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W(01810.HK):发布YU7及玄戒芯片等新品 继续看好“人车家”全生态齐头并进
格隆汇· 2025-05-26 17:44
新品发布 - 公司召开"小米15 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发布玄戒O1、T1 芯片、YU7 SUV、15S Pro 手机、7 Ultra 平板及各科技家电等多款新品 [1] YU7 SUV - YU7 定位中大型豪华高性能SUV,预计2025年7月上市 [1] - 全系标配小米天际屏,通过全景曲面投影技术实现1.1m 全景显示 [1] - 性能方面,最大马力达690PS,零百加速3.2 秒,最高时速253km/h [1] - 续航方面,标准版续航835km为中大型纯电SUV 第一 [1] - 智驾方面,全系标配700 TOPS 英伟达Thor 芯片及激光雷达 [1] - 截至2025年5月,SU7 累计交付量超25.8 万台,2025年4月交付超2.8 万台,为20 万+价位销量第一 [1] 玄戒芯片 - 自研手机SoC 玄戒O1 首发搭载于15S Pro 手机及7 Ultra 平板 [2] - 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自研设计3nm 制程手机SoC 的企业 [2] - 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 制程,集成190 亿个晶体管,大核主频达3.9GHz [2] - 发布集成了自研4G 基带的玄戒T1 芯片,首发搭载于Watch S415 周年纪念版 [2] - 芯片研发团队超2500 人,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规模及投入位居行业前三 [2] - 公司指引2025年芯片投入超60 亿,2026-2030年核心技术研发投入2000 亿 [2] 手机业务 - 2024年手机总出货量同比+15.7%至168.5 百万台 [3] - 在全球56/69 个国家&地区出货量排名前三/前五 [3] - 全球/大陆市占率同比增加1.0pct/3.0pct 至13.8%/15.8% [3] - 2024年国内高端智能机出货量占比同比+3.0pct 至23.3% [3] - 2024年Q4 总体ASP 同比+10.1%至1202 元 [3] 新零售 - 2024年国内线下渠道出货量市占率同比+1.9pct 至10.3% [3] - 公司指引未来五年新增境外小米之家约一万家 [3]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2026/2027 归母净利润343/467/593 亿元的预期 [3] - 2025年5月23日收盘对应2025/2026/2027年PE 分别为37.3/27.4/21.6 倍 [3]
永辉还没“变胖”,名创却快“挤不出奶”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26 14:16
名创优品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44.27亿元,同比增长18.9%,但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4.8%至5.87亿元,净利润率从16.6%下滑至13.3% [1][5] - 海外直营店相关开支同比提升71.4%,IP授权费用投入同比提升39.6%,导致利润率承压 [1][5] - 同店销售出现中个位数同比下滑,营收增长主要依赖新门店扩张而非经营效率提升 [1][7] 名创优品业务策略 - 国内商场渗透率已达66%,一线城市购物中心渗透率接近50%,门店驱动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7][9] - IP联名合作已覆盖150个知名IP,推动8亿件IP产品销量,毛利率从2019年26.7%提升至2024年44.9% [9]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15.9亿元,门店达3213家,但直营模式导致核心商圈成本高企 [10] 永辉超市改革进展 - 实施供应链改革,推行"裸价直采"模式,锁定200家核心供应商并取消中间商收费 [14] - 计划2025年调改200家门店并关闭250-350家门店,单店改造成本超800万元 [16] - 出售黑龙江、吉林12家门店给比优特集团,但亏损持续扩大且现金流压力显著 [16] TOP TOY分拆上市计划 - 计划分拆潮玩品牌TOP TOY赴港上市融资3亿美元,门店数量达280家(同比净增120家),收入增长58.9%至3.4亿元 [17][20] - 定位"全球潮玩集合店",客单价130元,采用IP联名策略(如迪士尼、三丽鸥),但缺乏原创IP生态 [20] - 泡泡玛特市值近3000亿港元(毛利率66.8%),名创优品市值仅500亿港元,分拆或寻求估值重估 [19][20] 叶国富战略布局 - 同时面临名创优品增长瓶颈、永辉扭亏压力及TOP TOY上市筹备三重挑战 [3][21] - 收购永辉决策仅用一周,强调零售领域决断力,但改革成本高企且效果未显 [3][13] - 历史扩张风格激进,曾一次性投入2亿元拿下广州100家门店 [2]
财经观察丨利群集团换帅!徐恭藻卸任董事长,其女儿接任
搜狐财经· 2025-05-26 13:21
利群集团官网近日发布一则公告,5月16日,利群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群股份")第十 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召开,现年42岁的徐瑞泽当选新任董事长,并同步接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徐瑞泽接班父亲徐恭藻 5月23日,青岛零售龙头企业利群股份发生重要人事变动,徐瑞泽接替父亲徐恭藻,出任公司法定代表 人、董事长,王本朋出任董事、总经理,姜晖、李勇、高伟、李卫红、王竹泉进入董事会,徐恭藻、戴 国强、王文、姜省路、孙建强、丁琳退出董事会。 此前不久,利群股份曾发布公告,披露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内容,显示徐瑞泽被推选为公司董 事长,根据她提名,聘任王本朋为总裁,吴磊为董秘,另外经王本朋提名,聘任王文、胡培峰、卢翠荣 为副总裁,张远霜、张兵为总裁助理,胥德才为财务总监,李卫红为采购总监。 本次调整,意味着利群股份的家族接力正式完成,同时徐瑞泽治下的上市公司新一届管理班底也正式诞 生。 徐恭藻1956年出生,1975 年参加工作,历任四流中路百货商店营业员、人民路百货商店经理,青岛百 货公司体改办科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利群股份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本次淡出利群股份已年 近70岁。 艰难创业,终成青岛第一商超 ...
格力电器深度报告:空调龙头,信心重塑
浙商证券· 2025-05-25 0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9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我国空调龙头,干部年轻化促经营治理改善,逐渐走出渠道改革阵痛期,向上趋势有望确立 [1] - 董事会换届成功引入年轻血液,看好公司治理能力优化 [2] - 格力渠道改革已走出阵痛期,继续新零售尝试,净利率有望继续提升 [3] - 家空动能充足,工业广布局亦有望充分受益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格力电器:变革中的空调龙头,逐渐走出阵痛期 - 复盘成长阶段,1993 - 2014年持续21年高速增长,确立国内空调产业龙头地位;2015 - 2019年为波动变革期,多元化有限、行业竞争加剧拉大与美的营收差距,海尔后来居上;2020 - 2024年变革深化、动能蛰伏,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慢于部分友商 [18][19][20] - 财务角度,当前空调是主要收入来源,内销占比高;毛利率进入平稳修复阶段;渠道改革使销售费用率下降,管理和研发费用率稳中有增;2022年后其他流动负债稳定,归母净利率和净利润创新高;股息率高,现金充裕 [30][34][35] - 经营治理变革,混改后董明珠话语权增强;核心掌门人董明珠深耕格力35年;董事会及高管团队引入年轻血液,为“接班”做准备,期待治理能力优化;大股东久违增持,反映对资本市场关注度提升和对新董事会的信心 [44][47][48] 空调:成长动能仍然充足的广阔赛道 - 国内市场,高保有量下销量仍持续增长,预计城镇、农村每百户空调理想保有量分别达234、161台,对应保有量10.14亿台,较2023年有37%成长空间;国补延续支撑销售,利于龙头线下市占率提升;国内空调是寡头垄断市场,规模效应和品牌溢价赋予龙头更强盈利能力 [53][56][65] - 海外市场,我国是全球最大空调生产国,产能充足,掌握核心生产和供应体系;出口持续增长,新兴市场占比高,2024年受益炎夏增长突出;新兴市场空调保有量低,东南亚和南美地区空调年销量分别有124%和114%提升空间 [70][72][74] 格力电器:渠道改革走出阵痛期,积极张开工业之臂 - 走出渠道改革动荡阶段,改革阵痛体现在人事和渠道层级调整及线下份额下降;人事上改革动荡时刻已过,京海增持代表经销商信心重塑;线下份额企稳,竞争压力趋缓;积极进行新零售尝试,成立格力数科提升物流效率和渠道掌控力,推进“董明珠健康家”改造引流,尝试品牌形象年轻化转型 [77][80][82] - 工业领域布局广泛,当前制造业B端更具成长性;格力工业领域布局全面,2021 - 2023年营收CAGR + 60%,有望充分受益 [87][8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消费电器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1569/1625/1679亿元,同比+5.6%/+3.6%/+3.3%;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187/201/213亿元,同比+8.4%/+7.4%/+6.2%;营业收入2001/2083/2168亿元,同比分别+5.8%、+4.1%、+4.1% [93]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率持续提升,归母净利润355/383/410亿元,同比+10.3%/+8.0%/+6.8% [94] - 选取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为可比公司,公司当前估值仅为7.3X,具备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5]
董明珠与孟羽童,再见老板比再见爱人更难?
新浪财经· 2025-05-24 04:41
格力电器与董明珠的用人观 - 董明珠强调员工忠诚度,认为企业与员工是"培养关系"而非单纯雇佣关系,提出员工跳槽应支付培训费[19][20] - 用人标准从单一忠诚转向"忠诚+实力"并重,新任销售总监卢陆群因稳定河北经销商体系并创佳绩获重用[23] - 拒绝重新录用离职员工,但为孟羽童留学后回归留有余地,因其未涉及技术泄露或跳槽竞对[8][9] 格力渠道改革与线上转型 - 2020年直播带货累计GMV达476亿元,采用经销商二维码下单模式绕过省级代理引发渠道阵痛[31] - 原分管销售总裁助理胡文丰和接班人候选黄辉转投飞利浦,反映渠道改革中人才流失问题[31] - 现任渠道改革负责人卢陆群在直播中主导产品推销,显示格力营销策略从网红流量向专业销售回归[16] 格力产品战略与市场竞争 - 玫瑰空调成董明珠力推产品,声称供不应求并计划推出花朵造型二代产品[11] - 空调业务营收占比仍超50%,2024年公司总营收1900亿元同比下滑7.31%[31] - 线上空调市占率从21%降至18.48%,被小米(14.26%)追赶,高端不打价格战策略面临挑战[32] 董明珠个人IP与格力品牌绑定 - 将部分专卖店升级为"董明珠健康家",推动产品覆盖家居全场景[31] - 持续通过争议言论获取流量,如"海归有间谍"等话题频登热搜[9][30] - 与雷军10亿赌局塑造传统制造标杆形象,近年多次公开抨击小米产品技术含量[27][28] 网红员工与流量变现尝试 - 孟羽童曾肩负线上带货重任,其姓名被注册为商标但最终因接私单离职[6][15] - 王自如任渠道改革负责人无实权,所有决策需董明珠批准[15] - 直播带货效果未达预期,当晚排名从85滑落至97,万元美容仪仅个位数销量[12]
H&M在中国,悄悄换了打法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23 08:58
门店策略革新 - 公司采取"闭旧翻新"策略 关闭地段不佳的老旧门店 同时升级保留门店并在核心商圈打造更大空间、更优体验的旗舰店 [4] - 北京悠唐购物中心旗舰店翻新后重新开张 陈列方式优化 试衣间和休息区等细节显著改善 收银台位置调整以提升顾客体验 [6] - 上海淮海路旗舰店将升级为"H&M之家" 集合所有品类并增设花店、咖啡店和博物馆 深圳也将开设类似体验式旗舰店 [7] - 全球门店数量达3742家 未来减少关店数量同时保持新店拓展 更注重门店组合高效运作而非单纯数量增长 [9][10] 数字化转型 - 通过Charli XCX演唱会等场景实现"即看即买" 数字化渠道成为品牌叙事延伸 构建24小时情感连接 [11][12] - 2018年入驻天猫后访客量达数千万 明显拉动中国销售额 2023年加速布局拼多多和抖音 销售数据超出预期 [14] - 官网hm.com转型为品牌形象展示窗口 提供线上特供款式 展示方式更具季节性和变化感 [15] - 计划2025年以相同速度继续投资实体店和数字门店 优化门店组合以实现持续盈利增长 [17] 设计能力升级 - 从联名狂欢转向常态化高端线布局 以Drop形式高频推出限量款 吸纳更多本土设计师定期合作 [18] - 2023年与中国设计师唐大耘推出联名系列 上海设计中心负责本土化产品 节假日本土设计产量大幅增加 [19][22] - 加快The Studio系列上新 该系列已运作12年 成为体现设计感和时尚感的限量系列总括概念 [19] - 战略定位介于极速快时尚与高端品牌之间 通过提升设计力与稀缺性重塑品牌价值 [20] 行业趋势适应 - 时尚行业从按季发布转向"即看即买"模式 要求品牌具备7×24小时数字化能力和每周上新速度 [14] - 全球服装产量2000-2014年翻倍 服装保留时间缩短一半 显示时尚趋势朝更快方向演进 [12] - 纯电商快时尚平台兴起对传统品牌构成挑战 未能及时转型者曾大量退出中国市场 [13] - 顶级设计师从奢侈品牌流向时尚集团 为公司带来人才红利 上海设计中心利用本土数字化优势 [22]
“互联网+”助力白酒行业转型,遵义白酒专卖平台焕新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5-23 06:49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中国白酒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消费市场升级和传统文化热度升温推动行业发展 [1] - 白酒作为中国酒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历史底蕴和现代社交功能 [1] - 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数量稳步增长,高端及个性化定制需求持续释放 [1] - 新生代消费群体对品牌、文化及健康饮用等多元要素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1] 互联网+对白酒行业的影响 - 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及短视频直播等工具实现商品信息透明化和购买渠道多元化 [2] - 大数据分析与智能推荐系统提升营销精准度和用户体验 [2] - 线上渠道打破地域壁垒,为中小型品牌和地方特色产品提供公平竞争平台 [2]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依托自主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到销售端的数据贯通,加强库存、订单和物流环节的实时把控 [3] - 整合本地优质厂家资源,提供酱香型、浓香型等多类精品美酒 [3] - 注重内容建设,推出科普文章与品鉴指南,通过公众号矩阵和短视频传播形式普及正确饮用知识 [3] - 开放入驻加盟政策,为线下实体门店、电商达人及社区团购组织者提供标准化商品库、实时库存查询工具及结算支持 [3] - 配备专业运营顾问团队,量身定制本地化推广方案,并通过云端数据分析机制帮助合作方把握市场动态 [3] 用户服务与体验 - 设立7×24小时在线客服响应机制,协助售后处理 [4] - 建立会员积分体系与互动社区模块,促进消费者交流品鉴心得 [4] 未来发展规划 - 坚持品质至上原则和科技创新驱动,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网络 [4] - 加快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布局步伐,满足高品质、美学兼备的地方美酒需求 [4] - 促进产业升级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4]
鸡蛋、猕猴桃接连出事 “每5天开1家店”的盒马怎么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07:41
近期食品安全事件 - 南京盒马第九分公司即食绿心猕猴桃氯吡脲抽检不合格 检测值0.085mg/kg 超标70% 标准限值0.05mg/kg [1][2] - 山东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显示盒马无抗鲜鸡蛋农兽药残留超标 供应商称因新店负责人未及时提交复检申请导致系统显示不合格 [3] - 临沂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同批次鸡蛋复检结果合格 并出具合格证明 [3] - 合肥盒马第七分公司库尔勒香梨乙螨唑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 湖州盒马多宝鱼甲硝唑超标 另有消费者反映生菜中存在活青蛙 [4] 公司运营动态 - 盒马2024年新开门店72家 其中三分之一位于二三线城市及县城 平均5天开1家店 创近5年开店数量之最 [6] - 全国盒马鲜生门店总数接近430家 [6] - 2024年3月创始人侯毅退休 严筱磊接任CEO [6] 业务模式发展 - 2016年首创"店仓一体"模式 提供生鲜30分钟到家服务 [5] - 2017年推出"盒马云超" 拓展B2C包邮到家模型 [5] - 2020年开设首家仓储式会员店"盒马X会员店" 2021年推出"盒马奥莱"探索下沉市场 [5] 行业竞争环境 - 2024年下半年永辉 物美等传统商超因行业竞争和经营压力进行调改 [6] - 阿里巴巴于2024年连续出售银泰和大润发 盒马需重新证明自身价值以避免被剥离 [6]
阿里巴巴财年收入逼近万亿创新高 AI相关产品连续七季度三位数上涨
长江商报· 2025-05-19 01:00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经调整EBITA 1730.65亿元,同比增长5%;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294.70亿元,同比增长62.36%,均创历史新高 [2] - 第四财季收入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36%至326.16亿元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35.09亿元,同比下降10%;自由现金流738.70亿元,同比下降53%,主要因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 [6] - 2025财年派发年度和特别股息总额达46亿美元(约331亿人民币),2024财年和2023财年分别为40亿美元和25亿美元 [7] - 2025财年以119亿美元(约867亿人民币)回购11.97亿股普通股,成为回购力度最大的中概股之一 [7] 战略与业务表现 - "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持续见效,核心业务增长加速 [2][3] - 云智能集团季度收入增长加速至18%,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2][3] - 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商业化举措持续见效 [3] - 大文娱集团盈利3600万元扭亏,主要受优酷实现盈利带动 [4]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均同比减亏 [4] AI与技术创新 - 2025年4月开源新一代混合推理模型Qwen 3,性能超越全球顶尖模型 [3] - 截至4月底,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千问衍生模型数超10万个,是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 [3] - 宝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众多行业头部客户与阿里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 [4]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6] 即时零售布局 - 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先在50多个城市上线,后覆盖全国,5月5日当天单量超1000万单 [5] - 基于淘宝用户基础和饿了么物流体系,未来将积极投资让淘宝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 [6] - 饿了么坚持"1+2"长期战略赛道,通过与阿里集团内多业务端生态协同实现业务规模增长 [5] 组织与人员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2.43万人,较上季度减少7万人,2025财年全年合计减少8.06万人 [6]
大连友谊分析师会议-20250517
洞见研报· 2025-05-17 08: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大连友谊,2024年保税商品零售业务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比重为28.11%,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7,224.69万元,同比增加12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763.99万元,亏损同比增加108.89%。公司将从零售业和房地产业两方面提升收入和盈利能力,零售业包括维持线下百货业态稳定经营和转型线上新零售业务,房地产业聚焦大连金石谷项目转型发展 [24][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大连友谊,所属行业为商业百货,接待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李剑、董事、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姜广威、独立董事陈玲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机构相关人员接待对象包括投资者和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2024年公司保税商品零售业务收入为10,462.46万元,占全年营业收入比重为28.11% [24] - 零售业发展计划:线下百货业态坚持“好品质、在友谊”理念,优化商品结构,推进百货店购物中心化,多维度促销售,打通线上线下;线上新零售业务以盈驰新零售为主体,深化布局,完善商品合作体系,优化业务管理模式,合理优化仓储合作 [24][26][28] - 房地产业聚焦大连金石谷项目转型发展,加强与管理部门沟通,明确产业定位,谋求对外合作 [26][31] - 截至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志祥 [26]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24.69万元,同比增加12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763.99万元,亏损同比增加108.89%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