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搜索文档
8.3%、10.9%、32.9%,增长!“数”读前7个月机械工业亮眼“成绩单”
央视网· 2025-08-24 06:52
行业整体表现 - 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 [1] - 5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均保持增长 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 汽车制造业增长10.9%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3% 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7.1%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 [6] -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均实现平稳增长 [6] 重点产品产量 - 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48万台 同比增长13.9% [8] - 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44.7万套 同比增长32.9% [8] - 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47396万千瓦 同比增长19.6% [10] 出口与绿色转型 - 风电机组已出口至108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金额稳步提升 [10] - 机械行业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企业积极布局"源、网、荷、储"产业链各环节 [12] - 行业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品研发与应用 为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提供支撑 [12]
“九省通衢”迈向“九州通衢”
人民网· 2025-08-23 12:49
科技创新 - 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申请6297件发明专利 研发热效率45.18%的马赫动力发动机 零下40℃极寒0.6秒启动技术 全国产车规MCU芯片DF30 [5] - 孝感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12台超算设备效率达传统超算百倍 能耗仅1/150 新药研发周期从10年缩短至18个月 成本从10亿美元降至1亿美元 [6] - 楚能新能源研发2000人团队积累近5000项专利 "浸默"电池系统70秒内将电芯温度从81℃降至30℃ [6] -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转化体系 过去五年湖北研发投入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列全国前列 [8] 绿色低碳 - 梁子湖退渔还湖15.8万亩 水质稳定Ⅲ类(部分Ⅱ类) 12家水草产业链企业成立 生态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8.6% [11] - 江汉盐化工业园资源利用率达85% 企业生产成本降低20% 引入17家光电材料/湿电子化学品企业 2024年固废综合利用率97.3% [13] - 全国碳市场扩容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中碳登注册账户从2200家增至3700家 80余家双碳企业入驻 400多家涉碳企业落户环沙湖经济带 [13] 开放枢纽 - 中欧班列(武汉)开通58条跨境线路 覆盖40国120城 新增香炉山站始发站 开辟"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新路径 [16][17][18] - 鄂州花湖机场累计货运航班超6万架次 货邮吞吐量超200万吨 开通45条国际货运航线 2025年上半年货运量居全国第四 [19] - 湖北上半年进出口4023.1亿元 同比增长28.4% 较全国高25.5个百分点 跨境电商试验区实现7×24小时通关 单架次货机15分钟通关 [19]
前7个月出口同比增长84.6% 新能源汽车成汽车出口增长主要动力
经济日报· 2025-08-23 08:23
行业整体表现 - 前7个月汽车产量1823.5万辆同比增长12.7% 销量1826.9万辆同比增长12% [1] - 整车出口368万辆同比增长12.8% 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且出口表现亮眼 [1]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 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取得进展 新车型投放助力车市平稳增长 [1] 新能源汽车出口 - 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 成为外贸增长亮点 [1] -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汽车出口总量39.1% 环比提高4.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1]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出口47.5万辆同比增长210% 纯电动汽车出口83.3万辆同比增长50.2% [2] 出口格局与模式 - 出口格局呈现头部企业引领新兴企业跟进特点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品牌表现较强 [2] - CKD比重逐步提升 从整车出口转向CKD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产成为未来趋势 [2] - 长城汽车/比亚迪等企业在海外体系建设上有优秀表现 [2] 出口目的地与竞争力 - 主要出口目的国包括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菲律宾等东盟国家 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 [3] - 对欧盟地区出口6月份实现快速增长 企业通过多样化技术路线/智能化配置/出色性价比赢得海外消费者信任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规模优势显现 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 [3] 全年预期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全年汽车总销量达3290万辆同比增长4.7% [3] -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00万辆 [3]
首钢股份2025年中报:盈利逆势高增,高端化与绿色智能化转型深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04:05
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525.17亿元同比下滑7.3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66.45% [1] - 基本每股收益0.0847元同比增长66.40%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2%同比提升0.52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1.65% [2] - 货币资金余额较上年末增长58.96% [2] 成本控制与资本结构 - 财务费用4.08亿元同比下降32.13% [2] - 资产负债率降至57.43% [2] - 长期借款减少至107.89亿元 [2] - 迁钢公司铁水温降同比降低13℃达行业领先水平 [2] - 带息负债规模与融资成本双重下降 [2] 产品结构优化 - 战略及重点产品收入占比达73% [2] - 三大战略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12% [3] - 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0% [3] - 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产量增长14% [3] - 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增长33% [3] - 汽车板产量同比增长6% [3] 技术创新突破 - 获得专利授权208项(发明专利76项) [3] - 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8项 [3] - 0.20mm及以下超薄规格电工钢保持国内领先 [3] - 2200MPa级别热成型钢具备批量供货能力 [3] - 成为全球第四家全低温工艺产业化企业 [3] 新兴业务发展 - 新能源汽车客户供货量增长41% [3] - 中厚板风电用钢产量同比增长33% [3] - 海洋风电用钢占比创历史新高 [3] - 抗酸管线钢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3] - 容器钢实现15万立方米储油罐万吨级供货 [3] 绿色低碳转型 - 维持河北省环保绩效评价"A级"资质 [4] - 推动27家重点供应商开展物料碳足迹认证 [4] - 京唐公司实现55%以上大废钢比9炉连浇试验 [4] - 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 - 与一汽大众签署"绿钢"战略合作备忘录 [4] 智能制造升级 - 冷轧公司入选全球"灯塔工厂"(全球第7家) [4] - 京唐公司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4] - 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 [4] - 开展智慧客服等8个AI应用场景建设 [4] - 建成"一核四级多元"数字化转型架构 [4]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23:22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实现较大增长,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3] - 2025年1-6月中国生铁产量43,468万吨同比下降0.8%,粗钢产量51,483万吨同比下降3.0%,钢材产量73,438万吨同比增长4.6% [3] - 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93.75点,同比下降13.35% [3] - 国家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政策,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行业供给端保持减量发展 [4] - 下游需求存在结构性发展机遇,高端制造业用材、绿色低碳用材、新能源用材带来新的高质量用钢需求 [4] - 钢铁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绿色转型促进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4][5]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精益制造、精准服务"战略定力 [6] - 持续推进以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为重点的高端产品研发生产 [6] - 致力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钢铁上市公司 [6] - 主营业务为钢铁产品和金属软磁材料(电工钢)的生产和销售 [7] 经营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25.17亿元,同比降低7.35% [11] - 利润总额8.76亿元,同比增长70.26% [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66.45% [11] - 每股收益0.0847元,同比增加0.0338元/股 [11] - 总资产1294.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501.22亿元 [11] 产品结构优化 - 战略及重点产品占比73% [17] - 三大战略产品(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产量同比增长约12% [17] - 九类重点产品产量同比降低约9% [17] - 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0%,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提高约14% [17] - 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37%,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3% [17] - 汽车板产量同比增长约6%,镀锌产品增长约13%,高强产品增长约28%,外板产品增长约1% [17] - 新能源汽车客户供货量同比增长约41% [17] - 中厚板产品中风电用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3%,管线钢产量同比增长约67%,容器钢产量同比增长17% [18] 技术创新成果 - 获得专利授权208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 [15] - 参与制定并发布国际、国家、行业、团体各级标准8项 [16] - 取向电工钢首发两款产品,突破"低铁损"与"低噪声"难以兼顾的技术瓶颈 [14] - 智新电磁上榜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 [14] 绿色低碳发展 - 世界首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保持河北省环保绩效评价"A级" [19] - 推动上游27家供应商开展重点物料的碳足迹认证 [19] - 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一汽大众签署"绿钢"战略合作备忘录 [20] - 京唐公司实现55%以上大废钢比9炉连浇试验,创造行业废钢比例最高纪录 [20] 智能制造进展 - 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正式上线,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 [21] - 冷轧公司成功入选第13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第7家"灯塔工厂" [21] - 京唐公司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21] 成本控制措施 - 迁钢公司铁水温降同比降低13℃,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2] - 通过合金替代、优化产品材料设计降低合金消耗 [22] - 形成产供协同机制,开展全方位物料降本 [22]
中国电研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2 23: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3.29亿元,同比增长12.88%,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31.28%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1.95亿元,同比增长0.54%,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4.22% [1] - 净利率11.11%,同比增长16.41%,毛利率32.85%,同比下降1.53% [1] - 每股收益0.64元,同比增长30.6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5元,同比增长244.15% [1] - 三费占营收比13.0%,同比下降7.8%,货币资金8.3亿元,同比增长94.67% [1] 资产负债结构 - 应收账款12.64亿元,同比下降3.16%,但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270.66% [1][3] - 有息负债9593.5万元,同比增长166.36%,预付款项因执行项目及基建投入增加同比增长53.3% [1] - 在建工程因基建投入增加同比增长44.91%,短期借款因贴现票据增加同比增长111.95% [2]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29.04%,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比例为17.2% [3] 现金流与特殊项目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因销售回款增加同比增长244.15% [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因基建投入及现金管理规模增加同比下降1854.71% [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因定期存款减少同比下降96.12%,长期应付款因偿还完毕同比下降100% [2] 业务与行业动态 - 公司ROIC为13.91%,净利率10.4%,历史中位数ROIC为13.91%,最低年份2020年为11.62% [3] - 锂电池行业2025年上半年产量697.3GWh,同比增长60.4%,新国标加速行业洗牌与转型升级 [4] - 锂电设备业务受下游扩产缩紧及高基数影响承压,但行业绿色低碳趋势持续增长 [4] 机构持仓情况 - 广发百发大数据成长混合A新进持仓17.93万股,基金规模4.08亿元,近一年涨幅51.36% [3] - 6只指数及混合型基金新进持仓,包括中信建投中证1000增强(12.23万股)等产品 [3]
沈阳化工: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6: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5.69亿元,同比增长8.09%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41.77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63.48万元,同比增长172.57% [3] - 基本每股收益0.076元,同比增长121.90%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42%,同比提升24.67个百分点 [1] 业务结构分析 - 聚醚化工行业收入占比63.14%,同比增长19.18% [4][5] - 氯碱化工行业收入占比35.95%,同比下降1.27% [4][5] - 石油行业收入降为0,同比减少100% [4][5] - 分产品看,聚醚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9.18%,烧碱产品增长12.52%,糊树脂产品下降5.70% [4][5] - 分地区看,其他地区收入占比98.43%,同比增长10.22% [4][5] 成本费用控制 - 营业成本23.63亿元,同比增长7.10% [4] - 管理费用5950.08万元,同比下降60.34%,主要因原子公司沈阳蜡化停工费用减少 [4] - 销售费用855.78万元,同比下降21.02% [4] - 研发投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4.09% [4] - 财务费用1821.14万元,同比下降2.87% [4]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53.53亿元,较年初增长8.00% [1][5] - 货币资金9.16亿元,较年初增长8.11% [5] - 应收账款1.92亿元,较年初增长37.83% [5] - 在建工程4.35亿元,较年初下降14.59%,主要因东大泉州项目转资 [5][6] - 短期借款12.47亿元,较年初下降5.00% [5][6] 重点项目进展 - 中化东大泉州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于2025年3月试生产成功,总投资5.46亿元,已实现收益395.34万元 [6][7] - 项目全线采用蓖麻油、环氧大豆油等生物基原料,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7] - 项目推动汽车内饰、食品密封胶等领域绿色转型 [7] 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及子公司均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PVC糊树脂和聚醚多元醇新牌号 [1] - 已开发高粘度产品并形成销售,高发泡与高耐磨产品正在进行客户应用试验 [1][7] - 子公司中化东大荣获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拥有聚氨酯行业"聚醚多元醇工程技术中心" [1] - 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国家、省市科技奖项27项 [1]
服贸会前瞻|科技重塑“好房子”标准 多家企业将携智能建造成果亮相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15:57
行业展会主题与定位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以"科技赋能好房子"为核心主题 聚焦行业标准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1] - 展会系统展示建筑领域多项前沿技术及应用案例 涵盖智能建造 绿色低碳建材 模块化结构 机器人施工系统等板块 [1] - 展览强调国际协作与民生服务功能 推动建筑业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发展 [1] 企业技术展示与能力 - 北京城建集团总资产规模超过3650亿元 为全球唯一承建夏冬双奥核心场馆的企业 [2] - 北京城建首次发布智能建造全景能力图谱 涵盖底层算力 数据中台 技术矩阵与多元场景的全栈能力 [2] - 北京城建依托自建智算中心研发覆盖建筑全领域的垂直AI模型 整合人工智能 物联网 智能控制等六大技术系统 [2] - 北京城建智能混凝土养护 模板安装与拆除 高精度测量等子系统已投入应用 显著提升工程质量与安全性 [2] - 北京建工集团累计建设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 搭建符合北京市建筑标准的"好房子"实景模型 集成绿色建材 智能家居和适老化设计 [2] - 北京建工以"6S店"沙盘演示工程建造机器人全周期服务模式 包括购买 定制开发 租赁与操作培训 [3] - 北京建工展出新一代应急调度车 融合北斗定位 InSAR遥感监测 AI视频分析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灾害监测网络 [3] - 中建八局围绕五大模块系统呈现"好房子"建设体系 包括自研"天蝉"施工机器人集群 墙体开槽机器人 混凝土振捣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3] - 中建八局搭建国内首个节能对比验证平台"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实验室" 推出"绿碳方舟"碳管理平台 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自动采集与优化调控 [3] 产品体系与技术创新 - 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推出适用于保障房 城市更新 乡村振兴等多种场景的产品体系 [4] - 模块化多高层住宅系统基于"纵肋叠合剪力墙"结构提升户内有效使用面积 [4] - 三类装配式农宅方案满足不同地区乡村建设需求 [5] - 可快速部署的模块化旅居产品用于文旅 临时设施与旧城改造 [5] - 城市更新配套产品包括高性能整体卫生间与"城市驿站"多功能岗亭 [5] - 混凝土构件智能制造产线依托机器人集群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 [5] 行业协同与标准建设 -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组织10余家行业协会与头部企业采用"1+N"联合展陈模式 [5] - 联合展区划分为"好建材 好建造 好科技 好服务"四大板块 展示新型绿色建材 城市更新技术 智能管理系统等 [5] - 展会组织多场配套活动包括绿色智建赋能好房子发展论坛 京港澳建筑业协会交流研讨会 低碳信用评价标准推介会 [5] 国际业务与行业影响 - 中建八局承建埃及新行政首都CBD 老挝国家会议中心 泰国曼谷机场等项目 显示海外建设能力 [3] - 企业将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市场合作 推广中国建造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3] - 北京建筑企业借助科技手段提升行业生产力 为中国乃至国际城市建设提供"北京方案"与"中国智慧" [6]
城市24小时 | 密集“串门”,郑州要带队“出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5:56
郑州都市圈食品产业协同发展 - 郑州都市圈考察团赴漯河考察食品产业 包括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 中原食品实验室和河南安迈康生物科技公司 赞赏漯河做大做强食品产业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1] - 郑州都市圈规划到2027年在高端装备 绿色食品 新材料等领域培育2-3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此次考察重点为食品产业[1] - 全国超60%速冻食品产自郑州 方便面市占率超20% 枣制品规模全国居首 拥有三全 思念 蜜雪冰城等品牌 漯河有7000多家食品企业 产业规模超2500亿元 孕育双汇 卫龙等企业[2] - 郑漯现代食品产业带是郑州都市圈8条重要产业带之一 以京广线串联新乡 郑州 许昌 漯河等城市 依托新郑 临颍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现代食品产业带[2] - 郑州作为都市圈龙头城市 近期已与新乡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许昌 焦作等8地交流互动 加快建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都市圈[2]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 昆明召开南亚东南亚入境消费第一城全球首发大会 成立跨境消费联盟 首发KUNMING PASS一卡通和春城消费指南 建设南亚东南亚入境消费第一城[3] - 杭州将向2025年8月28日至12月31日登记结婚的新人发放总额1000元消费券 每对新人可领取10张满2000元减100元券[4] - 国务院批复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和创新发展高地[5] - 浙江国资平台发布三大百亿基金集群 服务于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 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6] 绿色金融与跨境融资 -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7] - 试点政策允许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 扩大跨境融资规模上限 由银行直接办理外债登记 提升便利化水平[9] 新能源汽车产业数据 - 2025年1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超820万辆 市场渗透率提升至45% 提前超额完成2025年20%渗透率目标[10] - 安徽汽车产量175.57万辆居首 广东152.22万辆第二 重庆142.42万辆第三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85.53万辆居首 江苏81.06万辆第二 陕西74.35万辆第三[14] 科技企业排名 - 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前三为华为投资控股 DeepSeek和宁德时代 前十包括中国种子集团 阿里巴巴 腾讯科技 比亚迪 字节跳动 宇树科技和大疆创新[15] - 广东14家企业上榜占28% 深圳9家 广州3家 惠州和中山各1家[15]
2025 年 8 月 22 日沪指站上 3800 点,算力芯片股集体爆发
国元证券· 2025-08-22 15:13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22日沪指站上3800点,算力芯片股集体爆发,上证指数上涨1.45%,深证成指上涨2.07%,创业板指上涨3.36% [2][15] - 市场成交额25788.4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185.04亿元,全市场2802只个股上涨,2396只个股下跌 [2][15] - 成长风格表现领先,电子行业涨幅达4.91%,通信行业涨幅3.68%,计算机行业涨幅3.45% [2][20] - 主力资金净流入254.19亿元,超大单净流入393.72亿元,南向资金净流入51.65亿港元 [3][26] - 全球市场表现分化,亚太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欧美股市普遍下跌 [4][5][32][3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于3825.76点,上涨1.45%,成交额10950.91亿元,增加973.50亿元 [15][17] - 深证成指收于12166.06点,上涨2.07%,成交额14516.18亿元,增加253.03亿元 [15][17] - 创业板指收于2682.55点,上涨3.36%,成交额6977.40亿元,增加413.66亿元 [15][17] - 科创50指数上涨8.59%,中证全指上涨1.65% [15][17]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排序为成长>金融>周期>稳定>消费,大盘成长领先小盘价值 [2][20] - 电子行业涨幅4.91%,通信行业涨幅3.68%,计算机行业涨幅3.45% [2][20] - 银行行业下跌0.29%,石油石化行业下跌0.10%,农林牧渔行业下跌0.09% [2][20] - 概念板块中中国AI50上涨5.31%,国家大基金持股上涨5.00%,中芯国际上涨3.67% [2][23] 资金流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254.19亿元,超大单净流入393.72亿元,大单净流出139.53亿元 [3][24] - 中单资金净流出395.95亿元,小单净流入141.76亿元 [3][24] - 南向资金净流入51.65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5.91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45.74亿港元 [4][26] - 港股市场成交额2855.84亿港元,增加460.97亿港元 [4][26] ETF资金流向表现 - 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38.39亿元,增加12.28亿元 [3][28]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60.31亿元,增加20.34亿元 [3][28] - 南方中证500ETF成交额58.03亿元,增加37.75亿元 [3][28] - 创业板指ETF资金流入6.24亿元 [3][28] 全球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93%,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71% [4][32] - 日经225指数上涨0.05%,澳洲标普200指数下跌0.57% [4][32] - 德国DAX指数上涨0.07%,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23%,法国CAC40指数下跌0.44% [5][33] - 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34%,标普500指数下跌0.4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34% [5][33] - 美股热门科技股中特斯拉下跌1.17%,苹果下跌0.49%,谷歌上涨0.22%,英伟达下跌0.24%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