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

搜索文档
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立项制定
快讯· 2025-06-04 14:18
智能网联汽车国家标准制定 -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意见的通知 [1] - 该国家标准计划由工信部提出 委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执行 [1] - 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 [1] - 项目周期为22个月 于2024年3月22日申报 [1]
五部门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新能车ETF(515700)早盘走强涨近2%,汽车零件ETF(159306)近3月规模增长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6-04 03:40
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表现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上涨1.51%,成分股融捷股份上涨3.85%,中矿资源上涨3.82%,盛新锂能上涨3.64%,湖南裕能、天齐锂业等跟涨 [1] - 新能车ETF(515700)盘中涨近2%,现涨1.45%,最新价1.61元,近1年累计上涨9.98%,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 新能车ETF最新规模达21.85亿元,位居可比基金第一,近1年日均成交6727.66万元 [1] - 新能车ETF近2周份额增长5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最新融资买入额174.66万元,融资余额5091.78万元 [2] 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 - 五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选取推广比例不高、市场潜力较大的县域城市举行专场活动 [2] - 活动结合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等工作,推动资源向乡村倾斜 [2] - 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金融、充换电等领域市场主体参与,定制"购车优惠+用能支持+服务保障"一体化促销方案 [2]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比亚迪对22款智驾版车型提供至高5.3万元限时补贴,新一轮价格战短期扰动板块情绪 [3] - 特斯拉将于6月上线Robotaxi服务,智能化主题有望持续发酵 [3] 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表现 -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931230)上涨0.32%,成分股合兴股份涨停,旭升集团涨9.99%,瑞可达涨6.94% [5] - 汽车零件ETF(159306)上涨0.36%,最新价1.11元,近半年累计上涨3.36%,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二 [5] - 汽车零件ETF近1年日均成交257.30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近3月规模增长314.35万元,份额增长400万份 [5] 光伏及新材料指数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上涨0.91%,成分股爱旭股份涨3.99%,露笑科技涨2.96% [8] - 光伏ETF基金(516180)上涨0.76%,最新价0.53元 [8] - 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H30597)上涨0.77%,成分股三棵树涨6.24%,蓝晓科技涨5.05% [8] -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上涨0.82%,最新价0.49元 [8] 指数成分及权重 - 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北方华创、万华化学等,合计占比52.54% [10]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隆基绿能、TCL科技、阳光电源等,合计占比56.2% [11] -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汇川技术、福耀玻璃、三花智控等,合计占比43.86% [11]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比亚迪、汇川技术、宁德时代等,合计占比58.76% [12]
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成分股普涨,自动驾驶逻辑持续演绎
新浪财经· 2025-06-04 02:45
市场表现 - 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 SZ)上涨0 67% 关联指数CS车联网(930725 CSI)上涨0 52% [1] - 成分股中得润电子涨幅最高达9 97% 有方科技上涨7 12% 比亚迪上涨1 26% 欧菲光上涨1 10% 四维图新上涨1 19% [1] 行业动态 - 小鹏汽车与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将于6月5日官宣战略合作 此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于2月拜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1] - 该合作预期催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部分成分股如得润电子、有方科技等显著上涨 [1] 研究观点 - 开源证券指出限定场景L4自动驾驶热潮兴起 智能化趋势加速渗透产业链 [1] - 国泰海通证券关注汽车供应链厂商商业化落地能力 认为产业正从技术爆发向商业验证过渡 硬件代工模式带来新动能 [1] - 两家机构观点均指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迭代与供应链重塑 与CS车联网指数成分股技术属性及业务方向关联性强 [1] 关联标的 - ETF及联接基金: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 联接基金(A类021080 C类021081 I类022885) [2] - 成分股涵盖比亚迪(002594)、华域汽车(600741)、汇川技术(300124)、宁德时代(300750)、科大讯飞(002230)等 [2]
深圳将允许无人测试智能网联汽车;6月两场大型国际会议落户香港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01:03
NO.1深圳将允许无人测试智能网联汽车 据"深圳新闻网"6月3日消息,深圳近日发布了全国首个"全市域开放、全车型覆盖、全场景应用"的道路开放技术指引,这为高度或完 全自动驾驶(L4、L5级)车辆提供了最为开放的技术指引体系和城市道路复杂场景验证环境。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炜表示,截 至今年5月,深圳已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达2101公里,发放了全国首张L3高快速路测试号牌、全国首张自动驾驶微型货车测试号 牌。 点评:上述指引有利于打通智能网联汽车落地路径,为深圳创建智能网联汽车新业态管理模式,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道路开放 标杆城市起到辅助作用。 NO.2端午假期广东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5.6% 据"广东发布"微信公众号6月3日消息,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测算,2025年端午假期三天(5月31日—6月2日),广东省累计接 待游客23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0.6%;实现旅游收入114.4亿元,同比增长25.6%。 据"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6月3日消息,福田汽车客运站所有客运班线当日起全部暂停营运,恢复时间另行通知。据悉,福田汽车客运 站有营运线路165条,日均发送旅客6500人次,是深圳市发往广东省外班线 ...
车展观察 | 十一城联动的A级车展:从“西洋景”到“中国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3 12:37
车展规模与历史演变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规模达26万平方米,汇聚112家整车品牌、1039款车型及50场新车发布会,前三日观众45万人次,预计成交额40亿元,较上届增长27.84%和8.1% [6] - 车展从1991年临时展棚起步,2009年升级为深港澳三城联袂国际车展,2020年扩展为十一城联动的A级车展 [3][6] - 深圳早期车展需穿越84.6公里"二线关",现通过地铁便捷观展,反映城市交通与展会基础设施的升级 [3] 汽车消费与产品变迁 - 1990年代购车成本高昂,桑塔纳2000售价19.5万元,相当于当时深圳罗湖10平方米房价 [7] - 车型从"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过渡到"新三样"(福美来、伊兰特、凯越),均为合资品牌主导 [7] - 2025年车展新能源车成主角,比亚迪仰望U8定价150万元,鸿蒙智行馆百万级尊界S800订单破1000辆 [9] 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发展 - 2025年4月深圳新能源车销量占比67.6%(2.5万辆/3.7万辆),纯电动车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30%,均价17.4万元 [9] - 比亚迪展示"兆瓦闪充 油电同速"技术,宣布与小桔充电共建10000座、新电途共建5000座闪充桩 [11] - 华为与江淮推出百万元级尊界S800,依托深圳2400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构建软硬件融合生态 [13][14] 产业生态与区域优势 - 深圳凭借无传统燃油车包袱优势,快速崛起为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策源地 [14] - 车展设立"未来驭行空间站",峰飞航空、亿航智能等展示低空飞行器,呈现"空地一体化"出行生态 [14] - 深圳集聚智能驾驶感知系统、通信运营商等全产业链,形成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的协同效应 [14][15]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5月第4周)
乘联分会· 2025-06-03 12:04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单月销量7.7万辆,同比增长58.8%,环比小幅下滑,渗透率提升至24.18%,2025年累计渗透率达21.49% [6] - 2021-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从19.71万辆增长至16.0万辆(注:原文数据矛盾,2025年应为预测值),渗透率从4.24%提升至21.49%,其中2024年同比增速达71.4% [7] 政策动态 - 上海嘉定区出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包括:全固态电池研发奖励(最高500万元)、产能扩张补贴(最高3000万元)、增产奖励(最高500万元)及产业集聚奖励(最高500万元) [5][8][15] - 北京对65家企业151个充电设施项目给予固定资产投资30%补贴,贵州贞丰县简化充电设施审批流程,免于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9][10] - 上海静安区推出节能减排降碳扶持资金,可再生能源项目最高补贴200万元 [8] 企业动态 新能源卡车 - 徐工汽车发布2.0轻卡"汉界",主打高安全、长续航及轻量化,百台纯电动牵引车交付西北矿山客户 [17] - 庆铃集团联合宁德时代推出新能源轻卡"铃坤",并携手华为发布全球首款兆瓦级超充重卡"铃界",充电15分钟可达80%电量 [16][19] - 陕汽重卡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底盘式换电车型,目标电耗降至1.2度/公里,整车重量9.8吨 [17] 新能源客车 - 远程星际纯电动客车批量交付上海立悦,宇通发布网约巴士E5S并获荷兰62辆电动公交订单 [19][21] - 创维汽车向哈萨克斯坦交付60台纯电动公交,服务阿拉木图99路线 [21] 供应链与技术 - 赛轮轮胎印尼工厂首胎下线,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首片晶圆投产 [4] - 骐骥换电与川西物流合作建设四川高海拔换电网络,文远知行自动驾驶产品进入沙特市场 [21]
全国首个“全市域开放”道路开放技术指引出台 深圳将允许无人测试智能网联汽车
快讯· 2025-06-03 07:03
6月1日,第三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记者从论坛上 获悉,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深圳发布了全国首个"全市域开放、全车型覆盖、全场景应用"的道路开 放技术指引。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炜透露,截至今年5月,深圳已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达 2101公里,占全市道路里程约24%,占比在全国一线城市中位居前列;发放了全国首张L3高快速路测试 号牌、全国首张自动驾驶微型货车测试号牌,累计向20家企业发放测试示范通知书1170张。徐炜还透 露,深圳正在修订深圳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管理细则,将允许无人测试、放宽抽检比例,营造开 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深圳晚报) ...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二十八期:小马智行与广州公交集团合作推动自驾技术商业化应用,关注北交所无人车概念企业
华源证券· 2025-06-03 01:38
产业合作与发展 - 2025年5月28日,小马智行与广州公交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在自动驾驶多领域合作[2][6] - 天铭科技与杭州中致高智能科技签署协议,合作开发机器人驱动关节等技术[2][86] 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4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约2074亿美元,2025年或达2738亿美元;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3993亿元,2025年或接近4500亿元[22][23] - 预计到2040年,中国L3级或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可能占所有销量的90%[2] 智能驾驶等级 - 国内量产乘用车智能驾驶等级正从L2向L3+过渡,L2渗透率约为51%[2][25] 矿山领域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1510辆,预计2025年底达约5750辆[2][36] - 方案商在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市场份额接近80%,主机厂约占15%[2][41] 北交所企业表现 - 2025年5月26 - 30日,北交所146家科技成长企业多数上涨,涨跌幅中值+2.31%[2][53] - 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18.41%至101.0X[2][60] 北交所无人车产业链 - 北交所共有11家无人车产业链企业,如同力股份、万通液压等[2][48]
无人物流车:迎来商业化落地
东吴证券· 2025-06-02 09: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各地开放路权支持无人驾驶运营测试,促进无人物流车运营规模跃升,成本有望下降 [3][8] - 无人物流车通过管理效率、载货空间和定价优化,实现商业化落地,行业进入 1 - 10 高速增长阶段 [3][12] - 公路物流市场大,无人物流车自动驾驶服务市场空间近 5000 亿元,头部厂商出海并拓展多场景,订单量有望大增 [3][17] - 无人物流车商业化落地进入 1 - 10 阶段,建议关注具备运营能力或场景的公司及上游核心零部件和算法平台公司 [3][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迎来 1 - 10 阶段:政策支持、成本优化 - 路权加速开放,运营规模跃升:2024 年 7 月五部门公布试点城市名单,截至 2025 年 6 月头部公司获多地路权,截至 2024 年快递物流无人车规模化应用超 6000 台,预计 2025 年规模提升,运营规模提升有望降成本 [3][8][9] - 成本优化,实现商业化落地:无人物流车管理效率提升,可定制优化载货空间,定价优化,有整车出租和整车出售 + 自动驾驶服务订阅两种模式,已验证商业化可行性 [3][12][13] 千亿市场空间,头部厂商加强渠道运营和多场景开发 - 公路物流年运费规模 7 万亿元,仅自动驾驶服务市场空间接近 5000 亿元,行业参与方包括创业公司、大厂自研和专注 L4 技术公司 [3][17] - 头部厂商积极出海,国内加强渠道运营,拓展多场景,订单量有望大幅增长,截至 2025 年 Q1 部分厂商在手订单超万台 [3][17][18] 投资建议及相关标的 - 建议关注具备运营能力或场景的公司以及上游核心零部件和算法平台公司,如物流运营的开勒股份等,零部件和算法平台的经纬恒润等 [19][20]
比亚迪韩冰:当智驾系统接管方向盘时,安全就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1 05:15
智能驾驶安全技术 - L3自动驾驶产业技术的核心和瓶颈是安全 需要通过冗余设计 交互安全策略 协同安全设计等方法构建安全体系 [1] - 公司通过八大硬件冗余设计保障有条件自动驾驶的功能安全 在交互安全方面保障人机优先 通过驾驶员监管能力监测实现及时可靠的监管策略 [3] - 若驾驶员未成功接管 系统将继续保持运行 在人机交互设计方面通过光学 声学 触觉等多方式实现安全过渡 [3] 车路云协同技术 - 车辆搭载V2X硬件可实现协同感知功能 提升车辆服务的安全性 高效性和便捷性 [3] - 在网络与数据安全方面 通过硬件与固件层安全防护 通信安全架构 软件与数据安全防护等方案构建整车纵深防御安全体系 [3]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化车路云协同 通过安全体系创新 数据驱动迭代和行业协同引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全民智驾新时代 [3]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司积极探索智能驾驶产业规模化爆发新时代的技术路径 为全球智能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