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保护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不留情面,印度被逼到墙角,莫迪灵机一动,想起中俄印联合
搜狐财经· 2025-07-26 23:43
美印贸易摩擦 - 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印度是全球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将实施对等关税政策 [1] - 2024年美印双边贸易额为1290亿美元,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达457亿美元 [3] - 印度对美国摩托车征收的关税高达100%,而美国对印度同类产品的关税仅为2.4% [3]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预计将使印度每年损失约70亿美元,主要冲击钢铁、铝、汽车等出口行业 [3] 印度的反制措施 - 印度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采取反制措施,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3] - 印度放宽中企赴印投资限制,允许中企持有印度公司至多24%的股份且无需政府审批 [4] - 印度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被视为缓和中印关系的重要信号 [4] 印度的东方转向策略 - 印度经济增长放缓,外资撤离严重,莫迪政府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 [6] - 202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为138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7% [6] - 印度允许中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智慧城市和工业园区的开发 [6] - 印度推动与中国在数字经济、半导体等领域的合作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6] 印度与其他东方国家的合作 - 印度宣布加强印度-东盟全面伙伴关系的十点计划,涵盖经贸、数字科技、防务等领域 [7] - 印度与马来西亚签署协议,升级双边经济合作,共同推动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7] 印度的国内挑战 - 印度农民强烈反对开放农产品市场,担心外国农产品涌入冲击本土农业 [6] - 2025年全印度农民协会发起全国抗议,反对印美贸易协议中的农业条款 [6] - 印度与中国在边境问题上的分歧可能影响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6]
美国关税战压顶,欧盟扛不住,冯德莱恩访华前先去日本,事情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7-26 10:05
美欧贸易冲突 - 美国对欧盟加征多轮关税:10%基础关税覆盖大部分商品 25%针对汽车及零部件 50%针对钢铁铝制品 [3] - 7月威胁升级:拟对欧盟农产品征收17%关税 重点针对法国葡萄酒荷兰花卉等优势产品 [3] - 8月1日起计划实施30%全面关税 涉及欧盟对美出口5300亿欧元商品的70% [4] 欧盟经济冲击 - 德国汽车制造业受重创:高关税削弱价格优势 预计在美销量将显著下滑 [4] - 出口厂商利润空间被压缩 产品价格抬升导致竞争力下降 [4] - 美欧盟友关系出现裂痕 经济利益冲突凸显 [4] 欧盟寻求战略合作 - 冯德莱恩访日推动"竞争力联盟":联合开发稀土资源 目标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6] - 拟整合日本技术与欧盟资金资源 建立独立供应链 [6] 中欧关系动态 - 经贸合作基础深厚:互为重要贸易伙伴 建交50年成果丰硕 [6] - 欧盟近期对华政策矛盾:跟随美国炒作"产能过剩" 推行"去风险"战略限制中国企业 [6] - 中国回应保持克制:抗议欧盟对俄制裁波及中企 强调稀土政策符合国际惯例 [7] 中欧合作前景 - 合作领域广阔:气候变化多边贸易体系等全球治理议题 [6] - 中国推动对话合作 期待欧盟采取务实平等态度 [7] - 合作潜力取决于欧盟是否停止摇摆政策 停止损害中国利益 [9] 全球经济影响 - 美国关税战冲击全球经济秩序 欧盟需展现担当 [9] - 中欧协作可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推动公平贸易体系 [9]
反转!德国撕下温和面具,从谈判到“宣战”,川普肠子快悔青了
搜狐财经· 2025-07-26 03:01
美欧贸易争端升级 - 美国总统川普决定将德国汽车关税从2.5%大幅提升至25%,并持续施压对欧洲增加关税,特别是针对汽车和钢铁行业 [1] - 德国从温和谈判立场转向强硬对抗,经济大臣公开表示"如果美国想要战争,那就给他们一场",显示态度剧变 [1][9] - 美国在7月12日通知欧盟,计划自8月1日起对欧盟产品单独加征30%关税,成为德国立场转变的直接导火索 [2][9] 德国经济与行业影响 - 汽车工业占德国对美国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25%的高关税将严重打击其支柱产业 [2][4] - 钢铁行业同样面临严苛关税,双重打击下德国在美国市场份额预计将显著萎缩 [1][4] - 作为全球最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德国对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异常敏感 [2] 欧盟内部格局变化 - 德国从"温和派"转向"强硬派",改变了欧盟内部以法国为首的强硬派与德国温和派的对立格局 [6] - 欧盟已准备两轮关税反制措施,并考虑启用"反胁迫工具"应对美国压力 [9] - 7月15日德国总理默茨警告美国不要低估欧盟反制决心,显示欧盟整体立场趋于强硬 [9] 全球贸易潜在影响 - 美国"美国优先"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稳定性被打破,国际信誉受损 [8] - 德国采取"以战促和"双轨策略,既展现强硬反制又保留谈判空间 [8] - 8月1日关税大限临近,博弈结果将直接影响美欧经济并可能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11]
加拿大讨好特朗普对华加税,中方订单给澳洲
搜狐财经· 2025-07-26 00:26
加拿大钢铁行业 - 加拿大政府对含中国冶炼成分钢材加征25%惩罚性关税 [1] - 加拿大钢铁行业产量暴跌30% [3] - 政策豁免与美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 仅对中国实施严格配额限制 超配额部分加征50%关税 [3] 中澳农产品贸易 - 中粮集团向澳大利亚采购37亿美元农产品 包括15万吨油菜籽 10万吨谷物 5万吨坚果 [4] - 澳大利亚280万瓶葡萄酒重新获得中国市场准入 [6] - 澳大利亚牛肉登陆中国电商平台首页 [6] 加拿大油菜籽产业 - 中国原为加拿大油菜籽最大买家 年进口量400万吨 支撑25万农民生计 [6] - 加拿大对华油菜籽出口量骤降至0.03% 国内价格暴跌12% [6] - 七家加拿大榨油厂因订单取消被迫关闭 [6] 贸易政策影响对比 - 加拿大港口积压1800个集装箱 商会报告显示损失90亿加元生意 [8] - 澳大利亚货轮持续向中国运送农产品 带动当地农业收入增长 [6][8]
美加贸易谈判陷入僵局 特朗普威胁对加拿大征收更高关税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23:16
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可能不会与加拿大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并威胁最快将在一周内对加拿大加征更多或更高的关税 [1] - 特朗普已于7月10日向加拿大总理卡尼发出正式信函,威胁若在8月1日前无法达成协议,将对加拿大商品征收35%的关税,目前这类商品大多已处于25%的加税状态 [1] - 特朗普引用紧急权力,并以"芬太尼贩运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由推动此措施 [1] - 特朗普提到与澳大利亚、欧盟和中国的谈判取得进展,但对加拿大直言批评"我们跟加拿大没有协议,我们也一直没怎么把重心放在他们身上" [2] 加拿大立场与回应 - 加拿大总理卡尼及其内阁频频释放"无意匆促签约"的信号 [2] - 加拿大首席贸易谈判官员对在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持谨慎态度,贸易部长Dominic LeBlanc称"目标必须建立在为加国经济和工人争取最大利益的基础上" [2] - 卡尼明确表示"我们的目标不是不计代价地签署一份协议" [2] 关税现状与影响 - 加拿大的钢铁和铝产品目前正承受高达50%的美国关税 [1] - 加拿大出口至美国的能源及钾肥被征收10%的关税 [1] - 大多数加拿大商品仍可豁免于35%关税前提是其符合《美加墨协定》中有关北美原产规则的规定 [1] 其他贸易争议 - 特朗普反对加拿大计划对科技巨头如亚马逊、苹果、谷歌和奈飞提供的数字服务征税,并中止与加方的贸易谈判,直至该税种取消 [3] - 特朗普延续其对加拿大乳制品进口限制的批评立场 [3] - 加方在5月发表的施政纲领中誓言将继续捍卫供给管理制度 [3]
国际锐评丨下一个50年,中欧如何少走弯路、互利共赢?
央视新闻· 2025-07-25 12:40
中欧经贸关系 - 中欧年度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7858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从几乎为零增长到约2600亿美元 [2] - 中国在欧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2800家,覆盖欧盟全部成员国,雇佣外方员工超27万人 [3]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中企投资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焕发新生 [3] 行业合作领域 - 双方提出深化绿色和数字伙伴关系,欧方表示愿促进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 [4] - 中欧在绿色转型、物流网络与供应链、生物技术等领域存在广阔合作机遇 [4]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指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在欧洲创造了增长、繁荣和价值 [2] 市场动态与投资 - 欧方表示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欢迎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兴业 [1][4] - 中方希望欧方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为中国企业赴欧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4] - 欧洲企业从中国市场获得丰厚回报,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欧洲企业提供机遇 [3] 全球经贸影响 - 中欧发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为全球作出表率 [1][4] - 欧方支持世贸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双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 [4] - 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市场,合作对国际经贸关系具有建设性影响 [5]
想打仗?奉陪到底!德国彻底不忍了,中国给的3件法宝够对付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7-25 08:26
德国经济命脉与汽车行业 - 德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汽车、化工、机械是三大支柱产业,其中汽车行业70%以上依赖海外市场[5] - 奔驰在中国市场销量占比达33%,大众在中国市场份额接近50%,美国是德国汽车第二大客户[5] - 美国拟对欧盟汽车加征15%-30%关税,将直接冲击德国汽车业价格体系,可能导致亏损或退市[5] 中德产业合作深化 - 中国加快德资企业审批速度,宝马、大众新项目快速获批,放宽新能源车和智能制造领域合作限制[15] - 中国对高性能稀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德国成为欧洲唯一能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制造高端磁体的国家[19] - 德国在野党计划组织史上最大规模企业家代表团访华,双方在产业链和技术层面形成互补[21] 欧盟对美贸易反制措施 - 德国经济部、财政部、交通部联合提案,要求欧盟对美国新能源车、高端医疗设备、智能制造产品启动"对等性特别关税"评估[23] -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迅速支持德国提案,形成联合反制阵线[25] - 欧盟准备930亿欧元反制商品清单,瞄准美国痛点行业[35] 全球产业格局变化 - 德国汽车业面临结构性挑战,需重新平衡中美两大市场依赖度[5][15] - 稀土供应链变化使德国获得战略筹码,在高端制造领域地位提升[19] - 欧盟首次以统一立场对抗美国贸易政策,标志着全球贸易权力格局重塑[25][33]
倒计时下的墨西哥:新逻辑与潜规则
暗涌Waves· 2025-07-25 06:16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将在瑞典展开新一轮经贸会谈,被视为两国关系重要风向标 [1] - 90天缓冲期为谈判构建了缓冲带,但小国已受到冲击 [2] 墨西哥经济与贸易 - 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每年两位数增长 [3] - 2024年墨西哥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六大出口目的国,出口同比增量排名第三 [3] - 国际货币基金将墨西哥2024年经济增速预期从1.4%下调至-0.3%,成为G20中唯一预计负增长经济体 [3] - 特朗普宣布2025年8月1日起对墨西哥输美产品征收30%关税 [10] 制造业与供应链 - 中企通过"本国零件+墨西哥组装+美国市场"转口模式赴墨设厂 [3] - 4月关税战后墨西哥在建工厂停工,新增投资计划暂停 [9] - 2024年Q3中国企业赴墨建厂热度下降,大公司项目几乎全停 [10] - 墨西哥连续三次提高进口关税,希望引导外资在当地建厂 [11] - 中企打造海外第二条供应链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11] - 福特通用宝马要求下游厂商转移供应链至拉美、东欧或东南亚 [12] 跨境电商 - 墨西哥是拉美第二大经济体,1.3亿人口,人均GDP1.3万美元,消费潜力相当于小号中国 [14] - 墨西哥互联网普及率86.51%,电商渗透率仅18% [14]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SHEIN、TEMU、TikTok在墨西哥投入巨量资源 [14] - 2025年1月1日起墨西哥对中国商品征收19%关税,但销量仍保持两位数增长 [17] - 中国商品在墨西哥性价比优势明显,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17] 新能源行业 - 墨西哥新能源发展经历三个阶段:2012-2018年黄金期、2018-2024年政策收紧期、2024年后政策再度开放 [19] - 墨西哥国家电力公司CFE年投资需求40亿美元,实际能力不超过10亿美元 [20] - 外资在墨西哥新增大型电力项目持股可能不超过46% [20] - 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机会有限,储能和输变电领域存在更多机会 [20] 企业出海管理 - 出海企业初期需要中方领导亲自参与,后期可逐步本地化 [22] - 墨西哥罢工和游行频繁,2024年首都爆发至少8起大型示威活动 [24] - 拉美企业管理体系类似分封制,强调层层对上负责 [25] - 极兔海外本地员工比例超过95%,严控中方外派名额 [26] - 企业需平衡合规与关系,墨西哥位于法制化程度轴线中间位置 [30][31] 市场特点与规则 - 墨西哥市场高毛利,中国商户年交易量可达数亿 [14] - 墨西哥物流成本高,本土快递运费达300-400比索,但引入先进设备可实现降维打击 [15][16] - 墨西哥重视合同执行,30天账期必须严格遵守 [32] - 极致内卷模式在墨西哥不适用,打破市场平衡会面临严重后果 [33]
3国已经倒戈!美国对中国发号施令:不许继续扩大出口!理由太荒唐了!
搜狐财经· 2025-07-25 02:27
美日贸易协议 - 美国对日本实施15%的"对等关税",并要求日本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方分走90%的利润 [1] - 日本需向美国大幅开放市场,包括汽车、卡车、大米及其他农产品领域 [1] -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承认协议内容属实,并称其为长期谈判的成果 [1] 美菲及美印尼贸易协议 - 美国将菲律宾关税降低1%至19%,换取菲律宾对美零关税及市场开放 [3] - 印尼需取消99%的贸易壁垒,向美国供应关键矿产,并对美产品零关税 [3] - 印尼还需购买150亿美元能源产品、45亿美元农产品及50架波音飞机 [3] 美国对华贸易策略 - 美国财长贝森特威胁对中国实施100%二级关税,要求中国禁止购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 [3] - 美国国防部禁止中国工程师参与美国云端服务,微软调整服务方式以排除中国团队 [4][5] - 美国试图通过贸易协议及技术封锁限制中国发展,维持自身技术优势 [4][5] 中国应对措施 - 中国外交部反对将地缘政治议题纳入贸易谈判,拒绝非法单边制裁 [5] - 中国企业已熟练应对反倾销调查,出口结构优化,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 [5] - 中国依托内需市场及完整产业链,构建多元化全球贸易体系对冲美国打压 [8] 全球贸易影响 - 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破坏全球贸易秩序,否定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 [7] - 中美贸易战威胁全球经济稳定,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中等收入家庭年损失1700美元 [7] - 中国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如"一带一路")增强贸易韧性,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8]
利空突袭!最新宣布:下调至“恶化”!
券商中国· 2025-07-25 00:55
美国经济前景展望 - 惠誉将美国约25%的行业年内前景展望下调至"恶化",预计GDP增长势头将在年内放缓[2][4] - 特朗普政府贸易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是主要风险因素,政策指引不明朗影响美国信贷状况[5][6] - 美国政府赤字预计保持在GDP的7%以上,债务与GDP之比将在2029年升至135%[7]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与欧盟贸易谈判前景不明,欧盟已通过对930亿欧元美国产品加征反制关税的措施[2][16] - 美国与印度贸易谈判陷入僵局,核心分歧包括农产品和乳制品等敏感领域[14][15] - 特朗普签署的贸易协议透明度不足,增添了印度政府的担忧[15] 财政政策影响 - "大而美"法案将使美国联邦赤字扩大3.4万亿美元,导致未来十年1000万美国人失去医疗保险[9] - 该法案预计扩大贫富差距,最贫困阶层每人每年损失约1600美元,最富裕家庭平均年收入增加1.2万美元[9] 金融市场预测 - 惠誉预测到2025年美国高收益债券违约率将从4.0%升至4.5%,杠杆贷款违约率从5.5%升至6.0%[10] 欧美贸易关系 - 欧盟考虑动用《反胁迫工具法案》反制美国,可能影响亚马逊、微软等数字服务提供商[21][22] - 若谈判失败,欧盟准备对720亿欧元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23] - 美国对欧盟商品征收30%关税将严重影响跨大西洋贸易和供应链[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