 [10] 行业意义 - 空天信息技术与微系统、医工交叉融合 推动高性能传感器、智能感知与神经接口等关键技术协同发展 加速脑机接口工程转化与临床落地 [10] - 临床试验成功是脑机接口技术走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步骤 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 [10]
我国自主研发脑机接口成功完成脑深部肿瘤边界精准定位临床试验
央视新闻· 2025-08-28 03:41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传感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联 合,近日成功完成"基于植入式微电极阵列的脑深部肿瘤边界精准定位"临床试验。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 脑机接口应用于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精准定位的临床试验,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 技术实现重要突破。该技术为神经外科提供实时、高精度的"病灶导航",有望在精准切除肿瘤的同时最 大程度保护健康脑组织,提升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保留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国泰海通|2025上海先导产业大会暨第14届医药CEO论坛+第5届人工智能大会
2025 上海先导产业 暨第14届医药CEO论坛 0 +第5届人工智能大会 2025年9月4日-5日 | 上海浦东文华东方酒店 未文心 副所长、科技组 物医药盲席分 某mRNA公司CEO 某CRO公司CEO | 某小核酸公司CEO | | --- | | 某小核酸公司资本运营及企业发展副总裁 | | 15:20-16:10 圆桌讨论:未来已来:对话脑机接口新世界 | | 主持人:谈嘉程-国泰海通医药分析师 | | 嘉宾: | | 某上市公司董事长 | | 某脑机接口公司CEO | | 某脑机接口公司创始人兼CTO | | 某脑机接口公司CTO | | 某知名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系主任助理 | | 16:10-16:50 圆桌讨论:创新出海 | | 主持人:周航-国泰海通医药分析师 | | 嘉宾: | | 某生命科学上游公司董事长 | | 某创新药公司董事长 | | 某新药研发平台公司董事长 | | 16:50-17:20 专题演讲 | | 某明星小核酸公司CEO | | 9月4日 下午 分会场二:TMT分论坛 | | 13:30-14:00 二次元动漫产业展望 | | 某动漫公司合伙人 | | 14:00- ...
脑机接口领域吸引资本加速流入
证券日报· 2025-08-27 16:05
政策支持与战略部署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1]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产业创新[1] - 国家医疗保障局编制《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为脑机接口新技术价格单独立项[1] - 浙江、山东、湖北、河南、四川等多地通过出台新政、召开论坛等方式加码布局脑机接口领域[1] - 脑机接口被视为未来产业重要领域和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核心赛道[1] 资本投入与市场动态 - 截至8月27日脑机接口领域年内发生投融资事件13起金额共计9.23亿元较2024年全年6起2.01亿元显著增长[2] - 13起投融资事件中9起与医疗健康相关1起与人工智能相关3起涉及算法优化和硬件开发[2] - 脑机接口企业总量已突破200家广泛分布于25个省份[2] - 脑机接口概念下的A股上市公司已有42家[2] 技术发展与产业特点 - 技术加速迭代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应用场景多点开花消费级产品已经出现[2] - 企业可分为技术策源型、场景落地型和生态赋能型三类共同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市场[3] - 民营企业凭借较高技术敏捷性和较强场景创造力成为赛道上的突击队[3] - 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持续涌现创新成果孕育颠覆性突破[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规模应用全链条协同机制[3] - 集中力量攻关高密度柔性电极、无线供能与传输等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3] - 搭建开放式脑机接口生态平台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等广泛参与[3] - 推动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跨领域融合孵化智能假肢等新产品和新业态[3]
中科信息20250827
2025-08-27 15:19
公司概况 * 中科信息是一家专注于高速机器视觉技术、信创领域国产化替代以及医疗AI等新兴技术的国有科技上市公司[2][3][5] 财务与订单表现 * 公司新签订单达6.77亿元,同比增长282.6%,创历史新高,并超过去年全年水平[3] * 在手订单接近10亿元,预计全年订单将达到10亿元或以上,创公司历年来最高订单数[2][3] * 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订单将陆续落地并实现收入确认[3] * 传统业务(数字会议、烟草、油气)订单恢复性增长,增幅接近30%,约为28%[4][9] 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信创领域 * 业绩恢复性增长主要来源于信创领域,受益于国家要求在2027年前完成国产化替代[3] * 公司具备国家一级三甲涉密资质(涉密集成、涉密软件和涉密运维资质),在四川省及西南地区是唯一一家具有此资质的国有科技上市公司[2][5] * 在涉及金信口和机要口的涉密项目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上半年因此获得大量订单,这些项目通常会在四季度进行收入确认和回款[2][5] 高速机器视觉技术 * 广泛应用于数字会议、烟草、石油、印钞及医疗等行业[2][7] * 在数字会议中用于选票自动统计与识别,在烟草行业用于检测烟支在线爆珠及过滤嘴[7] * 最典型且广泛应用的是印钞系统,已垄断国内六大印钞厂、两大造纸厂及两大造币厂,实现钞票生产线上质量检测[2][7] * 从2012年起全面替代人工检测,大幅降低失误率,在0.2秒内可对36个小张组成的大张人民币进行5,400多个点的检测分析[2][7] * 区别于相对静态的人脸识别或车牌识别,更具科技含量与独特优势[7] 数字会议系统 * 数字会议系统首次取得香港立法委选举订单,首次在港澳地区实现选举系统销售[4][9] * 计划以港澳地区为跳板,将数字会议系统推广至全球,如果海外市场打开,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4][9] 新兴业务与技术应用 医疗AI与机器人 * AI麻醉机器人:与四川华西医大麻醉科合作开发,通过对200多个临床病例进行建模,不断自适应学习提高,于2022年推出产品,2023年和2024年通过小动物、大动物伦理测试,今年已成功实现5例临床病例试验[2][6] * AI麻醉机器人能够实时监测病人术中的14项生命体征,并对三种药剂进行微量控制,提高麻醉工作的精准度与效率,预计明年底完成200例人体临床试验后申报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认证[2][6] * 放疗自适应靶区勾画系统:与华西医大肿瘤科合作开发,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勾画癌症患者放疗区域,提高放疗精度[2][6][8] * 该系统可将靶区勾画时间从两到三周缩短至一周左右,显著提高肿瘤放疗效率,今年上半年已经实现部分销售,但仍需拓宽市场[2][8] 基建机器人 * 工程装载机器人:从2020年开始研发,2023年成功推出,解决道路施工企业用工难题(野外无法招募年轻劳工,目前多为五六十岁中老年劳工,风险较高)[4][9] * 机器人可在特定场景下完全自适应、自我学习和推理,自主完成任务,无需后台遥控,实现多机联动和自主识别工作任务[4][9] * 正在向四川路桥蜀道集团、四川省以及西藏推广,并计划与三峡集团合作,加速产业化落地[4][9] 资产整合与并购方向 * 公司从2024年下半年完成瑞拓上一笔并购后,积极寻找新的并购标的,主要对象集中在中科院系统内[10] * 重点关注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大模型、中科院北京计算所和微电子所的芯片企业、中科院纳米所的仿真皮肤和脑机芯片技术[4][10] * 由于这些企业目前处于亏损状态,而国资并购要求盈利,因此尚未有实质性进展[4][10] * 对纳米所在仿真皮肤和脑机芯片方面的领先技术保持重点关注和密切跟踪,一旦条件成熟将推进相关并购重组计划[4][10]
三博脑科20250827
2025-08-27 15:1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三博脑科 一家专注于神经专科的医疗服务集团 同时布局脑科学和脑机接口领域[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27亿元 同比增长17.54%[3]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6,969万元 同比增长4.6%[3] * 扣非后净利润7,201万元 同比增长10.74%[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6,476万元 同比下降21%[2][3] * 基本每股收益0.34元 同比增长6.25%[2][3] * 总资产37.19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5.34%[3] * 净资产23.38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1.73%[3] 新建院区床位利用进展 * 昆明三博新院区200张床位利用率已达85% 预计一年内达100%[2][5] * 西安三博预计9月开业 年底床位利用率约40% 明年初达60% 两年后达90%[5] * 北京三博计划搬迁至480张床位新院区 老院区保留256张床位 预计第一年床位利用率80% 一年后达90%[2][5] * 新开医院盈亏平衡周期预计约为三年[5] 医保政策影响与应对策略 * 医保政策收紧导致收入节奏推延半年至一年[2][6] * 医保结算政策收紧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2][3][16] * 各院区医保占比:北京32% 昆明45%-46% 福建25% 江宁60% 长安64% 河南48% 洛阳33% 专科医院低于综合医院[4][16] * 利用盈利性医院自主定价优势 开展脑健康管理等非医保项目弥补收入损失[2][6][7] * DRG/DIP实施导致病种权重和收费项目调整 收入端压力增大[5][16] 脑科学领域布局 * 多层次布局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产业投资[2][8] * 与清华大学、北理工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8][10] * 设立四支脑科学基金 投资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领域[2][8] * 与创新企业合作验证产品技术 包括电极和大数据AI分析[8]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 专注于生物医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脑机接口领域[2][9] * 福建院区开展国内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实验 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改善[14] * 技术从早期健康管理到终端疾病治疗都可能发生革命性变化[9] * 与清华合作聚焦半球性术后患儿运动康复的脑机接口研究 公司负责数据分析和患者筛选[10] 并购与发展规划 * 下半年及2026年并购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主要区域 每个区域选择一个标的[4][11] * 专科医院规模约200-300张床位 综合医院约400张床位[4][11] * 湖南新院预计2025年8月完成主体建设 具体运营方案尚未最终确定[12] * 成都东立医院收购后加强了神经内外科领域 整合放疗中心并调整学科结构[13] 各院区收入预期 * 北京院区单床产出约101万元 新院区搬迁后传统创收预计提升5%-20%[4][17][18] * 昆明院区全年创收预计50万元 新院区设有心脏科和放疗科 初期收入预计增长5%-10% 未来最高达20%[18] * 福建三博全年创收预计64-68万元 江陵医院全年约50-55万元 重庆长安医院全年约60万元[18] * 河南三博全年创收预计70余万元 洛阳全年约40万元 东立医院全年70-80万元[18] * 重庆计划将一家综合医院升级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 创新收入可能提升15%-20%[18] 未来发展方向 * 从传统医疗服务企业转型为医疗健康科技集团[10][22] * 通过外延式增长和科技赋能实现转型升级[21][22] * 与外部科技创新企业形成产业生态链合作 开发新产品、器械技术和生物制药[22] * 最终目标是回报投资者[22]
越来越多“中国造”——我国医疗装备实现新突围
新华社· 2025-08-27 13:28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医疗装备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达10.7%,2024年市场规模1.35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市场 [2]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突破3.3万家,较"十三五"末增长27.8% [2] - 医学装备领域"十四五"期间专利申请量累计达104.5万件 [4] 国产高端化与技术突破 - 批准315件创新医疗器械,其中境内产品272个占比86.3%,涵盖碳离子治疗系统、ECMO、人工心脏等尖端装备 [3] - 实现PET/CT扫描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30秒,支持全身动态4D影像采集 [4] - 脑起搏器突破远程程控、变频刺激等核心技术,打破外国垄断 [5] -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与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逐年提升 [4] 企业创新与全球化进展 - 微创医疗机器人腔镜机器人应用于40多国,海外收入占比超60% [3] - 迈瑞医疗高端超声及诊断产品覆盖190余国,全球雇员超2.1万人 [3] - 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台5T磁共振,大医集团开发X/γ射线一体化放疗技术 [3] - 联影智融C550手术机器人实现亚毫米级穿刺精度,经上万次测试验证 [4] 临床应用与基层普及 - 手术机器人上市后设备价格显著下降,市县级医院普及率提升 [9] - 远程手术、AI辅助诊断及5G超声机器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9] - 国产装备提升手术精准度与安全性,降低医生工作压力 [6] - 基层医疗设备条件改善,县域医共体建设加速落地 [7]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国家卫健委实施"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 [7] - 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7] - 创新药械绿色通道与合理定价机制推动脑机接口、机器人等技术普及 [7]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与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持续深化 [7]
岩山科技(002195)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81.51%,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53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3.17亿元,同比下降6.38% [1] - 归母净利润6710.75万元,同比上升81.51%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555.07万元,同比大幅上升186.09% [1] - 扣非净利润5808.13万元,同比显著上升159.06%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27.43%,同比下降41.28% [1] - 净利率0.97%,同比下降67.54% [1] - 每股收益0.01元,同比上升81.54% [1] - 历史净利率中位数为负值,产品附加值不高 [2]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1.41亿元,占营收比44.41%,同比上升56.82% [1] - 销售费用同比上升54.84%,因销售活动投入增加 [3]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50.06%,因存款利息收入减少 [3] - 研发投入同比大幅上升71.47% [3]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2元,同比下降262.56% [1] - 货币资金13.77亿元,同比下降19.71%,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 [1][3] - 应收账款9593.74万元,同比下降38.61% [1] - 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295.54%,需关注应收账款状况 [4] 投资回报与负债 - 每股净资产1.75元,同比上升1.84% [1] - 有息负债427.19万元,同比上升32.69% [1]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5.46%,投资回报较弱 [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98.99%,因本期未实施股票回购及股利分配 [2] 机构持仓情况 - 广发中证传媒ETF持有2191.63万股,进行增仓操作 [5] - 该基金规模25.63亿元,近一年上涨75.06% [5] - 多家传媒行业ETF及指数基金持有公司股份,持仓变动方向不一 [5] 业务发展动态 - 脑机接口业务团队约40人 [6] - 成功运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精准操控 [6] - 技术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智能家居、医疗康复及游戏娱乐领域 [6] - 脑电大模型研究进展顺利,部分商业化产品进入定型阶段 [6] 公司运营特点 - 现金资产状况非常健康 [7] - 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 [7] - 历史上仅1个亏损年份,需关注特殊原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