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燃料电池电堆
icon
搜索文档
华昌化工2025年中期报告:积极应对周期影响,新项目储备未来增长点
全景网· 2025-08-28 01:52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但战略转型坚定 营收32.17亿元 净利润1092.43万元[1] 主业产品价格下行及周期性检修导致利润下滑[2] 但通过新能源布局和重大项目推进储备未来增长点[3][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2.17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92.43万元[1] - 联碱产品毛利减少约1.61亿元 肥料产品减少约0.84亿元 精细化工产品毛利减少约3.47亿元[2] - 总资产76.60亿元 资产负债率维持较低水平 在建工程金额较期初增长66.87%至15.15亿元[2] 业务运营 - 三大主业板块联碱 化学肥料和精细化工产品价格普遍下滑[2] - 完成较大工作量周期性检修 为后续新项目投产准备条件[2] - 尿素装置节能改造 异辛酸等项目拓展新材料产业链[3] 战略布局 - 氢能产业依托子公司华昌能源科技推进燃料电池电堆 发动机及测试系统自主研发与示范应用[3] - 年产30万吨多元醇及配套设施项目进度达85% 预计投产后年增收益约2.5亿元[4] - 氨合成装置智能化技术改造等重大项目投入显示积极扩产和技术升级[2] 行业地位 - 2023年再度被评为纯碱行业和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3] - 通过技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成本控制和绿色生产方面具备行业领先优势[3] - 化工行业面临环保 能源与产能调整背景 公司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和复苏潜力[4] 未来展望 - 下半年检修结束和新项目投产将提升产能利用率[4] - 氢能业务符合国家双碳政策方向 为公司未来能源转型埋下伏笔[3] - 新项目投产进度及氢能业务实质进展将成为公司未来价值重估的关键[4]
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21:13
合资公司设立与投资 - 公司与蜀道集团、丰田汽车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2.36亿元 公司持股45% 蜀道集团持股5% 丰田持股50% [3] - 蜀道集团将5%股权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 合资公司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 - 合资公司已完成国内外经营者集中审查及工商注册登记 取得营业执照 [3] 合资公司业务布局 - 合资公司聚焦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与开发业务 [3] - 公司正组建独立研发团队 构建自主产品研发及迭代能力 [3] - 生产线落户成都青白江区 已完成厂区选址及厂房设计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3] 市场拓展战略 - 以成渝氢走廊应用场景为依托 重点推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 [3] - 积极拓展氢能发电等其他领域应用场景 [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2] - 公司无优先股股东及存续债券 [2] - 报告期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或公积金转增股本 [2]
国鸿氢能(09663)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2:59
公司股份转换备案 - 中国证监会批准国鸿氢能12名股东将合计41,303,978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流通 [1] - 股份转换需在备案通知书出具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 否则需更新备案材料 [1] - 参与股份转换的股东包括共青城水大鱼大科技产业投资中心等12家机构 [3][4] 公司市场地位 - 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 公司自2017年至2022年连续六年排名中国第一 [4] - 按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价值计 公司2022年排名中国第一 [4] - 按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量计 公司2022年排名中国第二 [4]
蜀道装备携手丰田成立氢能源合资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4:57
合资公司设立与股权结构 - 蜀道装备与日本丰田合资成立的蜀道丰田氢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于7月28日完成工商登记 注册资本2.36亿元[1][2] - 股权结构为日本丰田持股50% 蜀道装备持股45% 蜀道集团持股5% 蜀道集团将5%表决权委托蜀道装备行使 合资公司纳入蜀道装备合并报表范围[2] - 合资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蜀道装备董事长胡圣厦[2] 业务聚焦与战略方向 - 合资公司业务聚焦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 重点推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 并拓展至低空经济无人机和储能领域[1][2][4] - 技术研发方面正组建独立团队构建自主产品研发能力 生产制造方面在成都建设生产线实现本地化生产[2] - 以成渝氢走廊应用场景为牵引 通过"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模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推动氢能技术创新与商业化转化[5] 项目建设与投产计划 - 燃料电池生产线已完成成都市青白江区厂区选址及厂房设计 当前建设有序推进[5]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 各方计划在10个月内完成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并投运[1][5] 产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日本丰田在氢能源领域布局已久 2024年12月曾与亿华通共同增资合营公司[3] - 四川省2025年6月发布氢能产业规划 目标到2027年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超4000辆 到2035年建成国内主要绿氢供应基地[6] - 合作看重四川氢能产业禀赋与物流优势 蜀道装备已成立氢能研发中心并推进加氢站及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布局[4][5]
蜀道装备与丰田的氢能源合资公司昨日成立 预计四季度建成投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5:28
合资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蜀道装备与日本丰田合资成立的蜀道丰田氢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于7月28日完成工商登记,注册资本2.36亿元 [1][2] - 合资公司股权结构:蜀道装备持股45%,蜀道集团持股5%,日本丰田持股50%,蜀道集团将5%表决权委托给蜀道装备,合资公司纳入蜀道装备合并报表范围 [2] - 合资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蜀道装备董事长胡圣厦 [2] 合资公司业务与技术规划 - 合资公司将从事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及研发,聚焦重卡、低空经济无人机和储能领域 [1][2] - 技术研发方面正在组建独立团队,逐步构建自主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制造方面在成都建设生产线实现本地化生产 [2] - 市场拓展以成渝氢走廊应用场景为牵引,重点推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并拓展氢能发电等领域 [2] 项目进展与投产计划 - 合资公司燃料电池生产线已完成成都青白江区厂区选址及厂房设计,建设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 [3] - 各方计划在10个月内完成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并投运 [3] 公司战略与政策支持 - 蜀道装备通过合资整合资源,以"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为起点打通产业链,推动氢能技术商业化及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 [3] - 四川省规划到2027年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超4000辆,建成1-2条氢能轨道交通示范线;截至2024年底已推广超1000辆汽车及18座加氢站 [4][5]
蜀道装备:与蜀道集团、丰田汽车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合资公司完成工商登记
快讯· 2025-07-29 08:40
合资公司设立 - 蜀道装备与蜀道投资集团及丰田汽车共同设立合资公司蜀道丰田氢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3600万元人民币 [1] - 合资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并通过国内外经营者集中审查 [1] 业务范围 - 合资公司将从事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电堆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及开发业务 [1] 项目进展 - 燃料电池生产线项目已完成厂区选址及厂房总体设计工作 [1] - 生产线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 [1]
陕西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崛起
科技日报· 2025-07-28 08:01
氢能产业赛事与技术转化 -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西安站赛事汇聚"政产学研用金"资源,设立双赛道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10支科研团队入围十强 [1] - 赛事依托陕西氢能产业崛起背景,全省已集聚超百家氢能企业,覆盖全产业链,2024年产值预计突破40亿元 [1] 核心技术突破 - 西北首条全自动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投产,氢燃料电池电堆实现材料、研发到生产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 [2] - 旭氢时代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发布陕西首台氢燃料电池电堆,2025年攻关150千瓦大功率技术,预计年产2000台(套)供应1000辆氢能重卡 [2] - 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将成本从23.3元/公斤降至11元内,工厂已投产助力绿氢普及 [3] 示范应用进展 - 陕西省规划推动氢能重卡在短倒运输、城际物流等场景规模化示范,并拓展至公交、市政等领域 [4] - 韩城—西安氢能走廊实现200公里运输,蒲城县开通陕西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百公里耗氢4.5公斤 [5] - 茯茶镇景区推出氢能助力车,换氢瓶仅需10秒,续航超80公里 [6] 政策与标准支持 - 陕西省出台《"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成立省市级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场景落地 [6] 产业生态布局 - 陕西氢能公司在榆林建设全国首个省级氢能全产业链项目,涵盖制氢、储运、应用等环节 [7] - 氢能国际联合实验室启动,聚焦储氢材料、AI辅助制备等国际合作 [7] - 全省构建"一核引领(西咸新区)、两轴联通(榆林-西安等)、三心支撑(西安/榆林/渭南)"发展格局 [8][9] 产业集群规模 - 西咸新区聚集87家氢能企业(占全省半数),涵盖上中下游全链条,包括42家制储加氢企业、18家燃料电池企业 [10] - 2025年目标:高纯氢产能5万吨/年、200家以上氢能企业、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0亿元 [11] - 2030年规划形成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支撑碳达峰目标 [11]
氢动三秦 破壁新局 陕西全链攻坚锻造千亿氢能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7-24 01:36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陕西省已集聚超百家氢能企业,覆盖制储运加用全链条,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预计突破40亿元[1] -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汇聚"政产学研用金"资源,设立创新创业与技术攻坚双赛道,加速氢能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1] - 陕西省氢能产业规划显示,到2025年全产业链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2030年形成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4] 技术创新突破 - 陕西旭氢时代科技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团队发布陕西首台套氢燃料电池电堆,填补省内空白[2] - 企业正在研发单堆功率15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电堆,预计年内发布,性能达国内领先水平[2] -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开发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将储运成本从23.3元/公斤降至11元/公斤,年产2000吨工厂已投产[3] 产业链布局 - 西咸新区引入培育87家氢能企业,占全省半数以上,包括上游42家、中游18家、下游27家[6] - 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在榆林建设从制氢、储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5] - 全省规划打造"一核引领,两轴联通,三心支撑"的氢能发展格局,形成三大产业集群[6] 应用场景落地 - 西北首条全自动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满产产能2000台套,最高年产值3亿元,可为1000辆氢能重卡供应核心部件[2] - "韩城-渭南-西安"氢能走廊日均运输量超20万吨,陕西省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百公里耗氢仅4.5公斤[3] - 茯茶镇景区推出氢能助力车,换氢瓶只需10秒,续航超80公里[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陕西省成立省市两级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筹产业链技术资源[3] - 陕西首支8.1亿元绿色能源产业基金为氢能产业注入活力[7] - 预计2025年建成绿色产业链,高纯氢产能达5万吨/年,氢能企业超200家,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0亿元[7]
青山区:氢能储能产业聚链成群
央广网· 2025-07-18 03:02
产业集群发展 -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围绕"3+5+N"重点产业集群布局,以"链长制"为抓手,构建"引进一个链主、带动一串配套、形成一片产业"的发展格局 [1] - 氢能储能产业项目"串珠成链",形成包括催化剂、膜电极、金属极板到燃料电池电堆、PEM电解槽的全产业核心技术,以及加氢站、储能系统等协同紧密的产业闭环 [4] - 包头氢能储能产业园是自治区首家打造的产业园区,通过引进申能、远景等头部企业项目,实现产业集聚化效应和全产业链发展 [4] 氢能储能产业项目进展 - 上海申能(集团)氢能储能一体化示范项目已建成5000台套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生产线和5000台套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线,具备投产条件 [2] - 年产250MW PEM电解槽生产线和5000台套车载储氢系统集成生产线预计年底投产,四条产线投产后将达到10亿产值 [2] - 远景储能项目首期投资5亿元建设2条储能系统装配生产线,设计年产能4GWh,年产值约20亿元 [3] - 内蒙古青辰储科技投资20亿元建设智能化储能生产基地,全面建成后将形成10GWh级储能产业基地 [3] 企业投资与产能规划 - 远景蒙新集团今年将启动建设年产20GWh远景储能产业园,市场覆盖俄蒙、中亚等"一带一路"地区 [3] - 2025年青山区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4个,总投资7798亿元,年内计划投资4172亿元 [7] 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 - 氢能储能产业产品将构建"制、储、运、加、用"全产业核心装备研发制造链条,与能源、煤炭、钢铁、装备领域上下游产业联动 [2] - 项目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平台与产业集群优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 远景储能项目主要应用于独立储能电站和自建项目,未来将在包头市及自治区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3] 政府支持与服务 -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企业可实现"拎包入住",减少建设成本并加快投产 [4] - 青山区建立健全"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推进机制,提供精准指导和帮扶 [7] - 政府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强化项目落地要素保障,构建项目推进新局面 [8]
感受陕西“智造”的强劲脉搏
陕西日报· 2025-05-24 23:58
陕汽新能源智能工厂 - 陕汽新能源智能工厂重卡总装生产线采用工业机器臂实现轮胎全自动装配,视觉定位系统精度达0.02毫米,具备每年5万辆重卡底盘装配和10万辆车驾驶室总成装配能力 [2] - 总装生产线自动化率超过70%,一条生产线可同时装配10多款车型,是国内重卡领域最全能的柔性生产线之一 [3] - 智能AGV输送线实现装配工艺参数直接调用,提升物料运输效率 [3] 旭氢时代氢燃料电池生产线 - 旭氢时代拥有陕西首条全自动化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5月初完成升级,新品体积更小、功率更大 [3] - 氢燃料电池电堆是氢能车辆核心部件,占氢能重型卡车近30%成本 [4] - 第三代产品预计年内发布,单堆额定功率提升至150kW,体积功率密度达4.1kW/L,年产能2000台(套),可满足1000台氢能重型卡车需求 [4] 陕西氢能产业链发展 - 旭氢时代是陕西氢能产业链首批"链主"企业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3] - 盛世盈创氢能科技研发的"氢能小车"展示氢能应用潜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