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G
icon
搜索文档
美利信(301307)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3:18
经营目标与战略 - 2025年核心经营目标包括聚焦主营业务、加强科技创新、深挖降本潜能、建设海外工厂 [3] - 未来盈利增长点包括募投项目及安徽/北美工厂产能释放、主业优势增强、外部资源整合 [3] - 公司对机器人、半导体、无人驾驶等高景气行业进行长远布局且有技术储备 [6] 财务表现与改善措施 - 2024年收入增长14.73%但净利润下降220.58%,主因通信客户基站建设放缓导致该领域收入大幅下降 [4] - 利润下滑还因新工厂投产导致折旧/人工费用增长(产能未完全释放)及资产减值计提 [4][5] - 现金流改善措施包括优化债务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10] 产能与工厂进展 - 北美工厂正推进量产准备,具体投产时间表未披露 [7][9] - 安徽工厂与募投项目逐步投产但产能尚未完全释放 [4] - 汽车结构件领域2024年已开拓新客户(因保密协议未披露详情) [9] 技术研发与行业布局 - 核心技术涵盖高真空压铸、高导热材料研发等9大领域,部分技术达国际水平 [7] - 通信结构件收入下滑因5G投资收缩,但公司已布局6G技术并与爱立信等客户保持合作 [10] - 机器人领域正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技术研发和送样 [6][10] 客户合作与保密信息 - 与特斯拉、华为汽车、小米汽车等合作因保密协议无法披露具体产品及销售额 [5][6][10] - 半导体业务进展及潜在客户信息同样受保密协议限制 [8][10]
三旺通信2024年实现营收3.57亿元 深耕工业互联网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0:3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亿元,净利润3282.42万元 [1]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预案拟每10股派1.6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765.84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078.56万元,同比增长7.01%,净利润797.27万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智慧能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8.10% [2] - 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其他行业板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130.16万元、3659.51万元、2705.42万元、4062.35万元 [2] - 工业交换产品、工业网关及无线产品、解决方案类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5721.40万元、831.21万元 [2] - 工业网关及无线产品较上年同比增长9.52% [2] 公司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解决方案和服务商 [2] - 将持续加大工业通信、TSN、HaaS、工业AI、6G、工业控制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 [2] - 深入研究AI技术融入工业通信产品,实现网络故障智能预测与快速修复 [2] - 积极布局6G、WiFi7、星闪等前沿通信技术研究 [3] - 探索6G技术在工业通信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3] - 开发适用于工业场景的WiFi7产品,提升工业无线通信速率和稳定性 [3] - 参与星闪技术产业生态建设,推动其在工业设备互联中的应用 [3] 市场拓展计划 - 深耕智慧能源领域,挖掘新能源发电、电网智能化改造等细分市场需求 [3] - 持续加大成长市场和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3] - 积极开拓机器人、储能等新兴市场 [3] - 为机器人生产企业提供机内外通信系统 [3] - 为储能项目提供全周期高效安全通信方案 [3]
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6.89% 信维通信新业务多点开花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44亿元,同比增长15.85%,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26.89% [1]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受战略投入和海外布局影响阶段性承压,预计从第二季度开始逐步改善 [1] - 公司上调股份回购方案,回购资金总额由2-4亿元调整至3-6亿元,回购价格上限由25元/股上调至30元/股,截至3月31日已回购1510万股,成交金额2.68亿元 [1] 商业卫星通信业务 - 商业卫星通信成为公司第二大下游应用领域,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2] - 公司是卫星领域重要供应商,提供基于LCP材料的高性能毫米波天线解决方案,已成功向北美大客户供货 [2] - 高频高速连接器在服务器和汽车领域取得突破,预计2026年在工业、航空领域实现新突破 [2] 智能汽车业务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被政府工作报告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台试点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3] - 公司取得部分国内外主机厂及Tier1供应资质,在车载天线、无线充电、连接器等产品达成明确合作方向 [3] - 预计未来2-3年智能汽车业务将为公司成长提供支撑 [3] 智能家居业务 - 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1558亿美元,2017-2024年复合增长率21.52%,中国未来3-5年有望翻倍增长 [4] - 公司依托天线、无线充电等核心产品布局智能家居领域,已开拓智能安防、智能音箱等重要客户 [4] - 高精密结构件产品取得新进展,为客户提供轻薄不锈钢电池壳 [4] 战略布局 - 公司持续深耕消费电子、商业卫星通信、智能汽车行业 [4] - 前瞻性布局6G、7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4]
通宇通讯20250428
2025-04-28 15: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通宇通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成果** - 2024 年营收约 11.94 亿元,同比降 7.71%;归母净利润 4138.51 万元,同比降 49%;扣非净利润约 -165.63 万元,同比涨 91.59%;经营现金流净额从 -4240.31 万元改善至 -151.63 万元;毛利率从 20.17%涨至 22.21%;费用减 1295 万元;海外业务收入从 3.36 亿元增至 4.3 亿元,同比增 20.27%;卫星通信业务收入达 4280.02 万元[2][3][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约 2.5 亿元,同比增 6.08%;归母净利润 1118.2 万元,同比增 128%;扣非净利润 386.81 万元,同比增 157%;海外收入占比达 53%创历史新高[2][4] -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因运营商投资缩减业务下滑,但研发与降本增效缓解不利影响[5] - 海外市场受益于“一带一路”国家业务拓展,卫星通信业务增长,交付多个地面终端项目[5] - **卫星通信进展** - 2017 年布局,2024 年显成效,交付 12 个地面终端项目,2025 年预计交付更多[6] - 高铁动车、星载相控阵、低轨相控阵终端产品进入样品或小批量交付阶段,低轨相控阵终端产品达行业先进水平[2][6][7] - 承担卫星载荷天线研制任务,入围上海云信卫星应用终端项目[7] - **发展战略** - 创新驱动,稳抓传统业务,聚焦 5G 和 6G 核心技术突破[8] - 拓展海外市场,加强气象天线领先优势[8] - 布局卫星通信全产业链,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抓低空经济机遇[8] - 加大研发投入,吸引人才,成全球通信领军企业[8] - **收入利润驱动因素及占比** - 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超 25%,海外收入占比从 36%升至 53%,来自中东、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市场,因 4G 基站需求、建设高峰期及高毛利产品出口增加,卫星通信业务贡献显著[8][9] - 国内业务因运营商投资放缓下滑 30% - 50%,降本增效和定制化天线维持毛利稳定[9] - **研发情况** - 2024 年研发投入约 9000 万元,占总收入近 10%,2025 年继续加大投入,集中在卫星通信领域,包括低轨与高轨卫星互联等技术,启动卫星通讯产业链核心技术芯片研发[2][9] - 在 5G - A 通感一体化天线方面加大投入,支持低空经济应用场景[9] - **卫星通信产业链布局** - 聚焦地面站、高轨地面站、低轨相控阵终端、共形天线、星载相控阵天线等环节,需突破有源部分[10][11] - 2024 年交付 12 个地面站,2025 年新增约 19 个订单并开始建设,预计参与国网信通几千颗低轨卫星发射计划,占 20%市场份额[11] - 参股蓝箭鸿擎合作整星制造,有望在其 1 万颗新发射计划中占较大份额[3][11] - **传统业务亮点及 5G 通感一体化天线业务** - 推出高效绿色天线,天线效率从 70%提至 90%,提升高端市场竞争力,加大欧洲市场推广,开发低成本产品拓展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市场[12] - 与中兴、大唐合作 5G 通感一体化天线业务,部分项目与爱立信前期研发跟进,加大南美和东南亚市场投入,预计低空经济政策落地带来增长机会,已交付 2000 面天线给中兴科,预计后续交付约 1 万面[12][13] - **卫星通信业务营收及毛利** - 2024 年卫星通信收入 4280.02 万元,2025 年一季度中标三个项目将陆续确认收入,已接到新需求处于样品交付阶段,预计今年爆发式增长[13] - 卫星通信产品毛利率可观,多数产品 30%以上,新型载波和终端产品 40%以上,整体预计约 40%[13] - **参股蓝箭鸿擎进展** - 蓝箭鸿擎申报 1 万颗卫星,完成新一轮融资,未来加速融资推进发射规划,涉及整星载荷及通信端协同合作[14] - **未来 3 - 5 年战略规划** - 开拓高端客户市场,布局海外子公司,投入低端市场降低成本,设办事处耕耘国际市场[14] - 布局卫星产业链,包括 6G 和低空领域,利用海外优势助国内卫星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推广相控阵终端技术[14] - 投入武汉新麦项目系统,强化天线系统研发[15] - 双轮驱动,传统业务年增长率约 10%,创新业务为第二增长曲线,与国网、云信和蓝箭战略合作有订单交付[15] - 研发 Mark Wi - Fi 高铁全网通及机载产品,储备关键技术抢占 6G 市场先机[15] - 传统业务保持研发预算,加大卫星通讯产业链布局投入[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成本管控**:主要用铝材制天线,铜仅用于接口和部分电缆外皮,推进绿色天线项目用铝替代铜电缆,铜用量少,关注铜价波动并提前与供应商布局[16] - **相控阵天线竞争格局**:市场由原国企体制内人员创办的新公司及雷电系公司主导,传统基站天线企业进入少,公司在品牌、技术、资金和上市等方面有优势,相控阵天线上天门槛高,竞争激烈[17][18] - **卫星业务回款周期**:卫星业务收入确认需建站、验收和客户签收测试结果,回款周期 2 - 3 个季度,长于传统业务[18] - **新产品情况** - Micro Wi - Fi 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发,与当地卫星运营商合作解决村庄信号覆盖问题,与 Starlink 竞争,有十多个客户测试样品,开发后台管理系统处于软件测试阶段[18] - Mark Wi - Fi 3 月在巴塞罗那通信展展示,修改 Wi - Fi 协议,针对低端市场,吸引 C 端用户,兼容星链和宽带连接,印尼已认证,俄、加、芬通过测试,预计年底量产[20][22] - 新产品小批量发样品测试,预计下半年批量生产,三季末或四季上量[21]
卓胜微(300782)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13:46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时间是2025年4月28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许志翰和董事会秘书刘丽琼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长信基金、农银汇理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东海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以及浙江伟星资管、上海世诚资管等多家资管公司 [2] 业绩与财务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7.56亿元,同比减少36.47%;净利润 - 4,662.30万元,同比下降123.57%,预计下半年业绩好转 [3]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31.01%,受前期芯卓产线固定资产投入后折旧费用增加、12英寸产线转固后财务压力大、产能爬坡初期成本高等因素影响 [3]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1.78亿元,占营收比例的23.49%,预计全年研发费用相对稳定 [4] 产品进展情况 - L - PAMiD产品是全国产供应链系列产品,已在所有品牌客户验证或导入,部分客户小批量交付,预计下半年起量,今年收入贡献少 [3] - 第二代SOI工艺进展顺利,将提升相关产品竞争力,使产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 [4] - WiFi FEM产品进展良好,WiFi7模组产品已在智能手机终端规模出货,将加强市场推广,争取在路由器等终端市场获更好份额 [5]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从技术看,6G、卫星通讯等需求促使射频前端芯片能力提升;从竞争格局看,全球市场主要被国外大厂占据,本土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差异化、集成化、高端化需求旺,规模大、产品线完善、供应链调节能力强的企业更受青睐 [4] - 公司加速芯卓资源平台技术突破,深耕高效资源平台业务模式,构建高端差异化能力,把握国产替代机遇 [3] - 公司构建特色工艺制造能力,赋能不同市场群体个性化需求,增强客户合作粘性 [3] 专利与诉讼情况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和合法合规经营,构建专利壁垒,本次诉讼仅涉及两款型号滤波器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低,对利润影响小,其他产品无系统性专利风险 [5] - 案件已立案未开庭,公司不认可原告诉求,将积极应诉,未来加强关键技术和工艺专利保护 [5][6]
美银:台积电(TSM.US)先进技术与制造持续发力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13:45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美银证券维持台积电"买入"评级 重申220美元目标价 [1] - 分析师认为公司技术研讨会强化了对其技术领先和卓越制造的积极看法 [1] 技术领先与市场定位 - 台积电持续为客户提供可靠技术路线图 支持AI创新 [1] - 公司在高性能计算(HPC/AI)、汽车、尖端AI和物联网领域保持相关性 [1] - 台积电正在为半导体需求大幅增长奠定基础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1万亿美元 [1] 业务发展前景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发展势头强劲 将持续推动前沿节点和先进封装发展至2025年 [1] - 尖端AI领域快速崛起 包括XR眼镜、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射频转向FinFET类逻辑 [1] - 汽车业务短期疲软但长期结构性增长 平台向N5A、N3A升级 [1] 长期发展趋势 - 台积电将人形机器人、6G和WiFi 8视为长期发展趋势 [2] - 公司硅解决方案2024年为美国公司创造2500亿美元价值 预计2030年翻倍至5000亿美元 [2] 技术路线图 - 台积电正在推出A14技术 计划2028年投产 [2] - 开发A16技术 专注于AI/高性能计算 计划2026年下半年投产 [2]
通宇通讯(002792) - 002792通宇通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1:24
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多家证券、基金、资管、私募等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4月28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吴中林、董事会秘书黄华、财务经理李加军、投资者关系经理张炜亮、证券事务代表邓家庆 [3] 业务情况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一季度海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全年的36%升至53%,主要来自中东、迪拜、阿联酋、东南亚和俄罗斯市场,东南亚处于4G和5G建设高峰期,海外微波天线等高毛利产品出口放量 [3] - 卫星通信业务贡献大,卫通产品和地面站交付加速,已交付约12个站,星载天线订单落地,Micro Wi - Fi等终端产品海外认证通过带来增量收入 [3] - 传统业务有韧性,国内业务虽受运营商投资放缓影响,同行业运营商业务下滑30 - 50%,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和定制化天线维持毛利相对稳定 [3] 传统业务亮点 - 新产品高效绿色天线提升产品效率,应用铝腔体替代铜电缆,能效提升70%以上,在欧洲、北美、日本等高端市场有竞争优势,在欧洲市场需求大 [5] - 在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加大低成本产品开发和市场投入,实现海外市场增长 [5] - 5G通感一体化天线与国内大型系统设备厂家合作,在南美、东南亚等地拓展海外市场,已交付2000面天线,后期还有近1万面交付计划,随低空经济政策落地有望进一步增长 [5] 卫星通讯业务成果 - 在卫星通讯民用市场领先,围绕空 - 地 - 端方向布局,2024年全年收入达4280.02万元,地面站小批量交付,新中标项目在建 [6] - 4月成为垣信应用终端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在国家前三大卫星星座发射计划中均有布局 [6][7]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收入8%,达9603万,2025年继续加大投入 [4] - 投入方向包括卫星通信,有望突破低轨跟高轨卫星互联技术,加强5G - A通感一体化天线研发,启动对卫星通信产业链核心技术芯片、T/R组件、上下变频器的研发,并通过投资强化卫星通信领域闭环 [4] 合作与布局 - 参股蓝箭鸿擎,其有鸿鹄星座计划,申报1万颗卫星,正进行新一轮融资,国家基金、雄安国资等已参股,公司将加强与其在星地通信端业务合作 [7] 战略规划 - 未来几年加大高端市场开拓和技术推进,布局欧洲、加拿大、日本、美国等海外市场,在南美、墨西哥、印尼等国家长期投资和市场耕耘 [8] - 传统业务减少国内运营商投资下滑影响,新业务聚焦卫星产业、6G和低空领域,利用海外市场优势帮助国内相关公司开拓市场,推广相控阵终端技术在高铁、航空及海事等行业应用 [8] - 加大卫星天线系统尤其是相控阵天线系统研发力度 [8] 新品情况 MACRO Wi - Fi - 3月在巴塞罗那全球通信展全球首发,底层逻辑修改Wifi协议,最初针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在海外卫星运营商推广,解决村村通和当地政府应急部门需求 [9] - 发布后吸引非洲ISP公司、东欧固定运营商、多国固网运营商等客户,将其作为补充或无线接入手段及网络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10] - 预计下半年形成批量采购,第三季度末可能开始上量,目前处于小批量样品测试阶段 [10]
普利特(002324) - 002324普利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0:54
业务板块与产能布局 - 改性材料业务板块产品涵盖通用、工程、特种工程材料类,应用于多领域,全球有 11 大新材料生产制造基地,在建 5 个,预计年产能达 71 万吨,天津 15 万吨新材料工厂预计 2025 年底投产 [1][4][13] - 新能源业务板块从事多种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用于多领域,目前圆柱年产能 2.83GWh、方形年产能 12.49GWh,合计年产能 15.32GWh,在建产能 2.5GWh [2][13] - 改性材料业务的武汉工厂 2024 年 9 月投产,新能源业务的启东储能科技工厂 2024 年第四季度投产,珠海工厂 2025 年一季度投产 [8] - 天津新材料基地预计 2025 年底投产,马来西亚新能源基地预计 2026 年初投产 [8] 产品情况 - 改性材料产品包括改性 PEEK 材料,用于机器人、汽车等行业,相关业务占总体业务量比例小 [6] - 钠离子电池采用聚阴离子体系路线,能量密度 115Wh/kg,循环次数 8000 - 10000 次,6c 充放电,多款电芯及模组获权威认证,发布全新聚阴离子系列钠电产品并进入中试阶段,2024 年在特种车领域有量产供货,订单数量行业领先 [6][7] - 半固态电池 2025 年 3 月底下线,正与客户进行批量产品认证,预计 2025 年交付不少于 1Gwh,全固态电池正在积极研发 [7] - LCP 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和信号信息传输产业,与客户验证进展顺利,预计 2025 年可批量化交货,与多家国内外客户对接验证 [15] 行业与市场 - 所处新材料和新能源行业属国家战略新兴行业,未来国产替代加速、应用场景拓宽,改性材料将用于新兴领域,LCP 产品应用需求广泛,新能源电池将覆盖更多产业客户 [8] -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和国产汽车主机厂份额增加,改性材料产能供不应求 [4] 财务与分红 - 2024 年度,合并营业总收入 831,353.69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4.54%;营业利润 14,333.51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71.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114.53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69.86% [16] - 2023 - 2026 年现金分配最低比例为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的 30%,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 270,537,823.85 元,累计现金分红 182,849,251.37 元,占比 67.59% [11][12] - 2024 年度分红方案为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50(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3] 公司规划与发展 - 把握国产替代中改性材料及特种材料机会,提高新材料市场占有率,目标成为优秀新材料企业 [3] - 持续做好新材料和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发展,提升经营能力和利润水平 [13] - 在储能电池领域形成全产业链模式,构建全系列产品矩阵,加速出海业务,拥抱技术变革,开拓新兴领域 [16][17] - 围绕改性材料基石业务提升产能,加速布局新兴市场,抓住 LCP 机遇,调整新能源业务规划 [17]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处于汽车产业供应链,应收账款高是行业普遍现象,会严格把控风险管理 [10] - 审议的理财额度为年度额度,并非目前用于理财的资金 [10] - 光刻胶业务为财务性投资,非主要生产经营业务,将持续关注行业发展 [11]
信科移动(688387):2024年年报点评:24业绩承压,创新赋能5G-A及卫星互联网
民生证券· 2025-04-28 09: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信科移动业绩承压但经营现金流首次为正,未来伴随5G - A商用起量和卫星互联网业务拓展加速,公司具备较强成长性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91亿元,同比减少17.29%;归母净利润 - 2.7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约0.79亿元;扣非净利润 - 4.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1.39亿元 [1]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7.03亿元,首次实现经营现金流为正,运营质量持续改善 [1] 公司业务发展 - 作为6G推进组核心成员,持续开展6G无线技术预研,布局星地融合等核心技术方向;一体化基站巴西试点成功,天馈多款天线产品降本,卫星互联网领域有相关设备和组件成果;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项目1686个,授权项目1378个 [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公布5G - A商用计划,海外部分运营商也启动部署,5G - A应用渗透多场景并将向AI深度耦合等方向演进 [3] - 卫星互联网低轨组网加速,千帆星座、国网星座已发射多批组网卫星,4月还发射技术试验卫星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491|7,468|8,846|10,203| |增长率(%)|-17.3|15.1|18.5|15.3|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279|19|108|254| |增长率(%)|22.0|107.0|458.7|134.6| |每股收益(元)|-0.08|0.01|0.03|0.07| |PE|/|918|164|70| |PB|2.8|2.8|2.8|2.7|[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预测,如营业收入增长率2025 - 2027年分别为15.05%、18.45%、15.34%;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06.96%、458.70%、134.58%等 [9][10]
通信行业周报:AI上游业绩高兑现,美团AI需求渐起
开源证券· 2025-04-27 0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产业链公司一季度业绩亮眼,验证了国产AI算力产业链的高景气度,随着国内巨头大力投入AI训练和推理,上下游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需重视产业链发展及其投资机会 [15] - 持续看好国产AI算力产业链、卫星互联网、6G等七大产业方向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投资观点 国内外AI算力产业链持续兑现,一季度业绩亮眼 - 国内AI芯片海光信息2025Q1合同负债金额达32.37亿元,同比增长113510.65%;AI服务器&电源华勤技术2025Q1营收349.98亿元,同比增长115.65%,欧陆通2025Q1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59.06%;AI光模块华工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2025Q1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0.88%、384.54%、56.83%;AI光器件致尚科技、仕佳光子2025Q1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4.57%、1003.78% [5] - 海外谷歌云2025Q1营收123亿美元,同比增长28%,营业利润率提升到17.7%,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约750亿美元;维谛技术2025Q1订单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21%,上调2025年净销售中位数指引至18% [6] 维谛:数据中心订单未见放缓,上调2025年营收指引,预计北美及亚太地区需求加速 - 2025Q1维谛技术净销售额20.36亿美元,同比增长24%,营业利润2.91亿美元,同比增长43%,前12月订单量同比增长20%,第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21% [16] - 获得iGenius Colosseum欧洲首个主权AI项目,和英伟达持续合作;上调2025年净销售中位数指引至18%,预计全年营收93.25 - 95.75亿美元,同比增长16 - 19.5%,调整后营业利润18.85 - 19.85亿美元,利润率19.75% - 21.25% [16] 谷歌:谷歌云营业利润率持续增长,AI大模型及TPU持续迭代 - 2025Q1谷歌营收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谷歌云业务营收123亿美元,同比增长28%,营业利润率提升到17.7%,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 [17] - 自研AI模型持续突破,推出Gemini 2.5 pro系列等模型,Gemma模型下载量超1.4亿次;发布第七代TPU Ironwood,是首家提供NVIDIA B200和GB200 Blackwell GPU的云提供商 [18] - 2025Q1资本开支171.97亿美元,同比增长43%,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约750亿美元 [19] 字节发布多款Agent工具,助力AI应用落地 - 4月22日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发布Agent Devops体系、AI数据湖服务,帮助企业加速Agent开发和运维 [20] - 豆包大模型已在多行业广泛落地,覆盖4亿终端设备,生态持续丰富完善 [21] 美团发起AI招聘,开启AI Native Agent新纪元 - 4月24日美团发布AI招聘,致力于打造Native AI Agent产品,推动AI从虚拟交互走向物理世界需求满足 [22] 光环新网和宝信软件均公告扩容,AIDC需求持续扩大 - 4月18日光环新网拟投资35.37亿元建设天津宝坻云计算基地三期项目,预计支持140MW IT负载 [24] - 4月26日宝信软件拟投资17.43亿元启动宝之华北基地A4A5A6楼项目,设计机柜约7236个,IT容量总规模90MW [24] 投资建议 - 看好国产AIDC算力产业链、AI应用、运营商、卫星互联网&6G等板块投资价值,建议重视七大产业方向 [25] 市场回顾 - 本周(2025.04.21 - 2025.04.25),通信指数上升2.93%,在TMT板块中排名第一 [33] 通信数据追踪 5G - 2025年2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32.5万站,比2024年末净增7.4万站;2月,三大运营商及广电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0.51亿户,同比增长23.50%;1月,5G手机出货2363.8万部,占比86.8%,出货量同比下降9.66% [35] 运营商 - 云计算方面,2024年移动云营收1004亿元,同比增长20.4%;天翼云营收1139亿元,同比增长17.1%;联通云营收686亿元,同比增长17.1% [51] - ARPU值方面,2024年中国移动移动业务ARPU值为48.5元,同比略减1.6%;中国电信移动业务ARPU值为45.6元,同比略增0.4%;2023年中国联通移动业务ARPU值为44.0元,同比略减0.7%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