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专访美团闪电仓“闪电帮帮”迭代背后是3个即时零售生意的新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26 19:05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团闪购升级闪电帮帮平台并启动服务商计划 旨在通过优化供应链和提升服务商能力 推动即时零售行业向高效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摆脱低价竞争模式[1][3][6] - 即时零售赛道正从流量竞争转向供应链效率竞争 平台通过整合服务商资源、数字化工具和区域仓储基建 为三类市场参与者创造新机会[11][20][23] 美团闪购战略升级 - 闪电帮帮完成品牌升级 从单纯采购平台转变为全链路商品运营支持系统 新增服务商计划与区域共享中心仓建设[1][7][10] - 平台通过三重措施完善生态:筛选高服务能力供应商 提供数字化工具(BC联动选品、牵牛花系统) 建设区域中心仓(首站成都覆盖川渝滇)[9][10] - 闪电仓服务商已初具规模 聚蜂惠采服务超1万家门店 某美妆服务商覆盖超9000家闪电仓[8] 行业竞争态势变化 - 闪电仓商家数量激增导致竞争加剧 从"开仓即盈利"转变为需依靠供应链效率与差异化商品力[3][4] - 典型闪电仓需管理7000-8000个SKU 传统选品方式导致同质化价格战[5] - 便利店类仓店需对接上千供应商 理货员需半天处理包裹清点上架[4] 三类新兴生意机会 即时零售服务商 - 需要多维服务能力(选品指导、售后支持、补货管理) 成功案例聚蜂惠采库存周转率比行业快20%-30%[12][13] - 平台通过撮合机制连接服务商与中腰部商家 实现补货流程可视化自动化 降低库存资金占用[13][14] - 服务商需具备B2C销售经验与C端需求敏感度 供应链整合能力与服务成本控制构成行业壁垒[12][15] 品牌方与白牌厂商 - 即时零售渠道帮助品牌精准触达分散门店 案例:翰思通过调单记录开发"差旅三天两晚"商品套装 鲨鱼菲特推出小包装单品[16] - 美的通过闪电帮帮撮合 由松晟智造分销12款定制小家电 8000多家门店实现近乎零库存风险铺货[16] - 区域品牌如湘潭铺子在分散门店铺货效率低 需依托服务商实现密集铺货与终端数据回传[16] 中小闪电仓商家 - 经营模式轻量化降低运营成本 商家可将精力集中于经营而非货源寻找与库存处理[18] - 商品质量与上新效率提升:3C数码品牌新品购买者中45%-50%为门店新客 上新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数分钟[18] - 中腰部商家通过平台支持提升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19] 基础设施与效率提升 - 区域中心仓建设可节省配送时效1-2天 特别有利于江浙珠三角地区服务商[10] - 数字化系统实现BC联动精准选品 补货流程优化后净利润显著提升(订单数不变情况下)[10][14] - 服务商运营团队可为商家设置动态补货规则 提升库存周转效率[13]
当“喜茶们”开始“用脚投票”:淘宝闪购走向持久战 即时零售下一程或剑指“高客单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3:21
每经记者|陈婷 每经编辑|董兴生 外卖补贴潮的辐射效应,正渗透至诸多行业。 8月22日,喜茶全国超4000家门店全量上线淘宝闪购(饿了么),一度被视为行业标志性事件。要知道,作为一个曾对低价表现过抵触态度的茶饮品牌,在 外卖补贴潮初期,喜茶的参与感并不强。此前多年,喜茶只在喜茶小程序和美团平台做外卖。 另有消息称,喜茶还上线了美团"拼好饭",更多集中在低线城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美团外卖App(应用程序)更改定位后发现,山西大同的消费者 的确可以在"拼好饭"找到6.9元一杯的"喜茶椰椰芒芒"。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喜茶的躬身入局或许可以说明,外卖补贴潮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写大小茶饮品牌的生存逻辑。与此同时,稳定多年的即时零售市场格局也已经出现明显的松动 迹象。 有中小茶饮品牌商家向记者反映,在本次外卖补贴潮开始前,外卖订单中美团渠道占比六成,饿了么渠道占比四成,"现在反过来了"。 当前,淘宝闪购已经展现出进入"持久战"的迹象。有商家向记者反映,截至8月16日,淘宝闪购的补贴力度出现了小幅缩减。也有茶饮品牌商家称,8月,补 贴在继续,不过,平台发的券已经开始"变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接近阿里 ...
被玩坏的外卖大战
远川研究所· 2025-08-26 13:04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阿里、京东、美团三方展开激烈外卖竞争,采用亏损式补贴策略追求订单量增长,而非盈利目标[3][4] - 京东日订单量从3月24日的100万单快速增长至6月1日的2500万单[5] - 阿里旗下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在7月5日突破8000万单,其中非餐订单超1300万单[5]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在7月12日达到1.5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5] 外卖行业盈利状况 - 外卖业务模式重、回报周期长,利润率处于互联网行业倒数水平[7] - 饿了么持续在盈亏平衡线挣扎,京东外卖每单均亏损,美团2023年市场份额近70%但经营利润率仅4%[8] - 高盛估算未来一年阿里外卖将亏损410亿人民币,京东亏损260亿人民币,美团EBIT减少250亿[20] - 京东二季报显示新业务经营亏损达148亿人民币[20] 市场增长与渗透率 - 2022年餐饮外卖市场渗透率突破20%,增速明显放缓[11] - 美团外卖日订单量峰值以年均1000万单速度增长,客单价稳定在50元水平[11] - 拼好饭业务贡献显著增量,2024年美团餐饮外卖增速预计10%-12%,其中近半来自新业务[14] - 即时零售渗透率预计很难超过10%,最乐观估计2030年达到6.8%[46][47] 即时零售发展现状 - 即时零售可理解为用外卖模式配送商品,将配送效率从半日达提升至半小时[22] - 美团占据即时零售近40%市场份额,2021-2024年订单量年复合增长率超50%,日订单达960万单[22][38] - 闪电仓模式券前毛利率普遍超过50%,通过低价快消品引流+百货耐用品盈利[37] - 即时零售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8450亿人民币增长至2030年的2236亿人民币,年均增速15%[47] 行业竞争本质 - 竞争实质是互联网公司为即时零售布局,而非单纯外卖业务[21] - 美团核心优势在于本地生活市场的双边规模效应,商家和用户向最大平台聚集[49] - 后来者需要指数级增加投入才能挑战头部地位,目前竞争未脱离美团定义的业务框架[53] - 配送环节差异化空间小,电驴配送效率取决于小区基础设施,补贴成为最有效竞争手段[59] 市场竞争效率 - 外卖市场"自然增长"已趋于停滞,补贴难以创造实质性增量需求[56] - 订单量增长不会改善经营状况,反而加重对补贴的依赖,美团更关注30元以上订单份额[58] - 现制饮品成为冲单神器,瑞幸配送成本同比暴涨175%[18] - 当前市场竞争效率低于10年前的打车大战和5年前的百亿补贴,存在大量伪装成外卖的堂食/自提订单[57]
“酒类流通第一股”华致酒行经历转型阵痛
新浪财经· 2025-08-26 07: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9.49亿元,同比下降33.55% [1] - 归母净利润5620.55万元,同比下降63.7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298.05万元,同比下滑76.03%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提升至1.17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 [3] 存货与资产状况 - 存货价值从上年末32.59亿元下降13.39%至28.22亿元 [2][3]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达50.21% [2]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576.58万元,侵蚀近八成利润 [2] -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同比增加10% [1] 行业环境挑战 - 800-1500元价格带中超60%企业存在产品价格倒挂 [1] - 头部酒企批价持续徘徊在出厂价附近甚至偶尔跌破 [2] - 42.9%区域酒企直营占比超过50% [2] - 酒企加速渠道扁平化,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和直营门店提升利润空间 [2] 商业模式冲击 - 名酒保真溢价模式遭遇价格倒挂与酒企直营化结构性冲击 [2] - 经销商市场信息优势因酒企大数据应用而不复存在 [3] - 优质畅销产品配额向直营渠道倾斜 [3] - 重资产高库存模式在行业下降期成为沉重负担 [2] 战略调整措施 - 严控预算,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0.48%,管理费用下降24.81% [3] - 注销6家子公司 [3] - 推出华致优选即时零售业态,接入美团、京东等平台 [5] - 打造线上下单15分钟送达服务能力 [5] 转型成效与局限 - 华致优选仅在4个城市开设21家门店(长沙13家、南京9家、惠州1家、盐城1家) [6] - 即时零售面临网点密度不足、履约成本承压及年轻客群价格敏感挑战 [6] - 新业态协同效应尚需时间验证 [6] - 传统经销商核心价值需转向信任锚点与生态协同能力 [6]
马云觉醒,阿里给全体骑手上社保
搜狐财经· 2025-08-26 02:00
公司战略与业务整合 -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被整合为即时零售业务并纳入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 强化远场与近场融合的即时零售布局[18][22] - 淘宝闪购上线三个月日订单量稳定在9000万单 订单结构从餐饮外卖向全品类拓展[22] - 天猫618期间平台剔除退款后GMV同比增长10% 3C数码、服饰、快消、运动户外等行业多个品牌成交创历史新高[22] - 口碑计划推出外卖美食特价拼团业务"闪拼" 以小程序形式内嵌支付宝App[25] 骑手福利制度升级 - 全国骑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比例最高至100% 对稳定跑单骑手补贴至少50%保费[1][3] - 骑士队长和荣誉骑士享受平台全额缴纳社保待遇[1][3] - 在更多省份落实"新职伤"保障并全量足额缴纳费用 为所有骑手免费提供防暑险[1][4] - 专项保障残障骑手并升级物资、客服等支持 全面升级无障碍沟通产品功能[1][4][5] - 见义勇为、助危救困的荣誉骑手获专属制服和免费重疾保险等激励[1][7] - 提升重疾或天灾困境骑手家庭资助额度 从3万元增加至5万元[1] 配送体系优化与技术支持 - 逐步取消外卖配送超时扣款处罚 通过优化算法和提高顺路单派发概率保障收入[13] - 推出AI助手"小饿"提供接单辅助、权益提醒、天气预警及路线封路提示等功能[13] - 基于历史数据与订单热力图提供智能分析 帮助骑手优化接单策略和收入预估[13] - 为骑手推出全新制服、头盔、餐箱等设备 升级安全救援产品体系[9]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突破15万人 公司全额承担五险一金费用并提供法定福利假期、年假及体检等福利[14] - 美团在17个省市为骑手全额缴纳工伤险 养老保险补贴全国上线并通过补给站改善工作环境[17] - 美团拼好饭启动"万家品牌"计划联合商家定制套餐 推出"百万亮厨"计划推动20万商家展示后厨环境[25] - 京东达达事业部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 下设秒送、酒旅、家政等业务部门[23]
多次强调“加大投入”,拼多多管理层称未来利润波动仍将较大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5 13:21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1039.85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放缓 [1] - 调整后净利润327.08亿元,同比下降5%,但远高于市场预期的223.9亿元 [1] - 调整后每ADS收益22.07元,低于上年同期的23.24元 [1]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57.03亿元,同比增长13% [1] - 交易服务费收入482.81亿元,同比仅增长0.7% [1] 成本与费用 - 营收成本458.59亿元,同比增长36%,主要来自履约费用、带宽和服务器成本以及支付处理费用增加 [2] - 运营开支323.33亿元,同比上涨5%,主要由于销售和营销费用增加 [2] - 上季度总运营费用达到386亿元,增长37%,远超10%的收入增速 [2] 战略与投入 - 公司通过"千亿扶持"惠商战略和"百亿减免"计划支持中小商家,但广告和佣金收入增长仍在放缓 [1] - 管理层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牺牲部分利润为中小商家创造发展空间 [2] - 管理层认为本季度利润水平不可持续,未来波动仍会较大 [2] 业务发展 - 在竞争对手投入外卖的情况下,公司对即时零售投资保持克制,重点押注买菜业务 [2] - 多多买菜业务需要长期大量投入,竞争对手正退出并集中力量投入新业务模式 [2] - 多多买菜取货点已覆盖全国超70%的行政村 [2] 全球化业务 -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较大,多多跨境在不同地区短期会有波动 [3] - 总体上消费趋势稳健,海外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在逐步加深 [3]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公司美股盘前股价一度上涨超10% [1] - 财报电话会后股价转为下跌,盘前报价122.7美元/股,下跌3.47% [1]
马云、王兴校园「巷战」,即时零售抢滩大学城
36氪· 2025-08-25 10:39
行业竞争格局 - 阿里推出"饱呗运力"整合校内资源提供即时配送服务 美团推出"校园mini仓"覆盖高频商品实现快速送达[2] - 饿了么高校年订单量超10亿单 校园用户订单增速超过行业平均 需求从餐饮扩展至零售及娱乐服务[4] - 美团日订单量超1.2亿单刷新纪录 非餐饮类订单同比上涨近70%[8] 淘宝闪购在8月7-9日连续三天日订单量超1亿单[12] 市场空间与增长 - 即时零售行业年均增速超50% 2023年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 预计2030年将超2万亿元[16] - 高校聚集中国最庞大年轻消费群体 对即时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快速增长[2] 大学生消费习惯高度相似 为新模式推广提供天然土壤[8] 商业模式创新 - 饱呗运力通过学生兼职骑手解决配送最后100米问题 借助菜鸟物流网络快速形成服务能力[4] - 校园mini仓通过前置存储高频商品缩短配送距离 满足应急需求[5] 路边小店扮演"前置仓"角色提升配送效率[12] 竞争策略 - 饿了么投入500亿元补贴 美团发放满25减21等优惠券[3] 阿里将饿了么和淘宝闪购整合为即时零售业务纳入中国电商集团[16] - 京东以供应链打造品质外卖 抖音快手等平台均加入即时零售赛道争夺[12] 校园市场特性 - 高校限制外卖骑手入校 学生需到指定地点自取[4] 宿舍门禁管理严格 外部人员进入困难[9] - 校园便利店闭店早或价格贵 夜间需求难以满足[8] 学生兼职配送每单仅获1元出头报酬 吸引力有限[10] 战略意义 - 校园成为新模式试验田 Facebook、校内网、共享单车均从高校起步[2][8] 学生养成使用习惯后易成为平台黏性用户[4] - 即时零售是突破传统电商增长瓶颈的关键 美团有望通过即时零售逆袭电商赛道[16] 竞争焦点从价格补贴转向技术服务和生态建设[17]
京东进军外卖,从季赚百亿到亏损8亿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8-25 10:0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但净利润同比下滑50%至62亿元人民币[4] - 新业务板块收入同比飙升198.8%至138.5亿元人民币,但运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亿元扩大至148亿元,运营利润率为负106.7%[4][7] - 公司合并经营亏损8.6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05亿元[4] 外卖业务发展 - 外卖业务日均单量快速增长:4月超1000万单,5月超2000万单,6月突破2500万单,占据全国外卖市场31%份额[6] - 二季度外卖业务平均每单亏损约8.5元,日均亏损约1.54亿元[10][11] - 全职骑手规模突破15万人,入驻商家超150万家[7] - 管理层强调外卖业务是长期战略,目标建立5-20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5] 零售业务复苏 - 零售业务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经营利润139亿元,利润率从3.9%提升至4.5%[12] - 商品收入2824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收入1790亿元增长23.4%,日用百货收入1034亿元增长16.4%[13][14] -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9.1%,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增长21.7%,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增长34.3%[14][16] 战略布局与协同效应 - 外卖业务与核心零售产生协同效应,新用户在商超、生活服务等品类的交叉购买转化率持续提升[4][9] - 公司推出七鲜小厨创新餐饮供应链模式[11] - 物流业务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17%,预计外卖业务将推动物流收入进一步增长[12] 国际化扩张 - 计划以22亿欧元收购德国电子零售商Ceconomy,涉及超过千家欧洲门店[19] - 完成收购香港佳宝食品超市约90家门店[19] - 在欧洲和中东重点布局零售业态、仓储网络和本地运营能力[20]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100亿元,较去年同期556亿元明显下降[16] - 截至二季度末现金及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2234亿元,较去年底2414亿元有所减少[16]
全国千家361°门店上线美团:闪购30分钟到手 提供到店团购优惠
证券日报· 2025-08-25 07:15
合作内容与形式 - 361°与美团闪购、美团团购达成合作,全国千家门店正式上线美团平台 [2] - 消费者可通过美团闪购下单购买运动装备,享受30分钟即时配送服务 [2] - 美团提供限时优惠券与配送优惠,提升消费体验性价比 [2] - 美团团购支持线上购买优惠券、到店核销,提供满减及爆品组合补贴 [2] 战略意义与赋能方向 - 合作依托美团多场景生态助力,突出数字化经营支持与全链路赋能 [2] - 美团庞大用户基数与高效配送体系有助于激活361°全国实体门店网络优势 [3] - 线上引流+线下核销闭环模式可为门店带来客流增长与运营活力提升 [2][3] - 未来双方将在会员运营、数据洞察等领域深化合作,探索运动消费新生态 [3] 行业布局与转型 - 此次合作是公司加速布局即时零售、推进数字化零售转型的重要探索 [3] - 通过美团平台有效拓展门店覆盖半径与服务时效,把握即时零售增长机遇 [2][3]
361度官宣合作美团闪购与美团团购,千店入驻开启运动消费新体验
格隆汇· 2025-08-25 03:00
合作概况 - 公司与美团闪购及美团团购达成双业务合作 全国千家门店于8月25日正式上线美团平台[1] - 合作目标为通过数字化渠道创新提升购物便捷性 同时开辟新增长渠道并推动运动消费模式升级[1] 即时零售业务 - 依托美团闪购配送网络实现平均30分钟极速送达 订单由最近线下门店直接发货[4] - 为消费者提供限时现金券与配送优惠以降低获取门槛[4] - 服务覆盖运动穿搭更换、户外活动添置装备及城市探索中装备升级等多元消费场景[4] 团购业务协同 - 同步接入美团团购业务构建"线上引流+线下核销"闭环[7] - 消费者可通过美团或大众点评APP抢购团购优惠券 到店核销可获得超值满减或爆品组合补贴及免费下午茶[7] - 有效打通线上流量与线下门店通道 将平台流量导入实体网络激活周末及节假日到店消费[7] 战略价值 - 利用美团庞大用户基数与即时配送体系 将全国实体门店网络转化为本地化服务能力[7] - 拓展业务覆盖半径和服务时效 实现传统零售模式价值跃升[7] - 未来计划在会员运营及数据洞察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共同探索运动消费新生态[7]