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AI

搜索文档
钛媒体科股早知道:全球首款该细分疗法问世,机构称该细分领域是生物技术领域较为前沿方向之一
钛媒体APP· 2025-05-19 00:27
基因编辑疗法突破 - 全球首款个体化CRISPR基因编辑疗法在六个月内开发成功并应用于罕见遗传病婴儿患者 标志着人类首次实现为单个病患量身定制基因编辑治疗 [2] - 基因编辑是生物技术前沿方向 具有"一次给药、终身起效"的独特优势 能通过改写基因代码实现根治效果 [2] - 2030年全球基因编辑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增至36061亿美元 [2] 小米自研AI芯片进展 - 小米自主研发手机SoC芯片玄戒O1将于5月下旬发布 [3] - AI大模型技术开源化推动端侧AI应用发展 DeepSeek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性价比训练及推理 [3] - 端侧AIoT进入快速发展期 AI耳机、眼镜等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 SoC厂商迎来持续高速成长机遇 [3] 无人物流配送商业化落地 - 温州首批无人物流配送车获智能网联车牌照正式投用 [4] - 无人配送车市场空间测算:基于快递网点约4680亿元 基于小区数量约5460-7280亿元 [4] - Uber案例显示无人配送可降低成本6-20倍 美团若大规模应用可节约百亿级骑手成本 [4] 人形机器人康养应用前景 - 人形机器人在康养领域潜力释放 养老机器人成为科技与医疗健康融合突破口 [5] - 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在茶叶采摘、巡检执勤、养老等领域实现人机协作 [5] - 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达21亿 老龄化推动养老机器人需求增长 [5]
广和通:一季报盈利能力有所恢复,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20250516
华创证券· 2025-05-16 0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和通为全球物联网模组领先企业,持续深耕无线通信领域,强化市场领先地位,加大端侧AI和机器人投入以抓住万物智联机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94、7.52、9.00亿元,给予2025年5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38.80元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1.89亿、82.90亿、95.49亿、110.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1%、1.2%、15.2%、15.2% [1] - 2024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8亿、5.94亿、7.52亿、9.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5%、 - 11.1%、26.6%、19.7% [1] - 2024 - 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87元、0.78元、0.98元、1.18元,市盈率分别为29倍、32倍、26倍、21倍,市净率分别为5.3倍、4.9倍、4.3倍、3.8倍 [1]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76,545.35万股,已上市流通股53,292.65万股,总市值212.49亿元,流通市值147.94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50.31%,每股净资产4.87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42.01/10.18元 [3]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8.56亿元(同比 - 12.59%,环比 - 5.91%),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 - 37.30%,环比 + 634.66%),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 - 33.85%,环比 + 112.85%) [6] - 一季度毛利率17.01%,净利率6.50%,环比提升但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4年出售锐凌无线致资产出表是业绩和盈利能力下滑主因 [6] H股上市申请 - 4月25日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建设制造设施、战略投资及收购、偿还银行借款、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6] 技术布局 - 端侧AI领域技术布局行业领先,机器人领域技术积累深厚,推出AI模组、端侧AI及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等产品 [6] - 端侧AI解决方案产品开发项目2024年小批量出货、拟2025年批量出货;AI智能割草机解决方案项目2024年小批量发货、拟2025年批量出货;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开发项目拟2025年批量出货 [6]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2024 - 2027年进行预测,如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40亿、4.01亿、5.21亿、7.04亿元等 [7] - 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预测,如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6.1%、1.2%、15.2%、15.2%等 [7]
广和通(300638):一季报盈利能力有所恢复,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
华创证券· 2025-05-16 04: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观数据下滑但盈利能力环比恢复,预计2025年毛利率平稳,端侧AI和机器人业务收入增长,研发投入偏向该领域,费用率变化不大 [6] - 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建设制造设施、战略投资或收购、偿还银行借款及营运资金等 [6] - 端侧AI领域技术布局行业领先,机器人领域技术积累深厚,相关产品预计2025年批量出货,对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6]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94、7.52、9.00亿元,给予2025年5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38.80元 [6] 相关目录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8,189|8,290|9,549|11,000| |同比增速(%)|6.1%|1.2%|15.2%|15.2%| |归母净利润(百万)|668|594|752|900| |同比增速(%)|18.5%|-11.1%|26.6%|19.7%| |每股盈利(元)|0.87|0.78|0.98|1.18| |市盈率(倍)|29|32|26|21| |市净率(倍)|5.3|4.9|4.3|3.8|[1]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76,545.35万股,已上市流通股53,292.65万股 [3] - 总市值212.49亿元,流通市值147.94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50.31%,每股净资产4.87元 [3] - 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42.01/10.18元 [3] 市场表现对比图 - 展示2024 - 05 - 16至2025 - 05 - 15广和通与沪深300近12个月市场表现对比 [4][5]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百万)|1,120|1,414|1,784|2,220| |应收账款(百万)|119|115|121|144| |存货(百万)|980|1,431|1,550|1,685|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6,283|7,155|8,214|9,292|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1,266|1,382|1,485|1,581| |资产合计(百万)|7,549|8,538|9,699|10,873|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3,647|4,146|4,630|5,030|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289|445|598|761| |负债合计(百万)|3,936|4,590|5,228|5,791|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3,604|3,931|4,445|5,045|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3,613|3,947|4,471|5,082|[7]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8,189|8,290|9,549|11,000| |营业成本(百万)| - | - | - | - | |税金及附加(百万)|6,606|6,617|7,529|8,567| |销售费用(百万)|193|195|248|308| |管理费用(百万)|178|180|208|239| |研发费用(百万)|687|695|801|946| |财务费用(百万)|28|31|30|34| |营业利润(百万)|670|596|754|903| |利润总额(百万)|670|596|754|903| |净利润(百万)|677|602|762|91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668|594|752|900|[7]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440|401|521|704|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 - 479| - 131| - 204| - 213|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 - 244|24|53| - 54|[7]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增长率(%)|6.1%|1.2%|15.2%|15.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8.5%|-11.1%|26.6%|19.7%| |毛利率(%)|19.3%|20.2%|21.2%|22.1%| |净利率(%)|8.3%|7.3%|8.0%|8.3%| |ROE(%)|18.5%|15.1%|16.9%|17.8%| |资产负债率(%)|52.1%|53.8%|53.9%|53.3%| |流动比率|1.7|1.7|1.8|1.8| |速动比率|1.5|1.4|1.4|1.5| |总资产周转率|1.1|1.0|1.0|1.0|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85|94|97|94|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94|103|105|102| |存货周转天数|62|66|71|68| |每股收益(元)|0.87|0.78|0.98|1.18|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57|0.52|0.68|0.92| |每股净资产(元)|4.71|5.14|5.81|6.59| |P/E(倍)|29|32|26|21| |P/B(倍)|5|5|4|4| |EV/EBITDA(倍)|24|29|23|20|[7]
第四范式(6682.HK):业绩稳健转盈可期 全新范式集团体系下消费电子业务或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格隆汇· 2025-05-16 01:2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2.61亿元,同比增长25.1%,毛利润22.45亿元,毛利率42.7% [1] - 归母净亏损2.69亿元,同比大幅收窄70.4%,归母净亏损率降至5.1% [1] - 经调整净亏损2.92亿元,同比缩窄29.6%,连续4个会计年度环比减亏 [1] - 研发费用21.70亿元,研发费用率41.2% [1] 业务分拆 - 先知AI平台业务收入36.76亿元,同比增长46.7%,占营收主导地位 [2] - SHIFT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0.22亿元,同比下降20.3% [2] - 式说AIGS服务业务收入5.63亿元,为AI平台提供生成式AI开发工具 [2] - 发布「先知AI平台5.0」,实现算力层至应用层的端到端能力供给 [2] 行业地位与客户 - 连续六年位居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IDC数据) [3] - 标杆用户数161个,同比增长16%,平均营收1910万元 [3] - 标杆用户净收入增长率(NDER)达110% [3] - 深耕能源电力、金融、运营商等行业,拓展制造、医疗等战略领域 [3] 战略重组与2C布局 - 改组成立范式集团,企业服务业务为核心子业务 [4] - 新设消费电子业务Phancy,提供AI Agent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 [4] - 自研端侧本地运行大模型能力为Phancy核心竞争力 [4] AI Agent发展 - AI Agent聚焦六大企业功能:客户/雇员/创意/数据/代码/安全代理 [5] - 2024年落地金融风控、水电运维等10+行业Agent场景 [5] - 联合发布智能会议、AI鼠标等开箱即用级Agent解决方案 [5] 端侧AI技术 - 推出端侧推理解决方案ModelHubAIoT,支持多模型离线切换 [6] - 2025年联合宏基、联想等厂商储备AI手表/耳机/音箱等终端产品 [7] - 消费电子板块或成未来重要增长引擎 [7] AI一体机合作 - 联合华为发布大模型推理一体机SageOne IA,实现全链路国产化 [8] - 支持DeepSeek V3/R1等主流模型,GPU利用率提升30%+ [8] - 推理性能平均提升5-10倍,内置开发平台及AI应用套件 [8]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516
中原证券· 2025-05-16 00:51
报告核心观点 - 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有望延续结构性行情,政策支持与流动性宽松提供底部支撑,科技成长与消费复苏为双轮驱动主线,中长期投资者可逢低布局科技与消费升级等核心赛道,需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盘变化情况 [8][9][10][11][12] 国内市场表现 - 昨日上证指数收盘价3380.82,涨跌幅 -0.68%;深证成指收盘价10186.45,涨跌幅 -1.62%;创业板指收盘价2022.77,涨跌幅 -0.47%;沪深300收盘价3907.20,涨跌幅 -0.91%;上证50收盘价2443.97,涨跌幅 -0.52%;科创50收盘价891.46,涨跌幅0.14%;创业板50收盘价1924.26,涨跌幅 -0.67%;中证100收盘价3753.74,涨跌幅 -0.80%;中证500收盘价5715.30,涨跌幅 -1.45%;中证1000收盘价6116.76,涨跌幅0.33%;国证2000收盘价7801.23,涨跌幅0.58% [3] 国际市场表现 - 道琼斯收盘30772.79,涨跌幅 -0.67%;标普500收盘3801.78,涨跌幅 -0.45%;纳斯达克收盘11247.58,涨跌幅 -0.15%;德国DAX收盘12756.32,涨跌幅 -1.16%;富时100收盘7156.37,涨跌幅 -0.74%;日经225收盘26643.39,涨跌幅0.62%;恒生指数收盘23453.16,涨跌幅 -0.79% [4] 财经要闻 - 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投资者保护、规范市场参与人行为、强化司法行政协同 [4][8]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加快拆除改造D级危险住房 [4][8] - 工信部印发《通信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和安全生产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将提高通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治理水平,优化市场发展环境 [4][5][8] 宏观策略 2025 - 05 - 15市场分析 - 周四A股市场低开低走、小幅震荡整理,沪指在3386点附近获得支撑,小金属、食品饮料等行业表现较好,软件开发等行业表现较弱,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95倍、37.10倍,两市成交金额11906亿元,预计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建议关注食品饮料等行业投资机会 [8] 2025 - 05 - 14市场分析 - 周三A股市场先抑后扬、小幅震荡上行,沪指在3368点附近获得支撑,金融、互联网服务等行业表现较好,光伏设备等行业表现较弱,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82倍、36.92倍,两市成交金额13501亿元,预计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建议关注金融等行业投资机会 [9] 2025 - 05 - 13市场分析 - 周二A股市场高开低走、小幅震荡上行,沪指在3370点附近获得支撑,光伏设备、银行等行业表现较好,船舶制造等行业表现较弱,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80倍、37.07倍,两市成交金额13262亿元,预计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建议关注光伏设备等行业投资机会 [10][11] 2025 - 05 - 12市场分析 - 周一A股市场高开高走、小幅震荡上行,沪指在3371点附近遭遇阻力,航天航空、消费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好,贵金属等行业表现较弱,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69倍、36.13倍,两市成交金额13410亿元,预计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建议关注通信设备等行业投资机会 [12] 行业公司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点评 - 5月7日证监会印发方案,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强化利益绑定,推进第三阶段费改,降低投资者综合成本,头部基金公司发力指数型产品,中小基金公司深耕长期α收益 [14][15] 食饮行业月报 - 2025年4月食品饮料指数微跌但跑赢市场,零食、乳品和软饮料延续上涨行情,1 - 4月指数跑赢大市,子行业表现分化,估值处于十年间较低水平,建议关注白酒等板块投资机会 [17][19] 锂电池行业月报 - 2025年4月锂电池板块指数下跌7.24%,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2.60万辆,同比增长44.24%,动力电池装机54.10GWh,同比增长52.82%,上游原材料价格承压,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18] 半导体行业月报 - 4月半导体行业表现相对较强,25Q1稳健增长,SoC厂商业绩亮眼,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存储器价格环比回升,建议关注SoC厂商投资机会 [19][20][22] 新材料行业月报 - 4月新材料板块走势弱于沪深300,基本金属价格普遍下跌,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超硬材料出口量同比增长,特种气体价格环比下降,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24][25][27] 光伏行业月报 - 2025年4月光伏板块大幅走低,3月装机规模高增,硅片等价格反弹后再次下行,技术创新持续推进,建议关注主辅材和技术创新领域头部企业 [28][29][30]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月报 - 4月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表现强于市场,一季度用电量增速2.5%,规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水电、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维持“强于大市”投资评级,建议关注大型水电、核电企业 [32][35] 机械行业月报 - 4月中信机械板块下跌6.33%,跑输沪深300指数,建议关注工程机械、高铁设备等龙头企业及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 [37][38] 核电行业点评报告 - 2025年4月27日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10台核电机组,我国核电核准节奏加速,总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建议关注大型核电运营商 [39][40] 券商行业月报 - 3月券商指数冲高未果,重心下降,4月预计上市券商整体经营业绩环比有压力但变动幅度收敛,建议关注政策面以及券商板块 [41][42][43] 重点数据更新 近期限售股解禁明细 - 2025年5月16 - 19日有多只股票限售股解禁,如中科飞测解禁254.24万股,占总股本0.79%等 [44] 沪深港通前十大活跃个股明细 - 2025年5月15日A股十大活跃个股有贵州茅台、比亚迪等,成交金额不等,涨跌幅有正有负 [46]
音视频芯片加速融合端侧AI技术,推动消费类终端迈向"AI即服务"生态
36氪· 2025-05-16 00:25
端侧AI行业趋势 - 端侧AI产品如手机、PC、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汽车等正加速智能化转型,回应"智能泛在化"趋势 [1] - 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为9497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9775亿美元,2034年达12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 [1] - 国内终端设备市场中AI终端销售占比预计2027年攀升至接近80% [3] AI手机发展 - AI手机在NPU、存储、散热、显示等硬件方面显著升级,操作系统与AI深度融合成为技术能力关键指标 [3] - 华为Mate 60系列麒麟9000芯片集成NPU,支持丰富AI应用并提升处理效率 [3] - 端侧算力提升实现本地复杂AI任务实时处理,多模态交互与自然语言理解应用有革命性提升 [3] AI PC发展 - PC硬件配置更充裕,端侧算力制约较小,智能化空间更大 [4] - Windows 11 AI+ PC设计提供Recall回顾、增强搜索、照片超分、实时字幕等效率提升功能 [4] - 行业尚未找到"杀手级应用",厂商功能同质化现象明显 [4] 可穿戴设备创新 - 2025年AI智能眼镜将迎来快速增长,产业链预计2024年出货量有望破千万台 [5] - 智能眼镜功能集中在语音交互、智能导航、实时翻译、健康监测等创新 [5] - 智能手表/手环/戒指正从单一功能升级转向系统级重构,聚焦健康监测与个性化服务 [6] 情感陪伴类终端 - 多模态感知与交互能力提升推动情感陪伴类智能终端异军突起 [6] - 该品类正从单一陪伴功能向多元应用的系统智能化陪伴助手重构 [6] 芯片技术进展 - 泰凌微电子TL-EdgeAI平台支持LiteRT和TVM模型,专为低功耗边端设备设计 [7] - 炬芯科技ATS362X芯片采用三核异构架构,提供24bit无损音质和6.4 TOPS/W能效比 [8] - 北京君正自研NPU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提供"算存一体"方案 [10] - 富瀚微高性能端侧视觉AI SoC芯片实现突破,聚焦AI-ISP产品 [10] 技术融合趋势 - 芯片厂商加速Edge AI技术与低功耗无线芯片融合,音频业务预计持续高速增长 [7] - 智能终端需求拉动音视频芯片需求,厂商加码端侧AI技术布局 [11] - AI功能从简单嵌入转向深度融合视觉、音频、交互技术,由AI定义功能模块 [11]
高通(QCOM.US):短期关税影响不显著,注重长期成长逻辑
浦银国际· 2025-05-15 05: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高通“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略微调整FY2025和FY2026年盈利预测,调整目标价至178.3美元,潜在升幅17.8% [1][3] - 高通今年智能手机行业出货量预测基本不变,客户需求受当前关税影响小,提前拉货行为少 [1] - FY3Q25智能手机收入将同比增长10%,汽车收入同比增长20%,IoT收入同比增长15% [1] - 长期来看,高通非手机业务成长空间大,2029年非手机收入预计达220亿美元 [1] - 高通作为端侧AI最大受益者之一,当前远期市盈率12.7x,较年初的15x下降明显,具备吸引力 [1]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财年二季度高通收入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7%,环比下降6%,高于市场一致预期 [2] - 2025财年二季度毛利率为55.0%,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略低于市场一致预期 [2] - 2025财年二季度公司费用率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个百分点 [2] - 2025财年二季度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31.2亿美元和28.1亿美元,均略微高于市场一致预期 [2] - 公司指引FY3Q25收入中位数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环比下滑12% [2] 估值 - 采用DCF估值方法,假设高通FY2030 - FY2034的成长率为12%,永续增长率为3%,WACC是13.8%,调整目标价至178.3美元,潜在升幅17.8%,对应FY2025市盈率为17.4x [3]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预计FY2025 - FY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8.61亿美元、453.81亿美元、441.51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3%、3%、 - 3% [4][8][9] - 预计FY2025 - FY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12.3亿美元、110.26亿美元、107.35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1%、 - 2%、 - 3% [4][8][9] 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238.2美元,概率20%,条件为公司收入增长好于预期 [22] - 悲观情景目标价133.8美元,概率15%,条件为公司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22]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浦银国际对科技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如小米集团 - W、传音控股等多数公司为“买入”评级,英特尔为“卖出”评级,特斯拉为“持有”评级 [24]
高通(QCOM):短期关税影响不显著,注重长期成长逻辑
浦银国际· 2025-05-15 04: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高通“买入”评级,调整目标价至 178.3 美元,潜在升幅 17.8%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通维持今年智能手机行业出货量预测基本不变,客户需求受当前关税影响小,提前拉货行为少 [1] - FY3Q25 智能手机收入将同比增长 10%,汽车收入同比增长 20%,IoT 收入同比增长 15% [1] - 长期来看,高通非手机业务成长空间大,预期 2029 年非手机收入达 220 亿美元 [1] - 高通是端侧 AI 最大受益者之一,当前远期市盈率 12.7x,较年初 15x 下降明显,具备吸引力 [1]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 财年二季度,高通收入 10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环比下降 6%,高于市场一致预期 [2] - 毛利率为 55.0%,同比下降 1.2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0.7 个百分点,略低于市场一致预期 [2] - 费用率同比下降 4.7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1.3 个百分点 [2] -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 31.2 亿美元和 28.1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33%和 21%,环比均下降 12%,略高于市场一致预期 [2] 业绩指引 - 指引 FY3Q25 收入中位数 10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环比下滑 12% [2] - QCT 收入为 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环比下滑 5%;QTL 收入为 12.5 亿美元,同比下滑 2%,环比下滑 5% [2] 盈利预测调整 - 根据 FY2Q25 业绩以及 FY3Q25 展望,略微调整 FY2025 和 FY2026 盈利预测 [2] 估值 - 采用 DCF 估值方法,假设高通 FY2030 - FY2034 的成长率为 12%,永续增长率为 3%,WACC 是 13.8%,调整目标价至 178.3 美元,潜在升幅 17.8%,对应 FY2025 市盈率为 17.4x [3]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营业收入、毛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在不同财年有不同增速表现 [8][9] - 盈利能力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在不同财年有所变化 [8][9] - 营运能力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期天数等在不同财年有不同数值 [8][9] 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 238.2 美元,概率 20%,公司收入增长好于预期 [22] - 悲观情景目标价 133.8 美元,概率 15%,公司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22]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浦银国际对科技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和目标价,高通评级为买入,目标价 178.3 美元 [24]
东山精密推8.14亿收购全球化布局 双轮驱动总资产464.7亿累增67倍
长江商报· 2025-05-14 23:43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子公司DSG拟以1亿欧元(约8.14亿元人民币)收购法国GMD集团100%股权并进行债务重组 [1][2] - 交易旨在建立欧洲产业布局,提升汽车零部件领域市场规模,完成后DSG将全资拥有GMD集团 [1][2] - GMD集团是法国领先汽车零部件承包商,年营收10亿欧元,在12个国家拥有46个工厂和6600名员工 [2] 双轮驱动战略 - 公司确立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集中资源投入这两大核心赛道 [1][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6.02亿元(同比+11.07%),净利润4.56亿元(同比+57.55%) [1][4] - 业绩增长受益于AI对ICT基建和消费产品需求扩大,电子电路、精密组件等产品销量显著提升 [4][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67.70亿元(同比+9.27%),净利润10.86亿元(同比-44.74%),主要因LED业务资产减值和行业竞争加剧 [4] - 2009年底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总额从6.83亿元增长至464.7亿元,累计增长67倍 [1][5] - 2020-2024年累计分红12.43亿元,占各年净利润比重在10.02%-23.71%之间 [5]
奥海科技: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电源共筑长期增量-20250513
华创证券· 2025-05-13 1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奥海科技“强推”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电源共筑长期增量 [1][8] - 奥海科技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充储龙头,手机充电器全球份额第一,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控、数字能源两大增量赛道,消费电子业务有望受益于国补及端侧AI带动的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以及PC、IoT以及后装市场的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控及数字能源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奥海科技:全球手机充储龙头,拓展新能源汽车及数字能源两大增量赛道 - 深耕消费电子充储领域,创立于2004年,2020年在深交所上市,专注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通过外延并购与内部研发结合拓展业务,制定“一三三战略”聚焦三大百亿赛道 [14][15][16] - 股权结构稳定,董事长刘昊和董事刘蕾夫妇为实际控制人,核心高管经验丰富推动不同市场发展 [20][21] - 公司营收高速成长,2024年营收64.23亿元,归母净利润4.65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4.42亿元,归母净利润1.247亿元,毛利率净利率趋于稳定,研发费用率维持稳定,充电器及适配器贡献主要营收,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控和数字能源业务 [25][27][32] 二、消费电子: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积极布局手机后装市场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 - 端侧AI大势所趋,消费电子需求提振,智能手机市场复苏,AI手机渗透率攀升,端侧AI推动充电功率和电池容量提升,有望带动充电器单价提高 [33][36][49] - 无线充电市场持续增长,国内外市场发展,手机领域贡献巨大,预计2025年无线充电手机市场扩大 [50][53][55] - 奥海科技充电器全球市占率第一,前装市场深度绑定头部客户,完成20W - 200W主流功率段布局,完善全球化“研产供销”体系;后装市场为安克创新代工,打造自主品牌“AOHI”及“移速”,与前装市场差异化布局 [58][61][71] 三、新能源汽车电控:汽车智能化趋势凸显,奥海力争跻身国际电控前列 - 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出货量增长,智能化趋势凸显,电控是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高,国产新能源车企崛起 [76][81][86] - 奥海科技收购智新控制,背靠东风集团,收购后业绩上扬,核心业务为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产品,出货份额持续提升,客户广泛,研发制造实力强,完成三大关键升级,构建“汽车电子+”产业生态 [93][98][109] 四、数字能源:服务器电源在研功率高达8000W,全面布局充电桩逆变器等多项业务 - 服务器电源:AI推动服务器需求,服务器电源作为核心模块有望受益,奥海科技量产及在研功率覆盖550 - 8000W,技术有突破,导入头部厂商 [110][113] - 其他:收购飞优雀布局充电桩领域,开发国际化交流充电桩;布局欧洲逆变器市场,2024年实现三大突破,推动新能源业务增长 [116][118] 五、盈利预测及估值 - 关键假设为消费电子业务受益于国补及端侧AI量价齐升,拓展IoT和PC;新能源汽车电控业务产品向高端升级;便携储能及其他业务有望受益AI浪潮带来的服务器需求 [120]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31亿、103.11亿、121.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亿、8.01亿、9.61亿元,给予2025年22X PE,目标股价48.35元 [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